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中经腰腔静脉置管与经股静脉置管比较
1
作者 丁文金 马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C组、FVC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6%比97.85%,P=0.770)。TLC组、FVC组术后1、2、3年累计一期透析导管通畅率分别为89.75%、81.40%、30.65%,86.25%、60.9%、2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围手术期、早期及晚期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C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组(12.13%比32.42%,P<0.05),血栓发生率低于FVC组(3.03%比17.03%,P<0.05)。结论TLC手术成功率高,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具备手术条件的临床中心面对常规静脉通路耗竭患者选择透析通路时,TLC可能是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经腰腔静脉置管 经股静脉置管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经股静脉置管行CRRT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宋敏 陈进参 杨顺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临床干预经股静脉置管行CRRT重症患者期间,予以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性血栓效果探究。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经股静脉置管行CRRT患者30例,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以护理措施进行分组,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基础护理,比较... 临床干预经股静脉置管行CRRT重症患者期间,予以集束化护理对导管相关性血栓效果探究。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经股静脉置管行CRRT患者30例,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以护理措施进行分组,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基础护理,比较血栓、肿胀、疼痛情况、不良事件、D-二聚体、ADL评分、认知评分、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栓、肿胀、疼痛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D-D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病症认知程度比较对照组更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C 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实验相关指标比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P<0.05。结论 临床干预CRRT患者过程中,以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提高预防血栓相关知识,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血栓 经股静脉置管 集束化护理 CRRT重症患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8例经皮经股静脉置放下腔静脉滤器的手术配合
3
作者 张敏 《现代护理》 2002年第7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经股静脉放下腔静脉滤器 手术配合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患者磁共振分型与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碎栓和溶栓手术复通效果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如林 李榕华 周志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分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碎栓和溶栓复通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DVT患者,均行MRI扫描检查,分析患者MRI分型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发病期... 目的:分析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分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碎栓和溶栓复通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DVT患者,均行MRI扫描检查,分析患者MRI分型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发病期,采用DSA下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干预治疗;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MRI分型与患者血管再通关系。结果:80例患者MRI分型中急性33例,亚急性29例,慢性18例。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患者血管再通满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2,P<0.05),其中急性期患者再通满意时间最低,慢性期再通满意时间最高。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患者血管再通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2,P<0.05),其中急性期血管再通效果最佳,慢性期最差。DVT患者MRI分型是影响溶栓复通效果的独立性影响因素(OR=1.906,P<0.05)。结论:DVT患者MRI分型是影响溶栓复通效果的独立性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DV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许敏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0-0103,共4页
探讨在进行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时,将超声引导下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方法 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肿瘤患者40名作... 探讨在进行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时,将超声引导下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方法 将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数据库内资料登记有效的肿瘤患者40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均选择化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患者需留置picc置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内设置20名患者,按照实验习惯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测量置管方案,实验组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时,由医务人员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PICC置管。在护理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置管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 在本次实验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更长,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弱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实验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尽管采用超声引导下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进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置管时间较长,方法能显著减少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在置管期间表现出的不良情绪也较对照组为低,显示出超声引导下的体外测量法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治疗安全性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因此,建议在肿瘤患者的PICC置管治疗中考虑采用这一新技术,以优化治疗结果,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体外测量法经股静脉PICC置管 肿瘤 疗效
下载PDF
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在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
6
作者 蒋珮玓 黄双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98-10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确诊的5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治疗)和对照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确诊的50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治疗)和对照组(传统下肢开放静脉通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穿刺点渗血情况、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级百分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1级、2级、3级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7d后观察组的生理评分精神评分、心理评分、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应用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率,改善舒适度,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下经股静脉入PICC导管 上腔静脉综合征 传统下肢开放静脉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