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教学中内容结构化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胜伟 《学周刊》 2020年第30期69-70,共2页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结构化训练是当前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结构化训练将为学生构建内容结构和语言结构的学习训练平台,促...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结构化训练是当前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为适应“新课标”要求,结构化训练将为学生构建内容结构和语言结构的学习训练平台,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文章将从语文结构化训练主渠道、语文结构化训练的内容与策略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内容结构化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结构化训练 方法与策略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学中内容结构化训练措施
2
作者 王亚莉 《教育界》 2023年第14期101-103,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而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结构化训练的。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语文学习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结构化训练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而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结构化训练的。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语文学习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结构化训练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内容结构化训练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内容 结构化训练
下载PDF
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对脑损伤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雁 吴卫红 +2 位作者 刘建军 李南玲 曾凡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对全面提高患儿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损伤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加强结构化智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均有增加,实验组训练前... 目的观察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对全面提高患儿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脑损伤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加强结构化智力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均有增加,实验组训练前后增加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认知、自理和社会适应分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化智力训练系统可全面提高脑损伤患儿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儿童 康复 智力 结构化智力训练
下载PDF
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在临床见习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古联 林浩海 +4 位作者 谭庆晶 区锏 黄中 涂斯婧 王天保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2015级进入临床见习的1个班级的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例,女生3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组为研究组与对... 目的探讨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见习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2015级进入临床见习的1个班级的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例,女生3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取PBL教学法,研究组学生采取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并对其接受的临床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考核成绩显示,接受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研究组见习生的基础理论、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临床思维能力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PBL教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操作技能考评成绩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教学模式认知情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增强与患者沟通能力、有助于形成临床思维、有利于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等方面,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好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见习课程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同时得到见习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临床思维训练 PBL教学法 见习教学 神经内科 应用效果 教育
下载PDF
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晓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8例脑性瘫痪语言障碍儿童,对患儿的语言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定训练计划,将构音和语言发育的内容融合,以游戏方式对...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18例脑性瘫痪语言障碍儿童,对患儿的语言障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定训练计划,将构音和语言发育的内容融合,以游戏方式对患儿进行训练。通过构音障碍评定和智力测验对结构化系统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7例患儿的发音正常,治愈为38.9%;11例患儿的言语智商达正常,有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结构化系统训练可以有效解决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系统训练 脑性瘫痪儿童 语言障碍
下载PDF
结构化系统训练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小玲 张卫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78-679,共2页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7例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应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订个别化训练计划。将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水平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以游戏方...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7例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应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订个别化训练计划。将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水平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以游戏方式训练。每周五次,每次30 min,3个月为1个疗程,共训练1~3个疗程。用构音障碍的评定及智力测验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通过17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治疗前后语音水平、言语智商的比较。发现6例发音正常,治愈率35.29%;10例言语智商达到正常水平,占59%;总有效率100%。【结论】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训练疗效与口腔功能、智力因素、喂养方式及家庭配合情况关系密切。结构化系统训练,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障碍 结构化系统训练 语音水平 言语智商
下载PDF
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ABC、ATEC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艳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6期996-997,共2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检查量表(ABC)以及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80例自闭症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行为检查量表(ABC)以及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80例自闭症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BC、ATE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ABC及ATEC各项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可提升自闭症患儿语言及社交能力,减轻心理障碍,同时改善感知及行为异常,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结构化教育康复训练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 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
下载PDF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探讨
8
作者 范海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211-211,共1页
探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2015年~2018年1月份本院接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治疗。结果: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 探讨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方法:2015年~2018年1月份本院接受的儿童孤独症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观察组通过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治疗。结果: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ABC评分对比,观察组效果显著。结论: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结构化教育联合家庭康复训练 治疗 儿童孤独症 效果探讨
下载PDF
婴幼儿如厕训练的合理性思考
9
作者 黄小莲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6,共4页
养育者对婴幼儿如厕的引导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婴幼儿今后的生理健康和排泄习惯,而且会对婴幼儿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传统的育儿习俗"把尿"基本上是不可取的。如厕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婴儿生理成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养育者对婴幼儿如厕的引导是否得当不仅影响着婴幼儿今后的生理健康和排泄习惯,而且会对婴幼儿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传统的育儿习俗"把尿"基本上是不可取的。如厕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婴儿生理成熟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如果要对婴幼儿进行如厕训练,也应建立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成熟的条件基础上,给婴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引导婴幼儿进行自发性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厕 把尿 渐进式训练模式 结构化行为训练模式
下载PDF
自闭症的结构化交际训练:TEACCH方案的考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尤娜 杨广学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51,共5页
作为一个基于特殊教育的自闭症干预模式,TEACCH方案综合利用学校和家庭背景中的教育资源,运用时间-空间的视觉象征,使教育环境高度结构化,易于为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学习"来促进交际能力训练... 作为一个基于特殊教育的自闭症干预模式,TEACCH方案综合利用学校和家庭背景中的教育资源,运用时间-空间的视觉象征,使教育环境高度结构化,易于为自闭症儿童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学习"来促进交际能力训练的目标。文章综述了该方案的理论和实践特色,结构化交际训练的组织原则,结构化交际训练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和推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结构化交际训练 治疗和教育方案
原文传递
浅谈结构化教育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朱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7-19,共3页
分析孤独症儿童接受结构化教育训练对其康复的作用。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因孤独症入院的儿童内随机选择40例,依据干预形式进行组别分类,即实验与对照,各组患儿20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结构化教育训练... 分析孤独症儿童接受结构化教育训练对其康复的作用。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因孤独症入院的儿童内随机选择40例,依据干预形式进行组别分类,即实验与对照,各组患儿20例。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结构化教育训练,对比效果。结果 护理前,实验组CARS评分为(48.32±4.22)分,对照组CARS评分为(49.32±4.33)分,对比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CARS评分为(33.32±3.21)分,对照组CARS评分为(40.32±4.22)分,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孤独症儿童实施结构化教育训练,可以促使患儿康复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教育训练 孤独症儿童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银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它是指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元认知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有重大的指导作...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它是指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元认知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三种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知识结构化训练 大声思维训练 反思学习训练
下载PDF
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13
作者 黄银色 《成功》 2017年第5期65-66,共2页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它是指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元认知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有重大的指...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或反审认知,它是指人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而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元认知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运用三种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知识结构化训练 大声思维训练 反思学习训练
下载PDF
Disruptive behavior in the workplace: Challenges for gastroenterology fellows 被引量:1
14
作者 Nalinee Srisarajivakul Catherine Lucero +5 位作者 Xiao-Jing Wang Michael Poles Colleen Gillespie Sondra Zabar Elizabeth Weinshel Lisa Malt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18期3315-3321,共7页
To assess first-year gastroenterology fellows’ ability to address difficult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in the workplace us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 (OSCE).METHODSTwo OSCEs (“distracted care team”... To assess first-year gastroenterology fellows’ ability to address difficult interpersonal situations in the workplace us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 (OSCE).METHODSTwo OSCEs (“distracted care team” and “frazzled intern”) were created to assess response to disruptive behavior. In case 1, a fellow used a colonoscopy simulator while interacting with a standardized patient (SP), nurse, and attending physician all played by actors. The nurse and attending were instructed to display specific disruptive behavior and disregard the fellow unless requested to stop the disruptive behavior and focus on the patient and procedure. In case 2, the fellow was to calm an intern managing a patient with massiv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objective in both scenarios was to assess the fellows’ ability to perform their duties while managing the disruptive behavior displayed by the actor. The SPs used checklists to rate fellows’ performances. The fellows completed a self-assessment survey.RESULTSTwelve fellows from four gastrointestinal fellowship training programs participated in the OSCE. In the “distracted care team” case, one-third of the fellows interrupted the conflict and refocused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 Half of the fellows were able to display professionalism despite the heated discussion nearby. Fellows scored lowest in the interprofessionalism portion of post-OSCE surveys, measuring their ability to handle the conflict. In the “frazzled intern” case, 68% of fellows were able to establish a calm and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 Despite this success, only half of the fellows were successfully communicate a plan to the SP and only a third scored “well done” in a domain that focused on allowing the intern to think through the case with the fellow’s guidance.CONCLUSIONFellows must receive training on how to approach disruptive behavior. OSCEs are a tool that can assess fellow skills and set a culture for open discu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ruptive behavior Fellow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