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朋阳 李贤 +1 位作者 刘同先 张世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8-1494,共7页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挖掘、筛选和评估本地天敌资源,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在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被螟蛉盘绒茧...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入侵我国以来,已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挖掘、筛选和评估本地天敌资源,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在陕西省玉米主产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资源调查时首次发现被螟蛉盘绒茧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这也是我国首次报道本地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幼虫。本文详细报道了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史和各个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以期为今后利用螟蛉盘绒茧蜂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提供参考。螟蛉盘绒茧蜂的个体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卵有柄,发育3 d后孵化为幼虫;幼虫3龄,1龄幼虫具有角质化的颚,2龄幼虫具有发达的尾囊,3龄幼虫尾囊退化;3龄幼虫咬破寄主体壁爬出体外并就近结茧化蛹;化蛹3 d后即羽化为成虫。螟蛉盘绒茧蜂卵期3.1 d,1龄幼虫期2.1 d,2龄幼虫期3.2 d,3龄幼虫期1.0 d,蛹期3.0 d,卵~成虫发育历期12.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蛉盘绒茧蜂 草地贪夜蛾 个体发育 寄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成蜂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文 何朋阳 +2 位作者 刘同先 靖湘峰 张世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5-1116,共12页
【目的】探明农业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中国本土寄生性天敌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雌雄成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和分布,为深入探究螟蛉盘绒茧蜂各类感器的功能和嗅觉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目的】探明农业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中国本土寄生性天敌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雌雄成蜂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数量和分布,为深入探究螟蛉盘绒茧蜂各类感器的功能和嗅觉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螟蛉盘绒茧蜂雌的雄成蜂触角感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螟蛉盘绒茧成蜂雄成蜂触角鞭节各亚节呈长念珠状,雌成蜂触角的端部5节呈短念珠状;雄成蜂触角长度显著大于雌成蜂的。雌雄成蜂触角上共发现了分泌孔和11种感器,分别为Bohm氏鬃毛、毛形感器、板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钟形感器、鳞形感器、芽孢形感器、腔形感器和柱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板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具有2种亚型。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是螟蛉盘绒茧蜂触角上的主要感器,分布广,数量多;腔形感器只在梗节上成对分布;柱形感器仅在雄成蜂鞭节上发现;芽孢形感器为茧蜂科昆虫中首次发现。【结论】螟蛉盘绒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共有11种感器,多于其他已报道茧蜂的触角感器,其中芽孢形感器为茧蜂科昆虫中首次报道,推测它们可能在寄主定位和搜寻配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蛉盘绒茧蜂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产卵次数和寄主幼虫龄期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何朋阳 李贤 +1 位作者 刘同先 张世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5-1104,共10页
【目的】评价本地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对重大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寄生潜能。【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寄生偏好性... 【目的】评价本地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对重大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寄生潜能。【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寄生偏好性;采用非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2或3龄幼虫后子代蜂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雌性占比)、成蜂寿命及个体大小;通过直接观察法确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产卵次数,测定不同产卵次数对螟蛉盘绒茧蜂子代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成蜂寿命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采用小叶碟法测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时,寄生率为34%~54%,卵-幼虫历期为8.7~9.9 d,蛹历期为3.9~4.1 d,每头寄主出茧数为19.7~41.2粒,羽化率为84.4%~92.0%,雌性占比为31.5%~38.8%;子代雌成蜂的个体均大于雄成蜂的;寄生草地贪夜蛾1或3龄幼虫时子代雌成蜂的寿命明显长于雄成蜂的。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在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上的产卵次数对子代蜂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随产卵次数增加螟蛉盘绒茧蜂子代雄成蜂寿命缩短,个体变小;与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1次的相比,寄生3次后,螟蛉盘绒茧蜂子代蜂卵-幼虫历期显著延长了0.7 d,蛹历期缩短了0.4 d,每头寄主出茧数显著增加了25粒,雌性占比显著降低了58.8%。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日最大寄生量为17.5头,瞬时攻击率为0.043,平均处理时间为1.368。【结论】本研究首次评价了螟蛉盘绒茧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潜能,表明该寄生蜂是草地贪夜蛾的有效本地天敌,为进一步利用本地天敌控制入侵害虫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螟蛉盘绒茧蜂 寄主幼虫龄期 产卵次数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支序系统学研究(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文 游兰韶 +2 位作者 罗庆怀 柏连阳 曾爱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对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Cotesiaflavipescomplex (膜翅目 :茧蜂科 :小腹茧蜂亚科 )分布全世界的 5个种和外群侧沟茧蜂Microplitis及荻茧蜂Diolcogaster的 2 5个性状 ,以及复合群 5个种和外群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ruficrus、粘虫盘绒茧蜂C... 对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Cotesiaflavipescomplex (膜翅目 :茧蜂科 :小腹茧蜂亚科 )分布全世界的 5个种和外群侧沟茧蜂Microplitis及荻茧蜂Diolcogaster的 2 5个性状 ,以及复合群 5个种和外群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ruficrus、粘虫盘绒茧蜂Cotesiakariyai、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glomerata的 2 4个性状 ,分别进行比较研究 ,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该复合群内 5个种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表明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是一单系群 ,二化螟盘绒茧蜂C .chilonis和大螟盘绒茧蜂C .sesamiae近缘 ,芦螟盘绒茧蜂C .chiloluteelli和汉寿盘绒茧蜂C .hanshouensis近缘 ,螟黄足盘绒茧蜂C .flavipes相对独立。以上研究表明无论是以近缘属作外群还是以同属其它种作外群 ,所得结果基本上都能反映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各种之间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小腹亚科 绒茧蜂 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下载PDF
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东宝 陈家骅 黄居昌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4-257,共4页
报道采自中国福建、云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 ,即侧脊绒茧蜂 Apanteleslatericarinatus,sp.nov.。
关键词 小腹亚科 绒茧蜂 新种 中国 膜翅目 侧脊绒茧蜂
下载PDF
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 1新种(膜翅目:茧蜂科)
6
作者 宋东宝 陈家骅 杨建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5-538,共4页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 1新种 ,即版纳绒茧蜂Apantelesbannaensissp .nov .。
关键词 小腹亚科 绒茧蜂 新种 中国 膜翅目 版纳绒茧蜂
下载PDF
云南稻田绒茧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
7
作者 游兰韶 周至宏 《Entomotaxonomia》 CSCD 1989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在鉴定云南绒茧蜂标本时,作者发现一新种,因此蜂是从稻田内的稻毛虫幼虫中育出的。故命名为稻毛虫绒茧蜂,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湖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稻毛虫绒茧蜂Apanteles simure You et Chou,新种(图1—4) 雌蜂 体黑色。触角深褐... 在鉴定云南绒茧蜂标本时,作者发现一新种,因此蜂是从稻田内的稻毛虫幼虫中育出的。故命名为稻毛虫绒茧蜂,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存湖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稻毛虫绒茧蜂Apanteles simure You et Chou,新种(图1—4) 雌蜂 体黑色。触角深褐色,基节黑色。下颚须、足、后足腔距、腹部腹面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茧蜂 稻毛虫绒茧蜂
下载PDF
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毅 韩宝瑜 +2 位作者 唐茜 徐欢 汪云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1-1198,共8页
为筛选有效诱集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的信息化合物及其组合,选用了源于健康和虫害茶梢的27种典型挥发物的10-2g/mL石蜡溶液、混合物1(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芳樟醇石蜡溶液)和混合物2(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 为筛选有效诱集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的信息化合物及其组合,选用了源于健康和虫害茶梢的27种典型挥发物的10-2g/mL石蜡溶液、混合物1(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芳樟醇石蜡溶液)和混合物2(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戊烯-1-醇、反-2-戊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正戊醇、正己醇和1-戊烯-3-醇石蜡溶液),用1~2日龄雌蜂为试虫,测试其EAG反应,并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行为反应;另外,选择5个茶园进行了野外生测试验。EAG结果表明:各味源的EAG值之间差异显著;脂肪酸衍生物引起较强EAG反应,其次为芳香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再次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单组分中,顺-3-己烯乙酸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苯乙酮、苯乙醇、苯甲醇、苯甲醛和茉莉酸甲酯引起的EAG值较大,1-戊烯-3-醇、2-戊烯-1-醇、顺-3-己烯-1-醇、香叶醇、罗勒烯、α-萜品烯、(+)-雪松醇、(+)-3-蒈烯、α-忽布烯和β-紫罗酮引起的值较小,Z-茉莉酮引起的最小;混合物1引起的EAG值最大,混合物2引起的较小。使用EAG值较大的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和混合物1等8种味源,以Y形嗅觉仪进行的行为测定结果与EAG反应基本一致。以正己烷为溶剂的10-3,10-2和10-1g/mL水杨酸甲酯、10-2g/mL水杨酸甲酯和反-2-己烯醛混合溶液分别制成诱集剂,载于橡皮头诱芯,在浙滇闽粤茶园强烈地诱集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和其他茧蜂,并表现梯度效应。据此认为虫害诱发的茶梢互利素引起该蜂强烈EAG反应和趋向性,互利素与互利素或普通植物挥发物的恰当组合可于茶园中有效诱集该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绒茧蜂 茶梢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互利素 信息素 诱集效应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姜永厚 傅强 +3 位作者 程家安 叶恭银 白耀羽 张志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用转Bt基因 (cry1Ab)水稻KMD1饲喂 3龄、4龄和 5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一定时间后 ,作为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的寄主 ,研究了转基因水稻经寄主对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KMD1处理后 ,三个龄期幼虫的寄生率都显... 用转Bt基因 (cry1Ab)水稻KMD1饲喂 3龄、4龄和 5龄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一定时间后 ,作为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的寄主 ,研究了转基因水稻经寄主对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 :KMD1处理后 ,三个龄期幼虫的寄生率都显著下降 ,其中 4龄和 5龄达极显著水平 ;3龄和 4龄上的结茧率显著低于对照 ;蜂蛹历期均短于对照 ,但仅 3龄差异显著 ;从 5龄幼虫所羽化的雄蜂寿命显著短于对照 ;蜂茧长显著短于对照 ;而对卵 +幼虫期、茧块茧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水稻 二化螟绒茧蜂 二化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转sck+cry1Ac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及二化螟绒茧蜂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姜永厚 傅强 +3 位作者 程家安 祝增荣 蒋明星 张志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4-560,共7页
在实验室研究了转sck+cry1Ac基因水稻(MSB)对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生长、存活以及经寄主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Munakat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连续取食转sck+cry1Ac基因水稻的二化螟,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从第2天... 在实验室研究了转sck+cry1Ac基因水稻(MSB)对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生长、存活以及经寄主对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Munakat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连续取食转sck+cry1Ac基因水稻的二化螟,体重下降、死亡率上升,从第2天开始,其体重显著低于取食明恢86的对照组;从第6天开始,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二化螟取食MSB36h后移至对照水稻上继续取食3、6、9、12天后,死亡率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但体重均低于对照,其中第3天的体重差异达显著水平。二化螟绒茧蜂分别以取食MSB一定时间的3、4、5龄二化螟幼虫为寄主时,寄生率均低于以对照组,其中对4龄幼虫的寄生率差异显著;结茧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寄生在取食MSB的5龄二化螟幼虫体内的蜂、蛹期显著长于对照,而所结茧的茧长显著短于对照;但卵-幼虫历期、每茧块茧数、羽化率、雌性率、成蜂寿命和前翅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sck+cry1Ac基因水稻不仅对二化螟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可经寄主二化螟影响到二化螟绒茧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sck+cry1Ac基因水稻 二化螟 二化螟绒茧蜂 存活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二化螟绒茧蜂对二化螟及其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趋性反应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陈华才 娄永根 程家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7-622,共6页
利用Y 型嗅觉仪研究了二化螟绒茧蜂Cotesiachilonis对寄主植物 (水稻或茭白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幼虫、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植株、二化螟幼虫和虫粪的挥发物对二化螟绒茧蜂具有显著引诱作用。在虫害苗与健康苗挥... 利用Y 型嗅觉仪研究了二化螟绒茧蜂Cotesiachilonis对寄主植物 (水稻或茭白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幼虫、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植株、二化螟幼虫和虫粪的挥发物对二化螟绒茧蜂具有显著引诱作用。在虫害苗与健康苗挥发物之间 ,二化螟绒茧蜂显著地偏好虫害苗 ,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 ,寄生蜂对去虫苗与机械损伤苗的选择无显著差异 ;在虫害苗与有虫健康苗之间 ,寄生蜂显著趋向虫害苗 ,表明虫害苗本身释放的挥发物对二化螟绒茧蜂引诱作用与机械损伤苗无显著差异 ,但与二化螟幼虫或虫粪挥发物之间可能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水稻苗经机械损伤或损伤后以二化螟幼虫唾液处理 ,其挥发物对二化螟绒茧蜂的引诱作用无显著改变。二化螟绒茧蜂对不同为害程度水稻挥发物的选择无显著差异。二化螟绒茧蜂对两种寄主植物的健康苗、虫害苗、取食两种植物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的选择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二化螟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二化螟幼虫和虫粪以及虫害苗与幼虫和虫粪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绒茧蜂 寄主植物 挥发物 趋性反应 水稻 茭白 行为反应 害虫幼虫 寄生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寄生因子导致的寄主小菜蛾幼虫脂肪体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 菜蛾盘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 ...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 菜蛾盘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 但细胞内脂质体变得小而密集, 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 并有糖原积累; 正常寄生后, 脂肪体结构被破坏, 多数线粒体内嵴紊乱, 脂质体也变得不规则, 特别是当幼蜂完成在寄主体内发育时, 寄主体内几乎无完整脂肪体存在。与此同时, 同批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发育到4龄末期时, 体内脂肪体细胞发育正常, 已开始向蛹期细胞形态转化, 细胞内脂质体很大, 细胞器数量较多、糖原积累丰富, 而且部分细胞已成为游离态细胞。由此证明, 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 如多分DNA病毒、毒液、畸形细胞和幼蜂等, 均对寄主脂肪体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 但程度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寄生因子 多分DNA病毒 畸形细胞 毒液 脂肪体结构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多分DNA病毒的特性及其对小菜蛾幼虫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22
13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1-408,共8页
对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多分DNA病毒的特性及其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菜蛾盘绒茧蜂雌蜂输卵管萼中含有大量的多分DNA病毒 (polydnavirus ,PDV) ;一个PDV内含多个核衣壳 ,最多可达... 对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多分DNA病毒的特性及其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菜蛾盘绒茧蜂雌蜂输卵管萼中含有大量的多分DNA病毒 (polydnavirus ,PDV) ;一个PDV内含多个核衣壳 ,最多可达 16个 ;核衣壳长 4 0~ 16 8nm ,直径 39~ 4 0nm ;PDV仅在输卵管萼细胞内复制 ;雌蜂产卵时 ,随蜂卵将PDV注入寄主血腔 ,并扩散到寄主的许多组织中 ;PDV可能先通过脱膜再侵染寄主组织。雌蜂经Co6 0 辐射处理后再寄生 (即假寄生 )小菜蛾 2龄、 3龄和 4龄初期的幼虫 ,被寄生后的寄主幼虫几乎全部不能化蛹 ,但末龄 (即 4龄 )幼虫期显著延长 ,并在寄生后期 ,幼虫胸部有褐色的短翅芽出现 ;即将化蛹的 4龄末小菜蛾幼虫被假寄生后 ,即使每头寄主被过寄生 9次 ,依然能正常化蛹 ,但不能羽化。假寄生与正常寄生后寄主的脂肪体数量和形态结构有明显的不同 ,推测在正常寄生的情况下蜂卵孵化时释放的畸形细胞及随后的幼蜂可能对脂肪体的结构产生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萼区 多分DNA病毒(PDV) 小菜蛾 假寄生
下载PDF
寄主龄期、过寄生和寄主饥饿处理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及畸形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6,共6页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过寄生后,每头被寄生的寄主血腔中畸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直径变小;随着过寄生程度的加剧,幼蜂发育严重受阻。寄主营养显著影响体内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被寄生的小菜蛾经饥饿处理62h后,体内畸形细胞的数量、活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幼蜂的发育也受到明显抑制,寄主发育与寄生蜂和畸形细胞的发育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寄主不同龄期、过寄生及寄主营养状况均对寄主体内幼蜂和畸形细胞发育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寄主龄期 过寄生 饥饿处理 畸形细胞 发育
下载PDF
小菜蛾及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相关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刚 赵士熙 +1 位作者 尤民生 江树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3-628,共6页
用生物测定和生化检测的方法 ,对福州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和菜蛾绒茧蜂Apantelesplutellae的抗药性及两种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田间监测。结果显示 ,从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4月 ,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对 6种... 用生物测定和生化检测的方法 ,对福州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和菜蛾绒茧蜂Apantelesplutellae的抗药性及两种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田间监测。结果显示 ,从 1998年 9月至 1999年 4月 ,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对 6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敏感性逐渐恢复 ,寄生于同一虫源的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 ,但菜蛾绒茧蜂乙酰胆碱酯酶的敏感性高于其寄主小菜蛾。脱离选择压力后 ,两种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迅速恢复 ,乙酰胆碱酯酶的Ki 值显著增高。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m 、Vmax和Ki 值测定结果表明 ,两种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抗性与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此外还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其Ki 值的变化。探讨了在杀虫剂选择压力下 ,两种昆虫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的环境适应性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菜蛾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相关变化 杀虫剂
下载PDF
昆虫化学信息素诱集绒茧蜂控制茶尺蠖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韩宝瑜 周鹏 +1 位作者 付建玉 崔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信息素诱集剂 信息素诱集器 绒茧蜂 茶尺蠖幼虫
下载PDF
寄主昆虫及被害水稻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华才 娄永根 程家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3,共6页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著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螟蛉绒茧蜂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及虫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健康水稻苗、两种害虫的幼虫及虫粪的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雌成蜂都有显著引诱作用。在两种害虫为害水稻苗与健康水稻苗之间,螟蛉绒茧蜂雌成蜂显著地选择虫害苗,但当去除虫害苗中的幼虫和虫粪后,寄生蜂对二者的选择无显著差异。水稻苗以两种害虫唾液处理或机械损伤处理后,其挥发物对螟蛉绒茧蜂的吸引作用无显著改变。在两种害虫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的挥发物之间,螟蛉绒茧蜂显著地趋向稻纵卷叶螟幼虫、虫粪及其为害苗。结果表明,螟蛉绒茧蜂栖境定位和寄主选择过程中所利用的挥发物主要来自寄主植物、寄主幼虫和虫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主选择行为 螟蛉绒茧蜂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水稻 挥发物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畸形细胞发育及其超微形态结构 被引量:11
18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35-640,共6页
首次以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umov)]—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为体系研究了畸形细胞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畸形细胞来源于卵的浆膜层;雌蜂产卵后33~36h,幼蜂孵化时,每胚胎平均释放192个畸形细胞;畸形细... 首次以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umov)]—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为体系研究了畸形细胞的发生和发育.结果表明,畸形细胞来源于卵的浆膜层;雌蜂产卵后33~36h,幼蜂孵化时,每胚胎平均释放192个畸形细胞;畸形细胞的直径可随寄生日龄的增加,由初始的(15.31±3.06)μm,增大到(63.25±12.65)μm,最大可达118.75μm;但其数目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扫描电镜显示:畸形细胞表面覆有微绒毛,4日龄比1日龄的更长、更密,预示着强的吸收和分泌功能.透射电镜显示:成熟的畸形细胞细胞核树状分枝明显、较初形成的细胞含有更多的内质网和丰富的线粒体.发育后期,溶酶体大量出现,且糖原、脂滴的积累增加,这表明畸形细胞代谢活动旺盛,具有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能力.本文对畸形细胞的发生来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畸形细胞 发育 超微形态结构
下载PDF
半闭弯尾姬蜂与菜蛾盘绒茧蜂寄生菜蛾幼虫时的种间竞争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施祖华 李庆宝 +1 位作者 李欣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2-348,共7页
在室内 2 5℃下 ,以菜蛾 3龄初幼虫作寄主 ,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semiclausum的种间竞争。当寄主供 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 ,2种蜂各自的寄生率与其单独寄生时无显著差异 ,合计寄生率比一种蜂单独存... 在室内 2 5℃下 ,以菜蛾 3龄初幼虫作寄主 ,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semiclausum的种间竞争。当寄主供 2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 ,2种蜂各自的寄生率与其单独寄生时无显著差异 ,合计寄生率比一种蜂单独存在时有所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2种蜂均能产卵寄生已被另一种蜂寄生了的寄主幼虫。当寄主被 2种蜂寄生的间隔时间很短(少于 10h)时 ,所育出的蜂绝大部分 (80 %以上 )为绒茧蜂 ;当寄主先被绒茧蜂寄生 ,并饲养 2天以上再供弯尾姬蜂寄生时 ,所育出的全为绒茧蜂 ;当寄主先被弯尾姬蜂寄生 ,并饲养 2天以上再供绒茧蜂寄生时 ,寄主幼虫绝大部分不能存活 ,只有少部分能育出寄生蜂 ,且多为弯尾姬蜂。当 2种蜂的幼虫存在于同一寄主体内时 ,2种蜂的发育均受到另一种蜂的抑制 ;绒茧蜂 1龄幼虫具有物理攻击能力 ,能将弯尾姬蜂卵或幼虫致死。这些结果表明 ,菜蛾盘绒茧蜂与半闭弯尾姬蜂在同一寄主中发育时 ,前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 半闭弯尾姬 菜蛾盘绒茧蜂 寄生 种间竞争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幼虫营养的调节和利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海燕 余虹 +2 位作者 万志伟 徐鹏 陈学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4-581,共8页
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被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寄生后,其取食、发育及营养代谢在各种寄生因子的作用下伴随幼蜂的发育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畸形细胞作为调节因子之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比较被寄生和未... 寄主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被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寄生后,其取食、发育及营养代谢在各种寄生因子的作用下伴随幼蜂的发育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畸形细胞作为调节因子之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比较被寄生和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蛋白浓度以及两种血淋巴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进行体外培养的培养液的蛋白浓度,发现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比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的蛋白浓度略低但差异不显著,而未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被寄生小菜蛾血淋巴幼蜂培养液的蛋白浓度,证明畸形细胞的蛋白质分泌功能。被寄生后期,小菜蛾体重明显大于未被寄生的小菜蛾体重,而脂肪体重量相比正好相反;通过显微染色观察,在小菜蛾念珠状脂肪体表面粘附有畸形细胞,对脂肪体进行分解破坏而使其成颗粒状;蛋白含量和脂滴浓度测定也表明,脂肪体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脂滴浓度也迅速降低,同比低于未被寄生小菜蛾。而与此同时,幼蜂正处在快速生长阶段,中肠酯酶的活性逐步上升,幼蜂得以快速消化吸收小菜蛾体内的营养直到完成幼虫发育,整个幼蜂的脂滴浓度也达到了最大值。因此寄生后期,推测在畸形细胞的协助下,幼蜂吸收了寄主小菜蛾体内的营养为自身生长发育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血淋巴 脂肪体 中肠 畸形细胞 蛋白 脂滴 酯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