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对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1
作者 陆若飞 施海辉 黄桃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TAI)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组有效率和控制率[76%(19/25)和92%(23/25)]均明显较TAI组[28%(7/25)和68%(17/25)]高(P&...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单纯肝动脉灌注术(TAI)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ACE组有效率和控制率[76%(19/25)和92%(23/25)]均明显较TAI组[28%(7/25)和68%(17/25)]高(P<0.05);TACE组0.5、1、2生存率[92%(23/25)、56%(14/25)、16%(4/25)]均明显较TAI组[64%(16/25)、40%(10/25)、8%(2/25)]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9/25)、28%(7/2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较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的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单纯动脉灌注 胃癌转移瘤
下载PDF
持续经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凯 王丽英 +5 位作者 刘国兴 倪田强 张宗鹏 刘国斌 夏宝枢 尹春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持续动脉灌注(TAI)联合动脉栓塞(TAE)治疗肝脏转移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肝脏转移瘤的最大直径,根据m RECIST标准计算近期有效率,统计术后发热、腹痛、恶心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中CR 4例(9.7%),PR 20例(48.7%),SD 8例(19.5%),PD 8例(19.5%),总有效率58.4%。中位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7个月。大部分患者在栓塞后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发热、呕吐、肝区疼痛),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2.2%)、腹泻(发生率19.5%)等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TAI联合TAE治疗肝转移安全、有效,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瘤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介入栓塞
下载PDF
洛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韩成龙 马亦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观察含洛铂方案在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介入科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观察组行含洛铂方案介入治疗,4~5周为1个疗程,行1~4次介入术后观察。因失访或后续治疗方案更改,最后完成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的病例为77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37例。结果:两组在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含洛铂的介入方案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近期疗效、不良反应与含奥沙利铂的介入方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洛铂 奥沙利铂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曹青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2期94-9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MSCTPI)与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行经肝动脉灌注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12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MSCTPI)与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行经肝动脉灌注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12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PI和CEUS检查,评估TACE治疗效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比较病灶术后肿瘤活性诊断效能。结果MSCTPI诊断肝癌经TACE术后疗效,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EUS;CEUS显示:残留病灶表现为显著增强或等增强,以结节性、团块和病灶环形增强为主,动脉期病灶残留区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减退;MSCTPI显示:残留病灶呈现肝动脉高血流灌注表现,门静脉低灌注值,残留病灶HAP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PVP、MTT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结论MSCTPI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优于CEUS,评估残留病灶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导管化疗栓塞 螺旋CT灌注成像 超声造影
下载PDF
雷替曲塞TACE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5
作者 姚玮 张君儒 +5 位作者 陈连锁 巩祥胜 郭丽 张振山 王旭初 冯娜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组:雷替曲塞(3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6)。观察组:雷替曲塞(3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比星(40mg/m2)行TACE治疗;对照组:5.氟尿嘧啶(500mg/m2)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吡柔比星(40mg/m2)行TACE治疗。每间隔4~6周行1次TACE。TACE术2个周期根据改良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评价两组介入治疗的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50.0%、19.2%(P(0.05);DCR分别为84.6%、53.8%(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及转氨酶升高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较5.氟尿嘧啶在TACE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转移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雷替曲塞
下载PDF
SMI、CDFI和增强CT检查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血供显像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亮 段海峰 余红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成像(SMI)、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肿瘤血供显像的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35例P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 目的研究超微血管成像(SMI)、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肿瘤血供显像的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35例P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术治疗,于术后30 d接受SMI、CDFI和增强CT检查。结果SMI和CDFI病灶血供检出率分别为54.2%和25.0%,均显著低于增强CT检测的84.5%(P<0.05);针对直径<2.0 cm的病灶,SMI和CDFI血供检出率分别为28.1%和0.0%,显著低于增强CT检测的73.7%(P<0.05);针对直径≥2.0 cm的病灶,SMI和CDFI血供检出率分别为67.6%和37.8%,也显著低于增强CT检测的90.1%(P<0.05)。结论在TACE术后,使用CT检查病灶血供最具有价值,其他检查可能简便,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超微血管成像 肿瘤血供
下载PDF
超声造影技术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8
7
作者 贵传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PLC患者94例,其中肝细胞性肝癌60例,胆管细胞性肝癌34例。患者均接给予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前后给予CEUS检查,治疗1个月给予增强CT...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原发性肝癌(PLC)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PLC患者94例,其中肝细胞性肝癌60例,胆管细胞性肝癌34例。患者均接给予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治疗前后给予CEUS检查,治疗1个月给予增强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各类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4例患者TACE术治疗前行CEUS检查,有126个病灶出现明显的动脉球状包裹,表现为轻度、弥漫性增强。TACE术治疗1个月,对PLC治疗的疗效评价CEUS与DSA检查一致性较好(Kappa≥0.75),增强CT与DSA检查一致性较差(Kappa<0.40)。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EUS、增强CT诊断PLC阳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96.20%(76/79)、74.68%(59/79);假阴性率分别为7.69%(3/39)、51.28%(20/39);总符合率分别为96.0%、79.4%。两种方法诊断PLC阳性病灶的灵敏度、假阴性率以及总符合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CEUS检查操作简单、无辐射、重复性好,可精确显示PLC患者的病灶位置、数目、大小以及肿瘤血管生长情况,对残留病灶诊断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超声造影 经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肝癌介入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秦怀杰 苏淑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发热、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人员团队凝聚力、沟通能力、品管手术、和谐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降低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为主题的品管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团队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品管圈 并发症
下载PDF
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广宁 刘群轶 翟鹏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8期956-95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采取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另选取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瘤体客观反应率...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采取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另选取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瘤体客观反应率、甲胎蛋白(AFP)水平和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FP下降率和肿瘤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58.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62.0%;对照组发热发生率为30.0%,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33.3%,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法,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术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梅 王荣耀 +2 位作者 王彩霞 张俊 刘新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无外科切除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雷... 目的探讨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无外科切除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联合洛铂行TACE治疗。以上治疗每4~6周1次,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R分别为67.44%、40.25%,DCR分别为90.69%、68.08%,中位PFS(mPFS)分别为11个月、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主要以栓塞后综合征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雷替曲塞联合洛铂、吡柔比星行TACE,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小,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原发性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疗效
下载PDF
大肝癌的综合性微创介入治疗研究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冀春亮 陈正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4-310,共7页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TACE+射频消融(RFA)两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并分析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出一套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模式,提高大肝癌的治疗效果,并为大肝癌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TACE+射频消融(RFA)两种治疗方案对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并分析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旨在探索出一套规范化的介入治疗模式,提高大肝癌的治疗效果,并为大肝癌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TACE及TACE+RFA介入方案治疗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情况、肿瘤情况、检查情况等,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TACE+RFA组肿瘤有效缩小率为70%,TACE组肿瘤有效缩小率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组和TACE+RFA组治疗前后AFP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0,P<0.05)。TACE组和TACE+RFA组术后6个月、1年及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3%、56.67%、30.00%和90.00%、75.00%、55.00%,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7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9,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bsAg(+)、治疗前主瘤直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肿瘤有效缩小率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TACE+RFA疗效显著优于单纯TACE。HbsAg(+)、治疗前主瘤直径、治疗方式及治疗后肿瘤缩小率是影响大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小兰 余辉 刘灵修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0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且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8例。试验组(n=26):雷替曲塞(2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作为介入治疗药物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且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8例。试验组(n=26):雷替曲塞(2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对照组(n=82):吡柔比星(50mg)联合洛铂(50mg)行TACE治疗。介入术后3~10d复查血常规及肝肾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个月内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有效率(RR)分别为77.0%、41.5%(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9.1%、96.3%(P>0.05)。试验组出现右上腹闷痛的概率较小,其他不良反应如发热、恶心、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及总胆红素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替曲塞在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与吡柔比星相当,雷替曲塞安全性更高,可以减少肝功能损伤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雷替曲塞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和抗癌消肿护肝汤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国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E0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和抗癌消肿护肝汤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和抗癌消肿护肝汤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TACE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100mL,1次/d;中药抗癌消肿护肝汤1剂/d,早晚分服,2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71.7%高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肝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失率或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γ-G球蛋白(γ-G)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蛋白/球蛋白(A/G)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甲胎蛋白(AFP)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AFP下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原发性肝癌在TACE术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和中药抗癌消肿护肝汤联合治疗,能够潜在减轻介入化疗副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抗癌消肿护
下载PDF
BMI对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短期效果及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龙 张立伟 +1 位作者 夏茜 姜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8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短期效果以及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1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BMI<24 kg/m^(2),n=9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短期效果以及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1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BMI<24 kg/m^(2),n=95)和超重组(BMI≥24 kg/m^(2),n=67),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TACE短期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个月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评价BMI对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组患者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微血管侵犯所占的比例及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P<0.05);2组患者TACE短期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超重组患者TACE治疗后6、12、24个月疾病PFS、OS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4 kg/m^(2)、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及AFP≥300 ng/mL为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24个月疾病进展或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可用于评估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远期生存情况,BMI≥24 kg/m^(2)的肝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生存分析 短期效果 长期预后
下载PDF
肝癌TACE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IL-8与CRP和PCT对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艺歆 刘英 +2 位作者 王海荣 黄琨 王霜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指标对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4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9例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 目的探究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清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指标对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24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39例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209例为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TACE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患者血清IL-8、CRP、PCT指标对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TACE次数、门静脉癌栓、门脉高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水、碘油剂量、肝脓肿史、肝癌破裂出血为肝癌TACE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患者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小板及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IL-8、CRP及PCT指标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IL-8、CRP及PCT指标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46,明显高于单个指标。结论肝癌TACE术后感染的发生和多种高危因素有关,其中IL-8、CRP及PCT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肝癌TACE术后感染的防治进行医学干预并制定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感染 危险因素 白介素-8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