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跗骨窦间隙入路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时亮 段亮 +1 位作者 董向辉 刘宗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经跗骨窦间隙入路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跟骨骨折92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切开组及微创组各46例。切开组采用外侧扩大型切口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 目的研究经跗骨窦间隙入路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跟骨骨折92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切开组及微创组各46例。切开组采用外侧扩大型切口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微创组采用经跗骨窦间隙入路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2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统计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手术前后Bohler角、Langre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变化情况,采用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足踝功能。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P<0.01)。2组术后6个月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大于术前,跟骨高度高于术前,跟骨宽度小于术前,Maryland和AOFA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组(P<0.05)。结论经跗骨窦间隙入路结合万向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间隙入路 万向锁定钢板 Bohler角 Gissane角 足踝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研究
2
作者 赵大伟 《临床研究》 2019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10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切开组,各53例。切开组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10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切开组,各53例。切开组行"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微创组采用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与切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切开组(P <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组(P <0.05)。结论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能促进术后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骨窦间隙入路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术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 住院天数
下载PDF
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勃 刘士波 +3 位作者 王培 薛鑫鑫 高云峰 付世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究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A组(50... 目的 :探究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足功能、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跟骨骨折 关节外侧直切口 经跗骨窦间隙入路 SANDERS Ⅲ~Ⅳ型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足底压力步态观察
4
作者 刘丽丹 吕宪玉 +2 位作者 郭英飞 李嘉琦 王凌云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2期65-69,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扩大外侧入路(ELA)和经跗骨窦间隙微创入路(STA)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12个月的足底压力步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3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ELA入路手术(ELA组)18例和STA入路手... 目的比较采用扩大外侧入路(ELA)和经跗骨窦间隙微创入路(STA)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12个月的足底压力步态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3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选择ELA入路手术(ELA组)18例和STA入路手术(STA组)16例。术后12个月于门诊行足底压力步态分析,比较两组患侧与健侧足底压力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STA组患侧和健侧前足区压力中心(COP)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侧足地接触时间、足跟与地面接触时间、全足压力峰值与体质量比值、足跟压力峰值与体质量比值、COP移动最大速度、COP移动平均速度及足跟区、中足区、足趾区COP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LA组上述足底压力相关参数患侧和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相比ELA入路,STA入路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患侧足底压力与健侧更为接近,双足更对称,接近正常步态。对于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建议采用STA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内骨折 跟骨 骨折固定术 扩大外侧 经跗骨间隙微创 足底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