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8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师昉 黄富表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5期8-12,共5页
目的观察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上肢和手功能障碍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tDCS治疗)与... 目的观察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纳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上肢和手功能障碍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tDCS治疗)与观察组(行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tDCS治疗),各5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和手功能恢复情况[手Brunnstrom分级、手臂动作评分(ARAT)]、上肢运动能力[运动功能评分(FMA-UE)、上肢运动评分(WMFT)]、表面肌电信号、生活质量[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ARAT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UE、WMFT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桡侧腕屈肌屈腕、桡侧腕伸肌伸腕时RMS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显著提高(P<0.05),NIHSS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A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联合tDC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强化肌电信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功能评估训练系统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
下载PDF
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疗效分析
2
作者 张大华 宋为群 +3 位作者 程亦男 袁英 汪洁 马佳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cm2,中密度组)和高电流密度(0.080 mA/cm2,高密度组)电刺激(每组各1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和上肢动作研究测验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不同电流密度组患者治疗后FMA‑UE(F=284.343,P=0.000)、ARAT(F=180.427,P=0.000)和mBI(F=487.159,P=0.00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各组间FMA‑UE(F=2.293,P=0.000)和ARAT(F=2.572,P=0.00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FMA‑UE(t=2.426,P=0.029;t=2.140,P=0.035)和ARAT(t=2.537,P=0.024;t=2.353,P=0.028)评分均高于低密度组。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尤以电流密度0.057和0.080 mA/cm2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运动障碍 上肢
下载PDF
P300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经颅直流电刺激响应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张晔 李瑞 +2 位作者 万小萍 霍仁超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0-946,共7页
目的:利用两组加工深度递增式变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RP)Oddball范式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响应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电生理学特征。方法:研究纳入17例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和30例微意识状态(MCS)患者,对其进行两组加工深度递增式变化... 目的:利用两组加工深度递增式变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RP)Oddball范式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响应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电生理学特征。方法:研究纳入17例无反应觉醒综合征(UWS)和30例微意识状态(MCS)患者,对其进行两组加工深度递增式变化范式的ERP检查,后在连续10个工作日内接受20次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区域t DCS治疗,根据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估结果分为响应者和非响应者,分析干预响应者一般情况特征及电生理学特征。结果:在UWS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情况、CRS-R评分、P300出现情况均与t DCS响应性无关(P>0.05);而在MCS患者中,CRS-R评分(P=0.015)和反名-正名(DO)范式中P300出现情况(P=0.005)与tDCS响应性相关,而性别、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情况、纯音—正名(TO)范式中P300出现情况与响应性无关(P>0.05)。结论:更高的CRS-R评分和分层听觉ERP范式中P300的存在,特别是DO范式中的P300成分与MCS患者的tDCS响应性有关,推测是由于DO范式中P300成分代表患者残存的语义加工处理能力,因此具有优先恢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意识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经颅直流电刺激 P300 改良昏迷恢复量表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传统书法练习对老年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强乙 郑晓 +3 位作者 李岩峰 周凌峰 张盛禹 秦蓓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25-928,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传统书法练习对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以59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经颅直流电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书...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传统书法练习对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以59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经颅直流电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书法练习,共8周。采用Carroll功能评估量表和目标触碰测试评估上肢运动控制能力,评估内容包括完成时间、平均速度、肘关节角度、运动平滑度和肘关节角度变异性,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量表评分、完成时间、平均速度和肘关节角度变异性优于治疗前,试验组量表评分和运动控制能力相关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完成时间、平均速度、运动平滑度及变异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传统书法练习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书法练习 上肢 运动控制能力
下载PDF
不同颅脑部位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聪聪 田小军 +4 位作者 苏洲 郭双喜 杜佳 徐斌 王玉梅 《中国康复》 2024年第7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初级运动皮层组(M1组)及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组(L-DLPFC组)...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PD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初级运动皮层组(M1组)及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组(L-DLPFC组),每组24例。M1组将阳极放置在优势半球M1头皮处,L-DLPFC组将阳极放置在优势半球DLPFC头皮处,阴极均放置在对侧眶上裂,M1组及L-DLPFC组刺激强度为2mA,每次持续时间20min,对照组电极放置位置与M1组相同,仅前1min内给予2mA的刺激。刺激治疗5d。于治疗前及治疗5d后分别采用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的第3部分(MDS-UPDRSⅢ)、帕金森病冻结步态(FOG)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3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M1组、L-DLPFC组MDS-UPDRSⅢ、FOG评分、TUGT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M1组、L-DLPFC组MDS-UPDRSⅢ、FOG评分、TUGT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M1组与L-DLPFC组MDS-UPDRSⅢ、FOG评分、TUGT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势半球M1及L-DLPFC应用tDCS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冻结步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经颅直流电刺激 初级运动皮层 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刘洁 孙伟 +2 位作者 张皓鑫 吴钰祥 陈琳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照组进行假刺激干预。在实验的前、中、后期进行投篮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照组进行假刺激干预。在实验的前、中、后期进行投篮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定点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运球急停后接单手肩上投篮、1 min记时单手肩上投篮成绩也存在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干预对受试者定点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改善效果非常显著,对运球急停后接单手肩上投篮、1min记时单手肩上投篮准确性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篮球 单手肩上投篮 准确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嘉琳 刘立芝 +2 位作者 官艳林 冯慧 潘化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9例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9)和试验组(n=60)。试验组予以tDCS刺激;对照组予以tDCS伪刺激,两组...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9例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9)和试验组(n=60)。试验组予以tDCS刺激;对照组予以tDCS伪刺激,两组均予以运动康复训练,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cy水平、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背伸角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的评估数据。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背伸角度、FMA-LE和BBS评分均更高(P<0.05);TUGT、NHISS评分均更低(P<0.05),FAC分级、MBI评分均更高(P<0.05);血清Hcy水平更低(P<0.05)。结论:tDCS联合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降低血清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肢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钰琳 常万鹏 +4 位作者 丁江涛 徐红莉 仵宵 肖伯恒 马丽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7-180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不同靶点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靶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并比较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于不同靶点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经颅直流电刺激的靶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帕金森、经颅直流电刺激”为中文检索词,以“Parkinson,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为英文检索词,收集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发表的关于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PEDro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PEDro量表评估显示均为高质量或极高质量研究。②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显著提高UPDRS-Ⅲ评分(MD=-2.49,95%CI:-4.42至-0.55,P<0.05)、步频评分(MD=0.07,95%CI:0.03-0.11,P<0.05)和步速评分(MD=0.02,95%CI:0.00-0.05,P<0.05),但对BBS评分(MD=2.57,95%CI:-0.74-5.87,P>0.05)的提高不明显。③网状Meta分析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在UPDRS-Ⅲ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52.4%)>初级皮质运动区(45.8%)>大脑中央点(1.8%)>常规康复治疗(0%);在步频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50.1%)>大脑中央点(45.8%)>背外侧前额叶皮质(3.9%)>初级皮质运动区(0.2%)>常规康复治疗(0%);在步速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64.8%)>背外侧前额叶皮质(23.8%)>大脑中央点(9.4%)>初级皮质运动区(1.7%)>常规康复治疗(0.4%);在BBS评分方面,刺激靶点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为:小脑(77.4%)>背外侧前额叶皮质(20.7%)>大脑中央点(0.7%)>常规康复治疗(0.2%)。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其中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区域对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协调方面疗效更佳,而刺激小脑区域对改善帕金森患者步行和平衡方面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经颅直流电刺激 运动功能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大脑中央点 初级皮质运动 小脑 靶点刺激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秦兆 魏梦力 +3 位作者 钟亚平 吴倩 周博韬 王海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09-4215,共7页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可即时提高人体肌肉力量,或可即时提升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但尚未有相关研究进行论证。目的:验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体育学院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按...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可即时提高人体肌肉力量,或可即时提升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但尚未有相关研究进行论证。目的:验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体育学院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和B组(n=5),A组受试者先接受假刺激,随后经过3 d的清洗期,再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B组受试者先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随后经过3 d的清洗期,再接受假刺激,刺激后即刻进行单腿落地测试,采集并分析受试者单腿落地时的生物力学参数。将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的数据汇总为试验组数据,假刺激干预的数据汇总为对照组数据。结果与结论:①核心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躯干最大屈曲角具有交互效应(P<0.05),在30 cm落地高度条件下,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躯干最大屈曲角显著降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躯干最大侧屈角、躯干侧屈角速度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躯干最大侧屈角、躯干侧屈角速度显著降低;②下肢关节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踝关节最大外翻角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踝关节最大外翻角显著降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腓肠肌外侧头的峰值激活水平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真刺激后腓肠肌外侧头的峰值激活水平显著提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胫骨前肌的峰值激活水平具有交互效应(P<0.05),在60 cm落地高度条件下,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胫骨前肌峰值激活水平显著升高;③压力中心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压力中心横向平均位移距离、压力中心横向平均位移速度、压力中心纵向平均位移距离、压力中心纵向平均位移速度等指标均无交互作用(P>0.05),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各压力中心指标均无主效应(P>0.05);④结果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即刻改善人体单腿落地时的核心稳定性与下肢关节稳定性,可将其作为运动前的重要热身手段,提高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降低下肢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稳定性 单腿落地 身体控制 肌肉激活 核心稳定性 下肢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影响
10
作者 卢健军 韩雨 +6 位作者 余秋敏 刘佳文 朱明华 林劲芝 张阳 张勇 王锦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88-149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PD伴睡眠障碍的患者,参照入选及排除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假刺激组(28例)和真刺激组(tDCS)(29例),应用MDS-UPDR...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PD伴睡眠障碍的患者,参照入选及排除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假刺激组(28例)和真刺激组(tDCS)(29例),应用MDS-UPDRS、PDSS等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并在tDCS治疗前后使用MS-11进行智能睡眠监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tDCS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及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刺激组中患者睡眠监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刺激组中患者睡眠时长、睡眠效率明显升高,夜间清醒时长、夜间觉醒次数、MDS-UPDRS-Ⅲ评分和LEDD剂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tDCS治疗,对PD患者睡眠障碍及运动功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一定程度增加PD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减少夜间清醒时长、夜间觉醒次数,从而改善白天的疲劳感症状,同时能够提升PD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智能睡眠监测
下载PDF
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伴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雪婷 周楠 李晴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组(34例,脱落2例)、tDCS联合组(34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34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治疗后,针灸联合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洛文斯坦因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评分、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BDNF均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其他2组;针灸联合组和tDCS组的行为记忆测验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优于西药组;治疗后,3组的血清Hcy和NS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针灸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tDCS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 针灸 经颅直流电刺激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在线和离线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成年人手指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12
作者 牛茂林 赵潭 +1 位作者 刘晓丽 郭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7-964,共8页
目的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不同刺激时机(在线刺激、离线刺激)对健康成年人手指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11月,在沈阳体育学院招募右利手男性受试者3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HD-tDCS在线刺激、离线刺激以及... 目的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不同刺激时机(在线刺激、离线刺激)对健康成年人手指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11月,在沈阳体育学院招募右利手男性受试者3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HD-tDCS在线刺激、离线刺激以及假刺激下,完成顺序视觉等距捏力任务学习,共3 d。观察每天运动技能学习量、运动技能学习总量和速度-精度函数(SAF)。结果各组运动技能学习量均增加,在线刺激组增加最多(F=24.692,P<0.001),且第3天时,显著高于离线刺激组(t=4.732,P<0.001)和假刺激组(t=3.839,P=0.004)。运动技能学习总量:在线刺激组=离线刺激组>假刺激组。在线刺激组SAF高于离线刺激组和假刺激组。结论HD-tDCS刺激可提高健康受试者手指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在线刺激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刺激 离线刺激 运动技能学习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
13
作者 周权 周小云 +4 位作者 杨兰 许坚 孙丽 洪叶 屈夏夏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辅助普瑞巴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辅助普瑞巴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爱君仪tDCS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疼痛缓解度(PAR);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tDCS辅助普瑞巴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普瑞巴林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疼痛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杨杰 吴华 +1 位作者 周文龙 李军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1期193-201,共9页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体育领域的研究进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国知网)和WOS(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发文量整体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以傅维杰、Bikso...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体育领域的研究进展。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国知网)和WOS(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发文量整体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高产作者以傅维杰、Bikson等为代表;高产机构以上海体育大学、Univ Sao Paulo(圣保罗大学)为代表;研究热点为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运动表现、肌肉力量、运动技能学习等。目前主要将tDCS应用于特殊人群运动功能康复、运动员运动表现促进两大方面。未来需进一步借助先进的非侵入性的脑成像与脑刺激技术,深入探究其作用、影响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体育科学 运动康复 运动训练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
15
作者 杨燕龙 康立清 +4 位作者 刘凤海 宋彦澄 王晓璇 张艳春 卢姗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ReHo),得到病例组ReHo信号减低脑区,并选择左侧Wernicke区作为感兴趣区,比较病例组tDCS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复述测验、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ReHo及FC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值增高脑区为右侧中央后回,减低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及楔前叶;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盖、颞上回、中央前、后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直回、额中回、顶下缘角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tDCS治疗后,患者复述能力明显提高(t=10.30,P<0.01);ReHo值增高脑区为左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未发现明显减低脑区;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杏仁核、楔前叶、中央后回及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颞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结论:tDCS刺激左侧Wernicke区可有效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侧Wernicke区FC模式的转变有关,同时受损功能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增高可能对语言的恢复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fMRI 经颅直流电刺激 传导性失语 复述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16
作者 杨彬 刘明月 +1 位作者 高丹 李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5-685,共11页
目的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tDCS用于脑卒中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apce 6.2.R2软件绘制学科、发文量、国家、... 目的对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tDCS用于脑卒中康复研究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apce 6.2.R2软件绘制学科、发文量、国家、关键词以及共被引的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732篇,中文文献322篇,年发文量均呈上升趋势。英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Stroke。较高关注度的关键词为虚拟现实、上肢、经颅磁刺激等。共被引文献的聚类词有失语症、稳态可塑性、运动恢复等。结论tDCS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的研究热度逐年提升,研究方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热点包括脑卒中后运动、言语功能的恢复,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如重复经颅磁刺激、针刺等)的联合应用。未来tDCS与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康复手段的结合,以及选择个性化刺激参数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tDCS模型,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不同脑网络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案对健康成年人步态特征的特异性调控效果研究
17
作者 冯小帆 周容 +1 位作者 吕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4,共8页
目的:基于额顶网络(FPN)、背侧注意网络(DAN)、默认网络(DN)三个步态相关脑网络,制定不同的脑网络经颅直流电刺激(Network t DCS)方案以期实现特异性调控步速和步态变异性、提高步行功能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招募健康成年人,随机分3组,... 目的:基于额顶网络(FPN)、背侧注意网络(DAN)、默认网络(DN)三个步态相关脑网络,制定不同的脑网络经颅直流电刺激(Network t DCS)方案以期实现特异性调控步速和步态变异性、提高步行功能的目的。方法:本研究招募健康成年人,随机分3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方案:兴奋FPN抑制DN(FPN+/DN-t DCS)、兴奋DAN抑制DN(DAN+/DN-t DCS)、假刺激(Sham)。在刺激前和刺激后即刻进行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条件的步态任务测试。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三种刺激方案对不同条件下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态变异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2例受试者,其中64例完成测试。干预前后常速、快速和双任务步行条件下步态时空参数指标和常速步行条件下步态变异性的改变均无显著交互效应。快速步态任务中,步幅变异性(F=3.671,P=0.031)和双支撑时间变异性(F=3.879,P=0.026)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双任务步行条件下,步宽变异性(F=3.940,P=0.025)、步速变异性(F=3.936,P=0.025)和双支撑时间变异性(F=4.913,P=0.011)存在交互效应。结论:DAN+/DN-t DCS可有效降低健康成年人复杂任务的步态变异性、提升步态稳定性;但FPN+/DN-t DCS方案并未特异性提升不同条件下的步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速 步态变异性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网络调控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隆润 伍振红 +1 位作者 温琪凤 刘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tDCS联合度洛西丁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 w。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度洛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tDCS联合度洛西丁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 w。比较两组治疗6 w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6 w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 w的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HT)、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6 w,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DS评分、5-HT、NE、BDNF水平、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 w,治疗组5-HT、NE、BDNF水平、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DC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较好,可保护和修复患者大脑神经元,降低SD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度洛西汀 抑郁自评量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
19
作者 周治宁 周容 +3 位作者 肖燕文 王博文 吕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究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单靶区tDCS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刺激方案的调控效果。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招募上海体育大学19例健康成年人,随机接受多靶区tDCS、单靶区tDCS和假刺激... 目的探究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单靶区tDCS对健康成年人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刺激方案的调控效果。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招募上海体育大学19例健康成年人,随机接受多靶区tDCS、单靶区tDCS和假刺激,任意两种刺激之间至少间隔1周。其中,多靶区tDCS的目标靶区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LDLPFC)和双侧初级运动皮质(M1);单靶区tDCS仅刺激L-DLPFC。在每种刺激前后,所有受试者进行单任务和双任务条件下的步行和站立平衡测试,双任务中的第二任务为N-back任务。刺激前后观察双任务姿势控制表现、双任务消耗(DTC)和工作记忆表现。结果刺激后,3种刺激间双任务步行的步幅变异性(F=3.792,P=0.029)、步幅变异性_DTC(F=3.412,P=0.040)以及双任务站立平衡的压心摆动速度(Vcop)(F=3.815,P=0.029)有显著性差异。与假刺激相比,多靶区tDCS后,步幅变异性(P=0.047)和Vcop(P=0.015)降低,步幅变异性_DTC有降低趋势(P=0.073);单靶区tDCS后,步幅变异性(P=0.011)、步幅变异性_DTC(P=0.014)和Vcop(P=0.025)均降低。与单靶区tDCS相比,多靶区tDCS后,压心摆动面积的双任务消耗降低(P=0.035)。3种刺激后受试者工作记忆表现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靶区tDCS和单靶区tDCS均可调控健康成年人的工作记忆-姿势控制双任务表现;且与单靶区tDCS相比,多靶区tDCS在调控站立平衡双任务姿势控制效果上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姿势控制 工作记忆 背外侧前额叶 初级运动皮质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海泉 胡川 +2 位作者 黄磊 路伟 王欣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D-tDCS... 目的 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康复医学部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过程中有4例因中途出院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而脱落,其中对照组3例,HD-tDCS组1例,最终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纳入27、29、30、30例。对照组接受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常规康复治疗,25 min/d,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HD-tDCS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治疗,主要刺激电极置于偏瘫侧脑初级运动皮层M1区(C3/C4),4个接受极分别置于M1区四周约3.5 cm处的C1/C2、C5/C6、FC3/FC4、CP3/CP4区,电流恒定强度2 mA,电流起伏时间30 s,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悬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偏瘫侧下肢分离组合运动、动态闭链稳定运动、骨盆摆动和放松运动等悬吊运动训练,25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8周;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定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采用视频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者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4、8周后FMA-LE评分、BBS评分、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和步行周期)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D-tDCS组、悬吊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4、8周后FMA-LE、BBS评分均明显更高,治疗8周后FAC等级及步态时空参数(步频、步速、步长及步行周期)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tDCS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悬吊运动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