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3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个结合”推进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创新发展
1
作者 赖大仁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9期4-12,I0001,共10页
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同中国文艺实践、同中华优秀文艺传统相结合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传入后有力激活和促使中华文艺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新形态并且发挥主导性作用,深刻影响了... 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同中国文艺实践、同中华优秀文艺传统相结合推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传入后有力激活和促使中华文艺传统向现代转化,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的新形态并且发挥主导性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现代化发展进程,积累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历史经验。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突出特点和根本精神,提出了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从“第二个结合”的新要求并且联系当代文艺现象来看,有一些文艺发展中的守正创新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新时代文艺 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
作者 周亚金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5,41,共8页
“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为“两个结合”的提出和推进提供了充分的学理支撑。“两个结合”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推进“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 “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为“两个结合”的提出和推进提供了充分的学理支撑。“两个结合”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推进“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从“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看,“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结合”是对“第一个结合”的拓展和深化,“两个结合”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保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根本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是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 “第一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3
作者 方旭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西文明视角考察“革命”到“自我革命”概念史生成源流,“革命”一词本义就体现了“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与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实现新的社会建设运动的西方资产阶级传统“革命”观念不同,“自我革命”承接了马克思主义重构经济结构的内涵,更强调革命主体从自我内因角度出发接受革命性锻造。“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革故鼎新”“自省克己”“民为邦本”“正身率下”思想与内涵高度契合,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这“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既有宏观层面的目标任务、顶层设计,也有落细落实、重点突出的方式方法;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我们从“第二个结合”看“第二个答案”,领悟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要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和重要战略部署,更加自觉主动地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答案” 党的自我革命 历史周期率
下载PDF
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刚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文明使命的三重价值意蕴 被引量:1
5
作者 董良峰 闫培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理论,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下,“第二个结合”包含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理论,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下,“第二个结合”包含了三重价值意蕴:一是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进而拓展并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二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更好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胸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对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原则要求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志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新时代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不断促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第二个... “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是新时代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指南、不断促进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要在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守正性与创新性、学理性与大众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原则的基础上,把握结合方向、培育结合主体、丰富结合载体、拓展结合视域,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融通,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文化复兴助力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第二个结合” 价值意蕴 原则要求 现实路径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夏一璞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通过深刻认... “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通过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来准确理解“两个结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将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源源不断地从丰厚的文化母体和科学的指导思想中获得鲜活的能量,坚守理论文化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华文明 突出特性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艾四林 李函珂 《长白学刊》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积淀的历史经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积淀的历史经验,创造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从“两个结合”视域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成逻辑,有助于完整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两个结合”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主动精神力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11,F0002,共9页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人民精神的现代转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人民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精神力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基于“第二个结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不断地拥有了精神上复兴、思想上主动的标志性成果。这也意味着,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仅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有了强大的、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主体性 精神力量
下载PDF
“两个结合”思想的问题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洁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59,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当代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两个结合”是既成事实,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第一个结合”内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即“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当代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重要课题。“两个结合”是既成事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从现实层面回答了“两个结合”的可能性。但是,“两个结合”为何必要、如何可能、何以实现、意义何在等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诠释。细致梳理“两个结合”思想涉及的基本问题,展现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对于深刻把握“两个结合”思想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论“第二个结合”的辩证特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敬斌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规律的高度自觉和全面深化,富有深邃的理论思考,葆有鲜明的辩证特质。“第二个结合”呈现出把握魂脉与深植根脉的交参互涵、溯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交相辉映、坚持真理与批驳佯谬的同频共振、立足本土与观照世界的相得益彰,在铸魂守根中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在固本拓新中彰显了历史纵深性,在扬清抑浊中确证了理论原创性,在惠己达人中持守了使命道义性。统筹推进“第二个结合”,理应科学把握其内在的辩证特质,领悟其理论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辩证特质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2023”综述
12
作者 陈鲲 贾一航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以创新精神坚持“两个结合”、... 在由国家开放大学主办、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就“两个结合”的伟大意义、以创新精神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与思想解放、如何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现实基础。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下载PDF
“艺工结合”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建设与教改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柏林 刘晟琦 《学周刊》 2024年第7期21-24,共4页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 新一代技术产业革命背景下,高校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跨学科、跨专业、不同课程的交叉元素,营造良好的协同文化氛围,旨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本文探讨了“艺工结合”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四维—三级—双创”的教学体系,并通过“四化”运行机制优化管理,践行“闻见知行”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厚基础、宽口径的成长成才平台,围绕人才培养优化供需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创新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工结合” 艺术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结合”叙事:从“天人合一”到“两个结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国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中华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思想和观念都是通过“结合”的话语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中华文化被称为“合和”文化,这种思想的打开方式和行动路线就是“结合”叙事。“结合”叙事是中华文明特有的叙事方式,它体现了中华文明追求多元一体、... 中华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思想和观念都是通过“结合”的话语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中华文化被称为“合和”文化,这种思想的打开方式和行动路线就是“结合”叙事。“结合”叙事是中华文明特有的叙事方式,它体现了中华文明追求多元一体、中和中庸、理性平和的本质和特征。中华文明史上三个标志性概念——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两个结合”生动体现了“结合”叙事的历史形式与历史功能,同时,它们也展现了中华文明核心观念的演变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结合”叙事 天人合一 “两个结合” 知行合一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研究现状、评价反思与创新发展
15
作者 柯增金 李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6,25,共7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国内学界从“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何以可能、形成发展、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进路日益深入。在...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国内学界从“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何以可能、形成发展、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进路日益深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理论研究,深化“两个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细化“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坚持以“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医疗机构基于“三结合”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的构建
16
作者 路遥 申琳 +3 位作者 鲁雨荍 刘殿娜 王乐 陈旭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在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医疗机构,探索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落地举措,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 目的:在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围绕医疗机构,探索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落地举措,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研发的相关要求,从机构层面加强人用经验研究相关配套建设,从管理层面搭建中药研发、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从临床层面规范开展人用经验研究,构建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结果:医疗机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将临床诊疗数据转变为支持中药新药注册的人用经验证据,通过提高中药研发水平促进中药新药转化。结论:在医疗机构构建基于“三结合”的中药新药研发及管理体系,是“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落地、政策引导研发实践的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 人用经验 医疗机构 中药新药研发 中药新药转化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
17
作者 谢宏 蒋玺 +1 位作者 唐波 杜丽娟 《大学教育》 2024年第6期49-51,59,共4页
岩石学、矿床学是地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针对这些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真实场景及原理难以再现、教学资源有限、验证性实验过多等问题,基于“虚实结合”实践平台进行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倡导集实操验证与虚拟仿真于一体... 岩石学、矿床学是地质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针对这些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真实场景及原理难以再现、教学资源有限、验证性实验过多等问题,基于“虚实结合”实践平台进行成岩/成矿过程实验教学探索,倡导集实操验证与虚拟仿真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实现了“虚”“实”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虚拟仿真 教学方式 成岩/成矿过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探索与贡献——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
18
作者 黄显中 唐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和基地,开源中国现代文明力量;以历史主动把稳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可能性的步骤和步伐,开辟中国现代文明道路;以实践探索把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念和理路,开建中国现代文明形态。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第二个结合”深层次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的未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贡献
下载PDF
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内在逻辑、演进轨迹与基本遵循
19
作者 赵士红 徐世豪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从内在逻辑来看,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实现迭代升级,完成了同马克思主义从“契合”到“结合”的转变。从演进轨迹来看,中国共产党以“第二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既呈现出时代之“变”,也蕴含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之“常”。以“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熔铸古今,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赓续中华文脉之中谱写当代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理论创新 内在逻辑 演进轨迹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
20
作者 周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二个结合”以文化灵魂说为基础,从生活视域、意义导向和精神维度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第二个结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阐释“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二个结合”以文化灵魂说为基础,从生活视域、意义导向和精神维度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第二个结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为政党和民族的普遍自觉,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及其时代意义得到了全面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经验、精神力量和哲学智慧被分别转化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有力支柱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