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横切口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章芸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49-949,共1页
关键词 经腹横切口次全子宫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
2
作者 吴黄兴 鲍全 陈齐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组(NR组),另...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内脏痛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组(NR组),另一组为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诱导前均接受双侧TAPB,NR组给予20 mg纳布啡+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每侧30 mL,R组给予0.33%罗哌卡因溶液每侧3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内脏痛、静息状态、活动状态)、术后镇痛泵(PCIA)使用情况、补救镇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 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情况;比较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中出血量、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监护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R组比较,NR组患者术后1 h、2 h、6 h、12 h、24 h内脏痛VAS评分、静息状态VAS评分、活动状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NR组术后48 h活动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未按压PCIA比率较高(P<0.05),PCIA按压次数减少(P<0.05);术后1 h、2 h、6 h、12 h Ramsay镇静评分均增高(P<0.05);与R组比较,NR组平均动脉压(MAP)在手术进行到30 min时(T3)至拔管前5min(T6)时升高(P<0.05),但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用量、术中出血量、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PACU监护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内脏痛具有显著的影响,能够有效减轻术后内脏痛及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痛 肌平面阻滞 纳布啡 腔镜子宫切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
3
作者 范哲 周丹丹 马晨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行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静脉镇痛,51例)和研究组(超声引导下TAPB,51例),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行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静脉镇痛,51例)和研究组(超声引导下TAPB,5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4 h、8 h、12 h、24 h的非切口痛(NWP)发生率更低,术后4 h、8 h、12 h、24 h、48 h静息时和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更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慢性术后疼痛(CPSP)发生率更低,术后3个月、6个月病理学疼痛(NP)发生率更低。两组术后48 h NWP发生率、术后12个月CPS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全子宫切除术,可减轻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肌平面阻滞 机器人辅助手 子宫切除 后疼痛
下载PDF
经腹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梁义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应用经腹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采取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 目的研究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应用经腹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采取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灶复发率、残留宫颈病变率及残端病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应用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 子宫良性病变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黄理进 张婵娟 +2 位作者 吕夏 李小红 陈海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行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 目的:探讨经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行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镇痛泵舒芬太尼总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观察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舒芬太尼总用量及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平面阻滞 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后镇痛
下载PDF
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应用
6
作者 朱文英 张世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小横切口(5-6 cm)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2005年158例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 目的探讨经腹小横切口(5-6 cm)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2005年158例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适应证、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58例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手术时间(58.6±18.7)min,术中出血量(85.2±28.6)mL,术后病率3.2%,术后性生活满意率98.7%,术后宫颈光滑96.2%。结论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联合宫颈锥形切除术适用于50岁以下患有良性子宫疾病需行子宫切除并伴有宫颈Ⅱ-Ⅲ度糜烂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切口 宫颈锥形切除
下载PDF
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恢复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余莲雅 张静 +5 位作者 郑蓓 李育美 李响 高震南 赵伟 贾梦醒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8期140-143,139,共5页
目的探讨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an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t the lateral supra-arcuate ligament,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 目的探讨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anterior 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t the lateral supra-arcuate ligament,QLB-LSAL)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组(Q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每组各31例。记录术前(D_(0))、术后24h(D_(1))及48h(D_(2))QoR-40评分;记录术后2h(T_(1))、6h(T_(2))、12h(T_(3))、24h(T_(4))、48h(T_(5))静息与运动时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手术时长;记录术后48h内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Q组患者术后QoR-4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T组患者(P<0.05);Q组患者术后T_(2)、T_(3)、T_(4)、T_(5)时间点静息及运动时疼痛VAS评分低于T组(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P<0.05)。结论与TAPB比较,QLB-LSAL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前侧阻滞 肌平面阻滞 腔镜下子宫切除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勋玉 陈受琳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2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9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在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9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后行双侧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镇痛均应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比两组围术期观察指标、术后镇静、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与TAP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24 h和48 h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2 h、6 h、12 h的镇痛程度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镇静评分、术后24与48 h的疼痛评分、TAP阻滞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有利于提高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平面阻滞 子宫切除
下载PDF
腹横肌与盆底肌联合收缩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腔功能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符明茹 黄贵芬 +1 位作者 符晓萍 陈和月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坐位下腹横肌与盆底肌联合收缩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术(TH)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性功能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儋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TH术后发生SUI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 目的观察不稳定坐位下腹横肌与盆底肌联合收缩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术(TH)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性功能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儋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TH术后发生SUI的1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9)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肌训练(PFMT),观察组行腹横肌与盆底肌联合收缩训练。观察两组患者Ⅰ类肌、Ⅱ类肌的收缩力度,并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训练后Ⅰ类肌、Ⅱ类肌最大肌电值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类肌肌电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FDI-20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FI各项评分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观察组FSF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PFMT,不稳定坐位下腹横肌与盆底肌的联合收缩训练对全子宫切除术后SUI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性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 性功能
下载PDF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00例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丽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6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有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有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低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改良式小切口 子宫切除
下载PDF
改良式经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11
作者 李淑敏 赵立武 李育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1-671,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外科手 最小侵入性 筋膜 筋膜内子宫切除 经腹切口 改良式 切口疼痛 中出血 效果满意
下载PDF
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荣贵 贾玉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3期344-344,共1页
目的:探讨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62例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2例传统经腹直切口全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缩... 目的:探讨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62例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2例传统经腹直切口全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经腹小横切口全子宫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经腹切口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68例分析
13
作者 潘双婷 韩凌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的 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的优越性及改进手术方式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并对其术式加以改进 68例为研究组 ;对同期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全切除术 62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壁横切口子... 目的 探讨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的优越性及改进手术方式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并对其术式加以改进 68例为研究组 ;对同期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全切除术 62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除术较传统式子宫全切术 ,时间缩短 ,术中出血量减少 ,术后腹胀减轻 ,排气时间缩短 ,并减少了术后病率及阴道出血。结论 腹壁横切口子宫全切术较传统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时间短 ,具有很大优越性 ,对临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子宫切除 方式
下载PDF
应用腹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行全子宫切除术30例报告
14
作者 胡金英 潘伟 刘长江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3年第6期19-19,共1页
早在19世纪末,德国妇外科学家Joham Pfannenstiel首创此切口用于妇外科手术以来,为了适应操作需要,后人在筋膜、腹膜的纵切、横切或⊥形切开以及腹直肌切断与不切断,几经改变,我们在耻骨联合上约2横指水平,沿天然皮纹横弧形切开下腹皮... 早在19世纪末,德国妇外科学家Joham Pfannenstiel首创此切口用于妇外科手术以来,为了适应操作需要,后人在筋膜、腹膜的纵切、横切或⊥形切开以及腹直肌切断与不切断,几经改变,我们在耻骨联合上约2横指水平,沿天然皮纹横弧形切开下腹皮肤、皮下脂肪,暴露并同样横弧形剪开腹直肌前鞘筋膜,进入腹腔。自1978年4月~1992年12月,经此横切口作全子宫及其附件切除术共30例,与同期经下腹纵切口所作同类手术随机对比、分析(见附表)。小结一、报告我院肿瘤科1978~1992年经腹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作全子宫及其附件切除术30例,并与同期30例经下腹纵切口作同类手术进行了随机对比,两种切口病例的手术时限及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横切口病例无手术后病率,纵切口病例有10%术后病率。纵切口有6.6%切口延期愈合,而横切口延期愈合则为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耻骨联合 子宫切除 直肌前鞘 后病率 附件切除 延期愈合 外科手 皮纹 切口
下载PDF
腹式小横切口改良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维玲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8期725-725,共1页
关键词 式小切口 子宫切除 改良
下载PDF
下腹壁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8例分析
16
作者 李海燕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1044-1045,共2页
关键词 切口 筋膜内子宫切除 硬膜外麻醉 疗效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翟继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 临床分析 2003年4月 子宫 子宫切除 2002年 后效果 传统 效果满意 总结报告
下载PDF
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
18
作者 刘晓霞 李淑杏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8期2749-2750,共2页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将1995年6月~2004年5月问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8例。研究组采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典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关键词 筋膜内子宫切除 切口 筋膜外子宫切除 子宫良性病变 对照组
下载PDF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100例体会
19
作者 成振晓 陈红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06X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改良式小切口 子宫切除
下载PDF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体会
20
作者 赵忠梅 卢瑾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8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 目的 探讨改良经腹小横切口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适应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术后排气、尿潴留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改良术式组与传统术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病率及术后腹胀率明显少于传统术式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术式(P<0.01),尿潴留发生率少于传统式组(P<0.01).结论 改良腹式小横切口的手术方式优于传统术式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疾病 改良式小切口 子宫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