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向征 张才全 王子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60岁以上的137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60岁以上的137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并有疾病、血红蛋白质低于70g/L、身体质量指数(BMI)低于18.5kg/m2、术中失血量大于或等于1000ml、手术时间6h以上是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76、5.85、6.49、5.47、3.90,发生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02、2.27、1.83、2.01、1.70。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切除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危险因素,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直肠肿瘤 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腹腔骶前引流联合负压引流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池元龙 林葆 +2 位作者 陈春明 张宏剑 孙世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引流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且采取经右下腹部骶前引流联合经下腹部正中会阴皮下负压引流的42例患者(联合引流组),同...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引流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且采取经右下腹部骶前引流联合经下腹部正中会阴皮下负压引流的42例患者(联合引流组),同时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三明市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且采取会阴引流患者36例(会阴引流组)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联合引流组患者经右下腹穿刺孔放置乳胶引流管至骶前,另在经下腹部正中放置负压引流球至会阴部皮下;会阴引流组经会阴部切口左侧前部另戳孔放置乳胶引流管。负压引流球置管大于2周,引流液清亮且连续3d少于10mL,同时切口无红肿、愈合良好,给予拔除负压引流球置管。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会阴引流组拔管时间6~10 (平均8.2)d;联合引流组右下腹部引流管拔管时间3~5 (平均4.1)d,负压引流球拔管时间14~18 (平均15.3)d。联合引流组一期愈合率92.9%(39/42),会阴引流组一期愈合率6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引流组切口感染率4.8%(2/42),会阴引流组切口感染率30.6%(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采用经右下腹部骶前引流联合经下腹部正中会阴皮下负压引流,能促进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降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腔镜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会阴部切口感染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底腹膜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蒋自立(综述) 朱勇(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68-471,共4页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底腹膜重建的方法及意义。通过检索直肠癌术后盆底结构重建技术及盆底腹膜重建相关文献,复习直肠癌盆底重建技术发现,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关闭盆底腹膜是有必要的,虽然增加了外科医师...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底腹膜重建的方法及意义。通过检索直肠癌术后盆底结构重建技术及盆底腹膜重建相关文献,复习直肠癌盆底重建技术发现,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关闭盆底腹膜是有必要的,虽然增加了外科医师的手术难度,但可减少盆腔及会阴区域感染、肠粘连、肠梗阻及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对盆底结构重建方法及盆底腹膜重建的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盆底 肌皮瓣 会阴联合切除 生物补片 腔镜会阴联合切除 综述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肛肠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尤占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17-020,共4页
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并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改善和肛肠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 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并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改善和肛肠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和肛肠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有助于患者炎性反应程度的减轻,同时还能够使手术对患者肛肠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的减少,因此,该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会阴联合切除 低位直肠癌 炎性因子 肛肠功能
下载PDF
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行APR的1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造口旁疝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普外科行APR的16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造口旁疝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63例行APR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有29例出现造口旁疝,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17.79%;其中Ⅰ型19例(65.52%),Ⅱ型4例(13.79%),Ⅲ型4例(13.79%),Ⅳ型2例(6.90%)。造口旁疝发生的时间为术后5~30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BMI≥28 kg/m^(2)、经腹腔途径造口、手术时间>4 h与APR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是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02,P<0.05)。结论:BMI≥28 kg/m^(2)是APR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肥胖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应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以期减少APR术后造口旁疝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旁疝 直肠肿瘤 会阴联合切除 多因素分析 肥胖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探究
6
作者 陆俊 胡正茂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近期预后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监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近期预后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监利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3例,腹腔镜Hartmann手术)和B组(53例,腹腔镜Miles手术),两组患者均术后观察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及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肠道功能问卷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B组患者围术期失血量少于A组,术后拔管时间、初次经口摄食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水平及MSKCC肠道功能问卷各领域评分均降低,但B组均高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腹腔镜Hartmann手术比,腹腔镜Miles手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营养状态、肠道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腔镜 经腹会阴联合 营养状态 肠道功能
下载PDF
负压吸引技术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纪建波 郑伟 冯燕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6期47-50,共4页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直肠癌的特点为低位病变,以中青年多见,手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范围广,加上会阴部切口位置特殊,容易被污染而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术后...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直肠癌的特点为低位病变,以中青年多见,手术是临床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手术范围广,加上会阴部切口位置特殊,容易被污染而发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的发展应用,经过改良自制简易负压吸引装置用于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感染创面的治疗,本文从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与切口并发症、负压技术的发展现状、负压吸引技术在会阴部切口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后患者伤口愈合和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简易负压 直肠癌会阴联合切除 伤口愈合
下载PDF
自制简易负压吸引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会阴部切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纪建波 郑伟 罗丹丹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探究简易负压吸引对于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应用。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换药治... 目的探究简易负压吸引对于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应用。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简易负压吸引装置进行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灭菌敷料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愈合时间、换药时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切口感染率及病人满意度等,以及手术后第1、3、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率(0.00%比20.0%)、换药次数[(3.73±0.74)次比(12.07±2.26)次]、切口愈合天数[(8.53±1.33)d比(13.73±1.74)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天[(3.23±1.01)分比(4.77±0.77)分]、第5天[(2.23±1.01)分比(3.99±0.87)分]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病人术后康复体验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6.5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的研究中,与传统换药方式相比,简易负压吸引不仅可以降低会阴部切口的感染率、还可以减少会阴部切口的换药次数,加速切口的愈合,减轻病人的切口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改善病人术后康复的体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换药 直肠癌会阴联合根治 后切口愈合 直肠肿瘤
下载PDF
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应用
9
作者 甘云辉 李凤霞 +2 位作者 李应军 温华生 王连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因患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术后关...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中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因患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60例。根据术后关闭盆底腹膜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可吸收线关闭盆底腹膜组和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盆底关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术后骶前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盆底疝、肠瘘、腹腔感染、盆底脓肿、放射性小肠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无患者术中中转开放手术。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盆底关闭时间较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术后骶前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后骶前引流量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小,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个月内顺利出院,无因手术及术后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在术后,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部分小肠进入盆底形成粘连导致的肠梗阻,行二次急诊手术后痊愈;有1例患者发生盆腔积液形成脓肿,经抗感染、调整引流管行双腔冲洗治疗后痊愈;有1例患者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单向倒刺线关闭盆底腹膜组、连续缝合关闭盆底腹膜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不关闭盆底腹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单向倒刺线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进行盆底腹膜重建的效果较好,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盆底腹膜重建方法可作为进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盆底重建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会阴联合切除 腔镜 盆底重建 单向倒刺线
下载PDF
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盆底重建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毕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3656-3658,共3页
目的:探究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盆底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APR术中盆底腹膜无法直接缝合关闭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盆底重建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探究带蒂大网膜应用于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盆底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APR术中盆底腹膜无法直接缝合关闭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盆底重建的情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未关闭盆底腹膜,研究组采用带蒂大网膜行盆底重建。统计两组手术指标、术后7d的排尿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d,研究组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日平均排尿量、最大膀胱逼尿肌收缩压、最大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蒂大网膜应用于APR盆底重建,可改善手术指标,促进患者排尿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大网膜 腔镜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 盆底重建 排尿功能
下载PDF
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优越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琦 徐成文 +2 位作者 王佳佳 任泉 曹家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生存率仍存在争议。用Meta分析比较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onventional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APE)在低... 目的: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生存率仍存在争议。用Meta分析比较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onventional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APE)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在线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ELAPE组与APE组术中穿孔率,切缘阳性率,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Ren Man 5.2软件对入选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ELAPE组术中穿孔率(MD=0.54,95%CI:0.31~1.39,P=0.03)和局部复发率(MD=0.30,95%CI:0.21~0.42,P<0.001)明显低于APE组。两组切缘阳性率(P=0.0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会阴缺口的修补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改善ELAPE组术后生活质量。ELAPE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较APE术式有一定优势,但应注重个体化治疗。同时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中长期的随机对照研究,明确该术式的肿瘤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经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传统会阴联合切除 穿孔 切缘
下载PDF
直肠癌腹腔镜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近期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征 周志祥 +4 位作者 梁建伟 张海增 周海涛 钟宇新 胡俊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腹部外科胃肠专业组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23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98例,开腹组136例,分...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腹部外科胃肠专业组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23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98例,开腹组136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的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6.1±58.2)min和(206.2±6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8.7±151.5)ml和(296.3±274.3)ml,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4);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2.8±1.5)d,开腹组(3.9±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饮食恢复时间腹腔镜组为(4.8±1.5)d,开腹组为(5.9±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11.1±6.4)d,开腹组为(13.9±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在瘤体直径、肠段切除长度、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和1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会阴联合切除 腔镜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峰 应敏刚 +1 位作者 杨春康 叶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65例)和传统开腹(5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指标、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根治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65例)和传统开腹(52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结果2组手术均获成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195.7±30.4)rainVS.(186.5±29.1)min,t=1.673,P=0.09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62.1±28.1)mlVS.(256.9±48.6)ml,t=一13.215,P:0.000],术后排气早[(3.1±1.0)dvs.(4.3±0.8)d,t=-7.018,P=0.000],自主排尿早[(7.2±0.9)dVS.(8.6±1.1)d,t=-7.568,P=0.000],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65)vs.9.6%(5/52),P:0.016]。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5.6±4.1)枚VS.(14.3±3.5)枚,t=1.817,P=0.075]和肺部感染发生率[3.1%(2/65)VS.7.7%(4/52),∥=0.494,P:0.48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明显的微创优势,根治效果满意,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腔镜会阴联合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附9例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11
14
作者 傅卫 袁炯 +2 位作者 陆少美 张自顺 张同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过程、肿瘤状态与预后。 方法 对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 5年以上 (1993年 12月~ 1996年 2月 )的 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 结果 随访时间中位数 80m(40m~ 94m...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过程、肿瘤状态与预后。 方法 对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后 5年以上 (1993年 12月~ 1996年 2月 )的 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 结果 随访时间中位数 80m(40m~ 94m)。患者年龄中位数 5 0岁 (30岁~ 6 7岁 )。腹腔镜下完成腹部操作 8例 ,小切口辅助下完成腹部操作 1例 ,均进行了标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时间中位数 6h(4 5h~ 7 5h)。术中、后发生并发症 4例 ,其中皮下气肿、尿潴留 1例 ,髂静脉损伤 1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造瘘口部分粘膜坏死 1例 ,会阴部伤口感染 1例。术后标本检测淋巴结数目的中位数为 13个(4个~ 2 5个 )。 6例存活 ,3例死亡 ,5年生存率为 77.8%。 结论 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 ,能够满足开腹手术所要求的肿瘤切除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会阴联合切除 直肠癌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对比
15
作者 石守森 黄珂 +3 位作者 胡怡娜 王思远 许震 李朝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的生活质量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或人工肛门重建的患者79例进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腹壁造瘘与人工肛门重建的生活质量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6月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或人工肛门重建的患者79例进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核心量表(QLQ-C30)和癌症特异性生活量表(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51例行结肠腹壁造瘘术(DC组),28例行人工肛门重建(PC组)。结果:根据QLQ-C30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在社会功能方面PC组优于DC组(P<0.05);在疲劳程度方面PC组患者的得分为29.36分,远低于DC组(39.65分,P<0.05)。在腹泻、经济问题方面PC组的得分高于DC组,而在其他的功能、症状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的相关领域内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两种术式术后生活质量做对比,在总的生活质量方面相近,对于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手术后究竟是结肠腹壁造瘘有优势,还是人工肛门重建有优势,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结肠壁造瘘 会阴造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加刚 王振军 +4 位作者 魏广辉 高志刚 杨勇 翟志伟 赵宝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精准指导下,56例低位进展期直... 目的探讨个体化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精准指导下,56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接受个体化ELAPE。观察肿瘤环周切缘、术中穿孔、术后合并症和局部复发情况。结果术前50例(89.3%)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常见合并症包括:会阴伤口感染(9/56,16.1%)、性功能障碍(5/41,12.2%)、尿潴留(4/56,7.1%)和慢性会阴部疼痛(3/56,5.4%)。术后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3例(5.4%),术中肠管穿孔2例(3.6%)。平均随访35个月(12~60个月),局部复发2例(3.6%)。结论在新辅助治疗和术前MRI的精准指导下,在不影响手术根治性的前提下,个体化ELAPE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可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个体化 经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合并症 局部复发
下载PDF
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成军 李晓云 +2 位作者 晏伟 陶正贵 廖晓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造口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5年4月89例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估腹膜内造口和腹膜外造口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排便感的差异。结果 2组造瘘手...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腹膜外造口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2015年4月89例直肠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估腹膜内造口和腹膜外造口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排便感的差异。结果 2组造瘘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3.5±5.6)min vs.(21.8±3.2)min,t=1.730,P=0.087];2组造瘘口狭窄各1例,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1.000);2组造瘘口旁疝无统计学差异(0例vs.3例,Fisher精确检验,P=0.101)。腹膜外造口组术后4周排便感39例,显著多于腹膜内造口组3例(χ~2=51.185,P=0.000)。术后6个月2组患者均有排便感。结论腹腔镜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会阴联合切除 膜外造口
下载PDF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申占龙 叶颖江 +6 位作者 张鑫 谢启伟 尹慕军 杨晓东 姜可伟 粱斌 王杉 《中国医药》 2015年第8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 分析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术前经活检病理确诊,行ELAPE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距肛缘3~6 cm)36例,其中... 目的 分析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老年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短期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就诊,术前经活检病理确诊,行ELAPE术式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距肛缘3~6 cm)36例,其中<60岁(非老年组)18例,≥60岁(老年组)18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指标、术后排尿功能、术后生活质量、经济学指标、总体生存期(0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结果 老年组术前并发症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61.1% (11/18)比27.8% (5/18),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会阴引流拔除时间、会阴引流量、会阴伤口拆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89 ±49) min比(289 ±44)min,(157±103) ml比(254±179)ml,(3.7 ±1.2)d比(4.2±1.6)d,(6.1 ±2.5)d比(6.4±2.4)d,(5.8±1.5)d比(6.1±1.8)d,(11±5)d比(11 ±4)d,(53±37) ml比(48±30) ml,(11.5±2.4)d比(10.2±2.4)d,27.8% (5/18)比44.4% (8/18);均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最大尿流率、排尿量、残余尿量等排尿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7)ml/s比(17 ±7) ml/s,(221 ±96) ml比(259 ± 123) ml,(83 ±11)ml比(99±16)ml;均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0)d比(24±7)d,(19±11)d比(18±7)d,(6.1±2.2)万元比(5.3±1.3)万元;均P>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位OS分别为13.5(5 ~26)和12.5(4~24)个月,中位PFS分别为12(3 ~26)和10(4 ~2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LAPE术式用于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安全可行,短期预后与非老年患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安全性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文政琦 李文亮 +5 位作者 赵静娇 鲁峰 杨军 王志强 张洪斌 李碧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LE...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LELAPE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min)323.78(185~473),平均术中失血量168.81mL(20~800mL);术中均未发生肠道穿孔及肿瘤破溃,未发生前列腺、精囊腺、阴道、尿道及神经等副损伤,环周切缘(CRM)阴性41例(97.6%),阳性1例(2.4%),39例(92.9%)行盆底重建,3例(7.1%)未行盆底重建;术后并发症:未行盆底重建1例小肠坠人盆底致肠梗阻;排尿功能障碍1例,会阴部切口脂肪液化致延迟愈合4例(9.5%),其中合并盆底积液及感染2例(均系术前放化同期治疗患者),其余患者均甲级愈合;术后拔引流管时间10.9d(6~20),术后拔尿管时间7d(5~14d),术后住院时间15.2d(6—31);术后病理分期:Ⅰ期0例,Ⅱ期20例(47.6%),Ⅲ期21例(50%),Ⅳ期1例(2.4%);术后随访3~36月,会阴区局部复发3例,局部复发率为7.1%.结论LELAP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降低CRM阳性率,降低术中肠穿孔等副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从而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LELAPE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应该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腔镜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中及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安定 金朝霞 +1 位作者 周宗进 陆艳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70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ELAPR,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观察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70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ELAPR,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腹会阴联合根治术(APR),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切口感染、性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肠梗阻、术后环周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L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肛提肌外会阴联合切除 腔镜 安全性 可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