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薛士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选取33只小白鼠按照融合蛋白免疫情况的不同分为Rv1009组、BCG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方式对三组小白鼠中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滴速情况进行观察。分离小白...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方法选取33只小白鼠按照融合蛋白免疫情况的不同分为Rv1009组、BCG组和生理盐水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方式对三组小白鼠中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滴速情况进行观察。分离小白鼠的脾淋巴细胞后采用体外抗原刺激的方式和MTT比色法对小白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进行观察。采用ELISA方法检测淋巴细胞悬液中鼠源性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的产生水平。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免疫小白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速为1:13800,淋巴细胞增殖的指数为(2.42±0.17),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小白鼠的淋巴细胞增值指数(P<0.05)。在ELISA检测方面,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免疫组小白鼠的IFN-γ、IL-10、IL-12产生水平分别为(1422±31)、(502±10)、(310±12)ng/L,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小白鼠的IFN-γ、IL-10、IL-12产生水平(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v1009结构域多肽在体外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效果更好,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1009 结构域多肽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小窝蛋白-1脚手架区结构域多肽对脂多糖诱导肺泡巨噬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活性增加及M1/M2表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洪侃 郁志明 +6 位作者 孙雪倩 吴晨 翁平 魏明霞 左静 陈俊良 庞庆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5-860,共6页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脚手架区结构域(CSD)多肽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Ms)血红素加氧酶-1(HO-1)活性增加和M/2表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全长野生型CSD多肽和101位氨基酸缺失的截短型突变CSD多肽(Δ10...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脚手架区结构域(CSD)多肽对脂多糖(L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AMs)血红素加氧酶-1(HO-1)活性增加和M/2表型极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全长野生型CSD多肽和101位氨基酸缺失的截短型突变CSD多肽(Δ101CSD)与HO-1的结合情况。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原代AMs,细胞融合达到80%时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同步化处理,并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LPS组加入100 μ/的LPS处理16 h;LPS +血晶素组加入100 μ/的LPS和20 μmo/血晶素处理16 h;野生型CSD多肽+ LPS +血晶素组在LPS处理前6 h加入10 μmo/野生型CSD多肽预处理;Δ101CSD + LPS +血晶素组在LPS处理前6 h加入10 μmo/ Δ101CSD预处理。各组处理16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Ms细胞膜小窝蛋白-1(Cav-1)与HO-1的结合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AMs的M1型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206(CD206)、IL-10的mRNA表达;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HO-1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CSD和Δ101CSD多肽均能与HO-1结合,且二者结合能力无明显差异;但101位Arg缺失导致Δ101CSD多肽与HO-1的部分结合区域消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Cav-1和HO-1均低表达;LPS组和LPS +血晶素组Cav-1与HO-1大量结合;野生型CSD和Δ101CSD多肽均能明显减少LPS诱导的HO-1与Cav-1结合。HO-1活性分析结果显示:给予LPS刺激后,HO-1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晶素可促进LPS诱导HO-1活性升高;给予两种CSD多肽预处理后,HO-1活性均进一步升高,以野生型CSD多肽作用更加显著,与LPS +血晶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ol·mg-1·h-1:3?683±266比2?408±132,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LPS可诱导细胞炎性因子及M1型标志物水平升高,M2型标志物水平下降;而血晶素可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及M/2表型极化。与LPS +血晶素组相比,给予野生型CSD多肽预处理后,AMs中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同时可降低M1型标志物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TNF-α mRNA(2-??Ct):6.82±0.05比8.70±0.24,iNOS mRNA(2-??Ct):331.50±32.05比506.70±0.10,均P〈0.05〕,增加M1型标志物IL-10 mRNA的表达水平(2-??Ct:269.09±6.54比119.05±3.30,P〈0.05);而101位缺失部分削弱了CSD多肽对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且只能降低iNOS mRNA的表达水平(2-??Ct:429.11±8.92比506.70±0.10,P〈0.05),说明其促使AMs由M1表型向M2表型转化的能力较差。两种多肽对CD206的表达均无影响。 结论野生型CSD多肽可减少LPS诱导的Cav-1与HO-1结合、增加HO-1活性,促进AMs由M1表型向M2表型转化,抑制促炎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窝蛋白-1 脚手架区结构域多肽 血红素加氧酶-1 肺泡巨噬细胞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