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静脉拔除114根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坚 王方正 +3 位作者 张澍 华伟 陈柯萍 陈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报道经静脉除 114根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的结果。采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和标准化器械 ,经上腔和 /或下腔静脉对 75例患者的 114根电极导线进行拔除。拔除指征为起搏系统顽固性感染 (97.3% )和电极导线断裂并脱入心腔 (2 .7% )。结果 ... 报道经静脉除 114根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的结果。采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和标准化器械 ,经上腔和 /或下腔静脉对 75例患者的 114根电极导线进行拔除。拔除指征为起搏系统顽固性感染 (97.3% )和电极导线断裂并脱入心腔 (2 .7% )。结果 :电极导线置入时间 5 .7± 5 .4 (0 .5~ 2 1)年 ,心房和心室电极导线分别为 35根和 78根。完全拔除电极导线 94根 (82 .4 % ) ,部分拔除 15根 (13.1% ) ,其余 5根拔除失败。术中一例因右心耳撕裂发生急性心包压塞。完全或部分拔除电极导线后 ,患者的感染症状被完全控制。结论 :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是根治起搏器置入术后顽固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拔除 永久性起搏 电极导线 心脏起搏 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
下载PDF
中高龄老年患者心律植入装置迟发感染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临床经验
2
作者 武梦威 胡一东 +2 位作者 杨柳 胡凯 苏浩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7期1130-1133,1142,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中高龄老年患者心律植入装置迟发感染经静脉拔除电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因起搏器装置术后迟发感染住院经静脉拔除电极的60例患者。依据年龄... 目的回顾分析中高龄老年患者心律植入装置迟发感染经静脉拔除电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因起搏器装置术后迟发感染住院经静脉拔除电极的60例患者。依据年龄分为年轻组(<70岁)32例、中高龄组(≥70岁)28例,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手术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2组患者经静脉拔除电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入选的60例患者中,中高龄组年龄为(77.5±4.7)岁,男性患者18例(64.3%,18/28);年轻组患者年龄为(57.1±8.7)岁,男性患者23例(71.9%,23/32)。2组患者合并症如心房颤动[9.4%(3/32)vs.35.7%(10/28)]、高血压[3.1%(1/32)vs.53.6%(15/28)]、冠心病[3.1%(1/32)vs.25.0%(7/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1/32)vs.7.1%(2/28),P=0.476]及完全手术成功率[96.9%(31/32)vs.96.4%(27/28),P=0.9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律植入装置迟发感染经静脉拔除电极在中高龄老年患者中是安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龄 心律植入装置 迟发感染 经静脉电极拔除
原文传递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方正 马坚 +11 位作者 黄德嘉 黄从新 曹克将 华伟 沈法荣 吴立群 宿燕岗 杨杰孚 王景峰 陈泗林 陈柯萍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发展简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心内植入型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起搏器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植入量日益增加,相关...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发展简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心内植入型电子装置(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起搏器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植入量日益增加,相关的临床问题也随之增多,例如CIED的感染、导线故障、静脉血栓形成等。特别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拔除 心内膜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导线 修订 静脉血栓形成 电子技术 电子装置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协助下经静脉拔除心内膜电极导线一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 凌峰 段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第1期81-81,共1页
患者男,75岁。因"起搏器囊袋感染"行起搏系统移除术及囊袋清创术。采用直接拔除法拔除电极,心室电极顺利拔除;心房电极与心肌组织粘连明显,难以拔除。穿刺右股静脉,经静脉鞘置入射频消融电极导管,钩挂心房电极,协助拔除心房... 患者男,75岁。因"起搏器囊袋感染"行起搏系统移除术及囊袋清创术。采用直接拔除法拔除电极,心室电极顺利拔除;心房电极与心肌组织粘连明显,难以拔除。穿刺右股静脉,经静脉鞘置入射频消融电极导管,钩挂心房电极,协助拔除心房电极成功。术后1周在对侧重新植入起搏器。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内膜电极导线 经静脉拔除 射频消融电极导管
原文传递
1例糖尿病合并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的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云艳 朱玲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起搏器囊袋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4%-0.6%。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处理,包括局部清理及全身应用抗生素。若囊袋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经静脉反推力... 起搏器囊袋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4%-0.6%。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处理,包括局部清理及全身应用抗生素。若囊袋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经静脉反推力牵引法将电极导线取出,但拔除导线是风险性较高的有创性治疗,可能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因接受有创性治疗时易致感染且创口愈合时间长,因此该治疗的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拔除 起搏器囊袋 感染患者 电极导线 糖尿病患 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囊袋反复感染
原文传递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昃峰 李鼎 +7 位作者 周旭 王龙 段江波 吴寸草 苑翠珍 何金山 杨丹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8-1244,共7页
目的:探讨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无导线起搏器(LP)植入的患者,分为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LP组(再植入LP组)和首次植入LP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 目的:探讨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无导线起搏器(LP)植入的患者,分为电极导线拔除后再植入LP组(再植入LP组)和首次植入LP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植入部位、释放次数、术后QRS时限。随访两组植入1周、1个月、3个月、1年时起搏参数情况。结果:共入选51例LP植入患者,其中男性30例(58.8%),平均年龄(73.2±13.6)岁。再植入LP组33例(64.7%),其中男性18例(54.5%),平均年龄(69.9±12.2)岁。首次植入LP组18例(35.3%),其中男性12例(66.7%),平均年龄(79.2±14.2)岁。再植入LP组31例(93.9%)患者因囊袋感染行电极导线拔除手术。所有患者LP均植入成功,1例(2.0%)术中发生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后好转。48例(94.1%)患者植入间隔部位。与首次植入LP组相比,再植入LP组释放≤2次比例、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手术时间、起搏QRS波群时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为20.1(11.3,31.3)个月,无起搏相关的并发症。1年随访时,与首次植入LP组相比,再植入LP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后植入LP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 起搏器再植入 无导线起搏器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感染
下载PDF
经静脉拔除心内起搏导线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特点与处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刚 李学斌 +7 位作者 高卿 韩增强 赵舟 杨威 廉波 昃峰 段江波 陈彧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过程中并发心脏压塞病例的特点与处理方法,为经静脉拔除电极过程中预警、识别与处理此类并发症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患者,... 目的分析经静脉拔除起搏电极导线过程中并发心脏压塞病例的特点与处理方法,为经静脉拔除电极过程中预警、识别与处理此类并发症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患者,根据病历记录资料总结电极拔除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并随访此类患者的转归。结果研究期间,共完成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手术922例,共拔除各类电极导线1 832根,发生心脏压塞12例,发生率为1.3%。此类患者的表现有胸闷、憋气、血压下降,透视下心影搏动减弱或消失。12例患者8例经过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4例需要外科开胸探查,其中3例患者于导管室紧急开胸。本组病例术中死亡1人,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压塞的特点为发生快,过程凶险,大多数患者经过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对于心包穿刺失败或无效的患者应即刻开胸心包腔减压是重要的外科抢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电子植入装置 经静脉电极拔除 并发症 心脏压塞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静脉途径拔除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电极导线的回顾性分析
8
作者 亚库普江·麦麦提 周贤惠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 分析经静脉拔除(TLE)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电极导线结果并筛选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各种原因行TL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向前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筛... 目的 分析经静脉拔除(TLE)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电极导线结果并筛选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各种原因行TL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向前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TLE术的69例患者中,年龄65(58,75.5)岁,女性占44.9%。其中囊袋感染20例,参数异常或者升级CIED装置18例,电极相关并发症31例,总共拔除94根导线,导线植入年限为19.00(5.0,95.50)个月,最长植入时长314个月。电极完全拔除成功率为97.1%,临床拔除成功率为100%。6例患者拔除中出现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4%。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初始电极植入时间≥10年会增加TLE术并发症发生风险(OR=9.054,95%CI 1.214~67.518,P=0.032)。结论 TLE是处理CIED电极相关并发症主要的手段,安全性及有效性较高。CIED初始电极植入时间≥10年会增加TLE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 经静脉导线拔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律植入装置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璐 李学斌 +4 位作者 昃峰 刘刚 栗亚茹 冯艺 姜陆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律植入电子装置(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应用TEE监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总结其在CIED经静脉电...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律植入电子装置(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应用TEE监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并总结其在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放置TEE监测患者共102例。拔除224根电极导线,完全拔除219根(98%),部分拔除5根(残端>4 cm)。患者年龄(64.6±13.1)岁,70%为男性,体内电极导线(2.2±0.9)根,电极导线植入时间(154.7±71.7)月。102例患者应用TEE监测有指导意义的共12例(12%)。更改手术方式2例;诊断术中并发症8例(严重并发症5例,轻微并发症3例);指导后续相关治疗2例。结论TEE精确、时效的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信息,CIED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术中应用可保障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律植入装置 经静脉电极导线拔除 监测
原文传递
重视经静脉导线拔除术
10
作者 陈新 王方正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5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经静脉导线拔除 心血管病 心脏起搏技术
原文传递
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对三尖瓣返流的急性期影响及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李继文 陈轶 +2 位作者 黄克强 蒋萍 苏晞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观察经静脉途径拔除电极导线对三尖瓣返流(TR)的急性期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术的62例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术中电极导线拔除前后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TR情况,根... 目的观察经静脉途径拔除电极导线对三尖瓣返流(TR)的急性期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术的62例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术中电极导线拔除前后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TR情况,根据TR的严重程度分别从0到5的进行TR评分(0=无返流,1=轻度,2=轻中度,3=中度,4=中重度,5=重度)。有临床意义的TR加重被定义为电极导线拔除后至少增加2分或TR评分至少3分以上。结果术中总共拔除了125根电极导线,拔除前TR评分为1.37±0.99,拔除后的TR评分为1.77±1.09,电极拔除前后TR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6例(9.7%)的TR评分较电极拔除前显著增加(增加2分或术后评分至少3分以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电极导线植入时间是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术中出现TR显著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静脉途径电极导线拔除与术后即刻TR增加相关,其中少部分患者可发生有临床意义的TR加重恶化,而电极导线的植入时间是预测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 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 三尖瓣返流
原文传递
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导线拔除回顾性分析
12
作者 翁思贤 唐闽 +6 位作者 任晓庆 冯天捷 马亚哲 周彬 华伟 陈柯萍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例。将其依据TLE时血管入路途径分成2组:A组为单纯经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组(132例);B组为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拔除组(27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特点、CIED植入类型、导线拔除情况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CIED植入时间更长、既往囊袋清创史和CIED更换史比例更高(P<0.05)。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示,CIED植入时间对于需行联合上下腔静脉TLE者有独立预测价值;CIED植入时间≥5.25年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和67.4%。2组患者共计拔除导线301根:A组拔除249根,B组拔除52根,总体临床成功率为95.2%;其中B组拔除成功率更低(86.7%对97.3%,P=0.002)、严重并发症率更高(18.5%对1.5%,P=0.002)。结论对于CIED植入时间≥5.25年者预示着其需要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对于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患者,其成功率较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更低,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人工 经静脉导线拔除 联合 感染
原文传递
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电极导线36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郑钰萍 陈颖 +4 位作者 谭朝迪 刘眷璋 吴涛 耿登峰 周淑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总结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的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起搏电极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36例行电极拔除术的患者,其中起搏系统感染患者29例,电极故障6例,... 目的 分析和总结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电极导线的诊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起搏电极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36例行电极拔除术的患者,其中起搏系统感染患者29例,电极故障6例,血栓形成1例。共拔除电极导线69根(心房电极27根,右室电极33根,左室电极4根,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极5根。所有电极的平均植入时间为(45±46)个月。电极拔除成功率100%(均为完全拔除);其中10根(14.5%)直接拔除,32根(46.4%)使用锁定钢丝拔除,12根(17.4%)应用锁定钢丝联合扩张鞘拔除,12根(17.4%)应用锁定钢丝联合evolution机械鞘拔除,3根(4.3%)应用Snare下腔回收装置拔除。1例在置入临时起搏电极时因电极穿孔致心脏压塞,1例术中发生重度三尖瓣返流。结论 起搏系统感染是拔除电极的主要原因,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电极导线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 经静脉途径电极拔除 感染
原文传递
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导线拔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周彬 唐闽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TLE)能有效处理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相关并发症。其适应证包含感染、慢性疼痛、静脉血栓或狭窄、弃用导线等。TLE的装置有锁定钢丝、扩张鞘、旋转机械鞘、激光鞘、捕抓器、Byrd股静脉工作站及"眼镜蛇抓捕... 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TLE)能有效处理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相关并发症。其适应证包含感染、慢性疼痛、静脉血栓或狭窄、弃用导线等。TLE的装置有锁定钢丝、扩张鞘、旋转机械鞘、激光鞘、捕抓器、Byrd股静脉工作站及"眼镜蛇抓捕器"等,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程序或装置。随着这些装置的发明和完善,TLE的并发症明显减少。随着CIED的改进,其相关并发症的类型可能会发生改变,其处理相应并发症的技术亦会随之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 综述 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