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切除术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商志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1期1516-1519,共4页
目的研究全腹腔镜术同期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CRCLM)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全腹腔镜术同期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CRCLM)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腹腔镜术,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期开放性肝转移灶切除术;对比手术效果和中位生存期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腹腔镜下治疗CRCLM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腹腔镜术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手术完成率 并发症 中位生存期
下载PDF
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涛 陈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卡培他滨与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奥沙利铂组(n...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卡培他滨与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80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奥沙利铂组(n=40)和伊立替康组(n=40),80例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给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伊立替康组患者额外接受伊立替康给药治疗,奥沙利铂组患者额外接受奥沙利铂给药治疗。结果奥沙利铂组的客观缓解率(37.50%)、疾病控制率(75.00%)与伊立替康组(35.00%)、(6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中,伊立替康与奥沙利铂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韡 程晋坤 杨政道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60-2664,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分别与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联用对结直肠癌(CRC)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将CRC伴肝转移且CA199升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盐...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分别与卡培他滨+贝伐珠单抗联用对结直肠癌(CRC)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CA199)的影响。方法将CRC伴肝转移且CA199升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150mg·m^(-2),静脉滴注,D1)联合卡培他滨片(1000mg·m^(-2),口服,bid,D1~D14)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mg·m^(-2),静脉滴注,D1);试验组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130mg·m^(-2),静脉滴注,D1)联合卡培他滨片(1000mg·m^(-2),口服,bid,D1~D14)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治疗周期,2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后1年总生存率、血清VEGF和CA199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6和52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7.31%(9例/52例)和13.04%(6例/46例),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9.62%(31例/52例)和50.00%(23例/4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年的中位PFS分别为8.50和10.50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2.31%(22例/52例)和30.43%(14例/46例),总生存率分别为73.08%(38例/52例)和67.39%(31例/4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VEGF分别为(442.59±67.90)和(518.56±82.08)pg·mL^(-1),CA199分别为(73.85±13.66)和(92.28±16.17)U·mL^(-1),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Ⅲ~Ⅳ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92%(1例/52例)和17.39%(8例/4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8例/52例)和36.96%(17例/46例),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症、贫血、周围神经病变、手足综合征、脱发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伊立替康分别与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联用治疗CRC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1年后生存情况效果相当,但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和贝伐珠单抗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CA199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注射液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 卡培他滨片 晚期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疾病控制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可切除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微创手术治疗模式探索: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姚宏伟 修典荣 +15 位作者 付卫 袁炯 王德臣 蒋斌 马朝来 原春辉 孙涛 马力文 曹宝山 刘剑羽 陈明 陈文 谭石 黄永辉 张莉 石雪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探索可切除结直肠癌伴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CRCLM)的微创手术治疗模式,前瞻性研究微创手术切除CRCLM的安全性及生存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共有31例可切除的CRCLM患者人组。所有患者均经... 目的探索可切除结直肠癌伴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CRCLM)的微创手术治疗模式,前瞻性研究微创手术切除CRCLM的安全性及生存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共有31例可切除的CRCLM患者人组。所有患者均经基线检查确诊直肠癌伴肝转移且具备可切除性。研究排除了有肝外不可切除转移灶的患者。均经多学科专家协作组联合会诊,制定诊治方案(包括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及其方案、同期或分期手术、是否行微创手术及术式等)。结果31例均完成结直肠及肝脏切除术,并至少接受一种微创术式。31例中接受腹腔镜结直肠切除及腹腔镜肝脏切除者10例,仅接受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者18例,仅接受腹腔镜肝脏切除术3例。26例同时性CRCLM患者中有19例接受同期结直肠切除加肝切除,其余患者均为分期手术。术后无结直肠吻合口漏、肝功能衰竭、胆漏、腹腔感染、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31例中有1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术后平均随访23.3个月。随访期间复发及转移13例,其中5例死于肿瘤晚期,总生存率87.1%,无瘤生存率71.0%。结论对于可切除的CRCLM,微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使部分CRCI,M患者接受结直肠和肝脏的同期手术成为可能,但需谨慎掌握适应证。微创手术的短中期生存效果是可以接受的,远期效果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可切除性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术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洁 付靓 +1 位作者 史志涛 姜德 《现代医学》 2018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腹手术组(n=33例)和腹腔镜组(n=33例)。开腹手术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在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开腹手术组(n=33例)和腹腔镜组(n=33例)。开腹手术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WHO肿瘤效果标准对两组疗效率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开始化疗时间;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1、2及3年的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疗效率为33. 33%(28/33),高于开腹手术组21. 21%(21/33)(P <0. 05);两组术后开始化疗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少)于开腹手术组(P <0. 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 <0. 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 <0. 05);腹腔镜组术后1、2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1. 82%(27/33)、69. 70%(23/33)和54. 55%(18/33),开腹手术组分别为72. 73%(24/33)、57. 58%(19/33)和30. 30%(10/33),与开腹手术组比,腹腔镜组3年存活率明显增高(P <0. 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用于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手术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术 开腹术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安全性 有效性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冷冻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影像表现
6
作者 晋力 崔晓蕾 鹿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冷冻消融治疗后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患者39例,病灶数55个,对其中47个病灶行冷冻消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即时、3周及3个月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冷冻消融治疗后CT... 目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冷冻消融治疗后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表现。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患者39例,病灶数55个,对其中47个病灶行冷冻消融治疗,分别于治疗后即时、3周及3个月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冷冻消融治疗后CT平扫表现:即时消融区呈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较未消融肿瘤区,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消融区呈低密度区与术后3个月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表现:消融中心区各时间点未见强化,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融即时边缘未见强化,边缘光滑;术后3周消融区边缘可见规则环状强化环(21/47)例,边缘光滑的弧状强化带(17/47)例,结节状强化影(9/47)例;强化特点呈快进慢出特征;术后3个月,消融区明显缩小,各时间点大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边缘未见强化(17/47)例,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1/47)例,新月形强化(8/47)例,不规则强化(11/47)例。强化特点呈快进快出强化表现。结论 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冷冻消融的疗效可靠,术后3周以后开始随访对于消融术后残瘤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消融 CT
下载PDF
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立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癌患者4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同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 目的 探讨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癌患者4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同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及开放肝转移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累积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21),对照组为4.77%(1/21),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观察组3年内累积生存率为42.86%(9/21),高于对照组的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同期结直肠癌与肝转移灶切除术引流管留置时间较短,可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转移灶切除术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