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文忠 李辉 +4 位作者 孔令媛 胡波 张开晓 刘洋 凌宝存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22-25,共4页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 随着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有机会保留肛门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是,高达90%以上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直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便频、便急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其在低位前切除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症状更严重,这些临床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因对于保肛手术的认识不足,时至今日对于LARS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该综述主要对LARS的诊断、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开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结直肠功能紊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刘凡 郭鹏 +3 位作者 申占龙 高志冬 王杉 叶颖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 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永久造瘘和局部切除者。并于2014年10月至201... 目的 探索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永久造瘘和局部切除者。并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对入选患者采用专为LARS设计的量表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询问方式,按照手术先后顺序依次进行随访。根据调查量表得分情况(0~20分为"无LARS" ,21~29分为"轻度LARS" ,30~42分为"重度LARS" )将患者按照LARS轻重程度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LARS的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00例患者完成调查,男性61例,女性39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66.2(41~86)岁,其中年龄〈 60岁与≥60岁者分别为33例和67例,未观察到年龄分布的差异(P= 0.204)。自手术日至随访日间隔时间超过1年者70例,中位随访间隔23月。其中无LARS组37例,轻度LARS组18例,重度LARS组45例。3组临床病理学资料的比较,除有无放疗史(P= 0.025)、肿瘤位置(P= 0.000)和吻合口距肛缘距离(P= 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将无LARS和轻度LARS组合并后与重度LARS组进行重度LAR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放疗史(RR:5.608,95%CI:1.457~ 21.584,P= 0.006)、肿瘤下缘距离(RR:0.125,95%CI:0.042~0.372,P= 0.000)、吻合口距肛缘距离(RR:0.255,95% CI:0.098~0.665,P= 0.004)以及回肠造口与否(RR:3.643,95% CI:1.058~ 12.548,P= 0.032)与重度LARS有关;潜在的危险因素为女性患者(RR:2.138,95%CI:0.944~4.844,P= 0.07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RR:2.654,95%CI:1.005~7.014,P= 0.049)、放疗史(RR:10.422,95% CI:2.394~45.368,P= 0.002)和肿瘤下缘距离≤7 cm(RR:8.935,95% CI:2.827~28.243,P= 0.000)是发生重度LARS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发生LARS较为普遍。女性、放疗和低位肿瘤患者行保肛术会增加发生重度LARS的风险,对这类患者行保肛术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手术 结直肠功能紊乱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