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石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DASS-21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SRAHP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SRAHP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DASS-21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切除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抑郁-焦虑-压力量表 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邝荣斌 陈秋燕 李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9期31-33,41,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寻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内...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寻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后1 d、术后1个月两组肠道菌群变化(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细菌内毒素(BT)]及免疫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含量较术后1 d均有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肠杆菌含量、血清DAO、D-LAC、BT、IgG、IgM、IL-6、TNF-α水平较术后1 d均有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有效维持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道菌群平衡和肠道屏障功能稳定,同时还能降低免疫炎症反应,预防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息肉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用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期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
3
作者 顾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21-0124,共4页
分析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22年0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9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 分析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22年05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9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比较疾病不确定感、相关量表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优于对照组(t值:9.106/15.281/6.977)(P值:0.000/0.000/0.000,<0.05);观察组焦虑、抑郁、VAS与护理满意度等相关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值:30.194/20.677/18.613/10.084)(P值:0.000/0.000/0.000/0.000,<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能够有效缓解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切除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 康复效果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婷 郭盛丽 +3 位作者 林威娜 高娜娜 许程 袁薇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集束化护理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集束化护理的围术期护理方案,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12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人和干预组6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前焦虑水平、术后宣教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肠道准备波士顿评分、术后饮食依从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5
作者 覃丽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50-153,共4页
分析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患者107例,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里面筛选,并将其分为两组,方式以随机方法为主,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研究组是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康复水... 分析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纳入患者107例,从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里面筛选,并将其分为两组,方式以随机方法为主,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研究组是综合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康复水平、心理状态、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更好(P<0.05)。结论 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中施以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有效减少疼痛感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临床治疗时间,改善预后情况,大幅度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内镜下 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 术后康复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应
6
作者 张亚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观察集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应。方法 随机抽取160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速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 观察集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效应。方法 随机抽取160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速化护理。结果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集速化护理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对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恢复和住院时间,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速化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 疼痛 恢复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小荔 张秀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8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的11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的112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以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肠胀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SF-36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优化术后指标,提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 肠胀气
下载PDF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柴晓霞 张秋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达克罗宁局部喷洒联合结肠镜辅助下结肠息肉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 目的观察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达克罗宁局部喷洒联合结肠镜辅助下结肠息肉切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疼痛及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1%,71.1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24.44%,P<0.05)。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术后第4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术后第1天(P<0.05)。两组同时间段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达克罗宁局部喷洒联合结肠镜辅助下结肠息肉切除,临床效果优于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疼痛改善明显,胃肠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结直肠息肉切除 疼痛 胃肠功能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葛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07-210,共4页
探讨优质护理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了借助内镜来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200例,其基本的情况是符合研究的,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是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一共发生不良... 探讨优质护理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了借助内镜来进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200例,其基本的情况是符合研究的,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是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一共发生不良反应是5例,而对照组是10例发生,观察组的安全性更好(P<0.05);护理前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得出的结果是评分很接近,统计也证实没有差距(P>0.05),护理后对于各项指标再次评价,发现两组的数据均发生很大的变化,得分是增加的(P<0.05),且观察组的增加程度更大(P<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以及疼痛情况是没有差距的(P>0.05),护理后选择同样的方法再次评估,发现指标均变好,心理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是降低的,而遵医行为评分是增长的(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张志华 蒋青风 马进福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DPPB的风险。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结直肠息肉接受内镜下治疗的426例患者,其中行圈套摘除治疗26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2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36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内镜和病理检查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后是否发生DPPB,将患者分为DPPB组和未出血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6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DPPB(4.93%)。DPPB组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未出血组更高(P<0.05)。接受ESD治疗的患者DPPB发生率为11.11%,高于接受圈套摘除(2.29%)和EMR(8.59%)的患者(P<0.01)。息肉位于直肠、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患者DPPB发生率分别为9.26%、3.51%和3.4%,直肠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息肉患者(P<0.05)。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的DPPB发生率(7.6%)高于息肉直径≤0.9 cm的患者(1.14%)(P<0.01)。有蒂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6.73%)与无蒂息肉患者(2.9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的DPPB发生率(7.04%)高于增生性息肉患者(2.08%)(P<0.05)。有术中出血患者的DPPB发生率(9.52%)与无术中出血患者(4.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直肠息肉、息肉直径>0.9 cm、腺瘤性息肉及ESD治疗是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发生DPPB的危险因素。操作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危险因素并加以重视,有利于降低DPPB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根因分析联合激励心理护理对改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贤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33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联合激励心理护理对改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时间进行分组,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恢...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联合激励心理护理对改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时间进行分组,两组各41例。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恢复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 <0.05);研究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参照组的26.83%(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82.93%(P <0.05)。结论 对改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积极采取根因分析联合激励心理护理,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产生,进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获得较高满意度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 激励心理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 负性情绪 恢复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文娟 蔡杰超 巩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5期802-804,共3页
目的评价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直肠息肉患者78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用,观察组采用结... 目的评价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直肠息肉患者78例,按照简单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用,观察组采用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胃肠功能,应用安全且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 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直肠息肉
下载PDF
EMR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冒雨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6期129-131,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传统组,各50例。EMR组给予EM...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传统组,各50例。EMR组给予EMR治疗,传统组给予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病灶完全切除率、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结果:EMR组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8.00%,高于传统组的78.00%(χ^(2)=9.470,P=0.002)。EMR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传统组的80.00%(χ^(2)=6.061,P=0.014)。EMR组肛门直肠恢复时间、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传统组(t=-24.122、-49.128、-17.878,P=0.000)。EMR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传统组的16.00%(χ^(2)=5.983,P=0.014)。结论:EMR可有效治疗结直肠息肉,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灶完全切除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结直肠息肉切除 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穿孔、...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的腹痛、穿孔、腹胀和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之间没有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护理中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生活质量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实施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5
作者 吴琛琛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19期2363-2365,共3页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实施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实施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8.627、4.85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0,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但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角色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1、6.757、9.867、8.38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肠道息肉切除的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快速康复理念 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雷火灸护理联合激励心理的综合模式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蒋雪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探讨雷火灸护理与激励心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选择我科68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就诊卡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n=34),观察组(雷火灸护理联合激励心理... 探讨雷火灸护理与激励心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选择我科68例结直肠息肉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就诊卡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n=34),观察组(雷火灸护理联合激励心理的护理模式),对照组(常规护理),采用PSQI、SAS、SDS、FoP-Q-SF和SF-36量表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前,就PSQI、SAS、SDS、FoP-Q-SF、PCS和MCS评分而言,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就PSQI评分而言,两组评分均下降显著,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SAS、SDS、FoP-Q-SF而言,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就PCS和MCS评分而言,观察组评分显著上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雷火灸护理与激励性心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切除 雷火灸 护理 激励心理 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用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52-154,共3页
以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基础上,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自2022-03-03开始,截止至2023-03-01,选择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6例。分组依照抽签方... 以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基础上,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自2022-03-03开始,截止至2023-03-01,选择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6例。分组依照抽签方式进行,持有蓝色签为JS组,持有红色签为CG组,每组43例。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带给患者的效果。结果 肠道准备情况,升结肠、横结肠评分,均为CG组[(6.41±1.38)分、(1.91±0.78)分]<JS组[(7.44±1.13)分、(2.48±0.61)分],P<0.05。心理状态,护理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为CG组[(42.01±3.12)分、(42.17±3.11)分]>JS组[(38.59±3.04)分、(39.02±3.03)分],P<0.05。并发症发生率,JS组<CG组(P<0.05)。依从性,JS组>CG组(P<0.05)。护理满意度,JS组>CG组(P<0.05)。结论 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基础,给予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息肉切除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杨清清 高志芳 +2 位作者 潘慧 任益 赵伦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8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接冷圈套切除(间接CSP)组、直接冷圈套切除(直接CSP)组和...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圈套器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接冷圈套切除(间接CSP)组、直接冷圈套切除(直接CSP)组和热圈套切除术(HSP)组。比较三组手术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直接CSP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间接CSP组和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止血夹使用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于间接CSP组与直接CSP组,迟发性出血率高于间接CSP组与直接C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即刻出血率低于间接CSP组和直接C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可减少即刻出血,息肉完整切除率高,但迟发性出血率较高;直接CSP可缩短息肉切除时间,迟发性出血率低,但即刻出血较间接CSP高;间接CSP具有即刻出血率和迟发性出血率低的优势,是一种简单、有效且安全的结直肠息肉切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切除 冷圈套 热圈套
下载PDF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19
作者 薛虎虎 王力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6-59,共4页
探讨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受试者招募工作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开展,研究方式选择前瞻性研究,剔除与此次条件不符的患者,统计纳入总量为76例,结合实验方案,成立两组,人数均分,对照组患者均于结肠镜辅助下行息肉... 探讨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受试者招募工作在结直肠息肉患者中开展,研究方式选择前瞻性研究,剔除与此次条件不符的患者,统计纳入总量为76例,结合实验方案,成立两组,人数均分,对照组患者均于结肠镜辅助下行息肉切除,而研究组则在上述术式基础上于局部喷洒盐酸达克罗宁,评价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1)就有效率来看,研究组方案下无效病例数更少,其有效率更占优势(P<0.05);(2)就术后疼痛情况来看,研究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的NRS评分均更低(P<0.05);(3)就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来看,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2.86±3.25)、首次排气时间(16.52±2.64)、首次进食时间(41.52±8.17)、腹胀持续时间(2.37±0.68)更短(P<0.05);(4)就炎性因子水平来看,术后1d,研究组IL-6(16.91±2.56)、TNF-α(42.65±5.63)、CRP(19.86±3.23)、WBC(14.83±1.41)水平为两者中更低的一方(P<0.05);(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更少(P<0.05)。结论 结肠镜辅助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尤其是联合局部喷洒盐酸达克罗宁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及机体炎症,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辅助 结直肠息肉切除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0
作者 李金艳 何劲梅 李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探究全方位护理实施于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中的成效。方法 试验设立后,在筛取参与者的过程中,规定可入组人员仅可以是结直肠息肉患者,且每一位在就诊时间上必须满足不超出2022.1-2022.11,后统计总量,一共100例,结合实验方案进行人员分配... 探究全方位护理实施于结直肠息肉手术患者中的成效。方法 试验设立后,在筛取参与者的过程中,规定可入组人员仅可以是结直肠息肉患者,且每一位在就诊时间上必须满足不超出2022.1-2022.11,后统计总量,一共100例,结合实验方案进行人员分配,组别数量为2,人数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全方位护理,后统计两组不同方式干预后成效差异。结果 (1)从心态评分出发形成较比,HAMD、HAMA均表现为研究组更低(P<0.05);(2)在患者配合度方面,研究组仅两人不配合,其以96.00%居于优势地位(P<0.05);(3)经统计,研究组未出现并发症的病例,而对照组出现了四例出血,两例感染,所以此项可以体现出更优的一方为研究组(P<0.05);(4)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可纠正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 心理状态 配合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