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循环肿瘤细胞APOH基因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核心基因的研究
1
作者 郝文德 郭家豪 +2 位作者 翟志伟 韩加刚 王振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的关键环节,目前对CTCs进行检测和再培养仍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来提高CRC患者血液中CTCs的检出率。方法 经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 目的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的关键环节,目前对CTCs进行检测和再培养仍存在局限性,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来提高CRC患者血液中CTCs的检出率。方法 经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由CTCs分泌的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血液蛋白,并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和外部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 共鉴定出由CTCs分泌的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4个核心基因,其中载脂蛋白H (apolipoprotein H,APOH)最为重要,其在CTCs和肝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RC原发灶和其他转移部位,且在血液中CTCs的APOH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白细胞。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APOH对CRC肝转移具有较佳的诊断效能。基于APOH预测的EHT1864、Lisitinib和Oxaliplatin可能是CRC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结论APOH是由CTCs分泌且在CRC肝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的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循环肿瘤细胞 载脂蛋白H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
2
作者 尚靖 王云 +4 位作者 陈进宝 唐东豪 贾琳琳 李炜 于宏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将THP-1诱导成M0型巨噬细胞,收集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M0型巨噬细胞和HCT1... 目的探讨华蟾素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将THP-1诱导成M0型巨噬细胞,收集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M0型巨噬细胞和HCT116-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HCT116细胞,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迁移和侵袭能力;用CCK-8实验检测华蟾素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收集HCT116和HCT116+华蟾素的条件培养基,刺激M0型巨噬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ELISA实验观察M2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收集HCT116-Mφ细胞和(HCT116+华蟾素)-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HCT116细胞,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M0型巨噬细胞在HCT116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后,形态变成梭形的细胞,CD11b^(+)CD206^(+)细胞比例增高,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升高;HCT116细胞在HCT116-Mφ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加入华蟾素之后,不仅M2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降低,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促转移效应也受到抑制。结论HCT116细胞可以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而华蟾素可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直肠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转移
下载PDF
术前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对可切除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
3
作者 张吉欣 武亮 +3 位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马洪庆 韩磊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7年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同期肝切除的7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X-tile软件计算PLR预后的最佳界...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7年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同期肝切除的7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X-tile软件计算PLR预后的最佳界值,并将患者分为低PLR组31例,高PLR组43例。探讨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差异。结果:PLR预后的最佳界值为188,PLR>188为高PLR组,PLR<188为低PLR组。高PLR组相比于低PLR组患者的肿瘤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肝转移数目更多(均P<0.05)。低PLR组和高P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个月和11个月(P=0.001)。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pT分期(HR=2.199,95%CI为1.156~4.182,P=0.016)、癌胚抗原≥3.4 ng/ml(HR=1.834,95%CI为1.079~3.117,P=0.025)及PLR≥188(HR=1.885,95%CI为1.022~3.477,P=0.042)是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生存分析结果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有效性验证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均示模型拟合度和准确度较好。结论:术前PLR与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术前PLR水平≥188的患者预后更差。基于PLR、T分期及癌胚抗原构建的生存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 预后
下载PDF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张馨元 付永峰 +2 位作者 白立立 杨森 董立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 目的:探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表达与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敏感性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66例直肠癌患者病案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仅接受nCRT,其中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化疗采用Capeox方案,nCRT治疗4~6周后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根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肿瘤退化分级(TRG)标准,将nCRT后肿瘤退化分级(TRG)0~2级的75例患者纳入nCRT不敏感组,TRG为3~4级的91例患者纳入nCRT敏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组织CHFR和MACC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nCRT敏感性关系,以及nCRT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HFR和MACC1对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预测价值。结果:直肠癌组织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x^(2)=81.373、87.150,P<0.05)。166例患者nCRT治疗结束后,TRG为0级6例,1级8例,2级61例,3级59例,4级32例,nCRT敏感率为54.82%(91/166)。nCRT敏感组CH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CRT不敏感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CRT不敏感组(x^(2)=4.613、37.509,P<0.05)。nCRT敏感组T4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N+分期占比高于nCRT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32、28.912,P<0.05)。CHFR和MACC1表达是影响直肠癌患者对nCRT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56(95%CI:1.294~4.563),OR=3.281(95%CI:1.472~6.479),P<0.05]。CHFR和MACC1联合检测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89%和69.46%,联合检测预测、CHFR和MACC1单项检测的AUC分别为0.713,0.564和0.589,P<0.05。结论:CHFR和MACC1与直肠癌nCRT敏感性有关,即CHFR高表达和MACC1低表达患者对nCRT敏感性更高,故两者有可能成为预测直肠癌nCRT敏感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 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 敏感性
下载PDF
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THOR对结直肠癌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牛子薇 张勇 +2 位作者 李璐 褚菲菲 吴慧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THOR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与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 C,ALDOC)之间的靶向调控关...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THOR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与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C(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 C,ALDOC)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THOR在CRC细胞系中的表达,使用THOR特异性siRNA转染HCT116和SW480细胞沉默THOR的表达,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HOR对CR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检测CRC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及丙酮酸生成量探讨THOR对CR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影响,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LDOC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THOR在HCT116和SW4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肠上皮细胞NCM460。沉默THOR后,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CT116和SW480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葡萄糖摄取量及丙酮酸生成量均下降,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ALD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THOR在CRC细胞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控ALDOC影响CRC细胞糖代谢重编程促进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THOR 直肠癌细胞 转移 糖代谢重编程 ALDOC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李艳丽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CAR)预测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CAR)预测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术后连续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2例)和非转移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术前NLR、CAR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合并症、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Ⅱ期、肿瘤浸润黏膜下层、肿瘤低分化占比及NLR、CAR均高于非转移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病理Ⅱ期、肿瘤浸润黏膜下层、肿瘤低分化、NLR升高、CAR升高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联合CAR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4、78.29%、85.43%,均高于两项单一预测(均P<0.05)。结论临床病理Ⅱ期、肿瘤浸润黏膜下层、肿瘤低分化、NLR升高、CAR升高均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前NLR联合CAR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转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低氧微环境增强MACC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7
作者 吴共发 曾宇婷 +2 位作者 刘钰君 姚雨江 邱丽浈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空载体(LV-ctrl组)、MACC1过表达载体(LV-MACC1)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在低氧微环境条件下培养LV-MACC1细胞(L... 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和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空载体(LV-ctrl组)、MACC1过表达载体(LV-MACC1)转染结肠癌细胞HCT116,同时在低氧微环境条件下培养LV-MACC1细胞(LV-MACC1+hypoxia组)。分别应用CCK-8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外肿瘤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MACC1、CD133、CD44、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740 Y-P验证PI3K/AKT在MACC1诱导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中的作用。结果与LV-ctrl组比较,LV-MACC1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增强,肿瘤球形成增多,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LV-MACC1组比较,LV-MACC1+hypoxia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肿瘤球形成增多(P<0.05);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740 Y-P增加了细胞CD133和CD44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增强MACC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出现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低氧微环境
下载PDF
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
8
作者 吴共发 曾宇婷 +2 位作者 刘钰君 姚雨江 邱丽浈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 目的探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结直肠癌(CRC)肿瘤干细胞(CSCs)样特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将MACC1基因过表达克隆慢病毒颗粒(LV-MACC1)和空载体对照慢病毒颗粒(LV-Ctrl)转染HCT116,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分别应用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单克隆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外肿瘤形成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MACC1、CD133、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的表变化,使用740 Y-P验证PI3K/AKT在MACC1诱导的干细胞样特性中的作用。结果感染48 h,90%以上的细胞均有绿色荧光。LV-MACC1的MACC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3±0.04),高于LV-Ctrl的(0.14±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中,LV-MACC1的菌落数为(118.70±6.12)个,多于LV-Ctrl的(27.00±4.16)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ACC1细胞侵袭穿孔数为(66.80±3.85)个,多于LV-Ctrl的(27.80±1.99)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trl和LV-MACC1的肿瘤球数量分别是(43.8±2.1)个和(63.8±2.5)个,统计显示LV-MACC1的肿瘤球数显著高于LV-Ctrl(P<0.05)。LV-MACC1的CD44、CD133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LV-Ctrl(P<0.05),LV-Ctrl和LV-MACC1的总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P>0.05)。使用740 Y-P激活PI3K/AKT通路活性后,CD44和CD133相对表达量比未使用740 Y-P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RC细胞出现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和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缺失促进免疫抑制和结直肠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 被引量:3
9
作者 袁静 缪洪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究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GLL)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调节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colorectal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es,CRC-PM)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巨噬细胞M... 目的探究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GLL)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中调节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colorectal cancer peritoneal metastases,CRC-PM)的效应和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了巨噬细胞MGLL特异性敲除(conditional knockout,cKO)小鼠,并进一步构建CRC-PM模型,最后结合细胞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在小鼠结直肠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中的效应和机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小鼠,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MGLL小鼠的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腹腔肿瘤重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T细胞占比显著减少(P<0.01)而M2型巨噬细胞占比显著增加(P<0.05),并且RNA-seq结果显示MGLL特异性敲除巨噬细胞的TRLs、PD-1/PDL-1以及HIF-1等信号通路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在结直肠癌腹腔种植转移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GLL缺失促使TAMs向M2型极化,进而抑制基于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最终促进结直肠癌的腹腔种植转移。其机制可能与TRLs、PD-1/PDL-1以及HIF-1等信号通路的改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GLL 直肠癌 腹腔种植转移
下载PDF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香梅 刘太锋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305-2309,共5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106例m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予以...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接受诊治且随访至2022年7月的106例m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21),B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42),C组(予以单纯化疗,n=43),对比总有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Th1/Th2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NF-γ)、IL-4、IL-10]、不良反应,生存时间及2年生存率。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AFP、CEA、CA72-4、CA125、CA199、IL-2、INF-γ、IL-4、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的AFP、CEA、CA72-4、CA125、CA199、IL-4、IL-10低于C组,而IL-2、INF-γ高于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2年生存率、生存时间高于C组(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mCRC具有较为理想效果,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免疫功能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贝伐珠单抗 化疗 晚期 转移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细胞介素-18 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确定的核心衰老基因在非远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李世森 余鹏飞 +3 位作者 乔一桓 王珂 李丹 李云龙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781-787,共7页
目的建立非远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衰老基因模型和确定核心的衰老基因,分析其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方法下载TCGA和GEO数据库的非远处转移性CRC数据库,单因素Cox分析确定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多因素Cox分析建立非远处转移CRC的衰老模型。... 目的建立非远处转移性结直肠癌(CRC)衰老基因模型和确定核心的衰老基因,分析其与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方法下载TCGA和GEO数据库的非远处转移性CRC数据库,单因素Cox分析确定预后相关的衰老基因,多因素Cox分析建立非远处转移CRC的衰老模型。ESTIMATE算法计算出样本的免疫微环境评分(间质评分与免疫评分),并且研究衰老模型与其关系。采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用于计算出衰老基因的重要性,确定衰老核心基因。使用CIBERSORT算法评估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相关性分析研究衰老核心基因与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由6个衰老基因组成的模型,在TCGA和GEO中都表明高风险人群的预后远远差于低风险组(P<0.001)。该衰老模型与CRC微卫星状态、肿瘤免疫评分和间质评分相关。随机生存森林算法确定3个核心的衰老基因(TERT、SNAI1和CSNK1A1),且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此外,在免疫治疗人群中,SNAI1(P=0.016)和CSNK1A1(P<0.001)低表达组生存时间更长。结论肿瘤细胞衰老的程度越大,代表其增殖能力越弱,非远处转移性CRC患者的预后可能越佳。TERT、SNAI1和CSNK1A1作为衰老的核心基因,与肿瘤微环境相关,可能作为免疫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基因 非远处转移直肠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下载PDF
基于WGCNA和机器学习算法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及其潜在生物标志物
13
作者 张平茜 何亚玲 +3 位作者 李宇阳 胡诗涵 高波 潘云 《右江医学》 2024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目的通过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机器学习算法探索结直肠肝转移(CRCLM)潜在生物标志物,为CRCLM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两个CRCLM的微阵列数据集(GSE6988和GSE14297),鉴定出CRCLM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 目的通过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机器学习算法探索结直肠肝转移(CRCLM)潜在生物标志物,为CRCLM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收集两个CRCLM的微阵列数据集(GSE6988和GSE14297),鉴定出CRCLM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应用WGCNA筛选与CRCLM组相关性最强的模块内基因,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最小绝对值收缩与筛选算子(LASSO)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鉴定CRCLM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比较GSE6988中CRCLM组和对照组的关键基因表达量,同时绘制关键基因诊断CRCL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并在GSE14297中进行验证。结果鉴定出73个DEGs,包括55个上调基因和18个下调基因。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血液微粒和趋化因子相关的通路。WGCNA共得到了5个基因共表达模块,其中黄色模块与CRCLM相关性最强(cor=0.72,P=2e-14),其中包含81个基因。对黄色模块基因进行LASSO逻辑回归分析,其中4个基因(CCL11、SLC26A3、NR4A2、PLA2G2A)被确定为潜在的具有诊断性生物标志物,通过SVM-RFE算法,从DEGs中获得19个基因(CRP、HP、ORM2、CYP2E1、CCL11、MMP10、AQP3、SERPINA3、ENO3、HAO1、PLG、ENAM、DGUOK、UBE2Q2、HPX、APOA2、ITIH3、ANGPTL3、MMP1)作为潜在的诊断基因,将LASSO算法以及SVM-RFE算法得到的关键基因取交集。最终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CCL11)被确定为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CRCLM组的CCL1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11诊断CRCLM的AUC分别为0.936和0.997,显示出很强的预测预后的能力。结论CCL11在CRCLM中低表达,可能是CRCLM的抑制因素,是CRCLM可能的预后生物分子标志物。CRCLM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肿瘤血管微环境及趋化因子相关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转移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机器学习算法 生物信息学 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
下载PDF
RIPK3介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研究
14
作者 高辉 殷玉敬 孙志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探究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K3)介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CRLM患者结肠肿瘤及其癌旁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通过RT-qPCR法检测RIPK3、CD68、精氨酸酶-1(Ar... 目的:探究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K3)介导的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收集CRLM患者结肠肿瘤及其癌旁组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通过RT-qPCR法检测RIPK3、CD68、精氨酸酶-1(Arg-1)表达量。采集CRLM患者和结肠癌患者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型,利用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含量。使用慢病毒将PLKRIPK3和PLK-NC转染至THP-1细胞,采用PMA/IL4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极化程度。将两组细胞分别与人结肠癌细胞系WiDr共孵育,检测WiDr细胞迁移、侵袭变化和结肠癌相关转移1(MACC1)、原癌基因MYC(c-MYC)表达情况。结果:CRLM患者结肠肿瘤病理结构符合肠腺癌肝转移。与癌旁组织相比,RIPK3在CRLM肿瘤组织表达降低,CD68、Arg-1表达增加。与结肠癌患者相比,CRLM患者外周血中富集更多的M2型巨噬细胞,血清中IL-4、TGF-β、IL-10含量增加,IL-1β、iNOS含量减少。与WiDr+PLK-NC-THP-1组相比,WiDr+PLK-RIPK3-THP-1组被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的程度减少,对WiDr细胞的促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MACC1、c-MYC表达量减少。结论:RIPK3表达降低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MACC1、c-MYC表达和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 免疫抑制性细胞 巨噬细胞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及标准差在结直肠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硕敏 朱勇 夏云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及标准差(RDW-SD)在结直肠癌(CRC)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91例住院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肿瘤是否转移分为2组:未转移组61例和转移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及标准差(RDW-SD)在结直肠癌(CRC)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91例住院CR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肿瘤是否转移分为2组:未转移组61例和转移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癌胚抗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以及RDW-CV和RDW-SD等。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同时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RDW-CV和RDW-SD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癌胚抗原的相关系数,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RDW-CV、RDW-SD、癌胚抗原及其联合诊断在评估CRC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相较于未转移组,转移组RDW-CV和RDW-SD值升高(P<0.05)。RDW-CV和RDW-SD水平与癌胚抗原含量均呈正相关。与癌胚抗原诊断CRC转移的AUC相比较,RDW-CV或RDW-SD联合癌胚抗原的AUC增高(P<0.05)。结论 RDW-CV和RDW-SD具有鉴别诊断CRC转移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转移 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下载PDF
O-GlcNAc转移酶介导的Kruppel样因子5 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细胞周期素D1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明沙 黎爽 +3 位作者 周翼 黄世贵 舒子龙 彭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48-1653,1659,共7页
目的:探讨O-GlcNAc转移酶(OGT)通过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定Kruppel样因子5(KLF5)蛋白并上调细胞周期素D1(CCDN1)表达参与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5 mRNA和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 目的:探讨O-GlcNAc转移酶(OGT)通过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定Kruppel样因子5(KLF5)蛋白并上调细胞周期素D1(CCDN1)表达参与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5 mRNA和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CRC细胞中KLF5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LF5的靶基因和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KLF5蛋白可与CCDN1结合,采用RT-qPCR检测KLF5对CCDN1 mRNA的影响。抑制KLF5并过表达CCDN1,分析KLF5是否通过正调控CCDN1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进入G 1期。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KLF5蛋白是否存在O-GlcNAc糖基化位点,OGT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OGT和KLF5表达的相关性。使用OGT抑制剂OSMI-1处理CRC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KLF5蛋白表达,O-GlcNAc糖基化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OSMI-1和放线菌酮(CHX)处理后KLF5蛋白的稳定性。最后抑制OGT并过表达KLF5,分析OGT是否通过正调控KLF5促进CCDN1表达。结果:KLF5 mRNA和蛋白在CRC中高表达。KLF5在CRC细胞中高表达并可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进入G 1期。CCND1是KLF5的靶基因并可与CCND1靶向结合。KLF5通过正调控CCND1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由G 1期向S期转化。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KLF5蛋白存在O-GlcNAc糖基化位点。OGT mRNA和蛋白在CRC中高表达,并且OGT和KLF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抑制OGT表达可降低O-GlcNAc糖基化蛋白和KLF5蛋白水平,并可降低KLF5蛋白的稳定性。OGT通过正调控KLF5上调CCND1表达。结论:KLF5通过正调控CCND1促进CRC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进入G 1期。OGT通过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定KLF5并上调CCND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O-GlcNAc转移 Kruppel样因子5 细胞周期素D1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lncRNA-AK093407通过EMT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17
作者 王建平 王小青 +3 位作者 赵学荣 高亚贤 杨岚 肖丽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研究AK093407对结直肠癌HCT-15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Lv5慢病毒感染过表达AK093047,转染siRNA沉默AK093407;qRT-PCR鉴定AK093407的表达;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 目的研究AK093407对结直肠癌HCT-15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Lv5慢病毒感染过表达AK093047,转染siRNA沉默AK093407;qRT-PCR鉴定AK093407的表达;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划痕修复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qRT-PCR和蛋白印记检测EMT相关因子。结果Lv5慢病毒感染后,AK093407表达升高。过表达AK093407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升高,促进细胞周期演进,凋亡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qRT-PCR和蛋白印记结果显示,occludin和E-cadherin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降低(P<0.05);β-catenin、vimentin和fibronectin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升高(P<0.05)。AK093407沉默后,与上述结果相反。结论AK093407通过EMT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侵袭和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lnc-AK093407 细胞周期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佳 张雪 +2 位作者 王阳 侯松林 周彤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1期1180-1183,共4页
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中预后最差的为腹膜转移,手术及全身化疗的治疗模式疗效很差。但随着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局部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PM)患者似乎有了更好的选择。目前,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 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中预后最差的为腹膜转移,手术及全身化疗的治疗模式疗效很差。但随着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局部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PM)患者似乎有了更好的选择。目前,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被认为是治疗CPM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从发病机制、诊断技术、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等方面对CRS联合HIPEC治疗CPM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直肠癌 腹膜转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和血清CEA、CA19-9、CA125检测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可 林楚莹 冯梓晴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CEA、CA19-9、CA125检测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9例结直肠癌患者,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将147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转入转移组,将132例未见淋巴...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清CEA、CA19-9、CA125检测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9例结直肠癌患者,参考病理检查结果将147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转入转移组,将132例未见淋巴结转移患者纳入未转移组。对两组患者进行CTC和血清CEA、CA19-9、CA125检测,并比较上述项目检测结果的差异。以四项指标检测结果为准绘制ROC曲线,明确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最佳截断值、AUC;分析四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转移组CTC和血清CEA、CA19-9、CA125检测结果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CTC、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优于四项指标(0.754,0.719,0.725,0.786)单独检测(P<0.05)。CTC、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后,CTC与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可出现异常改变,临床对上述指标水平进行联合检查可预测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血清肿瘤标志物 直肠癌 淋巴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IL-18、PRL-3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关系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雪 邱婷 +2 位作者 吕颐菲 高淑娟 郭雪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CRC)肝转移病人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PRL-3)的表达水平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100例老年CRC病人,其中肝转移病人34例,非肝转移病人66...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CRC)肝转移病人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PRL-3)的表达水平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100例老年CRC病人,其中肝转移病人34例,非肝转移病人66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病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8、PRL-3、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RC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肝转移病人IL-18、PRL-3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IL-18、PRL-3、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肝转移病人癌组织中IL-18、PRL-3、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肝转移病人(P<0.05);肝转移病人癌灶浸润深度T3~T4、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比例均高于非肝转移病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8、PRL-3、PI3K及AKT蛋白阳性表达、癌灶浸润深度T3~T4、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均为老年CRC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CRC肝转移病人癌组织中IL-18、PRL-3蛋白表达水平与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RC肝转移病人IL-18、PRL-3呈高表达状态,两者表达水平均与PI3K、AKT蛋白水平呈正相关,IL-18、PRL-3是老年CRC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老年人 转移 细胞介素-18 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