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冰 盛冠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1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无...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1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伤应激反应指标[前列腺素E_(2)(PGE_(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和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GE_(2)、CRH、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指标水平,降低VAS评分和创伤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 无张力疝修补 老年 嵌顿性股沟疝 疼痛 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腹腔镜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朱猛 谷军飞 +3 位作者 柳跃鹏 李子豪 马超 任立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 比较经腹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PSPNTLR)与后腹腔镜下腹部切口技术(PLSIT)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UT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比较经腹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PSPNTLR)与后腹腔镜下腹部切口技术(PLSIT)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UT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PSPNTLR治疗)和对照组(给予PLSIT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和膀胱内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122.15±15.14)min vs.(160.88±17.26)min]、住院时间[(10.07±2.14)d vs.(12.22±3.13)d]和术后排气时间[(1.46±0.57)d vs.(3.10±0.88)d]相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术中出血量[(42.85±4.88)mL vs.(78.22±8.17)mL]、引流量[(53.61±9.74)mL vs.(81.56±11.06)mL]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上升,但对照组指标上升更显著(P<0.05)。术后2年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的膀胱内复发(12.20%vs.14.63%)和远处转移情况(9.76%vs.4.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PNTLR与PLSIT治疗UTUC均有良好的安全性,但PSPNTLR在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腹腔镜单一体位肾输尿管全长切除 腹腔镜部切口技 上尿路上皮癌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两种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顾佳 杨学良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723-1726,共4页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与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与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0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以腹股沟疝收入院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不同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行TAPP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EP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梗阻、血清肿、阴囊水肿、肠破损、隐匿疝等发生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肠梗阻、血清肿、阴囊水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血清IL-6、IL-10、TNF、CRP水平均显著升高,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及术后半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术式比较,TAPP与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相当且安全性均较高,TEP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TAPP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对隐匿性腹股沟疝及腹腔其他脏器病变的检出率,减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对侧腹股沟疝假性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疝修补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
4
作者 邓雪涌 徐继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LIHR)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国内外关于LIHR的研究一直未停止,近年来在日间手术模式;单孔及机器人的实践、血清肿的预防、隐匿疝的治疗选择等均有成果。本综述搜索...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腹股沟疝修补(LIHR)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国内外关于LIHR的研究一直未停止,近年来在日间手术模式;单孔及机器人的实践、血清肿的预防、隐匿疝的治疗选择等均有成果。本综述搜索近年的原创及综述文章,旨在探讨LIHR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临床医生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疝 腹腔镜股沟疝修补 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 腹腔镜完全膜外疝修补
下载PDF
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陈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93-95,112,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接受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术式对患者炎症反应、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成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接受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该术式对患者炎症反应、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成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研究组(30例,行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复发疝发生率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手术损伤,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控制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股沟嵌顿疝 经腹腹腔镜疝修补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应用于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效果
6
作者 陈永友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应用于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开放无...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应用于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单侧初发腹股沟疝患者,根据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试验组施行TAPP。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48 h疼痛程度、皮质醇,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花费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试验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初发腹股沟疝疾病的治疗中,TAPP疗效显著,有助于缩短手术操作和下床活动用时,缓解换着疼痛感,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疼痛 单侧初发股沟疝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吴晨 余涛 林春冬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3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收治的97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平片式无张力疝修...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收治的97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n=48)和腔镜组(腹腔镜TAPP,n=49)。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股静脉血流状态、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72 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低于术前,腔镜组血流速度快于传统组,血流量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低于术前,且腔镜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传统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APP能改善腹股沟疝患者股静脉血流,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同时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 股沟疝 股静脉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性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黄河 丁咪 周员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3期53-57,共5页
目的:探析并比较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患者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丰城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66例为分析对象,通... 目的:探析并比较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患者寻求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丰城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确诊为腹股沟疝的患者66例为分析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P组、开放组,分别给予腹腔镜下TAPP、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TAPP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开放组与TAPP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APP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5);TAP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χ^(2)=4.242,P<0.05);开放组与TAPP组术前应激反应指标[C肽、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应激反应指标均高于术前,但TAPP组C肽、NE、Cor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下TAPP治疗,相对于开放性疝修补术对患者机体的应激影响更小,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开放性疝修补 股沟疝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疝前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
9
作者 钟为青 彭易鹏 陈少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腹腹膜疝前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腹腹膜疝前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OTFH治疗,观察组采用TAP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精索血管情况、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精索动脉管径、精索静脉管径均宽于术前,精索动脉血流速度、精索静脉血流速度均慢于术前,但观察组精索动脉管径、精索静脉管径均窄于对照组,精索动脉血流速度、精索静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9%,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TFH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相比,TAPP术中出血量更少,疼痛更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精索血管影响较小且不会延长手术时间,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疝前修补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 股沟疝 精索血管情况 疼痛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完全剥离或横断腹股沟疝囊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10
作者 苗海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完全剥离与横断腹股沟疝囊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开展腹腔镜下...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完全剥离与横断腹股沟疝囊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开展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横断腹股沟疝囊,对照组给予完全剥离腹股沟疝囊。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疝囊处理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5 d腹股沟积液量、住院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36条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完全剥离或横断腹股沟疝囊的治疗效果相似,但横断腹股沟疝囊的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11
作者 连书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LIHR)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4—2022-10汝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疝修补术的5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LIHR)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4—2022-10汝州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疝修补术的58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29例(LIHR组),行开放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29例(OTFH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手术前后患者的血清创伤炎症反应因子水平,统计随访1a期间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IH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TFH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O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TNF-α、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提升,但LIHR组患者的水平低于OTF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a期间,2组均无1例复发,LIHR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TF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HR术与OTFH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均有良好的近期效果,但LIHR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和疗效
12
作者 代剑波 余浪 +4 位作者 郝亚琴 常大利 李乾国 王彬 田小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情况,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30例,行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情况,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30例,行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采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对照组共30例,行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切口不良事件、复发率、疼痛评分、住院总费用等有关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肠管损伤、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评分、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一期疝修补术处理腹股沟嵌顿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嵌顿疝 腹腔镜疝修补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
13
作者 常超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后和切皮前TAPB组实施超声引导TAPB镇痛,对照组不采取外周区域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术毕(T_(3))时记录患者的HR、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统计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2组患者的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点,TAPB组患者的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组间、时间、组间与时点交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全麻下TAPP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超声引导TAPB,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超声引导横肌平面阻滞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对比研究
14
作者 郑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01—2022-08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94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P组和TAPP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检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统计阴囊血清肿、尿潴留、局部感觉异常等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每组47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和TEP均有确切的近期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其中TEP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TAPP则有利于发现和同期处理隐匿性疝、双侧疝。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腔镜技术水平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腹腔镜膜外疝修补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贾金柱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TAPP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等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MMP-2水平、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 股沟斜疝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疼痛 生命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16
作者 还勇为 刘金苗 孙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开展腹腔...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开展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疝钉固定补片,观察组患者实施可吸收缝线联合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两组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1 d应激、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长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长于对照组,术后1 d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疝钉固定补片,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中使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有助于减轻腹股沟疝患者应激创伤,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 疝钉固定补片 可吸收缝线 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17
作者 李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0-0033,共4页
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受疝修补手术的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76例,均为男性,对参与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配合完... 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受疝修补手术的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76例,均为男性,对参与人员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配合完成整个手术过程。首先进行临床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等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38例)采用TAPP。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各项恢复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炎症因子水平,相互比较。结果 对照组出血量、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P>0.05)。对照组的总并发症率低于观察组(P<0.05)。与术前比,两组术后24h血清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24h血清IL-6、TNF-α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PP治疗成人易复性腹股沟斜疝,可以促进术后恢复、减轻机体炎症损伤,并且并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 易复性股沟斜疝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血清肿发生情况分析
18
作者 王宇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分析患者血清肿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并分析患者血清肿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PP组(36例,采用TAPP进行治疗)和Rutkow组(32例,采用Rutkow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血清肿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APP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Rutkow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Rutkow组,住院天数少于Rutkow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TAPP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低于Rutkow组(P<0.05);TAPP组患者的血清肿积液量少于Rutkow组(P<0.05)。TAPP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及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低于Rutkow组(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NHP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术前,且TAPP组均低于Rutkow组(均P<0.05)。TAPP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Rutkow组(P<0.05)。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疝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程度,减少血清肿和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但存在手术时间较长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 股沟疝 血清肿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杨建强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探析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2年08月我院100例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予以常规组患者经腹腔腹膜... 探析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06月~2022年08月我院100例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予以常规组患者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予以试验组患者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后转归速度、手术前后疼痛程、生活质量、异物感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对侧隐匿性疝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且试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以及异物感比较(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以及异物感均得到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尿潴留、术后复发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但试验组患者阴囊气肿、血清肿以及腹股沟区域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两者疗效相当,手术医师可根据手术经验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膜外股沟疝修补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 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手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费克平 任志刚 《西藏医药》 202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mioplasty,TAPP)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行TAPP术,n=78)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mioplasty,TAPP)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行TAPP术,n=78)与对照组(传统无张力修补术,n=82)。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外(P<0.05),其他如:术中失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5%),对照组(14.63%),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TAPP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TAPP) 传统无张力修补 股沟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