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丛报》与中国“经史子集”的译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曾文雄
刘青
-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20年第2期66-7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英文期刊对中国经典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800—1949)”(17BYY053)。
-
文摘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提供参考的依据。
-
关键词
《中国丛报》
“经史子集”
译介特征
-
Keywords
Chinese Repository
“JingShiZiJi(经史子集)”
translation feature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治出于二”与中国知识谱系的创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赟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52,I0003,共13页
-
基金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经-史-子的知识谱系是中国文明的创建,这一创建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天下》。《天下》从古之道术分化的视角理解中国知识谱系的起源,其核心是,从“治出于一”到“治出于二”的秩序转型导致了知识谱系从三代以上的浑然未分到三代以下经、史、子的分殊。古之道术的担纲主体是“治出于一”的帝王,他们是同时掌握精神(教化)和权力(政治)的神圣化统治者;但“治出于二”则意味着治教两大领域的分化,两大领域各有担纲主体。而在教化领域中出现的经史的分化以及子学(百家学或诸子学)的兴起,标志着经-史-子知识谱系的形成。经学或六艺学被视为古之道术的正宗嫡传,而子学作为方术,既是对道术的偏离,又可以上通道术。以经学为主体、以史学与子学为羽翼的中国知识谱系,既以经的主干性保证了中国学术精神的深层统一性,又向子、史开放而补充经学,从而形成经、史、子三者既分离又互补、既相异又相成的知识整体。
-
关键词
知识谱系
治出于一
治出于二
经-史-子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