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不同剂量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1
作者 陈璐 杨静 +3 位作者 祁晓星 姬海利 王占孔 郭浩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不同剂量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组均予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 目的探讨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不同剂量贝伐单抗治疗对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组均予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根据贝伐单抗剂量分为观察组(7.5mg/kg贝伐单抗)及对照组(5mg/kg贝伐单抗)。对比2组近、远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1.36%(P<0.05)。(2)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对照组1年存活率18.18%明显低于观察组37.50%(P<0.05);经过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PFS、O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7.5mg/kg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高于5mg/kg贝伐单抗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 贝伐单抗 晚期转移直肠癌
下载PDF
微波消融在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磊 武雪亮 +5 位作者 郭飞 郗宇宁 常晓燕 张春泽 张剑锋 马鹏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在初始评估为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肿瘤微创医学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在初始评估为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西医肿瘤微创医学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收治的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患者,统计其一般资料、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和临床疗效,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转化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肝病灶切除组(手术切除组)和转化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肝病灶微波消融组(微波消融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和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等),同时进行生存期随访,包括总生存期和无疾病生存期,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患者198例,经FOLFOX或FOLFIRI方案行新辅助化疗成功后66例,其中,手术切除组30例,均达到了根治效果,微波消融组36例,共消融57个肿瘤;54个肿瘤在第1次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94.74%),后经再次消融后均达到无疾病证据;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手术切除组(P均<0.001);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切除组(P<0.001),切口感染(P=0.740)、吻合口漏(P=1.000)、吻合口狭窄(P=1.000)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总生存时间(P=0.191)和无疾病生存时间(P=0.934)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初始评估为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肝转移患者,经转化治疗后两组均安全、有效,且有着相似的生存结局,但微波消融组在术后恢复、经济及耐受性方面更具优势,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潜在可切除 直肠癌伴同时多发肝转移 诊疗 生存预后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前瞻性、非干预性、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REACT) 被引量:34
3
作者 秦叔逵 邓艳红 +13 位作者 毕锋 刘天舒 刘云鹏 张苏展 徐建明 束永前 徐农 吴昌平 王新 钟海均 冯继锋 何裕隆 杨建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65-873,共9页
背景和目的 在欧美国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业已成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标准方案。在我国,贝伐珠单抗的注册临床研究亦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m CRC客观缓解率和显著改善生存预后。但是,缺乏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 背景和目的 在欧美国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业已成为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 CRC)的标准方案。在我国,贝伐珠单抗的注册临床研究亦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m CRC客观缓解率和显著改善生存预后。但是,缺乏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国人m CRC的大样本资料,特别是安全性数据。为此,我们开展了上市后临床研究——REACT研究(REal world study of Avastin in Colorec Tal cancer;注册号:NCT 01319877),系统观察和评价真实世界(real world)中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国人m CR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非干预性、全国多中心的上市后临床研究。根据预设的入排标准,纳入m CRC一线或二线治疗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主要终点指标是评估治疗的安全性,次要终点指标为评估总体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KRAS突变状态和贝伐珠单抗用药周期(〈8或≥8周期)对疗效以及生活质量(Qo L)的影响。分别采用RECIST 1.1版和NCI-CTC AE 4.03版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24家研究中心共纳入606例m CRC,中位年龄56.6岁(22-81岁),ECOG PS 0-1占76.7%;其中,一线患者453例,二线患者153例。贝伐珠单抗中位用药周期为5.0个(3.0-8.0个)周期。安全性方面:有102例患者(16.8%)发生≥3级不良事件(AE);66例(10.9%)发生≥3级可能与贝伐珠单抗有关的AE。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AESI)为高血压(1.8%)、蛋白尿(0.8%)、胃肠穿孔(0.5%)、出血(3.3%)、动脉血栓栓塞(0.3%)、静脉血栓栓塞(1.0%)、肠瘘(0.8%)以及伤口愈合并发症(0.2%)。有效性方面:ORR为18.3%(95%CI:15.3%-21.6%),一线患者和二线患者的ORR分别为21.0%(95%CI:17.3%-25.0%)和10.5%(95%CI:6.1%-16.4%)(P=0.003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为9.1个月(95%CI:8.1-9.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 OS)为21.9个月(95%CI:17.1-25.7个月)。一线患者与二线患者的m PFS和m 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 PFS:P=0.6530;m OS:P=0.3695)。按治疗周期划分,应用贝伐珠单抗〈8周期患者的m PFS和m OS分别为7.8个月(95%CI:6.2-8.9个月)和17.6个月(95%CI:14.9-24.8个月);用药≥8周期患者的m PFS和m OS分别为11.6个月(95%CI:10.9-14.4个月)和30.8个月(95%CI:21.3个月-未达)。用药≥8周期患者的生存获益明显优于〈8周期患者(m PFS:P=0.0001;m OS:P=0.001)。按KRAS突变状态划分,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m PFS分别为9.8个月(95%CI:6.7-12.3个月)和8.6个月(95%CI:6.2-9.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4)。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m OS分别为25.7个月(95%CI:16.9个月-未达)和14.3个月(95%CI:10.3-2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5)。结论 REACT研究结果表明,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用于一线或二线治疗国人m CRC患者的总体安全性良好,临床获益明显;贝伐珠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使用时间长(≥8周期)的患者比使用时间短(〈8周期)的患者,具有更佳生存获益。这与欧美国家和中国注册临床研究的情况类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患者 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 贝伐珠单抗 联合化疗/氟尿嘧啶类药物 安全/有效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庄莹 王鹰 湛宇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8期78-81,共4页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apeOX组和三联组,每组25...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apeOX组和三联组,每组25例。CapeOX组采用CapeOX化疗方案,三联组在CapeOX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化疗4个疗程。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球蛋白(Glb),不良反应。结果 三联组客观缓解率高于CapeOX组(60.00%vs. 32.00%,χ^(2)=3.945,P=0.047)。化疗4个疗程后,2组血清CEA、CA19-9水平低于化疗前,且三联组血清CEA、CA19-9水平低于CapeOX组(P<0.01),2组血清G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与CapeOX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Cape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进展,且药物不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和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晚期 贝伐珠单抗 CapeOX化疗方案 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熊春 黄丹 马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2例一线化疗失败的mCRC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究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2例一线化疗失败的mCRC患者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细胞、血小板)、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CD3^(+)、CD4^(+)、CD8^(+))和生存情况[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0.00%vs.43.24%,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99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OS、PFS分别为62.16%、40.54%,均高于对照组的37.14%、17.14%(P<0.05)。结论:小剂量分次放疗增敏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二线治疗mCRC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小剂量分次放疗 增敏化疗 贝伐珠单抗 化疗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三线化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6
作者 曾纪权 王小文 +5 位作者 曾浩天 朱伟 何勤思 郑舞 郑智 温群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729-731,737,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化疗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提供可行的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既往已使用了标准的一、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 目的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化疗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提供可行的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既往已使用了标准的一、二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三线方案化疗,分析该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该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8例患者,其中5例患者(17.9%)达到了部分缓解,11例患者(39.3%)疾病稳定,12例患者(42.8%)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17.9%,疾病控制率为57.2%。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32.1%)、贫血(50.0%)、恶心呕吐(64.3%)及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9.3%),多数为1~2级。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三线化疗的可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联合卡培他滨 三线化疗 转移直肠癌
下载PDF
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三线治疗的综合药学照护
7
作者 李秦川 田姗姗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探讨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mCRC)三线治疗的综合药学照护,为mCRC患者三线治疗的药学照护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临床病例为依据,依托在线离线(O2O)药学服务新模式,对患者实施综合药学照护;结合mCRC患者三线治疗现状,探索药物治疗管... 目的探讨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mCRC)三线治疗的综合药学照护,为mCRC患者三线治疗的药学照护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临床病例为依据,依托在线离线(O2O)药学服务新模式,对患者实施综合药学照护;结合mCRC患者三线治疗现状,探索药物治疗管理方法。结果患者在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的协作下顺利完成3个周期的治疗,获得了实验室指标上的改善。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药学照护可以协助临床医师诊疗,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和个体化,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三线治疗 瑞戈非尼 综合药学照护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思蕾 莫文慧 +6 位作者 何霞 白妞妞 袁梦莹 李志敏 白义凤 张娇 刘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1258,共8页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的特点,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对于IV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手术辅以放化疗治疗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近年来...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早期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的特点,多数患者初诊时已发展为中晚期。对于IV期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手术辅以放化疗治疗m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免疫学的发展,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提高部分mCRC患者尤其是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的疗效,并获得指南的推荐;但对于临床上占比达90%以上的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mCRC患者,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效果差,但也有不同临床研究报道了部分该类型的mCRC能获得一定的受益。该文围绕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以及不同类型mCRC患者的PD-1/PD-L1抑制剂临床应用进展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探究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的可行性,以期为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患者获益和优化PD-1/PD-L1抑制剂在mCRC治疗中的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转移直肠癌 抗肿瘤机制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真实世界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芬 时建明 +2 位作者 张璐瑶 王国强 汪丽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呋喹替尼三线或后线治疗的48例m CR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 目的 探讨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呋喹替尼三线或后线治疗的48例m CR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mCRC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2~17个周期,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0例(0.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3例(6.2%),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32例(66.7%),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 13例(27.1%),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2.9%,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2%,中位PFS为4.9个月。呋喹替尼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7个月和6.2个月(P=0.445)。48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蛋白尿、乏力和肝功能异常。31.3%(15/48)的患者发生3~4级不良反应,主要是高血压和手足皮肤反应。结论 呋喹替尼在mCRC三线或后线治疗中有明确的临床获益,且耐受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可控,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呋喹替尼 真实世界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兵 刘洁 +2 位作者 何文霞 陈敬 曹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X...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XELOX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EA、SA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升高,CD8^(+)降低,观察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率,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XELOX 化疗方案 转移直肠癌 有效 安全
下载PDF
BRAF V600E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
11
作者 孟令桦 潘利华 +2 位作者 李瑞东 孙力军(综述) 叶书成(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13,共5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中约8%~15%存在BRAF基因突变,V600E是BRAF最常见的突变形式。BRAF V600E突变型的mCRC患者预后差,初始标准化疗效果不佳,强烈治疗的效果有限,并且在初始治疗失败后,后续治疗疗效甚... 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中约8%~15%存在BRAF基因突变,V600E是BRAF最常见的突变形式。BRAF V600E突变型的mCRC患者预后差,初始标准化疗效果不佳,强烈治疗的效果有限,并且在初始治疗失败后,后续治疗疗效甚微,疾病进展迅速,患者总生存期短,这类患者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应寻找对于BRAF V600E突变型mCRC患者的更为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BRAF V600E突变与mCRC患者预后及疗效预测方面的相关研究及治疗进展,以期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BRAF V600E 一线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术和技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知恩 王磊 +4 位作者 李高彪 翟嘉威 李芮 张彤 杨宇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05-810,共6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又被称为晚期结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疑难疾病,当前最优的西医治疗策略是双药化疗联合靶向药。然而部分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差、年龄大、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耐受或拒绝标准西医治疗,转而选择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又被称为晚期结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疑难疾病,当前最优的西医治疗策略是双药化疗联合靶向药。然而部分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差、年龄大、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耐受或拒绝标准西医治疗,转而选择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仍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治疗肠癌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优势所在。众多临床报道显示中医药治疗在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减少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既往真实有效的中医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和筛选,并按照中西医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分类论述能简明扼要的适用于临床诊疗。文章结合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T/CACM1410-2022)对当前中医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转移直肠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罗素梅 熊超 +1 位作者 曾灵芝 杨敏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经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MCRC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 目的: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经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MCRC的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化疗条件施加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方案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DDX4(DDX4)]和机体免疫状况[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DDX4)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机体免疫指标(CD3^(+)、CD4^(+)及NK)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提升MCRC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或与其可调节机体免疫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靶向治疗 肿瘤标志物 机体免疫
下载PDF
呋喹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4
作者 赵文思 柯少波 +3 位作者 陈佳梅 吴勇 张蔡羽天 陈永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8-605,共8页
目的评估呋喹替尼单药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stable,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三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 目的评估呋喹替尼单药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stable,MSS)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三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4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pMMR/MSS型m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未调整模型和倾向性匹配中比较呋喹替尼单药或呋喹替尼联合ICI的预后、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共10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呋喹替尼组33例,呋喹替尼联合ICI组71例。与呋喹替尼组相比,呋喹替尼联合IC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长(3.0个月vs 4.5个月;HR=0.55,95%CI:0.33~0.89);但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10.1个月vs 13.1个月)、客观缓解率(9.1%vs 11.3%)、疾病控制率(51.5%vs 6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倾向性匹配分析亦获得类似的结果。两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均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其中呋喹替尼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0.3%,呋喹替尼联合ICI组为36.6%(P=0.529)。结论相比于呋喹替尼,呋喹替尼联合ICI可为pMMR/MSS型mCRC患者的三线及以上治疗带来无进展生存期获益,安全性可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 呋喹替尼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后线治疗
下载PDF
引入等值生命年获益优化成本-效用分析——以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为例
15
作者 胡钊 管欣 刘永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58-2265,共8页
目的为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估方法的完善和卫生经济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角度出发,基于BECOME研究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分别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等值生命年获益(evLYG)为健康产出指标,运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 目的为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估方法的完善和卫生经济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角度出发,基于BECOME研究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分别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等值生命年获益(evLYG)为健康产出指标,运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比化疗方案一线治疗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经济性。循环周期为2周,研究时限为患者终身,贴现率为5%,意愿支付阈值为1~3倍我国202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268074元)。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以QALY为基础计算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相较于化疗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330311.33元/QALY,大于意愿支付阈值(268074元);以evLYG为基础计算的ICER值为254085.64元/evLYG,低于意愿支付阈值(268074元)。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成本对ICER值的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QALY为基础进行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更具经济性的概率约为3%;以evLYG为基础进行评估,该方案更加经济的概率上升至56%。结论采用按evLYG为健康产出指标计算的ICER值对RAS突变型mCRC患者医疗干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判断可能比按QALY计算的ICER值更为公平。建议针对特殊人群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时,可同时采用QALYs和evLYGs作为健康产出指标进行评估,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更优配置,提高决策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生命年获益 质量调整生命年 RAS突变型转移直肠癌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瑞戈非尼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靳可欣 魏孝礼 白玉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4407-4412,共6页
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分子分型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是目前转移性肠癌的治疗策略。血管生成在肿瘤细胞增殖、血管重塑、细胞侵袭和转移... 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分子分型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是目前转移性肠癌的治疗策略。血管生成在肿瘤细胞增殖、血管重塑、细胞侵袭和转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近年来肠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取得众多突破性进展。瑞戈非尼作为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可同时靶向作用于多个受体位点,在晚期肠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已获批作为转移性肠癌三线标准治疗方案。该综述主要盘点瑞戈非尼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帮助其进一步获益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瑞戈非尼 靶向治疗 联合治疗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17
作者 张馨元 付永峰 +2 位作者 白立立 杨森 董立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中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化疗采用Capeox方案,nCRT治疗4~6周后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肿瘤退化分级(TRG)标准,将nCRT后肿瘤退化分级(TRG)0~2级的75例患者纳入nCRT不敏感组,TRG为3~4级的91例患者纳入nCRT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nCRT敏感性关系,以及nCRT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HFR和MACC1对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预测价值。结果:直肠癌组织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81.373、87.150,P<0.05)。166例患者nCRT治疗结束后,TRG为0级6例,1级8例,2级61例,3级59例,4级32例,nCRT敏感率为54.82%(91/166)。nCRT敏感组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CRT不敏感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CRT不敏感组(x^(2)=4.613、37.509,P<0.05)。nCRT敏感组T4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N+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32、28.912,P<0.05)。CHFR和MACC1表达是影响直肠癌患者对nCRT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56(95%CI:1.294~4.563),OR=3.281(95%CI:1.472~6.479),P<0.05]。CHFR和MACC1联合检测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89%和69.46%,联合检测预测、CHFR和MACC1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13,0.564和0.589,P<0.05。结论:CHFR和MACC1与直肠癌nCRT敏感性有关,即CHFR高表达和MACC1低表达患者对nCRT敏感性更高,故两者有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 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 敏感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许建江 刘涛 +2 位作者 王旭 马明礼 姜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20-1124,共5页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应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然而,大多数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会因出...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应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然而,大多数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会因出现继发性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耐药是西妥昔单抗治疗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西妥昔单抗的耐药机制不仅与RAS/RAF/PIK3CA基因突变相关,还与PI3K/AKT/mTOR、Wnt/β-catenin、c-MET/HGF以及RAS-MAPK等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此外,HER2和MET扩增、微卫星不稳定、肿瘤代谢的改变及肿瘤微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患者对西妥昔单抗产生耐药。本文就西妥昔单抗治疗mCRC过程中耐药的潜在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克服西妥昔单抗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西妥昔单抗 耐药
下载PDF
补肾解毒方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建娜 周新东 +2 位作者 孙科 石海波 陈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三阶梯”镇痛法干预疼痛,观察组... 目的探讨补肾解毒方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和“三阶梯”镇痛法干预疼痛,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补肾解毒方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血清中P物质(SP)、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以及SP、β-EP和PGE_(2)水平分别为(2.23±0.64)分、(11.51±2.64)ng/mL、(78.64±9.46)ng/L、(41.90±6.32)ng/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87±1.25)分、(15.64±2.42)ng/mL、(101.29±11.26)ng/L、(78.63±10.1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QOL评分为(51.92±5.66)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43.58±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联合耳穴压豆可明显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解毒方 耳穴压豆 晚期直肠癌 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G-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20
作者 邓明民 王奇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结直... 目的 探讨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和原发性肝癌组。所有患者均行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检查。对比2组临床资料及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相关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糖酵解总量(TLG)、肿瘤代谢参数(MTV)];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TLG及MTV高于原发性肝癌组(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G及MTV均为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的有关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LG、MTV及两者联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结论 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技术TLG、MTV参数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原发肝癌 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显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