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晓伟 刘怡 +1 位作者 袁卫 徐凤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66-16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能够促进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模式 经股动脉介入 并发症
下载PDF
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在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秀琼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6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究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1-6月收治的47例患... 目的 探究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1-6月收治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将2022年7-12月收治的45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急救效率(等待候诊时间、病情评估时间、进出诊时间、扩张球囊时间)、心率(HR)及血压变化[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理状态[抑郁-焦虑-压力评估量表(DASS)]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待候诊时间、病情评估时间、进出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人全程责任制度联合急救心理干预有助于STEMI急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急救效率的提升,缩短其疼痛时间,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人全程责任制度 急救心理干预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急救效率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圣文 乔树宾 +7 位作者 徐波 秦学文 姚民 袁晋青 吴永健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01至2009-12的31例TRI(桡动脉组)和115例TFI(股动脉组)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比较TRI和TFI患者临床特征、操作特点及住院期...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6-01至2009-12的31例TRI(桡动脉组)和115例TFI(股动脉组)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比较TRI和TFI患者临床特征、操作特点及住院期间临床疗效。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X线曝光时间[(15.6±3.7)分比(14.5±3.4)分]、操作时间[(34.6±15.2)分比(37.4±18.8)分]、造影剂用量[(225±120)ml比(263±13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操作成功率(93.5%比95.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股动脉组血管径路并发症较桡动脉组显著增加(3.2%比15.7%,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0%比2.0%)、死亡(0%比0%)、心肌梗死(0%比0.9%)、靶病变血运重建(0%比0.9%)发生率均类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TFI相比,TRI静脉桥血管病变安全有效,且血管径路并发症明显减少,但造影与介入同期完成比例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桥血管病变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下载PDF
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婉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比较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30例,A组使用血管缝合器,B组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针对两种闭合器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止血效... 目的:比较血管缝合器与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30例,A组使用血管缝合器,B组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针对两种闭合器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A组切口渗血、血肿发生率、制动时间均低于B组(P<0.05);腰背疼痛率、肢体麻木率均低于B组(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对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应用血管缝合器比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更为安全可靠,并且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血管缝合器 动脉压迫止血器 护理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海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以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死亡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股动脉介入疗法,经桡动脉介入疗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低,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疗法 经桡动脉介入疗法 高危冠心病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发生因素预防措施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外周血管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显示经介入诊... 目的分析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外周血管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显示经介入诊疗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60例,占比30.00%,且经研究分析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强化抗凝等均为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并发外周血管的原因是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强化抗凝等共同或单一作用的结果,应及早进行相关的护理,减少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诊疗 并发外周血管 危险因素 护理 年龄 糖尿病
下载PDF
对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及并发症防护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刘幼方 唐碧英 +2 位作者 吕玉娥 黄秋萍 向贤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及并发症防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年期间在我院进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144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446例患者均进行了严密的术中配合及并... 目的:探讨对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及并发症防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2月年期间在我院进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144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1446例患者均进行了严密的术中配合及并发症防护,然后观察其手术情况。结果 :这14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结论 :对行经股动脉介入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中配合及并发症防护有利于缓解其在术中的不良反应,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肝癌 术中配合 并发症防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多功能艾灸仪联合中药热奄包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慧利 何佳玲 +2 位作者 马韶薇 司丽辉 武继涛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多功能艾灸仪联合中药热奄包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究多功能艾灸仪联合中药热奄包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疗效、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多功能艾灸仪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残余量,病人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简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2.5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65.00%(P<0.05);治疗组尿潴留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41.83±5.94)min、首次排尿残余量(23.46±3.24)mL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71.79±4.52)min、首次排尿残余量(39.12±3.49)mL](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WHO-QOLBREF简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艾灸仪联合中药热奄包用于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膀胱残余量,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多功能艾灸仪 中药热奄包 经股动脉介入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100例
9
作者 毛红岩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曝光时间、操作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径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血管径路并发症,但是对介入治疗的相关器械和临床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桥血管病变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体位及卧床时间的循证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淑婷 滕中华 +2 位作者 白素芳 崔玥 龙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0期3071-3075,共5页
目的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减轻患者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法以JBI证据应用模式进行经股动脉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相关证据检索,并运用卫... 目的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减轻患者术后因长时间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法以JBI证据应用模式进行经股动脉术后体位及卧床时间的相关证据检索,并运用卫生保健中心证据分级(2014版)作为评估检索文献质量的标准,结合GRADE系统证据降级或升级因素确定证据等级,按照JBI FAME方法判断证据实施的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4个方面,并结合证据的JBI推荐强度确定推荐级别。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单、手术记录单、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2020年7月—2021年1月,n=42)和应用后(2021年2—9月,n=40)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舒适度、腰背部疼痛率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经股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证据应用前;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前和证据应用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将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缩短了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卧床时间,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舒适度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体位 卧床时间 循证实践 舒适度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血管缝合器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琼华 刘宏 +1 位作者 邹会华 张莉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304-5304,共1页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最通用、最常见、最具推广价值的“金标准”,也是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前提和基础[1]。在临床医学上,进行DSA介入诊断与治疗,主要途径大多数是通过股动脉,血管缝合器的广泛应用于缝合或封...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最通用、最常见、最具推广价值的“金标准”,也是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前提和基础[1]。在临床医学上,进行DSA介入诊断与治疗,主要途径大多数是通过股动脉,血管缝合器的广泛应用于缝合或封堵股动脉穿刺口,对患者的制动时间、止血时间、舒适度都有一定的优势。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对接受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成形支架术的126例患者术后使用Percloser经皮血管缝合等主要装置,疗效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动脉血管 缝合器 护理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鸿儒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股动脉介...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率、≤30%血管残余狭窄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30%血管残余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介入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血管再通,降低血管狭窄率,且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经股动脉介入 静脉溶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
13
作者 章晓瑜 《益寿宝典》 2022年第21期98-100,共3页
研讨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方法: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100 例,常规组 50 例:开展常规护理对策;试验组 50 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与临... 研讨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方法: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100 例,常规组 50 例:开展常规护理对策;试验组 50 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试验组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4.00% 低于常规组的 16.00% ,互比,有差异性(P<0.05)。 试验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巧、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 结论:老年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达到高效、科学及合理等优势性,不仅可规避相关风险因素,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开展顺利,有侧重点,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性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 老年 外周血管并发症 护理 原因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赵菲 孙泽西 白永杰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6期17-20,24,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χ^(2)=3.896,P=0.048);治疗前两组治疗前R、Qmean、Vmean、NSE、S100B、SDF-1和VILIP-1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NSE、S100B和VILIP-1低于对照组(t=2.631,4.120,4.971,3.081;P=0.010,<0.001,<0.001,0.003),Qmean、Vmean、SDF-1高于对照组(t=2.685,2.420,3.955;P=0.009,0.018,<0.001)。结论研究发现,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血管再通率高,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血管再通率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劲 张励庭 +3 位作者 黄炫生 袁勇 刘卫其 吴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7X期70-71,共2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 目的前瞻性对比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探索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20例诊断为冠心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R I组),一组接受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TFI组),分析和比较两组病例血管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平均穿刺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R I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0%(394/410),TFI组为97.6%(302/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TR I组和TFI组平均穿刺时间6.1 m in(2~21m in)、3.2 m in(1~12m 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52m in(32~147 m in)、53m in(30~140m in),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410)、5.0%(16/310),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2d(2~5d)、5.4d(4~8d),除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经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相差不大,可行性相当;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林 王雷 +2 位作者 傅明炜 梁杨 范亚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01-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院因STEMI接受急诊PCI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接受PCI的途径分为...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01-2009-12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院因STEMI接受急诊PCI的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接受PCI的途径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组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组。对比两组住院期间和1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大出血和穿刺部位并发症(血肿、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结果总计661例患者人选本研究,其中340例患者接受TRI,321例患者接受TFI。两组间一般资料间未见明显差异。更多患者从TRI转为TFI(4.41%),很少患者从TFI转为TRI(1.24%)。住院期间和1个月随访时,TRI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TFl组[住院期间.2.94%(TRI组)VS6.54%(TFI组),P〈0.05;1个月随访,3.82%(TRI组)vs7.47%(TFI组),P〈0.05]。两组间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穿刺部位并发症TRI组明显低于,TF1组[1.76%VS5.6%,P〈0.01]。TRI组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组[(5.4±2.6)d vs(7.1±3.7)d,P〈0.01]。结论与接受急诊TFI治疗的STEMI患者相比,TRI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减少穿刺部位m肿,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李丽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6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南京股骨髋骨科医院接受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南京股骨髋骨科医院接受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整体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观察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针对性护理可降低股骨头坏死患者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经股动脉穿刺介入 骨头坏死
下载PDF
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应用股动脉闭合器止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艳秀 黄汝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1期128-129,131,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应用股动脉闭合器止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298例施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股动脉闭合器进行止血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 目的回顾性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后应用股动脉闭合器止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298例施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股动脉闭合器进行止血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298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进行,其中290例行股动脉闭合器闭合,8例因穿刺位置不适合缝合于术后4~6小时人工拔管,总住院7~10天。结论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股动脉闭合器止血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术肢制动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19
作者 文庭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96-96,98,共2页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75例患者中,7例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9....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股动脉介入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75例患者中,7例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9.33%,其中1例为深静脉血栓,占14.29%.1例为腹膜后血肿,占14.29%,1例为动静脉瘘,14.29%,2例为假性动脉瘤,占28.57%,2例为局部血肿,占28.57%.结论: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诱因较多,应该加强病情监测,重视护理管理,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 外周血管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慧利 武继涛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6期24-27,31,共5页
目的探究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组、... 目的探究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组、中药热奄包组、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量等指标,并比较各组拔除尿管时间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组别(P<0.05)。联合组首次排尿时间<40 min占比率高于其他组别(P<0.05)。联合组的尿胀感消失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均短于其他组别,且其排尿量多于其他组别,其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对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尿潴留患者行多功能艾灸治疗仪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改善排尿状况,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艾灸治疗仪 中药热奄包 经股动脉介入 术后尿潴留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