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串联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模拟
1
作者 王玉梅 纪金豹 王东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80-86,共7页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大尺度甚至足尺模型结构的地震作用复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实时求解是影响试验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决定试验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数值子结构的求解...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大尺度甚至足尺模型结构的地震作用复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实时求解是影响试验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决定试验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提升数值子结构的求解性能,将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k, LSTM)网络引入到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分别构建了用于模拟试验子结构和数值子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在训练数据中引入时滞以模拟系统延迟带来的影响。选择5层钢框架模型结构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稳定性和时滞补偿能力,计算效率可满足实时控制要求;所提出的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数值子结构实时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LSTM)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实时混合试验 结构试验技术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大兴 闫维明 +2 位作者 陈彦江 唐贞云 李振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18,共5页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试验系统的时滞与补偿。时滞会影响试验的精度、系统的稳定,甚至造成计算结果的发散。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神经网络是解决时滞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对作动器...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试验系统的时滞与补偿。时滞会影响试验的精度、系统的稳定,甚至造成计算结果的发散。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神经网络是解决时滞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对作动器的信号进行预测。通过仿真分析发现,神经网络的时滞补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时滞补偿
下载PDF
调谐液体阻尼器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惠蒙 吴斌 +1 位作者 谭晓晶 戴君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0-75,共6页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将结构模型作为数值子结构在计算机中计算,将调谐液体阻尼器(TLD)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试验。在TLD和振动台之间安装剪切力测量装置,将地震波和测量剪切力输入到数值子结构中,采用中心差分法进行数值子结构运动方程...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将结构模型作为数值子结构在计算机中计算,将调谐液体阻尼器(TLD)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试验。在TLD和振动台之间安装剪切力测量装置,将地震波和测量剪切力输入到数值子结构中,采用中心差分法进行数值子结构运动方程的求解,计算得到结构顶层的绝对加速度,再由振动台将加速度实时加载到试验子结构上,这样实现结构和TLD耦合体的地震模拟。对剪切力测量平台进行性能试验,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正确性。对一个单自由度结构有TLD控制时的加速度响应进行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结果验证了TLD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加速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剪切力测量平台 结构控制
下载PDF
基于等效力控制方法TLD减振结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国山 郑震云 +2 位作者 杨凯博 谭晓晶 吴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通常采用数值模拟和小比例尺试验的方法研究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对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由于TLD依靠水的晃动来提供减振力,精确的数值模型不易建立;另外,振动台模型试验又只能进行小比例尺试验,难以真实反映原型结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 通常采用数值模拟和小比例尺试验的方法研究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对结构的减振控制效果。由于TLD依靠水的晃动来提供减振力,精确的数值模型不易建立;另外,振动台模型试验又只能进行小比例尺试验,难以真实反映原型结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等效力控制方法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以真实揭示TLD减振控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惯性试件的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结果与精确解吻合很好,表明基于等效力控制方法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很好的精度;(2)TLD减振控制三层钢框架系统的振动台全结构和子结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证明了基于等效力控制方法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具有很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液体阻尼器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 等效力控制方法 减振控制 动力子结构
下载PDF
低层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足尺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平山 纵斌 +2 位作者 恽燕春 李进军 周颖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13,125,共8页
在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中集成夹心保温材料,设计形成适用于低层建筑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具有构件生产和施工优势,具有应用推广前景。为研究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对一栋两层两开间足尺模型进行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结构在不... 在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中集成夹心保温材料,设计形成适用于低层建筑的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具有构件生产和施工优势,具有应用推广前景。为研究该体系的抗震性能,对一栋两层两开间足尺模型进行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损伤累积过程,研究试验模型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该结构在7度多遇、7度设防地震作用下基本保持完好,在7度罕遇、8度罕遇、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试验模型自振频率出现一定下降,外观出现裂缝并随着地震作用的增强而不断发展,但结构没有明显的破坏现象,基本性能稳定。试验模型能够满足现行抗震规范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在低层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双面叠合夹心保温剪力墙 足尺结构振动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地震模拟振动台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洋 王向英 田石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了克服地震模拟振动台对试验结构尺寸和质量的限制,并降低试验费用,将子结构试验技术应用于振动台试验,并提出了新型的振动台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介绍了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基本原理,分析了2种实时加载方式和加载的具体过程,探讨了振... 为了克服地震模拟振动台对试验结构尺寸和质量的限制,并降低试验费用,将子结构试验技术应用于振动台试验,并提出了新型的振动台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介绍了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基本原理,分析了2种实时加载方式和加载的具体过程,探讨了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数值积分算法的特点,并结合算例分析了数值积分算法的稳定性和试验的可行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数值积分步长足够小、试验控制系统的滞后不大时,振动台子结构试验的结果能够很好地与全结构试验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 振动台子结构混合试验 中央差分法 数值仿真 建筑抗震
下载PDF
土-相邻结构相互作用子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涛 姜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7-214,共8页
以土-相邻结构体系和土-单体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依托振动台并融合子结构试验技术,通过在试验中引入分支模态方法,利用多子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耦合项把地基子结构的数值计算和上部模型结构的物理试验联系起来协同分析,实现了考虑土-相邻... 以土-相邻结构体系和土-单体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依托振动台并融合子结构试验技术,通过在试验中引入分支模态方法,利用多子结构间的相互作用耦合项把地基子结构的数值计算和上部模型结构的物理试验联系起来协同分析,实现了考虑土-相邻结构相互作用(SASI)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的子结构振动台试验。以由两个相同四层钢框架结构与地基土组成的土-相邻结构体系为例,讨论了模型结构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在各地震动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土-单体结构体系和土-相邻结构体系中模型结构的顶层位移、加速度和底部剪力,研究了SASI效应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与土-单体结构体系相比,SASI效应使结构的地震响应峰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影响程度和地震波的频谱成分组成以及体系自身的动力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相邻结构相互作用(SASI) 结构振动试验 分支模态法 耦合项 地震响应
下载PDF
使用Chang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及数值模拟
8
作者 傅博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179,共8页
提出了使用无条件稳定显式Chang积分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包括子结构定义及试验流程。进行某12层剪切型结构的整体结构及子结构方法的时程分析,整体结构分析结果作为子结构方法分析结果的参照。对于无时滞的情形,采用两种... 提出了使用无条件稳定显式Chang积分算法的剪切型子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包括子结构定义及试验流程。进行某12层剪切型结构的整体结构及子结构方法的时程分析,整体结构分析结果作为子结构方法分析结果的参照。对于无时滞的情形,采用两种误差指标来量化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积分时间步长及时程分析类型对结果的影响。最后,考虑时滞对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不存在时滞时,即便在较大的积分时间步长的情况下,子结构方法的分析结果依然可以较好地吻合整体结构的分析结果;当系统存在时滞时,时滞对子结构方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算法 结构振动试验 剪切型结构 数值模拟 时滞
下载PDF
对多级孔板泄洪洞结构振动的研究
9
作者 曾昭扬 李未显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31-35,共5页
(一) 概述黄河小浪底水库泄洪洞采用多级孔板布置方案,在洞内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个孔板环以缩窄过水断面,使水流经过孔板环时发生突然收缩和突然扩散。
关键词 多级孔板 泄洪洞 结构振动试验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伟宏 崔双双 +1 位作者 吕大刚 李雁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5,共9页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是预测结构最大变形能力,确定结构之间最小距离,防止结构在地震作用时因相互碰撞而发生倒塌的关键设计参数。但是目前我国结构抗震规范中并没有引入结构位移放大系数的概念。考虑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严格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17个典型RC框架结构,采用OpenSees进行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并采用结构振动台试验数据和拟静力试验数据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别采用非线性静力方法和非线性动力方法,对所设计典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按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可以预测结构临界倒塌状态时的结构最大弹塑性变形。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VI、VII、VIII度RC框架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结构位移放大系数与结构反应修正系数的比值(Cd/R)在0.8~1.2范围内,这和NEHRP推荐条文中的取值相近,但稍微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位移放大系数能力值 结构振动试验 钢筋混凝土结构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不同地震激励输入方法下结构反应差异的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
11
作者 陈文辉 《广东建材》 2016年第8期61-65,共5页
本文推导并说明了加速度输入模型中的等效荷载法和位移输入法的差异在于外加阻尼力的引入,并证明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根据某框架结构缩尺模型数据,建立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地震加速度输入和位移输入条件下的无阻... 本文推导并说明了加速度输入模型中的等效荷载法和位移输入法的差异在于外加阻尼力的引入,并证明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根据某框架结构缩尺模型数据,建立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地震加速度输入和位移输入条件下的无阻尼局部模型结构反应,验证了两种地震记录的一致性。采用两种地震激励输入方法分别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两种地震激励输入方法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说明了外加阻尼力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荷载法 位移输入法 地震记录 框架结构缩尺模型振动试验
下载PDF
混凝土桥梁损伤诊断及承载力评估述评 被引量:20
12
作者 包龙生 于玲 +1 位作者 黄海 杨炳成 《东北公路》 2003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阐述了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承载力与安全性评估、健康检测及损伤诊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系统论述了适用于混凝土桥梁损伤识别的检测技术、诊断方法 ,以及带损伤混凝土桥梁的承载力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混凝土桥 损伤诊断 承载力 安全性评估 结构振动试验 神经网络方法 动力指纹分析法 模型修正法 专家系统法
下载PDF
Effect of Lithology and Structure on Seismic Response of Steep Slope in a Shaking Table Test 被引量:15
13
作者 LIU Han-xiang XU Qiang LI Yan-ro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371-383,共13页
Studies on landslides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howed that topography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mplifying the seismic shaking, and among other factors, lithology and slope structure controlled the spatial occ... Studies on landslides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showed that topography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mplifying the seismic shaking, and among other factors, lithology and slope structure controlled the spatial occurrence of slope failures. The present study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on four rock slopes with steep angle of 60° by means of a shaking table. The recorded Wenchuan earthquake waves were scaled to excite the model slopes. Measurements from accelerometers installed on free surface of the model slope were analyzed, with much effort on timedomain acceleration responses to horizontal components of seismic shak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amplification factor of peak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RPHA, was increasing with elevation of each model slope, th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halves of the slope exhibited different increasing patterns. As excitation intensity was increased, the drastic deterioration of the inner structure of each slope caused the sudden increase of RPHA in the upper slope part. In addition, the model simulating the soft rock slope produced the larger RPHA than the model simulating the hard rock slope by a maximum factor of 2.6. The layered model slope also produced the larger RPHA than the homogeneous model slope by a maximum factor of 2.7. The upper half of a slope was influenced more seriously by the effect of lithology, while the lower half was influenced more seriously by the effect of slop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response Shaking table test TOPOGRAPHY LITHOLOGY Slope structure
下载PDF
Passive control experiment of building with spacious first story by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14
作者 李庆祥 王伟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5年第6期613-619,共7页
Based on the former performance capacity experiments of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PMF) and electro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 Based on the former performance capacity experiments of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including the permanent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PMF) and electro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EMF), a 5-story steel frame model with spacious first story is designed and made according to a scale of 1/4. The magnet-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can realize continuously varied controlling force, with rapid response and reverse recognition. Therefore, they overcome shortcomings usually found i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whose force models are invariable. The two kinds of devices were fixed on the flexible first story of the structure model, and the shaking table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In these tes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in structural control were confirmed. In this paper,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F EMF spacious first story shaking table test structural control
下载PDF
Shaking table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propertie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15
作者 ZHOU Lincong ZHENG Yifeng PAN Shunchun 《Global Geology》 2009年第3期168-173,共6页
It is considered thai the damage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is minor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catastrophic damages induced by several recent earthquakes (e. g. Kobe earthquake in 1995 )... It is considered thai the damage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is minor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catastrophic damages induced by several recent earthquakes (e. g. Kobe earthquake in 1995 ) revealed that the study on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s indispensable. The dynamic behavior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are analyzed by using shaking table tests ( both shallow-and deep-burie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3D FEM) includ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put motions, individually and simultaneously. From the results,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collapsed due to strong horizontal forces although vertical deformation is not negligible. The vertical excitation increases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 especially the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at the upper section; the soil influenced the property of soilstructure system. In the same excitation, the response in shallow-buried test is larger than deep case. Both overburden and vertical earthquak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sponse of structure and those are two critical aspects in the design of the large-spa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such as subway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structures EARTHQUAKE shaking table test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