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玉满 李新景 +4 位作者 王皓 陈波 蒋珊 马杰 代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1,共12页
目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对黑色页岩段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甚少。为此,以该盆地川南—川东坳陷及周缘的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自然伽马、岩石矿物、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并结合围岩岩相、地球... 目前,对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其对黑色页岩段沉积环境指示意义的研究甚少。为此,以该盆地川南—川东坳陷及周缘的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自然伽马、岩石矿物、薄片、地球化学等资料,并结合围岩岩相、地球化学、电性等地质特征的研究结果,探究龙马溪组结核体的发育特征,揭示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结核体产出层位与岩相特征区域差异大,结核体层在川南—川东南坳陷区发育于Coronograptus cyphus、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笔石带中,以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钙质黏土质混合页岩相、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为主,在川东—鄂西坳陷区发育于Demirastrites triangulatus、Lituigrapatus convolutus笔石带中,以黏土质硅质混合页岩相、硅质页岩相和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为主;②结核体层自然伽马曲线呈低谷响应特征,核体中心富集钙质或硅质,边缘富集黏土质和有机质;③结核体层多赋存于TOC介于0.8%~2.4%、黏土含量超过40%、脆性指数低于50%的碳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中,与优质页岩不共生;④鲁丹阶结核体层可作为川南坳陷腹部Coronograptus cyphus带中段对比标志层,埃隆阶结核体层不能单独作为区域对比标志层;⑤结核体主要形成于同沉积—早期成岩阶段,发育于前陆挠曲初期和前陆挠曲发展期,是前陆期深水—半深水陆棚相快速沉积的产物,结核体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前陆挠曲坳陷自南向北迁移。结论认为,结核体层与笔石、斑脱岩密集段相结合,对于笔石带分层和优质页岩分布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志留世 龙马溪期 结核体 笔石带 斑脱岩 前陆坳陷 快速沉积 优质页岩
下载PDF
基于三维FEM-SPH转换算法的截齿冲击结核体仿真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耀东 周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568-575,共8页
采用基于转换算法的FEM-SPH耦合方法,通过建立截齿冲击煤层及其内部结核体的三维模型,分析了截齿冲击位置对截齿载荷的影响,探讨了结核体尺寸与截齿载荷极值的关系,最后研究了结核体剥落的机理,结果表明:结核体尺寸和截齿冲击点是决定... 采用基于转换算法的FEM-SPH耦合方法,通过建立截齿冲击煤层及其内部结核体的三维模型,分析了截齿冲击位置对截齿载荷的影响,探讨了结核体尺寸与截齿载荷极值的关系,最后研究了结核体剥落的机理,结果表明:结核体尺寸和截齿冲击点是决定结核体剥落机理的主要因素,可以将其划分为旋转、压入、松动、截断、切削5种,且剥落载荷极值的大小顺序为截断>切削>压入>旋转>松动;当结核体几何中心点处于截齿截道上时,截齿的截割阻力极值最大,切向载荷最大,当截齿冲击点位于中心点两侧时,侧向载荷极值最大,当结核体几何中心位于截道外侧时法向载荷最大;截齿载荷极值与结核体长轴长度呈指数关系,并拟合出了关系式;3个方向的载荷极值与长轴尺寸也为指数关系,并给出了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体 FEM-SPH转换算法 剥落机理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太湖地区早全新世沉积物中富铁质棍状结核体成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左书豪 谢志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82,共11页
文章主要介绍太湖地区富铁质棍状结核体的原始直立产状、分布特征、外形特征,内部胶体结构及其矿物学组合特征,进而讨论棍状结核体的成因模式。棍状结核体横向上广泛分布于太湖及其周边地区,产于一层标志性泥质层中;纵向上,棍状结核体... 文章主要介绍太湖地区富铁质棍状结核体的原始直立产状、分布特征、外形特征,内部胶体结构及其矿物学组合特征,进而讨论棍状结核体的成因模式。棍状结核体横向上广泛分布于太湖及其周边地区,产于一层标志性泥质层中;纵向上,棍状结核体在不同高度,从湖底到山边的田地,山麓下的沟槽里都有发现。原始层位可见新鲜棍状结核体,外表颜色为钢灰色,断面灰色。扰动层位的棍状体多为表面磨损的短柱状,表面风化后出现灰褐色或黄褐色。棍状结核体原始产状为直立插于标志性泥质层中,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头部多为具有发散螺纹的半圆球。棍状结核体可细分为短柱状和长棍状。其中,短柱状直径0.5~1 cm,长度10 cm以内;长棍状直径1~2 cm,长度15~80 cm。太湖地区棍状结核体多含外壳,厚0.1~0.2 cm。棍状结核体表面多具螺旋纹,螺旋纹上多粘有细小球粒结核。棍状结核体内部包裹大量棱角分明、磨圆度差、分选差的石英晶屑,及少量岩屑及粉尘,主要胶结物为微米级自形程度高的菱铁矿晶体。结核内部局部区域包含大量小球粒集合体,小球粒是由菱铁矿微晶加少量晶屑组成。棍状结核体较密实,孔隙度小于20%。棍状结核体的原始直立产状说明其不是下伏硬黄土层的淘洗物,不会老于标志性泥质层的年龄(7 ka B.P.)。两种成因模式可以解释棍状结核体的成因,其一是水底淤泥中的胶体结核沉积生长成因模式;其二是空爆气柱中的合成与回落成因模式,结核体在气柱中合成,自空中落下,插入已有的泥质层或与泥质层一起落下。空爆气柱回落物的假说可以合理解释棍状菱铁矿结核体的产状及分布特征,也可解释其独特的外形和内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菱铁矿 棍状结核体 冲击 空中爆炸
下载PDF
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位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共4页
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核心问题是采煤机能否剥落硬结核体,以兖州矿区16上#、17#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煤壁破坏规律及硫化铁硬结核体剥落机理;然后对开采含硫化... 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核心问题是采煤机能否剥落硬结核体,以兖州矿区16上#、17#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煤壁破坏规律及硫化铁硬结核体剥落机理;然后对开采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的采煤机截割部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的破煤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解决了硫化铁硬结核体的剥落难题,实现了含硫化铁硬结核体薄煤层的综合机械化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开采 机械化开采 硫化铁 结核体 采煤机 截割部
下载PDF
含钙质结核体的粘性土与一般粘性土作为筑坝材料优缺点的分析研究
5
作者 张秀华 《安徽电力技术情报》 1998年第12期1-3,共3页
关键词 筑坝材料 含钙质结核体 粘性土 发电厂
下载PDF
萤石—Пай—Хой磷块岩结核体的组份
6
作者 И.,АА 胡应藻 《化工矿山译丛》 1991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萤石 磷块岩 结核体 组份
下载PDF
印度洋中央峡谷的铁锰结核体
7
作者 С.,НС 张言 《冶金地质动态》 1992年第1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结核体 印度洋
下载PDF
脊椎单椎体结核的CT诊断价值研究
8
作者 刘晓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分析和探讨CT在脊椎单椎体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脊椎单椎体结核患者30例,对临床收治患者的资料展开分析,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并明确诊断,观察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 分析和探讨CT在脊椎单椎体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脊椎单椎体结核患者30例,对临床收治患者的资料展开分析,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并明确诊断,观察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30例脊椎结核患者中,有单椎体6例(20.0%),双椎体12例(40.0%),3个椎体7例(23.3%),4个椎体受累5例(16.7%);T1W1多为均匀低信号,包括混杂信号;T2WI多为均匀高信号,包括混杂信号;MRI增强,病灶增强不均匀。结论 传统的脊椎结核诊断中,多采用X线检查的方式,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运用CT诊断检查,可增强检查范围,对显示椎弓根和骨破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借助核磁共振可以对患者脊椎结核椎体、椎间盘破坏程度进行清晰显示,并对患者神经系统损伤、椎旁脓肿等伤害进行辅助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将CT诊断与MRI进行结合使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治疗效果。脊椎结核病变类型较多,利用CT影像检查,可充分显示钙化、死骨等表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与其他病变情况进行诊断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单椎结核 CT诊断 研究价值
下载PDF
CT在脊柱单椎体结核中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9
作者 丁毅 伍耀宏 +2 位作者 顾后筠 陈勤 游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3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CT在脊柱单椎体结核中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接诊的85例疑似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X线、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MRI对脊... 目的探讨CT在脊柱单椎体结核中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接诊的85例疑似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X线、CT、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线、CT、MRI对脊柱单椎体结核的诊断效能;比较X线、CT、MRI对脊柱单椎体结核不同临床特征的诊断符合率;比较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和非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的不同CT表现发生率。结果85例疑似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诊断脊柱单椎体结核54例、非脊柱单椎体结核31例。X线、CT、MRI诊断脊柱单椎体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脊柱单椎体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脊柱单椎体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510,P<0.05);CT、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23、0.749,P<0.05)。X线、CT、MRI对椎体骨质破坏、椎管狭窄、椎旁脓肿、死骨形成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对椎体骨质破坏、椎管狭窄、椎旁脓肿、死骨形成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对椎体骨质破坏、椎管狭窄、椎旁脓肿、死骨形成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CT表现病灶边缘硬化、死骨、骨膜反应、椎旁脓肿、椎旁肿块强化、椎旁肿块内钙化发生率均高于非脊柱单椎体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脊柱单椎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与MRI相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MRI相比,CT检查费用低、扫描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较高,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单椎结核 手术病理诊断 病灶边缘硬化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玉满 沈均均 +4 位作者 邱振 李新景 张磊夫 张琴 王灿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8-1323,共16页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得到3点认识:①筇竹寺组结核体产出层位与岩相特征区域差异大。在川东—鄂西—湘黔和川南坳陷区,结核体主要发育于SQ1段,并以钙质硅质... 以四川盆地及周缘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结核体发育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得到3点认识:①筇竹寺组结核体产出层位与岩相特征区域差异大。在川东—鄂西—湘黔和川南坳陷区,结核体主要发育于SQ1段,并以钙质硅质混合页岩相、硅质页岩相、云质页岩相和白云岩相为主,黏土含量普遍在25%以下且明显低于围岩,TOC含量为下部核体高、上部核体低。在川中—川北坳陷区,结核体在SQ1段和SQ2段均发育,且以钙质页岩相和泥灰岩相为主,钙质明显高于围岩,黏土质较围岩显著降低,TOC含量普遍在1.50%以下。结核体内岩石矿物成分差异明显,钙质、硅质等脆性矿物主要富集于结核体中心区,黏土质和有机质则富集于结核体边缘,GR值大多表现为在核体中央区为相对低值响应、在核体边缘响应值明显升高的显著特征。②结核层普遍赋存于TOC含量在0.7%以上的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中,在SQ1段TOC>2.0%的炭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中尤其发育,在TOC>0.2%深灰色粉砂质页岩中也偶尔产出,显示结核体与深色页岩(尤其优质页岩)具有共生关系。③结核体为扬子海盆裂陷活动的重要沉积响应,根据筇竹寺组结核体分布特征及其与黑色页岩的配置关系,将筇竹寺期扬子海盆的裂陷活动划分为发展期(SQ1时期)、调整期(SQ2时期)和萎缩期(SQ3时期)3个期次。受SQ1时期大规模裂陷作用和上升洋流活动共同控制,扬子海盆结核体和富有机质页岩广泛发育于筇竹寺组下部。在裂陷调整期和萎缩期,随着裂陷活动减弱和萎缩,构造活动以区域抬升为主,水体变浅,洋流活动向东南方向退却,结核体和富有机质页岩仅在少部分裂陷区呈小规模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下寒武统 筇竹寺组 结核体 裂陷期 快速沉积 富有机质页岩
原文传递
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导向式干预对胸腰椎体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11
作者 钟亚琼 苏园园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最新数据显示,结核病已超过艾滋病成为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和淋巴系统,1%~3%为骨与关节结核[2],其中近一半为脊柱结核,又以胸腰椎体结核为最常见,临床多以手术干预,但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致残率高,需要加强... 最新数据显示,结核病已超过艾滋病成为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和淋巴系统,1%~3%为骨与关节结核[2],其中近一半为脊柱结核,又以胸腰椎体结核为最常见,临床多以手术干预,但治疗时间长,病情反复,致残率高,需要加强其护理工作。护理结局分类系统(Nursing outcome classification system,NOC)是继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分类后又一共同的专业语言,为护理诊断的重要补充,在患者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C 胸腰椎结核 护理效果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对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
12
作者 栗二毛 张斌青 +1 位作者 刘玉珂 张国庆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体结核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统计不同检...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胸腰椎体结核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腰椎体结核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采取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统计不同检查的检查时间及等待结果时长,并比较其病灶检出率及成像评分,分析不同检查诊断疾病的价值。结果 磁共振的检查时间短于多层螺旋CT,但等待检查结果时长大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中死骨形成的检出率高出磁共振,但椎旁脓肿、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检出率均低于磁共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层螺旋CT中死骨形成的成像评分高出磁共振,但椎旁脓肿、椎体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成像评分均低于磁共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磁共振在疾病中的检出率较高,同时成像质量较高,可成为胸腰椎体结核感染诊断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感染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
下载PDF
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宏其 李康华 +4 位作者 龙文荣 周江南 廖前德 邓展生 龚家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9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Z - plate-ⅡTM 和TSRH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2 7例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病人 ,结核 19例 ,肿瘤 8例 ;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 ,达病椎前外侧 ,病灶清除后植骨 ;17例采用植骨... 目的 :探讨Z - plate-ⅡTM 和TSRH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2 7例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病人 ,结核 19例 ,肿瘤 8例 ;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 ,达病椎前外侧 ,病灶清除后植骨 ;17例采用植骨、Z -plate -ⅡTM固定 ,10例采用TSRH内固定。结果 :2 7例随访 4~ 2 4个月 ,平均 18.6个月 ,术后照片侧弯和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矫正 80 %和 76 % ,植骨在术后 3~ 6个月内、平均 4个月时融合 ;有神经症状者在术后半年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 1.4 4级。结论 :在胸腰段椎体结核和肿瘤的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手术中 ,采用Z - plate-ⅡTM、TSRH内固定 ,是确实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前路内固定技术 治疗 胸腰段 结核
下载PDF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椎体结核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汪卫 周永强 王勇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体结核的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1年-2014年间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体结核总共70例。其中前路内固定组32例,后路内固定组38例。观察...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体结核的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1年-2014年间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体结核总共70例。其中前路内固定组32例,后路内固定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天数和术后脊柱后突畸形纠正角度,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经平均2年的随访证实,前路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短于后路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两组患者内固定植骨融合速度相当;前路组和后路固定组术后畸形矫正角度分别为13.1°,24.5°,有显著性差异(P〈P〈0.05)。结论脊柱结核前路内固定可以缩短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两组患者的植骨融合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相当,但后路手术对多椎体结核中后突畸形的矫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内固定术 病灶清除术
下载PDF
经颈椎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术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建明 张成程 +2 位作者 庄颖 文景 李占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术内固定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例颈、胸段椎体结核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行椎体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入钛网...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术内固定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例颈、胸段椎体结核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行椎体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入钛网、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6例均获得随访,随防时间1—3年,平均2年;患者血沉恢复正常,植骨完全融合,融合时间为5~9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全部恢复到E级。结核病灶无复发,术后后凸Cobb角为5—25°,平均13°,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防后凸Cobb角无明显丢失。结论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胸骨柄劈开术入路,对C7-T4椎体结核显露满意,创伤小,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是颈胸段椎体显露较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颈椎 胸骨柄 劈开 内固定
下载PDF
脊柱单椎体结核并椎管内脓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甄平 刘兴炎 +2 位作者 葛宝丰 李旭升 付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单椎体结核合并椎管内脓肿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3年7月~2002年3月收治的7例单椎体结核进行总结.病灶部位在颈椎1例,胸椎1例,腰椎5例.3例有神经症状.MRI检查5例,均发现椎管内脓肿.CT检查7例,均发现椎体后缘骨质局限性破... 目的:探讨单椎体结核合并椎管内脓肿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3年7月~2002年3月收治的7例单椎体结核进行总结.病灶部位在颈椎1例,胸椎1例,腰椎5例.3例有神经症状.MRI检查5例,均发现椎管内脓肿.CT检查7例,均发现椎体后缘骨质局限性破坏.7例均行椎管探查减压、病灶清除术,4例附加内固定及植骨.结果:本组7例术后局部无复发.3例合并神经症状者2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单椎体结核应用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出椎管内脓肿的大小及范围.椎管内脓肿宜早期进行病灶清除及椎管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单椎结核 椎管内脓肿 诊断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椎体结核的MRI诊断与鉴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杰 肖越勇 +2 位作者 李国英 郁冰冰 潘立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结核的MRI表现并与椎体肿瘤及转移瘤相鉴别。材料和方法: 26 例经手术证实的椎体结核及11 例临床证实的椎体肿瘤及转移瘤, 对其MRI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椎体结核椎间盘均破坏变窄, 椎体破坏部均与间... 目的: 探讨椎体结核的MRI表现并与椎体肿瘤及转移瘤相鉴别。材料和方法: 26 例经手术证实的椎体结核及11 例临床证实的椎体肿瘤及转移瘤, 对其MRI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椎体结核椎间盘均破坏变窄, 椎体破坏部均与间盘相邻。椎体与间盘均有破坏的20 例伴有椎旁冷脓肿。10 例脊柱转移瘤及1 例椎体原发肿瘤间盘未受累。结论: 椎体结核有其特征性表现, 仔细观察椎体受累的形态, 间盘及附件有无破坏以及冷脓肿的形成对椎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结核 鉴别诊断 肿瘤
下载PDF
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浩 陈一林 +2 位作者 孙振全 于淑侠 王军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行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7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前3 min及手术过程中静脉持续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持续泵注艾司洛尔(0.3 mg/kg);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行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患者78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插管前3 min及手术过程中静脉持续泵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持续泵注艾司洛尔(0.3 mg/kg);比较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麻醉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即刻(T4)和拔管后30 min(T5)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HR与收缩压(SBP)的乘积(RPP);于麻醉前、术后6及30 h时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血清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T1、T2及T4时点的HR、RPP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T0、T3及T5时点的HR、RPP及MA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6及30 h时的血清c Tn I、LDH、CK和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麻醉诱导 心肌 血流动力学 艾司洛尔 清除术
下载PDF
MRI对椎体结核诊断价值的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和平 黄其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3-355,共3页
本文分析了22例椎体结核的MRI形态及信号特征,认为MRI能敏感地显示椎体结核引起的椎体、椎间隙和椎间盘的异常,并能清楚地判定冷脓肿和椎管内受侵的范围。指出MRI 是诊断椎体结核较为理想的影像学手段。
关键词 结核 NMR 成像
下载PDF
椎体黑色素瘤误诊为椎体结核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建民 张景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73-573,共1页
关键词 结核 患者 黑色素瘤 治疗 误诊 麻木 收人 下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