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状胃经胸骨后颈部食管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杰 宋劲松 +1 位作者 张新民 雷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0-1160,共1页
0引言 中上段食管癌行食管次全切除后,胃代食管经胸腔内上行至颈段吻合是国内外较为普遍选择的术式,但该术式也有肺部感染、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瘘或狭窄等并发症,解决上述问题一直是外科界的难题。
关键词 管状胃 经胸骨后间隙 中上段食管癌
下载PDF
三切口经胸骨后颈部胃食管吻合治疗食管癌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瑞华 吕晔 +5 位作者 林建雄 曾智豪 张克强 徐骏 曾伟 张辉寰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经三切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15例食管癌接受三切口行肿瘤切除及经胸骨后颈部胃食管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8例行根治性切除,其余7例为姑息性切除;术后2例发生吻合瘘,但... 目的探讨食管癌经三切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15例食管癌接受三切口行肿瘤切除及经胸骨后颈部胃食管吻合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8例行根治性切除,其余7例为姑息性切除;术后2例发生吻合瘘,但均经恰当引流而治愈,无心肺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9月,肿瘤复发死亡1例。结论三切口经胸骨后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胸骨后入路 三切口
下载PDF
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食管床路径应用于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对治疗成功率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兴邦 蒋鹏鹏 朱思宇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索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食管床路径应用于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对治疗成功率、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60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食管床路径组、胸骨后... 目的:探索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食管床路径应用于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对治疗成功率、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60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食管床路径组、胸骨后路径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手术期间指标、术后24h肺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7d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间未出现死亡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床路径组患者胃肠减压液显著高于胸骨后路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VC、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并发症合计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胸骨后路径组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显著高于食管床路径组(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方面,重复测量结果显示,Waldχ2=5.317,P=0.0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1.159=3.150,95%置信区间为(e0.174,e2.144)=(0.473,5.828),提示食管床路径组患者术后反酸烧心发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时点方面,Waldχ2=23.304,P=0.000,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不同时点下患者发作率差异显著。两组患者术后质量分值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管状胃经胸骨后路径与经食管床路径应用于胸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中,两者均有良好效果,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性强、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前者胃肠减压液相对较少,吻合口瘘发生概率较大,后者肠胃反流较严重,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胸骨后路径 经食管床路径 并发症 肺功能
下载PDF
胃经胸骨后食管重建术5例
4
作者 陈家华 章五一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1985年6月至1995年6月,我们经右胸行食管癌切除28例,其中5例胃经胸骨后至左颈部行胃食管吻合重建食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56~72岁。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上段,长5~8cm,平均6.2cm。其中3例因病... 1985年6月至1995年6月,我们经右胸行食管癌切除28例,其中5例胃经胸骨后至左颈部行胃食管吻合重建食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56~72岁。病变均位于食管中、上段,长5~8cm,平均6.2cm。其中3例因病变长于6cm先行术前放疗。肺功能中度减损3例,重度减损1例。均右侧剖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胃经胸骨后至左颈部胃食管吻合。术后病理均示为鳞癌,无1例切缘残留癌细胞。 2 手术方法 左侧卧位,右胸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游离全胸段食管连同其周围淋巴结及结缔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重建术 经胸骨后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经胸骨后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化学烧伤后疤痕狭窄2例
5
作者 付立 刘玉方 +1 位作者 江汝建 兰玉平 《攀枝花医药》 1996年第2期16-16,50,共2页
我院所做2例经胸骨后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化学烧伤食管疤痕狭窄,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胸骨后胃食管重建术 食管化学烧伤 疤痕狭窄 胃烧伤 食管旷置
全文增补中
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方忠民 蓝斌 +6 位作者 朱天翔 李锐雄 王沐廷 杨彦龙 陈恕 马陈声 邱旭龙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比较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两种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问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6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食管床路径组(85例)和胸骨后... 目的比较经食管床与经胸骨后两种上提路径行管状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问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6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食管床路径组(85例)和胸骨后路径组(82例)。分别于术后1、3、6、9及12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除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食管床路径组低于胸骨后路径组外(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49例患者完成了术后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食管床路径组术后吞咽梗阻和吞咽干呕两项症状明显优于胸骨后路径组,但反酸和烧心两项症状则相对更严重(均P〈0.05)。两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食管床路径和经胸骨后路径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用于食管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均可获得较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前者术后吞咽功能优于后者,但反流症状却更为显著,因此,两种吻合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管状胃 经食管床路径 经胸骨后路径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37例
7
作者 王宇 李红 +2 位作者 文仁国 马瑞彦 肖颖彬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37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患者,术中通过扩大创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胸骨灶,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处。... 目的 探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37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的患者,术中通过扩大创口,彻底清除感染的胸骨灶,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处。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结果 术后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死亡病例;30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7例患者切口愈合欠佳,经积极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6个月,患者未出现感染复发、红肿渗出、肌瓣坏死结痂。结论 采用胸大肌带蒂肌瓣转移治疗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手术后胸骨感染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再次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经胸骨正中切口 胸骨感染 胸大肌带蒂肌瓣 皮瓣转移
下载PDF
前方经胸骨或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结核 被引量:18
8
作者 詹新立 肖增明 +2 位作者 贺茂林 陈前芬 宫德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前方经胸骨或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上胸椎(T1~T4)结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上胸椎结核患者26例,其中16例采用经胸骨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A组),年龄37~72岁,平均... 目的:探讨前方经胸骨或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上胸椎(T1~T4)结核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上胸椎结核患者26例,其中16例采用经胸骨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A组),年龄37~72岁,平均48.6岁,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5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s角为15°~40°,平均22°±3.5°;10例采用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B组),年龄33~69岁,平均45.3岁,术前按Frankal分级A级1例,B级1例,C级1例,D级4例,E级3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s角为13°~39°,平均21°±3.7°。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手术。A组患者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120~15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600ml;1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考虑为喉返神经牵拉伤,术后2周恢复正常;术后胸椎后凸Cobb′s角为10°~25°,平均17°±2.5°;随访6~72个月,末次随访时1例A级恢复到D级,1例B级恢复到C级,2例C级恢复到D级,4例D级恢复到E级,余无变化。B组患者不能完全显露对侧,病灶清除不易彻底,手术时间为150~220min,术中出血量为500~900ml,1例发生胸导管损伤,经对症治疗1周后痊愈;术后胸椎后凸Cobb′s角9°~24°,平均为16°±2.3°,均有肩关节活动障碍;随访12~96个月,末次随访时4例仍有肩关节轻度障碍;1例A级恢复到C级,1例B级恢复到C级,1例C级恢复到D级,4例D级恢复到E级,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无变化。两组均无结核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所有植骨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4个月。结论:与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相比,经胸骨入路可以更清楚地显露上胸椎,创伤小,能达到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治疗上胸椎结核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结核 前方经胸骨手术入路 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
下载PDF
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猛 崔瑶 +6 位作者 杜可朴 李帅 刘婷婷 陈艳林 李亚丹 高飞 周志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 目的探讨经胸骨路径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位于前、中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接受CT引导经胸骨路径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0例前、中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后即刻剂量学参数,观察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局部疗效,随访术后半年、1年的生存率。结果术后即刻剂量验证剂量学参数如下:90%肿瘤靶区接受剂量(D90)(134.30±14.53) Gy;肿瘤靶区接受90%、100%、150%和2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V100、V150和V200)分别为(97.15±2.09)%、(93.04±1.75)%、(66.86±7.53)%、(42.95±9.11)%;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分别为0.65±0.06、(40.79±13.72)%、(27.90±7.53)%。粒子分布满意率90%。术后即刻1例患者出现气胸、1例患者出现咯血。平均随访(12.0±4.8)个月(4~24个月),术后2个月、半年、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0%、64.7和53.8%。半年、1年生存率89.5%和81.3%。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局部进展,无放射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胸骨路径是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中纵隔肿瘤的安全路径,术后粒子分布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胸骨路径 125I粒子 纵隔肿瘤
下载PDF
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脏瓣膜手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振强 赵扬 +3 位作者 张辉 杨海基 叶生爱 程亮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脏瓣膜手术,手术切口长8~10cm,上端起自胸骨角向下至第3或第4肋间后,向右侧锯开胸骨至肋间隙...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径路行心脏瓣膜手术,手术切口长8~10cm,上端起自胸骨角向下至第3或第4肋间后,向右侧锯开胸骨至肋间隙,使胸骨切口呈“”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23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二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9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46例经胸骨上段小切口顺利完成手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和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因胸骨上段小切口显露不满意,分别将原胸骨切口向下延长一个肋间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纵隔、心包引流量为90~420ml(260±110ml),术中输血量为400~800ml(560.6±120.0ml)。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和美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 径路 三尖瓣DeVega成形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双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置换术 二尖瓣成形术 疾病患者 胸骨切口 心瓣膜手术 术中输血量 临床经验 体外循环 手术切口 手术死亡 安全可靠 胸骨 肋间隙
下载PDF
经胸骨上段入路手术治疗颈胸段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利民 翟福英 +1 位作者 贺长清 赵炬才 《中医正骨》 2004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经胸骨上段入路 手术治疗 颈胸段脊髓压迫症 手术方法
下载PDF
经胸骨上段显露颈胸段脊柱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屹林 王利民 宋跃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为临床经胸骨上段显露脊柱颈胸段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上段显露颈胸段脊柱的入路进行解剖,并进行有关的数据测量。结果:甲状腺中静脉有48.8%的人一侧缺如。胸骨劈开后撑开的横径为(60.8±1.64)mm。... 目的:为临床经胸骨上段显露脊柱颈胸段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具成人尸体模拟经胸骨上段显露颈胸段脊柱的入路进行解剖,并进行有关的数据测量。结果:甲状腺中静脉有48.8%的人一侧缺如。胸骨劈开后撑开的横径为(60.8±1.64)mm。两侧胸膜在前界中段之间有分离型、接近型、接触型和掩复型,后两者占50.4%。食管在T3椎体平面超出气管左缘(0.5±0.08)cm。胸导管由颈血管鞘后方到注入静脉的行程位于颈静脉角三角区。左、右侧喉返神经分别有94.5%、59.6%走行在气管食管沟内,并与甲状腺下动脉有复杂的关系。胸骨角正对T4/5椎间盘、T4下1/3和T5上1/3椎体(62.5%)水平,喉返神经左、右侧返折点分别平对T3/4椎间盘、T4椎体(75.6%)和T1/2椎间盘、T2椎体(82.0%),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上缘分别对T3(73.7%)和T1椎体(70.0%)水平,经胸骨上段入路的颅侧和尾侧分别平对C3/4椎间盘、C4椎体(75.6%)和T3椎体、T3/4椎间盘(86.8%)。结论:经胸骨上段显露脊柱颈胸段具有暴露充分,操作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 经胸骨上段入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胸骨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东 许军 刘昶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602-60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前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2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胸骨前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腺瘤摘除术4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2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 目的:探讨经胸骨前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为2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胸骨前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腺瘤摘除术4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2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例1,例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及颈淋巴结廓清术。手术时间70~170 min,平均100 min,术后住院3~8 d,平均5 d。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胸骨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经胸骨前入路
下载PDF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行二尖瓣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海 徐志云 +2 位作者 于伟勇 唐昊 陆方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79,共1页
二尖瓣手术的标准径路为胸骨正中切口,但手术瘢痕明显,影响美观.而经胸骨下段小切口、部分胸骨劈开径路手术则瘢痕较为隐蔽.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我科采用经胸骨下段小切口行二尖瓣手术15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 二尖瓣 外科手术 瘢痕
下载PDF
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20例报告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丹 刘升峰 李树根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 方法对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 结果手术均顺利,其中腺瘤摘除术4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例,1例乳头状癌早期病变行患侧... 目的探讨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 方法对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 结果手术均顺利,其中腺瘤摘除术4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10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5例,1例乳头状癌早期病变行患侧全切、对侧次全和峡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24(50~24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3~6)d.随访1年,未见复发,无手术并发症,颈部无疤痕,治疗和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此术式对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也可有选择地用于治疗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和Ⅱ度肿大的甲亢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 经胸骨前径路 腺叶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良性病变 甲状腺乳头状癌 平均手术时间 腺瘤摘除术 手术并发症 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 疾病患者 早期病变 峡部切除 住院时间 效果满意 甲亢病人 治疗早期 适应证 无疤痕
下载PDF
经胸骨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143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雪海 甘崇志 +2 位作者 谢家勇 陈凡 丛伟 《西部医学》 2010年第8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1994-2005年接受了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MG的143例患者接受了回顾性分析。对完全稳定缓解(CSR)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及其预后因素。方法对1994-2005年接受了经胸骨正中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MG的143例患者接受了回顾性分析。对完全稳定缓解(CSR)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平均年龄为36岁(10-73岁)。95例为非胸腺瘤型,48例为胸腺瘤型。平均随访时间86.2个月(16-161个月)。非胸腺瘤型MG与胸腺瘤型MG在临床特点和CSR率上有显著性差异(5年CSR率的比例前者为29.2%,后者为13.1%;10年CSR率前者为43.6%,后者为26.8%,P=0.023)。在非胸腺瘤型MG中,接受过激素治疗为预后不良的因素(危险度比:0.231,P=0.003),而早期的发病年龄是预后良好的因素(危险度比:3.516,P=0.047)。在胸腺瘤型MG中,接受过激素治疗为预后不良因素(危险度比:0.060,P=0.032)。结论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是治疗M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胸腺瘤型MG和非胸腺瘤型MG在临床特点和预后上显著不同,在非胸腺瘤型MG中,预后因素为激素治疗和发病年龄,在胸腺瘤型MG中,预后因素为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经胸骨胸腺扩大切除术 完全稳定缓解
下载PDF
应用超声刀经胸骨切迹下低位切口行甲状腺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智强 王卫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使用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20例为研究组,传统经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20例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比较2组的切...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使用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应用超声刀行甲状腺切除术20例为研究组,传统经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20例为对照组,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术。分别比较2组的切口长度、切除甲状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在相同术式中,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01);2组的总体手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术后低血钙性抽搐或胸骨前瘢痕组织增生和肿瘤复发,无明显皮瓣粘连、水肿及颈部紧缩感。结论应用超声刀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安全可行,它可以满足甲状腺手术所需要的切口暴露,不影响手术的效果,手术并发症少,同时更能满足患者美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 超声刀
下载PDF
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庆文 黄钟汉 +1 位作者 吴中强 王存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年第6期327-32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骨前径路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成功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 目的 探讨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骨前径路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成功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例术中转为常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分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颈部不留瘢痕,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天。结论 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满足了患者对治疗与美容一体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骨前径路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应用 甲状腺疾病 气管内插管
下载PDF
经胸骨正中切口治疗双侧气胸5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兴科 王毓林 +2 位作者 唐恭正 阳运隆 张荣波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气胸 经胸骨正中切口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内直视术后胸骨哆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玉芳 朱雅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9期2432-243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后 胸骨哆开 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 原因分 经胸骨正中切口 严重并发症 术后伤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