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奥曲肽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周兴舰 朱融慧 +1 位作者 郭朝阳 秦章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TIC)联合奥曲肽(OTT)治疗机械性肠梗阻(IO)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机械性I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TIC)联合奥曲肽(OTT)治疗机械性肠梗阻(IO)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机械性I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TIC联合OT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血清指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X线片梗阻消失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65.63±8.47)、(69.45±7.33)、(63.47±5.39)、(83.46±8.11)、(31.04±5.78)h,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的(86.77±9.68)、(79.37±8.55)、(78.41±8.97)、(96.47±9.32)、(43.56±6.2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为(39.64±5.63)pg/mL,丙二醛(MDA)水平为(1.56±0.22)nmol/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43±7.48)pg/mL、(1.88±0.32)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TIC联合OTT治疗机械性IO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肠道功能、血清指标,对患者疼痛有显著缓解作用,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 奥曲肽 胃肠功能 血清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杨一唯 鲁斌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2例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2例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5 d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活性肽(VIP)、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置入长度均长于对照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VIP、GAS均低于对照组,MTL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肠梗阻患者中,采用胃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手术治疗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胃镜 胃管 胃肠道激素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沈林艳 洪钟 +6 位作者 唐婷 杨景毅 陈昆 黄海荣 赵云 王晓斌 葛正息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术后粘连引起的难治性肠梗阻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术后粘连引起的难治性肠梗阻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行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中转开腹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高于对照组,腹部症状缓解、气液平面消失、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炎症反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肠梗阻中的疗效分析及护理措施
4
作者 马铭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54-0157,共4页
研究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中将到我科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目标样本,所有患者进入我科的实践范围均在2022年5月到2023年五月之间。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开展分... 研究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中将到我科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目标样本,所有患者进入我科的实践范围均在2022年5月到2023年五月之间。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开展分组的过程中,将经过筛选的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小组之中的样本数量均为43例。在将患者所在小组的临床治疗方法按照分组进行划分的情况下,对于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选择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作为观察组之中患者的治疗模式后,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个指标进研究,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可以在促进患者恢复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可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结直肠癌肠梗阻 疗效分析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晚期恶性小肠梗阻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波 陈帝 +5 位作者 康奎 张丁丹 青胜 廖原 张晶 邸雅南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晚期恶性小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恶性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晚期恶性小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恶性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对症处理与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SIg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S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能明显抑制晚期恶性肠梗阻患者的肠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早日恢复肛门排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 奥曲肽 炎症 氧化应激 疗效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研究
6
作者 张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0102-0105,共4页
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患者共3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4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 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患者共3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4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加速症状消失,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大承气汤治疗 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澜 王永恒 黄湘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微创胃肠外科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肠梗阻患者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微创胃肠外科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肠梗阻患者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在诊断明确且观察48 h仍未好转后,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及腹痛症状出现缓解的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开始减少的时间、肛门或造口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腹部平片液平面消失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每3天复查1次血清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炎症指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腹胀及腹痛症状出现缓解的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开始减少的时间、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腹部平片液平面消失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普遍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炎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腹胀、腹痛及排气、排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治疗后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较单一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大承气汤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气虚血瘀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胰汤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临床观察
8
作者 吴银霞 朱方擎 +2 位作者 谢宁生 汤建华 幸小玲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3期4646-4648,共3页
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清胰汤治疗)和对照组(30例,行清胰汤灌胃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腹... 目的探究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行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清胰汤治疗)和对照组(30例,行清胰汤灌胃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麻痹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 清胰汤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洪钟 沈林艳 +5 位作者 何庆时 李俊生 刘云宾 王晓斌 唐婷 滕正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61-64,共4页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胃肠道激素变化。方法难治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鼻胃管置入序贯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给...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在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胃肠道激素变化。方法难治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鼻胃管置入序贯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序贯外科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置管情况,记录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4、7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肽(VIP)和胃动素(MTL)。结果 两组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过程中患者耐受性较好,无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发生。观察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VIP水平高于术前,血清MTL水平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72 h血清VIP水平低于术后24 h,对照组术后72 h血清VIP水平仍高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72 h血清MTL水平高于术后24 h,观察组术后72 h血清MTL水平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24、72 h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5%、18.18%,P<0.05)。结论 与鼻胃管相比,内镜下鼻肠梗阻导管置入用于难治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调节胃肠激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胃肠减压 序贯外科手术 血管活性肽 胃动素 难治性肠梗阻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在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丽波 何平 +1 位作者 吴双 刘玉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炎性肠梗阻 术后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祁冰 陈海龙 +2 位作者 尚东 陈国跃 董营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目的评价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66年1月-2012年6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6月)、维普数据库(VIP:1989年1月-2012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0年1月-... 目的评价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66年1月-2012年6月)、万方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6月)、维普数据库(VIP:1989年1月-2012年6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80年1月-2012年6月)、PUBMED数据库(1990年1月-2012年6月),查找有关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章260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7%(49/54)和54.7%(2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6,95%CI 2.90~25.55,P=0.0001);腹围减少程度较对照组缩短了2.5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8.45,95%CI 7.17~9.73,P<0.01);日平均减压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42.5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33.18,95%CI 461.93,604.44,P<0.01);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0.8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09,95%CI-2.54^-1.65,P<0.01);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1.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2,95%CI-3.41^-2.22,P<0.01)。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优于鼻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粘连性 治疗 META分析 经鼻肠梗阻导管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LPS、hs-CRP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邵建富 李燕梅 +2 位作者 李兴海 李文 王敬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EPISB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胃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LPS、hs-CRP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围缩小长度、胃肠减压程度及气液积累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PS、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EPISBO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LPS、hs-CRP及TNF-α水平,改善胃肠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经鼻肠梗阻导管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术后炎性早期肠梗阻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洋 张锡朋 +2 位作者 许晨 唐涛 张诗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腹围、腹腔内压...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腹围、腹腔内压力、肠管最大扩张宽度、平均每日引流量及血乳酸水平。结果 4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为(5.8±1.1)d。治疗后平均腹围为(88.0±5.8)cm,平均腹腔内压力为(9.7±1.3)mm Hg(1 mm Hg=0.133 k Pa),肠管最大扩张宽度(2.3±0.4)cm,平均每日引流量(888.0±89.4)m L,血乳酸浓度平均为(1.4±0.3)mmol/l,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仅1例行手术治疗。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避免再次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结直肠癌 术后 早期肠梗阻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性小肠梗阻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洋 李良庆 陈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73-1574,共2页
目的研究经鼻肠梗阻导管对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病例,随机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经鼻肠梗阻导管)和对照组(普通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等指标。结果平均... 目的研究经鼻肠梗阻导管对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病例,随机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经鼻肠梗阻导管)和对照组(普通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等指标。结果平均每天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变化、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以及住院时间、费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减低非绞窄性小肠梗阻压力,明确病因和梗阻部位,具有简单、有效、经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 非绞窄性
下载PDF
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雷 柴微 +2 位作者 咸蕾 薛苏阳 李佳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88-1389,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小肠梗阻患者,均在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结果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率为100%,肠梗阻导管头端均成...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小肠梗阻患者,均在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结果应用介入技术放置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率为100%,肠梗阻导管头端均成功置放在Treiz韧带远端空肠内,平均操作时间6 min。49例减压后梗阻完全解除,有效率为94.2%;日引流量1 500~3 600 ml。患者仅有轻度鼻部不适或轻度疼痛,7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恶心、呕吐。无腹部疼痛、胃肠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应用介入技术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快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技术 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忠 李彬 +2 位作者 韩廷超 尹桂亭 丁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27例(治疗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选择粘连性小肠梗阻23例作对照(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27例(治疗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选择粘连性小肠梗阻23例作对照(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引流、症状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天引流量、置管时间、腹胀、腹痛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 疗效
下载PDF
术中经鼻肠梗阻导管顺行小肠内排列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建军 孙纲 +2 位作者 马勇 李明霞 田志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281-1282,共2页
病人,女,32岁。曾因"宫外孕"术后1年"肠梗阻、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嗣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对症治疗后缓解。1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查体:腹平,上腹及下腹部可见2处分别约15 cm手术瘢痕,全腹压痛,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WB... 病人,女,32岁。曾因"宫外孕"术后1年"肠梗阻、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嗣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对症治疗后缓解。1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查体:腹平,上腹及下腹部可见2处分别约15 cm手术瘢痕,全腹压痛,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WBC 14.1×109/L,N 0.917。腹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顺行小肠内排列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邵建富 李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EPISBO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减压及常规治疗,分别观察腹围缩小...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EPISBO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鼻胃管减压及常规治疗,分别观察腹围缩小量、胃肠减压量、呕吐停止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腹围缩小(17.6±4.1)cm,较对照组(5.7±3.1)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82.6±264.8)ml/d,较对照组(625.3±312.5)ml/d明显增多,呕吐停止时间(2.1±1.6)d、排气恢复时间(1.7±1.2)d、排便恢复时间(4.3±2.4)d和气液平面消失时间(8.7±6.2)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在EPISBO的治疗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生长抑素 经鼻肠梗阻导管 胃管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屹 孟小芬 +3 位作者 李华 张迪 吴涛 陈熹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0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交替进镜法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鼻肠梗阻导管内镜下置入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拟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交替进镜法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经鼻肠梗阻导管内镜下置入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脱管率及耐受性评分。结果实验组中2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对照组中21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实验组和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置管所用时间为(15.00±5.2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9.45±6.75)min;实验组脱管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例,实验组耐受性评分为(1.25±0.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5±0.6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进镜法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所用时间,明显地减轻患者术中的不适,无并发症,值得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交替进镜法 经鼻肠梗阻导管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结肠恶性梗阻的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燕梅 李丽 +2 位作者 冯丽娟 孟宪静 邵建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4期486-48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指标、机体炎症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唾液酸(SA)、铁蛋白(Fe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P<0.01)。观察组的腹胀腹痛缓解率、排气恢复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肠道功能指标,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经鼻肠梗阻导管 急性结肠恶性梗阻 肠功能 炎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