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30
1
作者 冯毓云 《北方论丛》 2004年第1期21-26,共6页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的缔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陌生化体验 诗语难化 陌生化变形 结构延宕
下载PDF
《哈姆雷特》的间离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袁翔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布莱希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间离手段和陌生化技巧。剧中的间离效果体现在:叙述手段的陌生... 布莱希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间离手段和陌生化技巧。剧中的间离效果体现在:叙述手段的陌生化、结构的延宕、语言的间离、对位等。莎翁精心地运用间离手法使哈姆雷特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戏剧效果及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离理论 间离效果 结构延宕 对位
下载PDF
试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间离”
3
作者 袁翔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布莱西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西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间离手段和效果。莎翁精心地运用间离手法使其戏剧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戏剧效果... 布莱西特与莎士比亚虽属不同时代的戏剧家,但在戏剧表现手法上仍然可找到相似处。本文运用布莱西特戏剧的间离理论,从戏剧结构和情节上探讨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间离手段和效果。莎翁精心地运用间离手法使其戏剧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戏剧效果及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间离理论 间离效果 结构延宕 对位
下载PDF
再论“陌生化”理论——解读《狂人日记》的“陌生化”
4
作者 刘雪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112-113,共2页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艺术的陌生化手法,打破人们意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唤起对象对...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艺术的陌生化手法,打破人们意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唤起对象对生活的新奇感受和重新审视,而"陌生化"艺术手法包括三种艺术程序:即诗语的难化、创造性的变形、结构的延宕。我国作家鲁迅的伟大著作《狂人日记》中,就自觉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并且产生了那种"新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诗语难化 创造性变形 结构延宕 《狂人日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