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结石者保健全攻略
1
作者 可贝 《中国健康月刊》 2005年第9期92-93,共2页
什么是胆结石?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进食后.它将胆汁释放出来.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如果胆囊中出现了一些由不同成分构成的结石,这种情况就叫胆结石。
关键词 结石 保健 进食后 胆汁 胆囊
下载PDF
尿道结石者应节制喝茶
2
作者 廖晨 《科学生活》 2000年第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尿道结石 保健
下载PDF
无症状胆囊结石者应该如何保健
3
《江苏卫生保健》 2004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无症状胆囊结石 保健 B超检查 饮食 运动
下载PDF
基于双源CT的影像学模型对儿童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唐琴 吴广巍 +4 位作者 孙亮 刘克明 曲源 陈杰 艾尼瓦尔·玉素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的影像学模型用于儿童上尿路不同成分结石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上尿路结石的5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体内的结石分析应用双能量方式进行扫描,而体外结石则将... 目的 探讨基于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的影像学模型用于儿童上尿路不同成分结石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上尿路结石的5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体内的结石分析应用双能量方式进行扫描,而体外结石则将其放置于新鲜的猪肾内并全部浸于生理盐水中再扫描,体内和体外结石的扫描条件一致。在其软组织窗分别采用80kV、120kV和140kV电压下测定患儿结石的CT值,并采用双能量结石分析的相关软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判断。同时应用前期文献构建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和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样品的主要成分。结果 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和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发现29例纯结石,5例为混合结石。24例术前采用DSCT扫描发现21例纯结石, 2例混合结石。经统计分析,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羟基磷灰石、胱氨酸结石这四种纯结石年龄之间经统计分析,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患儿发病情况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体内、外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的扫描CT值在80kV、120kV和40kV下经统计分析,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结石采用DSCT法(80kV和140kV)时CT值的差值和DEI值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常规扫描方法和DSCT法测定的ED值、CTDIvol值和DLP值经统计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DSCT法均高于常规扫描法。结论 四种纯结石在不同电压下进行体内或体外扫描其C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CT可作为临床上分析儿童上尿路结石成分的准确方法之一。结合CT值测量及DSCT分析软件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上尿路结石 儿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5
作者 柳扬 范伟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精氨酸酶Ⅰ(ArgⅠ)、谷氨酸脱氢酶(GLDH)、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2组CRP、TNF-α、IL-1、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TBA、α-GST、PNP、ArgⅠ、GLDH及O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χ^(2)=4.039,P=0.044)。结论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和肝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外胆管结石 血必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炎性指标 肝损伤标志物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尿道结石者应节制喝茶
6
作者 廖晨 《上海科学生活》 2000年第1期32-32,共1页
医生常常告诫尿道结石患者:平时多饮水,可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于是,许多患者每日大量喝茶,以为这样能加快病情的好转。其实,茶与水是有区别的。若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喝茶就是喝水,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关键词 尿道结石 喝茶 患者 多饮 病情 医生 喝水
全文增补中
多激酶抑制剂联合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王庆元 冯明明 李涛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TKI联合PD-1抑制剂治疗)39例和对照组(TKI单独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及TKI使用情况)、疗效评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病程、主要症状、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及TKI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皮疹、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免疫性肝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I联合PD-1抑制剂在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疾病控制率较优,且安全性较好,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激酶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 肝胆管结石 胆管癌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的中药防治草酸钙肾结石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梦伟 许坤 卢子杰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肾结石是肾脏中钙、草酸盐等晶体物质异常聚集形成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药在防治肾结石方面效果显著且存在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等优势。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 肾结石是肾脏中钙、草酸盐等晶体物质异常聚集形成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氧化应激、炎症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药在防治肾结石方面效果显著且存在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等优势。研究发现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是防治肾结石的重要通路之一。基于此,总结中药复方及单体成分防治草酸钙(CaOx)肾结石的最新进展。发现中药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调控细胞自噬及凋亡,抑制铁死亡,进而有效地防治肾结石。然而,目前关于具有中医特色的复方在肾结石防治中的研究尚显不足。今后研究重点应探索中药复方防治CaOx肾结石的潜在机制,以期为CaOx肾结石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草酸钙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中药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胡一奇 于青松 李俊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2和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成功率高,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结石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疼痛评分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丁鹏照 黄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2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方式分A组(采用FURL治疗)、B组(采用LU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结石清除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差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1个月,A组结石清除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差值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FURL、LU治疗各有其优劣势,LU治疗的结石清除率更高,但FURL的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加迅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结石嵌顿 软镜碎石术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下载PDF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LC+LTCBDE与ERCP/EST+LC的治疗效果
11
作者 魏广青 郭志刚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4年2月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L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4年2月收治的11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A组(64例)和B组(54例),A组行LC+LTCBDE治疗,B组行ERCP/EST+LC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炎性反应[白细胞介素-10(IL-10)、P物质(SP)、白细胞介素-8(IL-8)]及并发症。结果:与B组比较,A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置留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P<0.05);术后7 d,与B组相比,A组血清ALP,ALT,TBIL,GGT水平较低(P<0.05);术后7 d,与B组相比,A组血清SP,IL-8水平较低,IL-10水平较高(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LTCBDE能改善生化指标,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胆管造影 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下载PDF
泌尿系结石,中医治疗有妙招
12
作者 力光洁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第1期31-31,共1页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不仅发病率高,还有很高的复发率。据统计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为5.8%,长江以南发病率高于长江以北,分析认为或因水质和饮食习惯有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泌尿系结石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不仅发病率高,还有很高的复发率。据统计显示我国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为5.8%,长江以南发病率高于长江以北,分析认为或因水质和饮食习惯有关。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泌尿系结石可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中医治疗 饮食习惯 尿道结石 长江以南 结石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任海云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n=30)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尿路结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n=30)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尿路结石患者的术后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肾结石,无症状或许更危险
14
作者 陈舒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1期30-30,共1页
肾结石,这一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往往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而被人们忽视。然而,这种“沉默的危机”却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对身体造成损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无症状肾结石的形成原因、潜在风险、监测管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 肾结石,这一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疾病,往往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而被人们忽视。然而,这种“沉默的危机”却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对身体造成损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无症状肾结石的形成原因、潜在风险、监测管理、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健康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 结石 监测管理 泌尿系统 健康隐患 预防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 常见疾病
下载PDF
不同入路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15
作者 周利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对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泰州姜堰华大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对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氧化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泰州姜堰华大医院收治的22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LC治疗,胆囊三角组(110例)术中应用经胆囊三角入路,胆囊后三角组(110例)术中应用胆囊后三角入路。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2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d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胆囊三角组比,胆囊后三角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操作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呈降低趋势,胆囊后三角组均较胆囊三角组更高,丙二醛(MDA)均呈升高趋势,胆囊后三角组较胆囊三角组更低;胆囊后三角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胆囊三角组更低(均P<0.05)。结论与传统胆囊三角入路相比,LC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时,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能减少失血量,缩短康复周期,减轻手术造成的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三角入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下载PDF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赵攀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L)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SL)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MPCNL术)和观察组(40例,实施MPCNL联合FURSL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结石清除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结石清除率更高,但手术时间更长(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中采用MPCNL联合FURSL术式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结石清除效果,对机体炎症影响较小,且不会增加肾功能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在局部麻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小剑 党晓平 +4 位作者 郑亮 张志刚 牛彬 倪锋 党建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35-38,50,共5页
目的分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行局部麻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局部麻醉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ASA分级分为高危组(ASA分级Ⅲ~Ⅳ级)36例和低危组(ASA分级Ⅰ~Ⅱ级)44例,比较2组... 目的分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行局部麻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行局部麻醉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ASA分级分为高危组(ASA分级Ⅲ~Ⅳ级)36例和低危组(ASA分级Ⅰ~Ⅱ级)44例,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危组住院时间短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结石清除率为93.18%,高于高危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高危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高危组术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时,高危组和低危组VAS评分均降低,且低危组VAS评分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4%,低于高危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PCNL治疗ASA分级Ⅰ~Ⅱ级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炎症反应、疼痛程度较ASA分级Ⅲ~Ⅳ级患者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 局部麻醉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炎症反应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狄敏 宋新浩 +2 位作者 商丽娜 秦俊昌 滑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1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9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以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CT或腹部平片未见同侧输尿管结石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比较不同结局患者超声资料,包括...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用于评估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29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单发输尿管结石患者,以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CT或腹部平片未见同侧输尿管结石为成功,否则为失败;比较不同结局患者超声资料,包括结石最大径、侧别、位置、肾盂前后径及输尿管喷尿参数(频率、峰值流速及持续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的评估效能。结果保守治疗87例成功(成功组)、42例失败(失败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径、输尿管喷尿频率、输尿管喷尿峰值流速及输尿管喷尿持续时间均为保守治疗单发输尿管结石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输尿管喷尿频率评估效能最高,其AUC为0.858;以1.45次/分为最佳截断值,输尿管喷尿频率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临床结局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及F1值分别为78.57%、83.91%、70.21%、82.17%及0.742。结论超声测量输尿管喷尿参数有助于评估保守治疗输尿管单发结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保守疗法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LC+LCBDE+PS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平 宋振顺 +1 位作者 周嘉 陈季松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LC+LCBDE+PS)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LC+LCBDE+PS)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C+LCBDE+PS组(n=1 036)和ERCP+EST+LC组(n=428),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病例进行匹配,匹配后每组398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SM后,LC+LCBDE+PS组成功实施382例,ERCP+EST+LC组成功实施320例。与ERCP+EST+LC组相比,LC+LCBDE+PS组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更低,但引流管留置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LCBDE+PS组比较,ERCP+EST+LC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更低,但胰腺炎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PS和ERCP+EST+LC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LC+LCBDE+PS技术成熟,操作并不困难,适用于大多数患者;ERCP+EST+LC由于存在两种独立手术,需要内镜医师和外科医师进行序贯操作,导致成功率较低,手术的并发症较高,但其创伤更小,对不能耐受全麻及气腹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下载PDF
可控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浩 冯振华 +1 位作者 彭业平 黄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 分析肾结石且伴有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可控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将样本经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实验组... 目的 分析肾结石且伴有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可控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将样本经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可控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尿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清除率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2.55±1.45)d、术后血尿时间(1.13±0.56)d、手术时间(42.30±4.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00±2.35)d、(2.20±0.65)d、(63.03±6.33)min(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5%(5/40),相比于对照组的40.0%(16/40)低(P<0.05),手术更安全、可靠。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结石清除率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P<0.05),术后残石率更低。结论 可控负压吸引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应用于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治疗中,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提高术后结石清除率,降低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可控负压吸引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尿路感染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