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濮阳方言中结构助词“了”与普通话中结构助词用法之异同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凤菁 《大舞台》 2010年第11期237-238,共2页
"了"在普通话里一般用作助词既可以用做体助词"了1",又可以用做语气助词"了2",但在濮阳方言中,"了"除了以上语法功能外,很多情况下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本文仅... "了"在普通话里一般用作助词既可以用做体助词"了1",又可以用做语气助词"了2",但在濮阳方言中,"了"除了以上语法功能外,很多情况下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本文仅就"了/l?/"在濮阳方言中作为结构助词这一语法现象和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作一番比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方言 结构助词“了” 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比较
下载PDF
上古汉语OV语序结构助词“是”“之”差异及原因
2
作者 李武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 借助“是”“之”前置的OV语序是上古汉语OV语序的重要类型之一,对“是”“之”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探索,有助于全面认识OV语序。从历时角度看,其差异在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二者差异全面呈现,两汉时期随着OV语序的消失二者差异也随之消失。从数量上看,受语体的影响,不同时期使用数量不同。在使用上,因二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来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是与“将”搭配、前置宾语、语气强弱等,其中语气强弱还包括否定词句法位置、否定对称、与疑问词的搭配、句末是否有语气词、主语为人称代词“我”或“吾”等五个小的方面的差异。从差异产生的原因看,依次为时间表达、连接性强弱、语气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语言类型学 OV语序 前置语序 结构助词 语气助词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成因与对策的分析
3
作者 蔡洋阳 周辰浩 姜婉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7期428-434,共7页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 结构助词“de”不仅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日常语言中也属高频词汇。尽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已大致成形,但就结构助词使用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构助词“de”的误用,可能对书面交流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地”被误用为“的”的现象较为突出。本文将以语言、教育与社会等角度对结构助词“的”与“地”混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与完善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准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地” 现代汉语
下载PDF
1~5岁儿童使用结构助词“的”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孔令达 周国光 李向农 《心理科学通讯》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4-20,65,共8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儿童使用结构助词“的”的情况,指出影响儿童掌握“的”字各种用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的”字前后语言成分及其语义关系的理解难度。作者假设儿童运用模仿、替换及句法同化等手段逐步掌握了“的”的句法和语义功能。
关键词 中心名词 用法 习得机制 句法 语言因素 习得顺序 语义理解 结构助词 语义关系 儿童
下载PDF
基于结构助词驱动的韵律短语界定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应宏 蔡莲红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46,64,共7页
提高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是汉语文语转换系统(CTTS) 的核心任务,而韵律短语的界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虚词的特征,研究了结构助词在连续语流中的特点、地位,以及在韵律短语界定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结构助词 韵律短语界定 汉语文语转换 CTTS
下载PDF
汉语结构助词“的”和泰语结构助词t’i:^(41)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齐春红 卢文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0-143,共4页
泰语里的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t’i:41... 泰语里的t’i:41可以做结构助词,也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因为泰语里的结构助词t’i:41和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语序的关系,"的"前后成分分别和t’i:41后前成分相对应。"的"和t’i:41可以连接的中心语和修饰语构成成分有异同,"的"字短语和t’i:41字名词短语组成成分的异同"的"和t’i:41的隐现条件及由此造成的语义关系改变是两种语言在这个词上的不同接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t’i:41 对比
下载PDF
《歧路灯》结构助词“哩”的用法及其形成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春田 《语言科学》 2004年第4期29-37,共9页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结构助词“哩”跟语气助词“哩”同形、音[li],它是“的”、“地”、“... 在以清代河南话为方言背景的《歧路灯》里,结构助词“哩”兼有“的”、“地”、“得”的用法;“哩”用同“的”时,又体现出跟后期近代汉语“的”相一致的演变特点。结构助词“哩”跟语气助词“哩”同形、音[li],它是“的”、“地”、“得”共同词音形式的方言变体。除河南方言外,在另外的一些现代方言里,也有结构助词[ti]→[1i]→系的音变现象,这类音变词用法、词音上的差异以及现代北京话“的”、“地”、“得”同音[ta]的形成历史与影响因素,都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路灯》 结构助词 “哩” 语法
下载PDF
老挝留学生汉语结构助词“的”习得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齐春红 陈海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1年第2期70-77,共8页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难点,即"的"和"地"、"得"的区别,"的"字短语的使用,称谓性定语的使用语境,多项定语中"的"字的使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偏误 难点 习得
下载PDF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分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振中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127,共5页
"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的一个典型成员。"的"的分合问题,既涉及语法研究,也关联语用实践,同时还与书面语的规范问题紧密相连。为此,文章以"的"的分合史和分合观为经纬,对"的"的分合问题进... "的"是现代汉语结构助词中的一个典型成员。"的"的分合问题,既涉及语法研究,也关联语用实践,同时还与书面语的规范问题紧密相连。为此,文章以"的"的分合史和分合观为经纬,对"的"的分合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和必要思考。"的"的分合史分"由分趋合"、"总体趋分"、"分合相持"三个时期。期间,存有"分用"和"合用"两种观念,有过"分用"和"合用"两次争议。同时,"合用"观的理由问题,分合史各期的划分问题,"分化说"的提法问题,实践检验的权威性问题,也都与"的"的分合问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的” 分合史 分合观 分合问题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历程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政杰 《汉语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3-35,共13页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 本文透过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化过程考察,试图找出导致今日这些语言现象的机制与动因。结构助词"的"借代了早期结构助词"底"。结构助词"的"的基本功能是语法词/附着词,其他用法是在此基础上,经过重新分析、类推、主观化等语法化手段而来。结构助词"的"经历了以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法词/附着词>词内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语法化 重新分析 类推 主观化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与“地”的分合问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1-155,186,共6页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言和历史的印证;(4)结构助词"的"、"地"与标记所释外语单词的词性时所用的"的外"、"地外"不是一回事,后者用法不能进入汉语结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合并 同一性 歧义 外语词性标记
下载PDF
闽南方言的结构助词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如龙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6,共9页
关键词 闽南方言 结构助词
下载PDF
结构助词“得”与“的”的分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阳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结构助词“得”常有写成“的”的情形,近年来这种情形更多,尤其是影视字幕,有的干脆把“得”写成“的”。一般来说,“得”与“的”是不能合并的,其原因一是“得”写成“的”会出现不少难于排解的歧义;二是“得”写成“的”会在一定程度... 结构助词“得”常有写成“的”的情形,近年来这种情形更多,尤其是影视字幕,有的干脆把“得”写成“的”。一般来说,“得”与“的”是不能合并的,其原因一是“得”写成“的”会出现不少难于排解的歧义;二是“得”写成“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速度,因为有时要联系上文才能确定这个“的”是在偏正结构层面还是补充结构层面。但是有一种例外:“的”替代句末隐去补语的“得”;主要讨论这个“的”(即“得”)的分布条件以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助词 习惯 分用 歧义 语境
下载PDF
福州方言的结构助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泽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4,共8页
关键词 福州方言 结构助词 句法结构
下载PDF
篇名中的结构助词“的”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云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8-95,共8页
“的”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 ,学术界对“的”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选择性和强制性两个方面探讨篇名中“的”的省略情况 ,并探讨了篇名中“的”省略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 篇名 结构助词 “的” 省略
下载PDF
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共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史秀菊 史荣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0-64,70,共6页
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兀/乃"与结构助词"的"具有语法共性,与普通话"这"相比,绛县方言的"这"更加虚化,已能自由出现在关系从句甚至无核关系从句之后替代结构助词"的";&q... 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兀/乃"与结构助词"的"具有语法共性,与普通话"这"相比,绛县方言的"这"更加虚化,已能自由出现在关系从句甚至无核关系从句之后替代结构助词"的";"兀/乃"比"这"的虚化更加彻底,远指功能已经消失。"这"、"兀/乃"的结构助词功能应该经过重新分析。但"这"、"兀/乃"还不能完全替代"的",主要原因是其指示功能还存在,宾语位置的非定指特点使得指示词的出现还不自由。在形容词后"这"、"兀/乃"与"的"没有语法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方言 绛县方言 指示代词 结构助词
下载PDF
结构助词“的”有时不表修饰限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12,共6页
人们都认为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面的词语(定语)修饰限制后面的词语(中心语)。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时,结构助词“的”并不表修饰限制。这样的语言现象不少,不能算是特例。 一、动宾结构复合动词中间用“的” ... 人们都认为结构助词“的”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面的词语(定语)修饰限制后面的词语(中心语)。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有时,结构助词“的”并不表修饰限制。这样的语言现象不少,不能算是特例。 一、动宾结构复合动词中间用“的” “毕业”、“结婚”、“理发”、“洗澡”、“开学”、“收摊”等动宾结构的复合动词,在前面有一些词语的情况下,这个复合动词中间可以用结构助词“的”。由于这个动宾结构的复合动词表示活动、行为,所以前面一般有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的词语。 ①(什么时候)毕的业 ②(晚九点)收的摊 ③(在哪儿)洗的澡 ④(在什么地方)理的发 ⑤(怎么)结的婚 ⑥(怎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结构助词 动宾结构 词语 偏正结构 阳关 复合动词 年三十 主意 主谓
下载PDF
平远客家话的结构助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严修鸿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7,共11页
关键词 客家话 结构助词
下载PDF
关于东南方言结构助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项梦冰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7,共7页
关键词 东南方言 结构助词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结构助词“底”来源之辨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蒋冀骋 《汉语学报》 2005年第1期3-8,共6页
本文对结构助词“底”字来源于方位词说提出了质疑,在前人对“底”字的语法研究和源流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底”字来源于“之”、“者”合流说,并从语音上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结构助词 "底" 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