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与应力-位移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伟 张芳 孙斌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69-1473,共5页
为研究土-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4个不同含水率的土-结构接触面改进直剪试验,并结合数学特征对接触面的应力-位移模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岩石接触面、土体内部的抗剪强度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土-砖接触面的抗剪强... 为研究土-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4个不同含水率的土-结构接触面改进直剪试验,并结合数学特征对接触面的应力-位移模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土-岩石接触面、土体内部的抗剪强度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土-砖接触面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基本上先增大后减小;②土-岩石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总小于土体内部抗剪强度;③土-砖接触面的抗剪强度与土体内部抗剪强度的大小关系随含水率增大而变化。提出了一个新的接触面应力-位移复合指数模型,新模型对硬化型和软化型曲线都适用,克服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对比分析表明,新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接触面 剪切试验 应力-位移模型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全过程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优 任加琳 +1 位作者 李赛 熊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2,共9页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接触面的变形特征和应力路径,并构建反映土-结构接触面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面剪切特性的主要因素.界限法向应力的存...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接触面的变形特征和应力路径,并构建反映土-结构接触面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面剪切特性的主要因素.界限法向应力的存在使得剪切破坏模式发生转变,其数值与接触面的粗糙度和土体的相关剪切属性有关.此外对接触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进行改进,在忽略接触面厚度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剪切过程中的"三阶段"模式,提出了考虑接触面剪切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改进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其正确性.该模型可以反映一定法向应力情况下土-结构接触面周围的整体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接触面 直剪试验 全过程剪切变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黏性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变形时的渗透机理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千惠 王翔南 +2 位作者 湛正刚 于玉贞 吕禾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121,共9页
高心墙堆石坝在心墙和岸坡混凝土垫层间常设有一层接触黏土。这层接触黏土在缓解心墙与混凝土之间较大的不协调变形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接触面附近土体在高水头作用下产生大剪切变形,处于复杂的应力、变形和渗流状态。工程... 高心墙堆石坝在心墙和岸坡混凝土垫层间常设有一层接触黏土。这层接触黏土在缓解心墙与混凝土之间较大的不协调变形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抗渗能力。接触面附近土体在高水头作用下产生大剪切变形,处于复杂的应力、变形和渗流状态。工程界普遍对此处是否更容易发生渗透破坏抱有疑问。接触面剪切-渗流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土体与结构之间发生较大剪切错动的情况下,渗透性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对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在Biot固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剪切渗透系数模型反映物理状态和变形对渗流场的影响,利用接触面单元反映试验中不同部件之间的接触关系,建立多体-多场耦合分析方法,对接触面剪切-渗流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结果,揭示了在接触面剪切-渗流的过程中,土体内部的应力-变形和孔隙比的演化过程以及渗透特性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结构接触面 渗流机理 石坝
下载PDF
地下综合管廊土-结构接触面参数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施有志 孙爱琴 +1 位作者 林树枝 阮建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1-819,共9页
为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参数对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建立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模型边界采用激励侧固定边界、远离激励侧黏性边界、其余侧自由场边界的优化组合动力边界,土体本构采用HSS模型,接触面采用改进Goodman单元,动力... 为研究土-结构接触面参数对地下综合管廊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建立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模型边界采用激励侧固定边界、远离激励侧黏性边界、其余侧自由场边界的优化组合动力边界,土体本构采用HSS模型,接触面采用改进Goodman单元,动力荷载考虑三种情况(Rayleigh波的作用、底部激励了美国加利福尼亚Upland地震波以及前两者的共同作用),分别研究不同地震动输入、接触面折减系数的改变对综合管廊内力及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折减系数条件下,与静力作用相比,动力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明显增大,综合管廊设计时应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内力增大的情况;随着界面折减系数的增加,正弯矩极值减小,负弯矩极值增大,加速度峰值增大;在相同接触面折减系数条件下,底部地震波输入产生的结构内力极值显著高于仅有Rayleigh波输入的情况;考虑Rayleigh波和地震波共同作用条件下,引起的管廊结构内力极值与仅考虑底部地震波输入时的结构内力极值差异不大。研究成果可供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地震响应精细化数值模拟及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结构接触面 折减系数 地震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少飞 戴志广 +1 位作者 刘鑫 刘欣怡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1,228,共6页
针对地下空间开发等原因引起的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特性,制备了干密度、孔隙比、含水率和饱和度4类物理性质指标变化的扰动土样,在传统应变控制直剪仪上通过改进的试验方案,探究扰动土与粗糙、光滑和极光滑3类粗糙度接触面的抗剪... 针对地下空间开发等原因引起的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特性,制备了干密度、孔隙比、含水率和饱和度4类物理性质指标变化的扰动土样,在传统应变控制直剪仪上通过改进的试验方案,探究扰动土与粗糙、光滑和极光滑3类粗糙度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各类粗糙度接触面,抗剪强度及外摩擦角,均随含水率、孔隙比、饱和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而随干密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其中含水率在10%~15%或饱和度在40%~50%范围时改变显著。对于极光滑接触面,抗剪强度及外摩擦角受土的扰动影响微小,基本可以忽略。试验结果为扰动土-结构接触面抗剪强度规律和扰动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 -结构接触面 抗剪强度 粗糙度
下载PDF
结构—土接触面力学行为特性的研究综述
6
作者 柳继平 夏红春 《山西建筑》 2005年第18期1-3,共3页
对结构—土接触面力学行为特性本构关系,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力学行为特性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一些看法,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结构-土接触面 力学行为 本构关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次加载面摩擦模型的接触面剪切特性研究
7
作者 龚涛 刘开富 +3 位作者 谢新宇 许纯泰 娄扬 郑凌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28-1335,1352,共9页
为了反映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特性以及剪切速率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提供的FRIC子程序,采用显式积分算法,对能够表现接触面上应变软化的次加载面摩擦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利用该模型模拟土与结构接触面的直... 为了反映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特性以及剪切速率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提供的FRIC子程序,采用显式积分算法,对能够表现接触面上应变软化的次加载面摩擦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利用该模型模拟土与结构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直剪试验过程中次加载面摩擦模型接触面上的应力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次加载面摩擦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中的应变软化和密实状态的类砂土残余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下降的现象.在剪切位移的发展过程中,次加载面摩擦模型接触面上的切应力先增加后减小,接触面远离加载端一侧到另一侧的应力发挥水平先后达到最大值.该研究表明,次加载面摩擦模型可以用于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应变软化特性和速率相关性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接触面 直剪试验 应变软化 次加载面摩擦模型
下载PDF
平原水库土石坝穿坝建筑物三维渗流稳定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毅 张诚 钟静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第5期159-163,共5页
为研究平原水库土石坝穿坝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情况下的渗流稳定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穿坝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时土-涵管接触面上的渗流速度、渗透坡降、渗流孔压以及渗透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时,涵管顶部接... 为研究平原水库土石坝穿坝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情况下的渗流稳定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穿坝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时土-涵管接触面上的渗流速度、渗透坡降、渗流孔压以及渗透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涵管出现横向裂缝时,涵管顶部接触土体的渗流速度呈台阶型变化规律;涵管断裂后涵管顶部和底部接触土体在裂缝处的渗透坡降急剧增大,容易造成渗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库 穿坝涵管 -结构接触面 渗流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