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红楼梦》中穿针引线的结构人物
1
作者 臧立华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2-143,共2页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其结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目前,人们基本能接受的说法大概是,《红楼梦》的结构为复线立体网络型,即形成了纵横交错、经脉贯穿、主次分明而又整体推进的基本特点。这种结构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构...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其结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目前,人们基本能接受的说法大概是,《红楼梦》的结构为复线立体网络型,即形成了纵横交错、经脉贯穿、主次分明而又整体推进的基本特点。这种结构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构成这种结构特征的因素很多,这里只想说一说它如何以人物来穿针引线,从而达到经纬故事、结构作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结构人物 艺术成就
下载PDF
祖父——父亲——儿子——余华90年代长篇小说父系人物结构模式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景忠 赫灵华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余华90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其小说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其中共有的“祖父———父亲———儿子”的父系人物结构模式突显了父亲的中心地位,呈现了父法由颠覆到重构的嬗变过程,表达... 余华90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是其小说创作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其中共有的“祖父———父亲———儿子”的父系人物结构模式突显了父亲的中心地位,呈现了父法由颠覆到重构的嬗变过程,表达了对人性善的呼唤与礼赞,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余华对秩序和人性的深沉思考,此模式也就成为传达余华小说创作轨迹变迁的有力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长篇小说 人物结构模式 父法 人性
下载PDF
安徒生童话人物结构分类模式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时翠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9-20,共2页
安徒生童话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其童话中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安徒生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以《海的女儿》为个案,解析了安徒生童话的人物结构分类模式,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人物结构中所蕴含的深层语法结构,并通过人物... 安徒生童话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其童话中的人物结构模式与安徒生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运用叙事学相关原理,以《海的女儿》为个案,解析了安徒生童话的人物结构分类模式,阐释了安徒生童话在人物结构中所蕴含的深层语法结构,并通过人物结构模式阐述安徒生童话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徒生 童话 自叙性质 人物结构模式 《海的女儿》 叙事模式
下载PDF
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结构及其现代启示——以文明论为视点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永国 《关东学刊》 2019年第4期81-100,共20页
在西方殖民势力建构近现代世界史的过程中,鲁迅与文明论相遇。这一历史机缘塑形了鲁迅"人"的理念,首先体现在鲁迅早期的文化批评中,后来又进入他的新文学创作。《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贯穿鲁迅新文学创作的历史过程,... 在西方殖民势力建构近现代世界史的过程中,鲁迅与文明论相遇。这一历史机缘塑形了鲁迅"人"的理念,首先体现在鲁迅早期的文化批评中,后来又进入他的新文学创作。《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贯穿鲁迅新文学创作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他小说的人物形象层级结构:"旧人"的权力结构;"自然人"到"新人"的运演结构;权力结构和运演结构之间的张力结构。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结构有文明论的面影,但他通过去意识形态化、汲取中西文化的健康因素和建立个人-国家的模式而实现了对文明论的反抗新生。这昭示了"旧人"权力结构是中国人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呈现了中国人现代化必须生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健康因素,证实了文明论的科学成分也是中国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人物形象结构 文明论 现代启示
下载PDF
从“二元对立”到“三方四角”——论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人物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小易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4-127,共4页
本文采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人物设置进行了结构层面的分析。文章认为冯氏战争三部曲突破了传统战争片以敌我双方二元对立为特征的人物关系模式,创立了“三方四角”的人物关系模式,从而使文本的叙事更加曲折、人物性... 本文采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人物设置进行了结构层面的分析。文章认为冯氏战争三部曲突破了传统战争片以敌我双方二元对立为特征的人物关系模式,创立了“三方四角”的人物关系模式,从而使文本的叙事更加曲折、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真正做到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可视性的三性合一,为战争片的创新做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宁 战争片 人物结构 “二元对立” “三方四角” 人物关系模式 人物性格 叙事策略 《红河谷》 《黄河绝恋》 《紫日》
下载PDF
人物结构素描教学研究
6
作者 路永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人物结构素描是现代思想观念在素描人物教学中的体现,这种新的结构意识被运用到现代美术教学之中,对学生思维、观念和结构空间构建等方面有很大的的启发作用,加深了对素描人物深层次的理解和表现。
关键词 人物结构素描 空间意识 结构线
下载PDF
《红楼梦》的结构性人物与多部小说的架构
7
作者 王富鹏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54-62,共9页
《红楼梦》中的结构性人物和异名之多在小说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人物分为数类,分别对应于小说的五个异名。癞僧、跛道、石头和空空道人对应《石头记》和《情僧录》。空空道人的活动建构了《石头记》和《情僧录》叙事的外层框架。癞... 《红楼梦》中的结构性人物和异名之多在小说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些人物分为数类,分别对应于小说的五个异名。癞僧、跛道、石头和空空道人对应《石头记》和《情僧录》。空空道人的活动建构了《石头记》和《情僧录》叙事的外层框架。癞僧、跛道和石头形成了一个贯穿始终的叙事线索。英莲几经改名最后回归本名,隐喻并归结了众钗的整体命运,建构了《金陵十二钗》的叙事框架。甄士隐和贾雨村的活动形成了《红楼梦》叙事的外框架。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形成了《红楼梦》的内框架。元、迎、探、惜四人之间起、承、转、合的关系,超越了《金陵十二钗》,是对贾府运势的说明,建构了《红楼梦》内在的叙事结构。这些处于不同层次上的结构性人物一定程度促成了《红楼梦》多维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结构人物 叙事结构 子小说 异名
下载PDF
《伟人盖茨比》的情节结构与人物结构初探
8
作者 李显文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文本内部分析了《伟人盖茨比》的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及其与主题"美国梦幻"的破灭如何协调一致,水乳相融。
关键词 情节结构 人物结构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法看西游记中西人物结构
9
作者 顾长芬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1期16-16,共1页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的精神层次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利用这种学说来分析我国的古典小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西游记》就是一部用神魔故事来表现人类精神理解的著作,小说申的唐僧师徒四人以及妖...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的精神层次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利用这种学说来分析我国的古典小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西游记》就是一部用神魔故事来表现人类精神理解的著作,小说申的唐僧师徒四人以及妖魔鬼怪代表着三个层次中的不同方面,猪八戒代表“本我”,沙僧代表“自我”,唐僧则代表“超我”.孙悟空徘徊于“本我”与“超我”之间.而妖魔鬼怪综合了人类精神的多个层次,虽然侧重于“本我”,但不乏“自我”和“超我”的特征,“理想的超我”。“游走的行者”.“人性的妖魔”。本文试从魔性、人性、神性三个层面分析四种典型的人格。指出师徒四人是作者吴承恩精神世界、内心情感投射到现实存在的结果.其作品是作者“心灵游历”的外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人物结构 精神分析学说
下载PDF
女性主义作家徐小斌小说的爱情方程式——《双鱼星座》《别人》《吉尔的微笑》的人物结构分析
10
作者 张志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0-108,共9页
徐小斌作为女性文学的资深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登上文坛,至今仍然活力四射,时有新作问世。其中篇小说《双鱼星座》《别人》和《吉尔的微笑》通过人物的性别与角色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情节、故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多种功用,以及其对女... 徐小斌作为女性文学的资深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登上文坛,至今仍然活力四射,时有新作问世。其中篇小说《双鱼星座》《别人》和《吉尔的微笑》通过人物的性别与角色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情节、故事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多种功用,以及其对女性形象的自我审视,显露出女性自身的深刻缺憾,需要自省和自赎,从而将女性文学生发到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斌 《双鱼星座》 《别人》 《吉尔的微笑》 人物结构
下载PDF
试谈文学评论的写作流程——以《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华山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1年第1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写作流程 《谈(水浒)的人物结构 高中 语文教材 精读 选题 选例 用语
下载PDF
十七年农业合作化小说人物结构关系和形象的变迁——从《三里湾》到《艳阳天》
12
作者 葛清芝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8期114-115,共2页
农村合作化小说贯穿十七年始终,其间作品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人物结构关系和形象愈发纯净、政治化,展示出政治文化情境对小说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小说 人物结构关系 人物形象变迁 政治文化情境
下载PDF
文学作品中人物审美价值转换新论
13
作者 吴海进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20-122,共3页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立论,指出读者在审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时候,由于具有格式塔的完形—简约心理,在心理动力场的作用下以审美中介即结构人物为参照系,使它们原有的审美价值发生动态心理转换,使人物固有的审美价值在文本外增殖。两类...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立论,指出读者在审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时候,由于具有格式塔的完形—简约心理,在心理动力场的作用下以审美中介即结构人物为参照系,使它们原有的审美价值发生动态心理转换,使人物固有的审美价值在文本外增殖。两类人物同读者审美心理上的追求形成"异质同构"关系,这体现了人性中两个不同层面并非孤立的本质,性格在文本外的模糊化使两类人物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 结构人物 审美价值转换 意义生成
下载PDF
刘姥姥三题——《红楼梦》人物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福萱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结构人物,也是旷世悲剧《红楼梦》中的一个给人欢乐的亮点人物,同时又是贾府兴衰盛败的见证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拓展了《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刘姥姥形象 《红楼梦》 人物评论 结构人物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课程结构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永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课程结构所蕴含的社会学特征。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考察权力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配置中的作用 ;中观层面主要探讨不同学科之间地位呈“阶层化”的实质 ;微观层...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课程结构所蕴含的社会学特征。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考察权力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配置中的作用 ;中观层面主要探讨不同学科之间地位呈“阶层化”的实质 ;微观层面则通过对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结构 社会学分析 权力 阶层化 价值取向 学科构成 工具性学科 教材 人物结构”知识量分配
下载PDF
汪曾祺早期小说的结构方式及其对后期创作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文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6-69,共4页
汪曾祺早期小说主要采用事件结构、人物结构和意识流结构三种结构方式,总体上具有结构松散、故事性不强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中期小说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并在后期小说中被继承了下来,成为了后期小说散文化的内在成因之一。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事件结构 人物结构 意识流结构 散文化
下载PDF
在“及物”与“不及物”的双重投影下——论《欲望的旗帜》的结构与思想特色
17
作者 王勤 黄小娣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格非是一个十分讲究小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艺术的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里,这一点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这部作品中,格非更加关注如何将小说的结构与所表达的思想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欲望的旗帜》这部作品的结构与... 格非是一个十分讲究小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艺术的作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欲望的旗帜》里,这一点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这部作品中,格非更加关注如何将小说的结构与所表达的思想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欲望的旗帜》这部作品的结构与思想内涵的分析,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及物”的结构特点与“不及物”的人物状态特点以及上述特点所勾勒的当下人们的生存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 “不及物” 人物三角结构 疏离
下载PDF
张爱玲小说的圆形结构艺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兰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6-8,共3页
张爱玲的小说结构艺术从意象结构、人物结构、章法结构上都表现出圆形的特征。把诗歌、散文中广为运用的表现手法——意象移植到小说中,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单个意象还是对应意象,其结构总是一个个正反复合的圆,并在意... 张爱玲的小说结构艺术从意象结构、人物结构、章法结构上都表现出圆形的特征。把诗歌、散文中广为运用的表现手法——意象移植到小说中,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单个意象还是对应意象,其结构总是一个个正反复合的圆,并在意象结构的对立统一中体现美。人物叙述、镜像结构、矛盾性格是张爱玲小说人物结构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环形视角。人物的对映互照和形象的矛盾张力,产生了人物结构艺术的圆形特征。张爱玲小说结构艺术的圆形特征还表现在章法结构的布局上都具有首尾呼应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 意象结构 人物结构 章法结构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三绝”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上生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4期52-60,共9页
本文揭示了隐藏在《三国演义》复杂叙事中的特征化人物艺术典型“三绝”的各具特色的叙事结构:关羽的对应叙事结构、孔明的重迭叙事结构和曹操的多棱叙事结构,并分别论述了这三种结构的要素、组合和功能,指出它们植根于民族文化思想的... 本文揭示了隐藏在《三国演义》复杂叙事中的特征化人物艺术典型“三绝”的各具特色的叙事结构:关羽的对应叙事结构、孔明的重迭叙事结构和曹操的多棱叙事结构,并分别论述了这三种结构的要素、组合和功能,指出它们植根于民族文化思想的深层土壤之中,在古代小说艺术史上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化 人物叙事结构 对应 重迭 多棱
下载PDF
一场悲壮的“风搅雪”——《白鹿原》黑娃形象文化心理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泾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46-51,共6页
黑娃是《白鹿原》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牵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农民长工、共产党、土匪、国民党等多种角色。《白鹿原》以"人物文化心理结构"作为贯穿小说的精魂。小说正是抓住了黑娃这一人物... 黑娃是《白鹿原》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牵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农民长工、共产党、土匪、国民党等多种角色。《白鹿原》以"人物文化心理结构"作为贯穿小说的精魂。小说正是抓住了黑娃这一人物角色善良、自然、叛逆、盲目四种文化心理特点,塑造了一位在时代浪潮中反抗封建宗族制度却最终失败的悲剧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黑娃 人物文化心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