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指令通气(NIPPV)与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 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过渡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体重<1500g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指令通气(NIPPV)与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 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过渡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体重<1500g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达到撤机标准,且于初次拔管后仍有呼吸困难而需无创通气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后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模式的不同,研究对象分为n Bi PAP组(120例)和NIPPV组(48例),比较两组撤机后应用无创通气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无创通气7d内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拔管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n Bi PAP与NIPPV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人群中n Bi PAP组拔管7d内的失败率为15.0%,略高于NIPPV组的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NIPPV组的7d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n Bi PAP组,分别为2/16与12/28(P=0.04)。两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结论:n Bi PAP与NIPPV作为体重<1500g周合并RDS的早产儿撤机过渡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后者似乎更有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经鼻间歇指令通气(NIPPV)与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 Bi PAP)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撤机过渡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临床诊断RDS的体重<1500g的早产儿,经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达到撤机标准,且于初次拔管后仍有呼吸困难而需无创通气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后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模式的不同,研究对象分为n Bi PAP组(120例)和NIPPV组(48例),比较两组撤机后应用无创通气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无创通气7d内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拔管后第一次的血气分析,n Bi PAP与NIPPV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体人群中n Bi PAP组拔管7d内的失败率为15.0%,略高于NIPPV组的1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NIPPV组的7d撤机成功率显著优于n Bi PAP组,分别为2/16与12/28(P=0.04)。两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结论:n Bi PAP与NIPPV作为体重<1500g周合并RDS的早产儿撤机过渡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在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人群中后者似乎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