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球甘蓝CBF家族特征分析及低温诱导基因BoCBF1、BoCBF2a和BoCBF3表达分析
1
作者 张伟 余方伟 +2 位作者 李建斌 于利 王神云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转录因子CBF在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分析结球甘蓝CBF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探究其是否受低温诱导表达,本研究利用结球甘蓝923全基因组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质理化特征、系统发育关系、编码... 转录因子CBF在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和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分析结球甘蓝CBF家族成员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探究其是否受低温诱导表达,本研究利用结球甘蓝923全基因组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质理化特征、系统发育关系、编码基因结构以及2℃低温胁迫下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到7个BoCBF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后分成2个亚组(Ⅰ和Ⅱ)。BoCBF蛋白的氨基酸长度为203~283 aa,全部是亲水性蛋白质。在结球甘蓝02-12中,BoCBF1、BoCBF2a和BoCBF3基因在叶、花、芽和角果中基本不表达,在愈伤组织、根和茎中表达量较低。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在耐寒结球甘蓝923和不耐寒结球甘蓝D9中,BoCBF2b、BoCBF2c基因不受低温诱导表达,BoCBF2a基因低温诱导表达最为迅速,其次是BoCBF1和BoCBF3基因。BoCBF1、BoCBF2a和BoCB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低温胁迫3~6 h达到最大值,相对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后急剧下降,在24 h降至最低。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BoCBF1、BoCBF2a和BoCBF3基因调控结球甘蓝响应低温胁迫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CBF基因家族 低温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适合机械化移栽结球甘蓝新品种‘沪甘2150’的选育
2
作者 邰翔 陈锦秀 +4 位作者 朱晓炜 王敏 孙建 卓昌盛 薄天岳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沪甘2150’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轮01-181为母本和结球甘蓝自交系ZS008-18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宜机化结球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为70 d。该品种生长势强,中抗黑腐病;叶球翠绿,蜡粉少,球形圆正,结球紧实。苗期株型直立性好... ‘沪甘2150’是由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轮01-181为母本和结球甘蓝自交系ZS008-18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宜机化结球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约为70 d。该品种生长势强,中抗黑腐病;叶球翠绿,蜡粉少,球形圆正,结球紧实。苗期株型直立性好,适合机械化移栽。叶球质量为1.03 kg,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004.06 kg,较对照品种‘绿宝石’增产1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雄性不育系 宜机化
下载PDF
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
3
作者 王宇楠 郭尚 +1 位作者 张作刚 王海珍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152-155,共4页
为解决设施春提早小果型西瓜种植中茬口、土壤地力等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总结出一种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精细化育苗,固氮菌剂的施用,茬口间高温闷棚等技术的改进,实现温室... 为解决设施春提早小果型西瓜种植中茬口、土壤地力等的不合理利用问题,总结出一种小果型西瓜优化复种豇豆、结球甘蓝周年栽培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适时精细化育苗,固氮菌剂的施用,茬口间高温闷棚等技术的改进,实现温室内早春茬种植小果型西瓜后再复种豇豆、结球甘蓝的周年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并对调节温室地力,培土固氮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复种 豇豆 结球甘蓝 周年栽培
下载PDF
外短缩茎割伤处理对结球甘蓝裂球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陈锦秀 薄天岳 +2 位作者 邰翔 朱晓炜 王敏 《上海蔬菜》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甘蓝主要以叶球供食用,而甘蓝叶球在生长后期易开裂,不仅影响其外观品质和商品性,还易感染病害,不耐储藏和运输,给甘蓝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开展了外短缩茎割伤处理对结球甘蓝裂球时间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割伤外短... 甘蓝主要以叶球供食用,而甘蓝叶球在生长后期易开裂,不仅影响其外观品质和商品性,还易感染病害,不耐储藏和运输,给甘蓝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开展了外短缩茎割伤处理对结球甘蓝裂球时间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割伤外短缩茎可有效延迟叶球开裂时间,延长结球甘蓝存圃期。参试结球甘蓝品种叶球成熟后的平均田间存圃期为15.06 d,经外短缩茎割伤处理后,其最长存圃期可达29.56 d。切割深度≤茎粗的1/2时,割伤越严重叶球开裂时间越晚;切割深度>茎粗的1/2时,不同切割深度与叶球开裂时间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性。建议实际操作时仅需外短缩茎受伤即可,无需精准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外短缩茎 割伤处理 裂球时间
下载PDF
春秋两用型结球甘蓝新品种YR绿金刚的选育
5
作者 李强 苏彦宾 +4 位作者 王英 顾丽嫱 张国丽 赵玉倩 石艳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YR绿金刚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2C34为母本、自交系10C3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两用型结球甘蓝杂交1代品种。该品种适宜北京、河北等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中熟,从定植到始收55~60 d;株型半直立,株高约32.7 cm,开展度约53.1 cm;叶球圆... YR绿金刚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2C34为母本、自交系10C3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两用型结球甘蓝杂交1代品种。该品种适宜北京、河北等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中熟,从定植到始收55~60 d;株型半直立,株高约32.7 cm,开展度约53.1 cm;叶球圆球形,球色绿,横径约18.3 cm,纵径约17.9 cm,中心柱短、叶色黄绿、结球紧实、蜡粉中多,单球质量约1.5 kg。该品种商品性好,耐裂球,耐先期抽薹,抗枯萎病和黑腐病,脚高、耐雨水,667 m^(2)产量约5858.17 kg。2022年9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新品种 YR绿金刚 杂交1代
下载PDF
永登县庄浪河川区结球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6
作者 郭天梅 朱小强 +1 位作者 陈欢 后亦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了推进甘蓝新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促进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开展了结球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华耐绮丽和中甘628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66 0... 为了推进甘蓝新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促进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开展了结球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华耐绮丽和中甘628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66 000 kg/hm^(2)、61 750 kg/hm^(2),可在永登县庄浪河川区适当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品种筛选 永登县庄浪河川区
下载PDF
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7
作者 陈宝刚 闫凤岐 +3 位作者 康少辉 苏浴源 申领艳 栗淑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明确结球甘蓝表型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促进高原冷凉区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份结球甘蓝新配组合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14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 为明确结球甘蓝表型数量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促进高原冷凉区结球甘蓝新品种选育,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9份结球甘蓝新配组合单株产量与表型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球甘蓝单株产量与14个表型数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叶球横径>叶球纵径>中心柱高度>绿层数>绿层厚度>中心柱高度/叶球高>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外茎长度>外叶质量>开展度>中心柱宽度>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最大,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分别为0.7855和0.7433。因此,在结球甘蓝杂交育种过程中,以产量为育种目标,优先考虑叶球横径和叶球纵径这2个性状,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结球甘蓝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单株产量 表型数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8
作者 颜韶兵 胡立军 +2 位作者 葛常青 俞斌 黄凯美 《中国种业》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 浙江省杭州市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发展茎用莴苣—鲜食玉米—结球甘蓝一年三熟栽培模式,结合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实现周年高效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每667m~2总产值约2.11万元,纯收入约1.45万元。现总结介绍该项技术中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技术要点,为同一生态区域农作物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用莴苣 鲜食玉米 结球甘蓝 周年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推介结球甘蓝新品种两款
9
作者 陈慧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4期46-46,共1页
一、天诺117.1.特征特性。秋甘蓝、越冬甘蓝杂交品种。早熟,成熟期60天。开展度50厘米,株型半直立,外叶灰绿色,蜡粉中。叶球绿色,尖球形,中心柱长占球高的比例30%。耐裂球性中等,单球净重1千克。抗黑腐病、枯萎病,感根肿病,耐抽薹性中等。
关键词 半直立 开展度 结球甘蓝 甘蓝 根肿病 枯萎病 特征特性 叶球
下载PDF
永靖县结球甘蓝+鲜食玉米+松菜花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10
作者 孔令强 《种子科技》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发展旅游业和高效设施农业的理想之地,是甘肃省高原夏菜主产区。介绍了永靖县特色产业及高原夏菜生产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早春结球甘蓝间作套种鲜食玉米及秋季复种松花菜一年三... 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发展旅游业和高效设施农业的理想之地,是甘肃省高原夏菜主产区。介绍了永靖县特色产业及高原夏菜生产发展现状,研究总结了早春结球甘蓝间作套种鲜食玉米及秋季复种松花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旨在解决人多地少矛盾,提升农作物复种指数及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增加菜农种植经济收入,促进永靖高原夏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鲜食玉米 松菜花 高效栽培技术 永靖县
下载PDF
增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李智红 胡兴德 +1 位作者 马赛玲 刘梧玲 《农技服务》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实现结球甘蓝生产科学施肥,确保结球甘蓝增产增收,促进蒙自市结球甘蓝产业发展,开展结球甘蓝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的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 为实现结球甘蓝生产科学施肥,确保结球甘蓝增产增收,促进蒙自市结球甘蓝产业发展,开展结球甘蓝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的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并配合化肥施用的结球甘蓝经济性状及产量等较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对照)高,施用活性有机肥和灭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甘蓝的生育期均为118 d,均较常规施肥提前7 d,有效促进结球甘蓝的提早成熟,其株高分别为20.48 cm、20.57 cm,茎粗分别为2.13 cm、2.09 cm,单株重分别为0.97 kg、0.92 kg,产量分别为4 217.24 kg/667m^(2)、3 986.27 kg/667m^(2),纯收入分别为4 997.58元/667m^(2)、4 838.08元/667m^(2),其中,施用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处理的结球甘蓝产量显著高于施灭菌生物有机肥料处理。在蒙自市结球甘蓝生产中推荐施活性生物有机肥料300 kg/667m^(2)+尿素36 kg/667m^(2)(习惯施肥减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生物有机肥 产量 蒙自
下载PDF
威宁县夏秋抗根肿病结球甘蓝品种筛选试验
12
作者 何超 祖贵东 +1 位作者 赵庆炼 陶梅 《上海蔬菜》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结球甘蓝根肿病发生严重,当地菜农常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根肿病,既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又不利于结球甘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作者引进6个抗根肿病结球甘蓝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威宁地区种植的抗根肿... 近年来,贵州省威宁县结球甘蓝根肿病发生严重,当地菜农常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根肿病,既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又不利于结球甘蓝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作者引进6个抗根肿病结球甘蓝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威宁地区种植的抗根肿病结球甘蓝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甘蓝020、甘蓝101、卡多1号、威霸CR615的根肿病病株率为0,为抗根肿病品种,其中甘蓝020、卡多1号为圆球形品种,甘蓝101为扁球形品种,威霸CR615为高扁球形品种,产量排序为威霸CR615>甘蓝020>卡多1号>甘蓝101。在与威宁县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相同、土壤和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抗根肿病结球甘蓝,可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甘蓝020、甘蓝101、卡多1号、威霸CR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抗根肿病 品种筛选 贵州威宁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高效栽培模式
13
作者 薛朝云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
四川江油市武都镇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科学高效,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助推乡村振兴,近年通过与农户共同探索,协同研究出“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高效栽培模式。新模式茬口衔接好,用工量少,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 四川江油市武都镇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科学高效,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助推乡村振兴,近年通过与农户共同探索,协同研究出“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高效栽培模式。新模式茬口衔接好,用工量少,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传统栽培模式。现将该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结球甘蓝 鲜食甜玉米 农业生产模式 茬口安排 种植效益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高效栽培模式
14
作者 薛朝云 《农业知识》 2024年第4期20-21,23,共3页
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栽培模式于2021年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进行试验示范,该模式茬口衔接好,用工量少,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结果显示,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传统的栽培模式,在两季作物生产区... 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栽培模式于2021年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进行试验示范,该模式茬口衔接好,用工量少,与传统栽培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结果显示,鲜食甜玉米—结球甘蓝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传统的栽培模式,在两季作物生产区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结球甘蓝 栽培模式
下载PDF
结球甘蓝系列杂交种(GL22)的选育
15
作者 徐学忠 张丽琴 +5 位作者 胡靖锋 杨红丽 兰梅 杨鼎 李崇娟 和江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56-63,共8页
【目的】利用自有结球甘蓝种质资源,根据市场对口感型、鲜食型品种的需求,选育出更多性状优良、符合市场供需的结球甘蓝品种。【方法】以团队前期选育的13个结球甘蓝Ougra不育材料为母本,10个结球甘蓝自交系材料(GL14000-14009)为父本,... 【目的】利用自有结球甘蓝种质资源,根据市场对口感型、鲜食型品种的需求,选育出更多性状优良、符合市场供需的结球甘蓝品种。【方法】以团队前期选育的13个结球甘蓝Ougra不育材料为母本,10个结球甘蓝自交系材料(GL14000-14009)为父本,通过杂交,配制14个结球甘蓝杂交组合材料,分别从开展度、外叶数、纵径、横径、中心柱长度、品质测定、品质鉴定、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筛选。【结果】筛选出的4个结球甘蓝杂交组合材料GL22-02、GL22-06、GL22-11和GL22-13,在农艺性状、优质性和产量均优于对照种特加2号,叶球均呈圆球型,帮叶比分别为26.9%、20.8%、23.1%和16.8%,均优于对照种(31.3%);叶球紧实度分别为0.76、0.73、0.59和0.62 g/cm^(3),比对照种高0.16 g/cm^(3)以上;中心柱长度均小于叶球高的1/2,分别为4.9、4.3、4.8和4.6 cm;水分含量分别为93.22%、94.17%、93.75%和93.61%;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1.28%、1.39%和1.3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5.61%、5.69%、5.56%和5.84%,比对照种高0.14~0.37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分别为0.61%、0.71%、0.69%和0.67%,比对照种低0.08~0.18个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682.3、687.1、699.1和682.3 mg/kg,比对照种高48.4~65.2 mg/kg;经食用品质鉴定,筛选出的结球甘蓝4个杂交组合材料,叶球生(鲜)食,质地脆嫩,口感较甜。结球甘蓝组合材料的黑腐病抗病能力均为高抗(HR),且与对照种相同;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4.80%、8.46%、10.97%和8.46%。【结论】筛选出的GL22-02、GL22-06、GL22-11和GL22-134个组合材料,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种质资源 胞质雄性不育系 自交系 杂交种 抗病能力
下载PDF
结球甘蓝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16
作者 王神云 余方伟 +2 位作者 张伟 于利 李建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结球甘蓝抽薹是其通过春化后进入生殖生长完成世代的必要过程,为探究此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抽薹性差异明显而且表现稳定的两份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比较分析它们茎生长量、抽薹率及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酶活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 结球甘蓝抽薹是其通过春化后进入生殖生长完成世代的必要过程,为探究此过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以抽薹性差异明显而且表现稳定的两份高代自交系为材料,比较分析它们茎生长量、抽薹率及抽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酶活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S-Pr)含量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易抽薹c179茎生长量快于耐抽薹CF,其通过绿体春化对生长量的需求低于CF,抽薹时间比CF早14 d;3月5日-4月12日两个材料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c179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显著和极显著低于CF;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c179现蕾前1周和现蕾后第1周的活性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存在显著差异,始花期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低于CF;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前1、2周定植早、晚的活性极显著高于CF,始花期极显著低于CF;MDA含量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c179现蕾后第2周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S-Pr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c179现蕾后第1、2周定植早、晚的含量高于CF,而且定植晚的含量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因此,结球甘蓝不同基因型通过绿体春化需求存在差异,抽薹过程中APX在现蕾前、后,G-POD在现蕾前2周,MDA和S-Pr在现蕾后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抽薹 抗氧化酶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结球甘蓝类钙调蛋白基因CML48和CML50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7
作者 李振林 彭梦玲 +4 位作者 苏甜 吕霞 张国平 张应华 许俊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3-734,共12页
为探究结球甘蓝类钙调蛋白(CMLs)响应不同胁迫时的功能,丰富CMLs参与钙信号网络调控,为CMLs参与植物逆境途径及其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结球甘蓝ZG为材料,克隆得到CML48和CML5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ML48开放阅读框(ORF)为672 bp,含4个内... 为探究结球甘蓝类钙调蛋白(CMLs)响应不同胁迫时的功能,丰富CMLs参与钙信号网络调控,为CMLs参与植物逆境途径及其功能的研究提供依据。以结球甘蓝ZG为材料,克隆得到CML48和CML5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ML48开放阅读框(ORF)为672 bp,含4个内含子,编码223 aa,分子量为25.28 ku;CML50开放阅读框ORF为1095 bp,编码364 aa,分子量为38.06 ku,含3个内含子;均为亲水蛋白,均含有2个EF-hand结构域;系统发育树表明CML48和CML50均与甘蓝处于同一进化枝,与白菜、油菜的亲缘关系最近。qPCR表明CML48和CML50在干旱(PEG6000)、盐胁迫(NaCl)、低温(4℃)、高温(37℃)、H_(2)O_(2)、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等不同胁迫处理下,在叶和根中的表达均有上调,且CML50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ML48,CML48在茎尖中高度响应高温胁迫,而在根中不响应高温和H_(2)O_(2)胁迫。初步说明CML48和CML50在根和叶中均可响应上述8种非生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CML48 CML50 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设施西瓜—豆丹—结球甘蓝周年高效种养模式
18
作者 张朝阳 徐兵划 +2 位作者 顾妍 黄大跃 孙玉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0,共2页
江苏黄淮地区充分利用农业设施发展特色产业,采用西瓜—豆丹—结球甘蓝周年高效种养模式,可减少梅雨季节对生产的影响,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平衡土壤养分,提高经济效益,每667 m^(2)总产值约2.50万元,纯收入约1.47万元。江苏淮安、连云港位... 江苏黄淮地区充分利用农业设施发展特色产业,采用西瓜—豆丹—结球甘蓝周年高效种养模式,可减少梅雨季节对生产的影响,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平衡土壤养分,提高经济效益,每667 m^(2)总产值约2.50万元,纯收入约1.47万元。江苏淮安、连云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淮冲积平原。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地设施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产业之一,但多年连作导致西瓜枯萎病等病害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设施农业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梅雨季节 结球甘蓝 西瓜种植面积 西瓜枯萎病 江苏淮安
下载PDF
结球甘蓝新品种圆周绿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强 苏彦宾 +4 位作者 顾丽嫱 王英 赵玉倩 张国丽 石艳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圆周绿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4C33为母本,以自交系S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早熟,定植至采收约52 d(天);株型半开展,平均株高32.5 cm,叶片深绿色,叶面蜡粉少;结球紧实,叶球圆球形,球叶绿色,平均纵径16.0 cm,横径16.5 cm... 圆周绿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4C33为母本,以自交系S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早熟,定植至采收约52 d(天);株型半开展,平均株高32.5 cm,叶片深绿色,叶面蜡粉少;结球紧实,叶球圆球形,球叶绿色,平均纵径16.0 cm,横径16.5 cm,中心柱长7.0 cm,单球质量1.4 kg左右;耐先期抽薹,高抗枯萎病,每667 m^(2)产量4700 kg左右,适宜北京、河北等地春露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圆周绿 一代杂种
下载PDF
凹凸棒土添加对结球甘蓝废弃物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
20
作者 朱义娟 肖红琳 +4 位作者 刘洋廷 朱康文 杨志敏 杨红军 陈玉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30-2139,共10页
为明确凹凸棒土的添加对结球甘蓝废弃物堆肥腐殖化的促进效果,以结球甘蓝废弃物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CK)、2.5%(T1)、5%(T2)、7.5%(T3)的凹凸棒土进行好氧堆肥,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凹凸棒土对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组分、... 为明确凹凸棒土的添加对结球甘蓝废弃物堆肥腐殖化的促进效果,以结球甘蓝废弃物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CK)、2.5%(T1)、5%(T2)、7.5%(T3)的凹凸棒土进行好氧堆肥,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凹凸棒土对基本理化性质、有机质组分、腐殖化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影响腐殖化过程的途径。结果显示,凹凸棒土的添加使堆肥高温期延长了1~3 d。与CK相比,T2和T3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27.97%和42.06%,有机质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67%和6.92%,腐熟状况更好。此外,与初始状态相比,堆肥结束时CK、T1、T2和T3处理的富里酸(FA)含量分别下降39.88%、42.92%、47.28%和47.68%;胡敏酸(HA)含量分别上升89.08%、129.78%、135.83%和162.50%,使得堆体芳香度增加。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表明,凹凸棒土的加入使水溶性有机碳(DOC)与腐殖质组分、前驱体的相关性发生正负转变,显示其通过影响DOC来促进HA的合成,同时还增多了显著影响HA形成的路径,促使氨基酸、还原糖和FA向HA转化,从而提高腐殖化程度。研究表明,凹凸棒土添加量为7.5%时可明显促进结球甘蓝废弃物堆肥腐熟,有效活跃前驱体,并提高腐殖质的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腐殖化 结球甘蓝废弃物 凹凸棒土 水溶性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