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罗成伟 杜欣 +3 位作者 郭荣 翁建宇 陆泽生 吴穗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0-1004,共5页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35例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肿瘤患者用伊曲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探讨其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经验性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IDSA指南推荐,对于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4 d以上无效的发热患者,使用伊曲...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35例接受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肿瘤患者用伊曲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探讨其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经验性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根据IDSA指南推荐,对于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4 d以上无效的发热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注射液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结果显示,接受伊曲康唑注射液经验性治疗的35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2.9%(22/35),联合终点治疗成功率为54.3%(19/35),不良反应事件有6例(17.1%),因不良反应停药2例(5.7%)。进一步分析表明,发热早期(<5 d)使用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反应率更高(P=0.031),临床拟诊患者伊曲康唑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及确诊患者(P=0.002),粒细胞缺少期使用唑类预防对伊曲康唑经验性治疗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4)。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可以作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伊曲康唑 血液肿瘤
下载PDF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浆1,3-β-D葡聚糖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高坤 张涛 +2 位作者 付岭 刘金梅 郑玉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54-1355,共2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浆1,3-β-D葡聚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基础疾病治疗和常规抗感...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浆1,3-β-D葡聚糖的影响.方法:选择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基础疾病治疗和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此基础上加用卡泊芬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够有效降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缩短感染控制时间和持续用药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血浆1 3-β-D葡聚糖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不同时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吴凡 庄泳 +2 位作者 张媛 祝新伟 鞠秀丽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对比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时不同时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01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对比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时不同时机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共101例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早期组(发热4 d内抗真菌治疗)41例,延迟组(发热4 d内未抗真菌治疗)60例,分析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侵袭性真菌病阳性诊断率、重症肺炎发病率、PICU转入率、抗真菌药物暴露时间、抗真菌药物花费、感染相关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早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d比5(3,7)d,P=0.986];早期组的侵袭性真菌病阳性诊断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41)比8.3%(5/60),P=1.000];早期组的重症肺炎发病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8/41)比10.0%(6/60),P=0.174];早期组的PICU转入率与延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41)比0(0/60),P=0.406];早期组的抗真菌药物暴露时间长于延迟组[10(6,12)d比0(0,6)d,P<0.001],抗真菌药物花费高于延迟组[0.78(0.51,0.95)万元比0(0,0.44)万元,P<0.001],感染相关住院时间长于延迟组[16(10,21)d比9(6,13)d,P<0.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出现持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时,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未显示出优于延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需依据患儿病情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儿科 侵袭性真菌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原文传递
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昌成 吴竞生 +5 位作者 刘欣 杨会志 韩永胜 王兴兵 朱薇波 蔡晓燕 《安徽医学》 2007年第5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并发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共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642例,其中46例发生IFI(占7.16%)。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月并发IFI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共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642例,其中46例发生IFI(占7.16%)。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29例,63.1%)。住院天数>14天,含激素联合化疗方案的使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时间>7天,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5天,以及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均是IFI发生的重要诱因。临床表现随感染部位的不同和感染真菌菌种不同而异。菌种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41.8%,13株)和曲霉菌(19.4%,6株)。虽经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但仍有15例患者因难以控制的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各种高危因素的存在,易于发生IFI,且一旦发生IFI则病死率明显增加,应该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酵母菌血症流行病学及影响近期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颖 吴霖 +5 位作者 陈影 杨之涛 周敏 李洁 毛恩强 陈尔真 《微生物与感染》 2013年第4期234-243,共10页
酵母,尤其是假丝酵母(又称念珠菌)导致的血流感染逐年上升,且病死率高。本文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内获得性酵母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菌种分布、28d病死率及抗真菌治疗对预... 酵母,尤其是假丝酵母(又称念珠菌)导致的血流感染逐年上升,且病死率高。本文回顾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内获得性酵母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率、菌种分布、28d病死率及抗真菌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酵母菌血症发生率为0.34/1000人院患者。28d医院内病死率达27.1%。129例血流感染患者中,白念珠菌血症45例(34.9%),非白念珠菌血症84例(65.1%),其中近平滑念珠菌占18.6%、热带念珠菌占14.O%、光滑念珠菌占7.0%、季也蒙念珠菌占5.4%、清酒念珠菌占4.7%。101例患者(78.3%)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其中90例(69.8%)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合适;28例(21.7%)未接受任何抗真菌治疗。发病5d内接受合适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患者的病死率(20.0%)显著低于未接受合适治疗患者(45.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6,P=0.005)、中性粒细胞减少(HR=15.497,P〈0.001)及合适的抗真菌治疗与28d病死率有关(HR=0.325,P=0.002)。因此,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适当的治疗是减少酵母菌血症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血流感染 病死率 合适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米卡芬净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8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韩冰虹 郝文鹏 +4 位作者 柏玉宝 迟维刚 钱荟 李海涛 马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米卡芬净治疗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儿科临床诊断或拟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患儿8例,在抗炎、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卡芬净混悬剂(1~4mg/kg... 目的探讨米卡芬净治疗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08年7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儿科临床诊断或拟诊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患儿8例,在抗炎、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米卡芬净混悬剂(1~4mg/kg,每日1次)静点,同时配合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溶液(5mg/d,每日分2次)雾化吸入,之后采用伏立康唑片剂(4~8mg/kg,每日2次)序贯口服。疗程为2~12周,随访3~6个月。结果8例患儿全部为有效病例,其退热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1~6d;除1例肺炎球菌肺炎并IPF(I临床诊断)患儿的显效时间为6周以外,其余7例IPFI(拟诊)患儿的显效时间为2~3周;所有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6例急性白血病的患儿均如期完成了以后的强化和巩固化疗;1例失访,另外7例未再复发。结论米卡芬净具有广谱、有效、安全和效价比高的优势,是IPFI经验性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卡芬净 急性白血病 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类白血病反应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原文传递
医师问答
7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0-,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侵袭性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抗真菌 抗霉菌药 抗感染药 半乳甘露聚糖 医师
下载PDF
氟康唑对重症肺炎患儿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8
作者 柴昶虹 张蓓 李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评价氟康唑对重症肺炎患儿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收录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入大庆市龙南医院ICU的重症肺炎儿科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预防组154例(2015年3月~2016年2月)及对照组121例(2014年3月~2015... 目的评价氟康唑对重症肺炎患儿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收录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入大庆市龙南医院ICU的重症肺炎儿科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预防组154例(2015年3月~2016年2月)及对照组121例(2014年3月~2015年2月)。预防组患儿在连续应用抗生素后的第11天开始给予氟康唑3 mg/kg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对照组不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两组真菌感染和定植情况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真菌定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控制真菌感染及改善病死率方面并未出现阳性结果。预防组中未见氟康唑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康唑对重症肺炎患儿真菌定植具有预防作用,但对于真菌感染和28天病死率并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儿童重症肺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