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引经药理论与守经隧理念 被引量:1
1
作者 马英明 焦强 裴树亮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1期59-63,共5页
本文首先从引经药理论溯源开始,推出需从《内经》中守经隧理念进行相互印证。从理论的起源、运用都采用阴阳理论、都以经脉作为媒介等三个方面的关联进行阐述二者的共通之处。并着重指出引经概念产生过程中的三个层次,并列表以助说明。... 本文首先从引经药理论溯源开始,推出需从《内经》中守经隧理念进行相互印证。从理论的起源、运用都采用阴阳理论、都以经脉作为媒介等三个方面的关联进行阐述二者的共通之处。并着重指出引经概念产生过程中的三个层次,并列表以助说明。解读创立引经药理论的始末。并继续引文详细描述守经隧理念,从利用经隧的诊法、微针和药物的疗法等二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强调在守经隧理念指导下,引经药理论才能实现精准定位和治疗,二者呈现兼容和互补关系。并且对未来科研方向和对临证实践诊疗模式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引经报使 阴阳理论 守经隧
下载PDF
不同引经药治疗产后缺乳作用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茹 《光明中医》 2023年第3期426-429,共4页
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中药治疗时灵活应用引经药能起到引药直达病所、减药增效的目的。此文结合经典论著及现代研究,分述升麻、桔梗载气血上升,达于乳房,化生乳汁;柴胡、青皮引药入厥阴行气,开窍通乳;石膏引药入阳明胃经清热,通乳平痈... 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中药治疗时灵活应用引经药能起到引药直达病所、减药增效的目的。此文结合经典论著及现代研究,分述升麻、桔梗载气血上升,达于乳房,化生乳汁;柴胡、青皮引药入厥阴行气,开窍通乳;石膏引药入阳明胃经清热,通乳平痈;皂角刺引药入疮,散结消肿平痈的作用,以及不同用量。由此希冀为治疗产后缺乳的遣方用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痈 产后缺乳 经药
下载PDF
临床应正确使用治疗头痛的引经药 被引量:7
3
作者 姜宏伟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 讨论正确使用治疗头痛的引经药。方法 太阳经头痛加川芎;阳明经头痛加葛根、白芷;少阳经头痛加柴胡;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藁本;太阴经头痛加苍术;少阴经头痛加细辛。结论 选用正确的引经药,能够使诸药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取得事... 目的 讨论正确使用治疗头痛的引经药。方法 太阳经头痛加川芎;阳明经头痛加葛根、白芷;少阳经头痛加柴胡;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藁本;太阴经头痛加苍术;少阴经头痛加细辛。结论 选用正确的引经药,能够使诸药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 头痛 头痛的分类 头部经络分布 经药 经药的正确使用
下载PDF
试述药物归经、引经药、药引、方剂归经的起源与关系 被引量:31
4
作者 戴缙 杨天仁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药物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中药的作用机理,把中药与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来说明某药物特定选择性的治疗作用。引经药特指方剂中某些中药具有能使方剂中其余药的归经作用、定向地加强或发生变化,在... 药物归经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结合中药的作用机理,把中药与经络、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用来说明某药物特定选择性的治疗作用。引经药特指方剂中某些中药具有能使方剂中其余药的归经作用、定向地加强或发生变化,在临床方剂配伍用药时能发挥左右该方剂治疗的定向、定位等重要作用。引经药学说、方剂归经学说等都来源于药物归经理论体系,引经药及中药归经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归经 经药 方剂归经
下载PDF
引经药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大龙 赵德喜 +1 位作者 赵婧彤 刘立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953-955,共3页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经药 内伤 外感
下载PDF
张炳厚教授应用引经药经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文景 王悦芬 +6 位作者 周杰 张胜容 蔡朕 孟元 段昱方 王晖 赵静 《河北中医》 2015年第10期1445-1447,共3页
张炳厚,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历任北京中医管理局局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会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名... 张炳厚,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历任北京中医管理局局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会长、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张老师从医50余年,谙熟中医经典,博览古今医籍,刻苦钻研医术,临床经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引经药 名医经验 张炳厚
下载PDF
中药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浅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世雷 杨扬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梳理中药引经药的种类,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不同中药引经药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对中药引经药的认识和应用,并加以解析。
关键词 经药 临床应用 浅析
下载PDF
引经药桔梗 牛膝在血府逐瘀汤中的配伍意义管窥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敏 唐德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6-2327,共2页
升降浮沉和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引经理论与升降配伍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研究及靶向给药思想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以引经药桔梗、牛膝升降配伍为例,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通过分析归纳其引经的历史... 升降浮沉和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引经理论与升降配伍相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基础研究及靶向给药思想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以引经药桔梗、牛膝升降配伍为例,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通过分析归纳其引经的历史沿革、配伍意义、实验研究等内容,对其"载药上行"及"引药下行"作用进行简要辨析,为阐明揭示中药引经理论的作用实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桔梗 牛膝 血府逐瘀汤
下载PDF
祛风及开窍类引经药对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眼内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白昱旸 陈强 +3 位作者 梁丽娜 李雪丽 梁洁 马群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祛风及开窍类引经药柴胡、防风及冰片对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在眼不同组织分布和代谢的影响,探讨引经药是否可以增加药物有效成分在眼部的靶向性聚集。方法将252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2只,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作处理,其它组分别用... 目的观察祛风及开窍类引经药柴胡、防风及冰片对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在眼不同组织分布和代谢的影响,探讨引经药是否可以增加药物有效成分在眼部的靶向性聚集。方法将252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2只,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作处理,其它组分别用蒸馏水、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防风、六味地黄丸+柴胡、六味地黄丸+冰片溶液灌胃,在灌胃后0.25、0.50、0.75、1.00、2.00、4.00、8.00 h各时间点每组随机取6只家兔,采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房水、玻璃体、视网膜中莫诺苷和马钱苷的含量,比较各组含量差异。结果房水中检测发现莫诺苷、马钱苷的浓度曲线变化趋势较一致,均在灌胃后0.25~1 h达到峰值,在8 h后基本清除完全,其中六味地黄丸+冰片组的马钱苷、莫诺苷的浓度在0.25~0.75 h均较六味地黄丸组、六味地黄丸+防风组、六味地黄丸+柴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有效成分在玻璃体中的浓度均很低,马钱苷的曲线呈波动趋势,各个时间点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诺苷的曲线在0.25~1 h达到峰值,随后在8 h基本清除完全,其中六味地黄丸+冰片组的莫诺苷浓度在0.25~0.75 h均较六味地黄丸组、六味地黄丸+防风组、六味地黄丸+柴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视网膜内莫诺苷和马钱苷的浓度也偏低,其中六味地黄丸+冰片组马钱苷和莫诺苷的浓度在0.25 h较六味地黄丸组、六味地黄丸+防风组、六味地黄丸+柴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片可以增加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在房水、玻璃体和视网膜的浓度,这可能是引经药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六味地黄丸 有效成分 分布
下载PDF
骨靶向亲和性引经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密山 武博文 +5 位作者 任立中 王茹 白霞 韩红伟 李彬 赵素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2年第30期5569-5576,共8页
背景:"肾主骨"符合骨代谢调节机制,依此"引经报使"和"骨靶向亲和性"理论研制的补肾复方在骨质疏松症虽取得较好效果,应用大、小药引子不同比例配伍补肾复方临床观察骨质疏松症指标,有望阐明大、小药引子... 背景:"肾主骨"符合骨代谢调节机制,依此"引经报使"和"骨靶向亲和性"理论研制的补肾复方在骨质疏松症虽取得较好效果,应用大、小药引子不同比例配伍补肾复方临床观察骨质疏松症指标,有望阐明大、小药引子两种争论的观点。目的:通过大、小药引子不同配伍比例的补肾方药靶向给药治疗经络辨证的骨质疏松患者,观察引经药对不同经络病症是否存在主动靶向特异选择性差异?方法:将180例经络辨证的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6组。大剂量药引子肾经、肝经、脾经组分别口服牛膝20g,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10g/次,3次/d;小剂量药引子肾经、肝经、脾经组分别口服牛膝10g,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10g/次,3次/d。各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不进行其他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6组患者的骨痛等症状与腰椎骨密度及血清钙、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尿羟脯氨酸、尿钙、尿肌酐、雌二醇、睾酮等指标,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与结论:大药引子配伍抗骨松丹杞颗粒可有效治疗经络辨证属于肝、肾经的骨质疏松症,能明显提高腰椎骨密度,提高骨痛缓解率,未见相关不良反应。大、小药引子相比较,"大药引子"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靶向亲和性 原发性骨质疏松 经药 骨密度 骨代谢 经络辨证
下载PDF
石氏伤科对引经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德华 石仰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57-757,共1页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即引导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亦重视引经药的应用,往往以伤患的部位为主,结合脏腑经络辨证,选用适当的引经药物增强疗效。兹分述如下。头部——脑震荡:头部为清阳之舍,一旦头部受损,轻者震激脑海,重者伤及颅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中医治疗 经药
下载PDF
中药引经药中引经化学成分的探讨 被引量:29
12
作者 余文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49-255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引经药中存在的起引经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更加明确"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性,为今后探寻、提取和研制引经制剂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中分析、推理和归纳... 目的探讨中药引经药中存在的起引经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更加明确"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性,为今后探寻、提取和研制引经制剂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中分析、推理和归纳演绎出引经成分的理论。结果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引经中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桔梗皂苷类、川芎嗪和芳香烃类等许多活性成分均有各自的主动选择性,能主动进入靶点部位,类似于引物、启动子、递质、介质、介导体、转导子、转运体等主动靶向性载体的功能。结论在中医引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从这些已知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最具引导作用的活性成分,抑或能够发现起独特引导作用的"亲和素"或"靶向子"活性成分,为今后研制专门的"引经制剂"提供物质基础,更为验证中医药引经理论、发展中医药理论铺平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引经理论 引经成分
下载PDF
石氏伤科引经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德华 石仰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32-34,共3页
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重视引经药的应用 ,特介绍其脑震荡选用柴胡、川芎 ;颈椎病选用羌活 ;胸胁内伤选用柴胡、香附 ;腰部选用狗脊 ;四肢损伤 ,上肢选用桂枝 。
关键词 石氏伤科 经药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临床中病位辨证和引经药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托 李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23-24,共2页
病位辨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一环,而辨清病位后如何用药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所在。自秦汉时期以来,广大医家根据药物的趋向性,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一些有特定作用部位的药物,即引经药,并形成了完善的引经理论。临... 病位辨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一环,而辨清病位后如何用药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所在。自秦汉时期以来,广大医家根据药物的趋向性,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一些有特定作用部位的药物,即引经药,并形成了完善的引经理论。临床中辨证运用这些引经药物,使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直达病所,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位辨证 经药
下载PDF
浅谈引经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宇成 徐泳芳 汪悦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9期56-57,共2页
风湿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风湿病发病部位的不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佐以引经药,引药直达病所,可以提高疗效。兹介绍在头颈部、四肢关节、躯干部及小关节部位的引经药用药经验。
关键词 风湿病 经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固定配方加引经药牛膝对防治兔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商震 程建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3-805,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固定配方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大肠杆菌内毒素联合氢化泼尼松龙制作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补气生骨方并分别加引经药牛膝和独活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血管... 目的:探讨中药固定配方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大肠杆菌内毒素联合氢化泼尼松龙制作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补气生骨方并分别加引经药牛膝和独活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血管分布、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IGF-1含量及血管VEGF的表达。结果:2周、4周、8周时牛膝组血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大于固定配方组与独活组。病理学观察该方加引经药牛膝可使骨小梁间隙降低,厚度和体积增加,空骨陷窝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固定配方组和独活组,并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论: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可通过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来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其中引经药对于药物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牛膝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引经药为何能引经报使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俊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521-521,共1页
引经药,亦称"引经报使药",它有引经报使的作用,相关论述,首见《神农本草经》菌桂条:"菌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引经药在方剂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柏齐《医学管见》亦谓:"引经即引治病之使,致谓病之所在,各... 引经药,亦称"引经报使药",它有引经报使的作用,相关论述,首见《神农本草经》菌桂条:"菌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引经药在方剂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柏齐《医学管见》亦谓:"引经即引治病之使,致谓病之所在,各须有引导之药,使药与病遇始得有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使
下载PDF
引经药浅谈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引经理论建立在中药归经理论基础上并与方剂理论相结合,其讨论范围也比一般药物归经理论的范围要广。每味中药都有其特定归经但并不是每味中药都是引经药。引经药可以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取向或部位,或将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也可以... 引经理论建立在中药归经理论基础上并与方剂理论相结合,其讨论范围也比一般药物归经理论的范围要广。每味中药都有其特定归经但并不是每味中药都是引经药。引经药可以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取向或部位,或将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也可以引导气血和病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药 归经
下载PDF
浅谈药引与引经药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乃贵 高丽 张振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经药 概念
下载PDF
论引经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任常胜 程振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02年第6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经药 方剂 归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