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日食论古代科学的经验理性主义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颖 石磊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日食在古代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星占学中,日食是最严重的灾异之一,皇家在日食时必须进行救禳。由于预报日食的需要,古人对日食的科学认识在不断加深,天文历法不断发展且日益精密。但科学认识的进步没有消解对日食的宗教性迷信,救日仪... 日食在古代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星占学中,日食是最严重的灾异之一,皇家在日食时必须进行救禳。由于预报日食的需要,古人对日食的科学认识在不断加深,天文历法不断发展且日益精密。但科学认识的进步没有消解对日食的宗教性迷信,救日仪式不仅延续到清代,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主义,它以理性服务于宗教和人事的生活目的,与神秘主义相兼容,是一种经验理性主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因此也就无法发展出近代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经验理性主义 救日仪式 星占 天文学
下载PDF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辨 被引量:3
2
作者 宋清华 黄耀丽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5期26-30,共5页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辨宋清华,黄耀丽已故"先知"顾准在《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一文中这样写道:"1917年一1967年,整整50年。历史永远在提出新问题。这50年提出了以下这些问题:l、革命取得胜利的途径找到了,胜利...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辨宋清华,黄耀丽已故"先知"顾准在《从理性主义到经验主义》一文中这样写道:"1917年一1967年,整整50年。历史永远在提出新问题。这50年提出了以下这些问题:l、革命取得胜利的途径找到了,胜利了.可是,'娜拉走后怎样?'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民主 现实主义 事实与价值 理性主义 理想主义 法国大革命 实然与应然 理性主义 黑格尔
下载PDF
英国理性化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能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在对本国新古典主义渗透的同时,也在受到法国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撞击,因而出现了理性化的经验主义,其主要代表便是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他们的美学思想就具有了比较复杂的性质,既有经验主义的基调,也有启蒙... 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思潮在对本国新古典主义渗透的同时,也在受到法国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撞击,因而出现了理性化的经验主义,其主要代表便是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他们的美学思想就具有了比较复杂的性质,既有经验主义的基调,也有启蒙主义理性化色彩,同时也揉进了某些新柏拉图主义、新古典主义的东西。首先,这种经验主义的理性化表现在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的内在感觉论上。其次,理性化的经验主义也表现在对美及美和善的关系的分析上。最后,经验主义理性化的美学思想还表现在夏夫兹博里和哈奇生对于艺术与道德和自由的密切联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理性化的经验主义美学 夏夫兹博里 哈奇生
下载PDF
一个哲学视野的分析尝试:后现代主义境域与经济学研究最新变革
4
作者 李永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7-73,共7页
后现代主义作为二十世纪晚近出现的新历史思潮影响到人类物质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经济学能否免受后现代主义影响 ?它又如何回应后现代主义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带根本性的追问与质难面前 ,西方主流经济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还将... 后现代主义作为二十世纪晚近出现的新历史思潮影响到人类物质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几乎所有领域。经济学能否免受后现代主义影响 ?它又如何回应后现代主义挑战 ?在后现代主义带根本性的追问与质难面前 ,西方主流经济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还将会出现何种异动 ?本文试图通过两个不同理论视域的贯射穿融来对这一问题作尝试性的分析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实验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经验理性主义 逻辑理性主义
下载PDF
毛研在西方:关于毛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续完) 被引量:1
5
作者 保尔.黑利 毕岚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毛研在西方:关于毛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续完)〔澳大利亚〕保尔·黑利著毕岚译2、阶级和阶级斗争毛强调上层建筑因素的重要性,联系到他关心阶级的问题,毛强调主观意识对于经济、阶级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 毛研在西方:关于毛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续完)〔澳大利亚〕保尔·黑利著毕岚译2、阶级和阶级斗争毛强调上层建筑因素的重要性,联系到他关心阶级的问题,毛强调主观意识对于经济、阶级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这是主流派认为毛是唯意识论者的第二个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 毛泽东 生产资料所有制 施拉姆 西方学者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民法典与私法秩序的生成
6
作者 翟志勇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3,共5页
中国民事立法自1979年开始逐步形成一条历史经验理性主义之路,经由单行法、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审判指导和会议纪要等形式,逐步形成多元互动的私法秩序及其生成机制,有效地应对了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国... 中国民事立法自1979年开始逐步形成一条历史经验理性主义之路,经由单行法、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审判指导和会议纪要等形式,逐步形成多元互动的私法秩序及其生成机制,有效地应对了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应该尊重并促进这种历史经验理性主义的私法生成秩序,民事立法统一化的目标不应该是高度复杂抽象的"典",而应该是多元一体的"系",从而为未来私法秩序的进一步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生发出一种共建共享的私法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维尼 历史法学派 民法典 历史经验理性主义 私法秩序
下载PDF
普通法系法律秩序的生成逻辑:《司法过程的性质》解读
7
作者 何邦武 吴昌花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10-415,共6页
比较而言,普通法系中,经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拒绝法律实践中的体系化和概念主义,法律的发展遵循着渐进式的成长模式,由此决定了法官是推动法律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卡多佐时代的美国,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因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 比较而言,普通法系中,经验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拒绝法律实践中的体系化和概念主义,法律的发展遵循着渐进式的成长模式,由此决定了法官是推动法律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卡多佐时代的美国,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因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实践,"法官造法"尤为积极且重要。卡多佐其人及其《司法过程的性质》所演绎和诠释的正是普通法系的上述演进理性,这也是解读卡多佐及其《司法过程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普通法系如何成长的外在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法系 法官造法 法律秩序 经验理性主义
下载PDF
论先秦故实观的法律制度意义
8
作者 王灿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9-54,共6页
发端于先秦时期的故实观是用前人成例来警示、束缚君主和统治者的行为,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任意立法,可见其具有正面的法律制度意义,能对限制君权起到一定作用。后世故实观逐渐式微,在秦朝,故实观所隐含的经验理性主义和先王所制... 发端于先秦时期的故实观是用前人成例来警示、束缚君主和统治者的行为,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任意立法,可见其具有正面的法律制度意义,能对限制君权起到一定作用。后世故实观逐渐式微,在秦朝,故实观所隐含的经验理性主义和先王所制定或尊崇的礼法权威,被皇帝的意志所取代,君主取得了完全的"立法者"的身份,君主专制权力不再受限制。此后,故实观即使仍有恢复和遗存,但只是君主专制统治的点缀或者潜在而微弱的限制观念。中国先秦时期的故实观虽与英国的遵循先例原则在理念、产生机制等诸多方面是相似的,但故实观在近代中国没有发展成像英国那样的现代法律制度和社会观念,其中的原因,需要我们去认真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实观 经验理性主义 遵循先例
下载PDF
银土小品画与学生品德培养
9
作者 詹明月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郭银土的佳作《银土小品画集》是一本很好的美术系学生的学画画的教材。该书的意义超出了教材习作的范围,其中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和平民意识的精神特质,为整个美术教育与学生品德培养结合,提供成功的教学平台经验和对教学过程的... 郭银土的佳作《银土小品画集》是一本很好的美术系学生的学画画的教材。该书的意义超出了教材习作的范围,其中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理论立场和平民意识的精神特质,为整个美术教育与学生品德培养结合,提供成功的教学平台经验和对教学过程的示范作用。它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理性主义 平民意识 美术教育 品德培养
下载PDF
案例指导制度反思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思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0,共8页
案例指导制度顺利推行的前提是就其根本目的——同案同判——达成共识。硬件建设的基本着力点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依托现有的再审制度,建立以"案例监督"为主要目的的"案例指导三审制";二是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 案例指导制度顺利推行的前提是就其根本目的——同案同判——达成共识。硬件建设的基本着力点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依托现有的再审制度,建立以"案例监督"为主要目的的"案例指导三审制";二是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事实效力"制度;三是建立在裁判文书中公示指导性案例的制度。软件建设至少包括:一是在指导性案例的筛选机制上采取"自己审判他人推荐"的方式;二是加强针对案例指导制度中有关技术性问题的学术研究;三是建立涵盖包括法官、学者、律师等群体在内的法学共同体。在案例指导制度推行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需要处理好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 同案同判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
下载PDF
从“土葬事件”看中国法治模式转换
11
作者 刘进 张先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7-58,共2页
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的法制模式是以政府主导推进为主,忽视民间法。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治模式从国家主导的政府推进转换为国家法与民间法、经验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相互并存的模式。
关键词 法治模式 政府推进 建构理性主义 经验理性主义
下载PDF
论康德美学的调和特点及其内在矛盾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立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6,共6页
康德以批判哲学为基础,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美学的调和,推动近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关键性转折。从"美的分析论"到"崇高的分析论",康德从不同方面考察和论述了审美中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试图以不同方式将两... 康德以批判哲学为基础,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美学的调和,推动近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关键性转折。从"美的分析论"到"崇高的分析论",康德从不同方面考察和论述了审美中感性和理性的关系问题,试图以不同方式将两者调和起来,回答审美愉快的情感何以具有理性的性质这一基本问题,并通过对"美的理想"和"审美理念"内涵的揭示,对美和审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刻概括和创造性阐释。康德美学的内在矛盾,表明依靠调和无法真正解决美和审美中感性与理性等对立面的辩证统一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基本解决则是由黑格尔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鉴赏判断 崇高 美的理想审美理念
下载PDF
英汉机器翻译现状与可信赖机器翻译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跃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18,共5页
由于对语言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 ,翻译模型所依赖的英语与汉语的语义和结构的解析过于简单化 ,使目前英汉机器翻译模式缺乏可信赖性。可信赖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哲学基础是理性支配下的经验主义 ,它对语言本质的理解是语言的穷尽性。在... 由于对语言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 ,翻译模型所依赖的英语与汉语的语义和结构的解析过于简单化 ,使目前英汉机器翻译模式缺乏可信赖性。可信赖英汉机器翻译系统的哲学基础是理性支配下的经验主义 ,它对语言本质的理解是语言的穷尽性。在此基础上 ,它以动词、名词、连词等为中心收集目标语的句子 ,并对此加以归类 ,建立起可信赖英汉翻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可信赖机器翻译 理性经验主义
下载PDF
论西方美学发展的两条主线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立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共8页
关键词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西方美学史 亚里士多德 德国古典美学 理性主义美学 柏拉图 感性经验 美学思想 两条主线 十九世纪
下载PDF
美国城市设计的体验谈
15
作者 王翠萍 胡立军 《华中建筑》 2006年第7期99-100,116,共3页
该文介绍了城市设计经典著作《城市设计》,描绘分布于书中的赋予全文结构的广为人知的观点,以及20世纪前后城市设计的两股思潮: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重申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美国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下载PDF
探寻康德的美学心路──读朱志荣的《康德美学思想研究》
16
作者 汪裕雄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6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康德美学 思想研究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美学思想 审美判断力 自然目的论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西方美学 心路 合目的性
下载PDF
A Tentative Study on Creation Theory of E.H.Gombrich's Art Theory 被引量:1
17
作者 Shangxue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11期9-10,共2页
There are two popular aesthetic trends in Europe in the 17th and the 18th centuries. The first one is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which holds that people' s knowledge comes from inborn rationality. The other one is Briti... There are two popular aesthetic trends in Europe in the 17th and the 18th centuries. The first one is continental rationalism which holds that people' s knowledge comes from inborn rationality. The other one is British empiric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on Theory E.H.Gombrich Art Theory
下载PDF
价值与事实的二维分野及其两个运用
18
作者 蒋婕虹 邹建锋 任献华 《菏泽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哲学意义上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其演变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论述了这一研究分析方法在政治学上与经济学上的应用,指出学科之间的联系,试图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 价值与事实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激进主义与渐进主义
下载PDF
Neo-Empiricism and Intentionality
19
作者 Steven Gambo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2期81-91,共11页
A revival of empiricist theor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has been led by figures such as Antonio Damasio (1994), Lawrence Barsalou (1999), George Lakoff (1987), and Jesse Prinz ... A revival of empiricist theorie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neuropsychology, and philosophy has been led by figures such as Antonio Damasio (1994), Lawrence Barsalou (1999), George Lakoff (1987), and Jesse Prinz (2002; 2004). Their work has served to connect familiar empiricist approaches to thought and reason with contemporary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The work of Prinz is of special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since it aims to bring together the work of neo-empirically minded theorists in the cognitive and neuro-sciences with main themes found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intentionality and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Prinz's efforts to synthesize a neo-empiricist theory of concepts with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ies of reference and intentionality. In part one, I analyze Prinz's approach in some depth. In part two, I raise a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origins of intentionality. Specifically, I am interested in examining the minimum cognitive prerequisites for intentionality within Prinz's theory of perception-based representation. In part three, I raise a problem case for Prinz's accou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intentionality, and propose an adjustment in Prinz's account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e ob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empiricism concepts INTENTIONALITY OBJECTIVITY Jesse Prinz Tyler Burge
下载PDF
Asouzu's Critique of Philosophy of Essenc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Growth of Science
20
作者 Patrick Johnson Mendi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5期233-243,共11页
The balkanization of reality by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has been a thought provoking exercis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Aristotle's idea as conceptualized by Asouzu as Philosophy of Essence has been the c... The balkanization of reality by Aristotelian Philosophy has been a thought provoking exercis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Aristotle's idea as conceptualized by Asouzu as Philosophy of Essence has been the central instrument for bifurcation and polarization of all entities into classes, such as: Essence and Accident, Matter and Form, Cause and Effect,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etc. This dualistic ontology be believes has eaten deeply into the mind of Western scholars to perceive science dualistic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 the disagreement with Aristotle's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reality from Ibuanyidanda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Complementarity) by Asouzu is an attempt to restructure scientific dualistic ontology into one unified, non-polarized, non-absolutistic, harmonious framework capable of fascinating unity in science. Hence, the subject matter of Ibuanyidanda Philosophy is to restore the broken unity between theory and praxis that exists in science because everything that exists serves a missing link of realit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ritically examine from the philosophical eye, the various critique by Asouzu on this thought provoking polarization of reality in Aristotle's Philosophy of Essence. We are of the view that Aristotle had to balkanize reality to solve the various problems of his era. Thus, if applied to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issues, it will lead us to no unity and growth in science. Furthermore, from Ibuanyidanda's perspective, we are of the view that its nature of harmonious non-polarized ontology is a breakthrough to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issues especially the debate within macro physics,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sub-atomic particles physics (Quantum Mecha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of Essence Ibuanyidanda missing link POSITIVISM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QuantumMechan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