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小肠造影影像对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欣 刘静静 +3 位作者 王雪莲 顾长青 孙冬雪 陈刘成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究CT小肠造影(CTE)对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3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行CTE检查... 目的探究CT小肠造影(CTE)对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36例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行CTE检查,分别观察两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对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克罗恩病患者中,CTE影像示肠壁不均匀增厚21例、肠道狭窄22例、瘘管形成7例及累及升结肠21例,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粘液便18例及血便22例高于克罗恩病患者(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结肠型克罗恩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大(P<0.05)。克罗恩病患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含量均值分别为28.17 mg/L vs 17.67 mg/L、32.25 mm/h vs 22.95 mm/h;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含量的平均值对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E影像特征更直观地对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进行鉴别,结合临床、内镜表现及病理诊断,为治疗方案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型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 CT小肠造影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鉴别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晨 李翠平 +3 位作者 王侠 樊梦思 孟帅 吴兴旺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结肠型克罗恩病(C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有完整CT小肠成像(CTE)且经病理证实炎症性肠病(IBD)患者44例(CCD 25例,UC 19... 目的比较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结肠型克罗恩病(C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有完整CT小肠成像(CTE)且经病理证实炎症性肠病(IBD)患者44例(CCD 25例,UC 19例)。利用ITK-Snap软件在静脉期病灶最明显肠段进行勾画,共计勾画106个病变肠段(CCD 58个、UC 48个)。利用AK软件提取勾画区影像组学特征,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用Correlation_xx和MultiVariate_Logistic算法进行数据降维,筛选组间差异明显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6种机器学习模型,用测试集的特征对其进行验证。结果175种组学特征中有4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模型中有4种模型曲线下面积均>0.90。训练集中邻近算法(KNN)模型鉴别CCD与U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95%CI:0.917~0.992),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7.7%、100%和72.7%;在测试集的AUC为0.904(95%CI:0.792~0.996),准确率、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7.9%、88.9%和86.7%。结论4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CCD与UC中均有良好的表现;其中KNN模型稳定性好,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型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模
下载PDF
结肠型与非结肠型克罗恩病的预后及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超群 王德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肠型与非结肠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消化内科符合CD研究标准的280例患者,依据蒙特利尔分型标准将40例结肠型CD患... 目的探讨结肠型与非结肠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预后不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消化内科符合CD研究标准的280例患者,依据蒙特利尔分型标准将40例结肠型CD患者分为研究组,余240例非结肠型CD患者为对照组。制定CD患者调查表,详细登记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史、饮酒史、吸烟史、家族史、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影像学资料、IFX治疗者用药前及用药第30周时的上述资料等。并通过该院门诊复诊、再住院、电话、通讯软件、信函等方式对其预后情况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结肠型CD患者中女性占比42.5%,与非结肠型CD女性占比(3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型CD平均发病年龄、平均确诊年龄、与非结肠型C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型CD贫血发生率高于非结肠型CD(P<0.05),肠外表现发生率低于非结肠型CD(P<0.05),余临床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型CD随访1年、3年、5年时预后不良率与非结肠型CD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D伴肛周病变、疾病行为(狭窄型、穿透型)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结肠型CD临床上贫血发生率、血沉水平异常升高,CD伴肛周病变、疾病行为(狭窄型、穿透型)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型克罗恩病 临床特点 预后 英夫利西
下载PDF
基于蒙特利尔病变部位分型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向建康 刘传 董卫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回肠末段型(L1)、结肠型(L2)及回结肠型(L3)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疾病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1型CD患者66例,L2型CD患者20例,L... 目的探讨回肠末段型(L1)、结肠型(L2)及回结肠型(L3)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疾病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1型CD患者66例,L2型CD患者20例,L3型CD患者9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分析3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的差异。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1、L2和L3型CD患者临床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部分临床特征预测CD病变部位的效能。结果L1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L3组患者(P<0.05)。L1组患者黏液脓血便构成比低于L2和L3组患者(P<0.05)。L1组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低于L3组患者(P<0.05)。L1组患者肛周病变构成比低于L2和L3组患者(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2型CD[OR(95%CI:1.004,1.031)]和L3型CD[OR(95%CI:1.016,1.037)]与CD疾病活动指数(CDAI)相关(P<0.05),L3型CD[OR(95%CI:2.390,21.018)]与肛周病变风险增加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L1型CD比较,当血沉为29.50 mm/h时,L2型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95%CI:0.579,0.868),此时预测L2型CD敏感性为77.8%(95%CI:0.519,0.926),特异性为64.1%(95%CI:0.510,0.754);当血小板计数取临界值307×109/L时,L3型CD的AUC为0.702(95%CI:0.618,0.785),此时预测L3型CD敏感性为72.3%(95%CI:0.602,0.826),特异性为65.2%(95%CI:0.554,0.752)。结论L1型、L2型及L3型C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疾病行为等均存在差异,基于这些特征将有助于鉴别CD患者的不同病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段克罗恩 结肠型克罗恩病 结肠型克罗恩病 临床特征 蒙特利尔分
下载PDF
结肠型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影像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杰 李彪 +3 位作者 孔德灿 黄梓城 周智洋 曹务腾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型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例结肠型CD与40例U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肠道造影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结肠型克罗恩病(CD)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40例结肠型CD与40例UC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肠道造影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CT特征的差异,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纳入到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可诊断结肠型CD的预测因子。结果:结肠型CD和UC患者在发病年龄[(29.3±10.7)岁比(46.6±13.4)岁,P<0.001]、体质指数[(18.4±2.7)kg/m^(2)比(21.0±4.0)kg/m^(2),P=0.001]、出现血便症状的比例(47.5%比90.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肠型CD较UC更易出现升结肠受累(70.0%比20.0%,P<0.001)。UC患者比结肠型CD患者更常出现病变连续性分布(80.0%比57.5%,P=0.03)及肠壁环周均匀性增厚(77.5%比47.5%,P=0.006),更少见肠周炎性渗出(20.0%比67.5%,P<0.001)及肛瘘(10.0%比57.5%,P<0.001)。结肠型CD患者更多表现为不同部位严重程度不一致(75.0%比45.0%,P=0.006),肠壁厚度多高于UC患者[(9.5±3.4)mm比(8.1±2.2)mm,P=0.024]。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升结肠受累(OR=9.209,95%CI:2.238~37.902,P=0.002)、肠周炎性渗出(OR=9.861,95%CI:2.384~40.786,P=0.002)及肛瘘(OR=19.263,95%CI:3.714~99.905,P<0.001)是诊断结肠型CD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综合CT特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结肠型CD与UC,为临床进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型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 鉴别诊断 临床影像特征
原文传递
结肠型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盈 孟文建 王自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36-840,共5页
目的总结结肠型克罗恩病(CD)的特点和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8例结肠型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结肠型CD患者的术前确诊率为42.9%(12/28),误诊率为57.1%(16/28)。其中误诊为... 目的总结结肠型克罗恩病(CD)的特点和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8例结肠型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结肠型CD患者的术前确诊率为42.9%(12/28),误诊率为57.1%(16/28)。其中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5例(17.9%),癌肿4例(14.3%),阑尾病变4例(14.3%),肠结核3例(10.7%)。28例患者中,行择期手术26例,急诊手术2例;手术方式以结肠部分切除术(10例)和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为主;还联合回肠-结肠吻合术(9例)、结肠-结肠吻合术(6例)、小肠造瘘术(9例)、结肠造瘘术(6例)等。本组患者首次肠道病变相关手术的住院时间5~74 d(平均25.4 d),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32.1%),发生并发症者均为未接受CD相关内科治疗的患者。术后获访20例,随访时间7~78个月(平均33.4个月),失访8例。随访病例的预后良好。结论结肠型CD的临床表现隐匿,容易误诊误治,结肠肠段切除手术是结肠型CD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有合并症的患者,多学科诊治很有必要。另外,术前系统的内科治疗有助于减少首次肠道病变相关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型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 溃疡性结肠 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