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陈文静 赖敏 +1 位作者 陈燕 徐泽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 分析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郫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患者337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未出血... 目的 分析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郫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患者337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未出血组(308例)、出血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Oakland评分,分析Oakland评分、凝血指标对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未出血组对比,出血组的Oakland评分、D-D水平上升[(5.29±1.42)分vs.(9.13±1.78)分、(0.33±0.11)mg/L vs.(0.38±0.12)mg/L],PT时间延长[(12.42±1.30)s vs. 13.29±2.15)s],FIB、PLT水平降低[(3.42±1.10)g/L vs.(2.39±0.70)g/L、(255.34±43.19)×10^(9)/L vs.(178.51±32.4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01、4.945、9.329、2.141、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息肉直径、息肉是否有蒂、医师技术、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为患者术后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P<0.05)。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与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0.618、-0.682、0.461、0.357。Oakland评分、FIB、PLT、PT、D-D五项联合预测患者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3。结论 凝血指标、Oakland评分与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出血密切相关,Oakland评分联合PLT、FIB、PT、D-D对预测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可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 Oakland评分系统 凝血功能指标 下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量化活动干预在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刘子燕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究量化活动干预在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究量化活动干预在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内镜结肠息肉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投骰子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量化活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差异,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SAS、SDS以及PSQI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35±3.51)分,高于对照组的(92.32±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4,P<0.05)。结论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开展量化活动干预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活动干预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睡眠质量 焦虑抑郁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卢俐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0-0153,共4页
分析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我科室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结合... 分析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我科室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应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合集束化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俞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70-0173,共4页
分析围术期健康教育结合集束化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入院次序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平均分配至常规、干预两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分析围术期健康教育结合集束化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入院次序单双号作为分组依据,将2022年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00例患者,平均分配至常规、干预两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采用健康教育结合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围术期健康教育结合集束化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应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健康教育 集束化护理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中的运用研究
5
作者 张艳梅 庞燕秋 彭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9-0162,共4页
分析对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Endoscopic Colon polypectomy ECP)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 CNP)联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在我院行ECP患者分为CNP护理组与联合护理组,CNP护理... 分析对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Endoscopic Colon polypectomy ECP)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 CNP)联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在我院行ECP患者分为CNP护理组与联合护理组,CNP护理组在住院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而联合护理组患者则是在CNP护理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结果 联合护理组护理后的SF-36总评分(78.24±3.21)分高于CNP护理组(52.18±4.36)分,HAMD评分(10.68±4.25)分与HAMA评分(12.28±2.36)分低于CNP护理组(23.42±6.54)分、(25.36±3.57)分,联合护理组患者医嘱依从性96%高于CNP护理组80%,护理满意度98%高于CNP护理组84%,且P<0.05;结论 针对行内镜下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焦虑与抑郁情绪,还能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婷 马洪升 杨锦林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9期1794-1798,共5页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已逐渐取代外科息肉切除术成为目前息肉切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会引发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迟发性出血即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迟发性出血不仅可发生于患者住院期间,还可发生于患者出院后,且较为隐匿,因...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已逐渐取代外科息肉切除术成为目前息肉切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该术式会引发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迟发性出血即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迟发性出血不仅可发生于患者住院期间,还可发生于患者出院后,且较为隐匿,因此可能需再次入院、介入治疗等紧急医疗干预,从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因此,早期识别导致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出血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明军 杨斌 +1 位作者 杨传春 伏亦伟 《现代医学》 2020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9年5月我院3210例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临床病例信息及一般...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9年5月我院3210例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临床病例信息及一般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内镜下切除术中相关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性别、高血脂、高血压、吸烟、术者职称、术中使用钛夹、切除息肉数、术中出血、息肉分叶及息肉外观为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预测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本研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本研究使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模型进行验证,C-index指数高达0.853(95%CI:0.828~0.878),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及时考虑性别、高血压、吸烟、消化道出血史、术者职称、术中使用钛夹、切除息肉数、术中出血、息肉分叶及息肉外观等因素综合评估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 消化道出血 列阵图 模型预测
原文传递
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8
作者 何长富 吴惠勤 汤泽敏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究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云霄县中医院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治疗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各40例。A组予以... 目的探究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于云霄县中医院接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治疗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各40例。A组予以低剂量(0.5 g/d)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B组予以高剂量(1.5 g/d)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并予以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盐酸二甲双胍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能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2型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 血糖 安全性
下载PDF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前不同时间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郑建军 蔡沣 田孝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7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开展内镜下切除手术前,在不同时间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莆田医疗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行...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开展内镜下切除手术前,在不同时间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莆田医疗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1 d进行肠道准备,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当天进行肠道准备。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优良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舒适度得分、睡眠质量得分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肠道清洁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开展内镜下切除手术前,在手术当日进行肠道准备能够获得与手术前1 d肠道准备接近的肠道清洁效果,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舒适度和睡眠质量,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度
下载PDF
心脏换瓣术后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峰 郎海波 +2 位作者 石进 陈雪 张杰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11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英国胃肠病学和欧洲胃肠内镜指南,将患者按照中断抗... 目的探讨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心脏换瓣术后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6年英国胃肠病学和欧洲胃肠内镜指南,将患者按照中断抗凝治疗发生栓塞的风险分为低风险组(7例)和高风险组(9例),低风险组停用华法林后未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高风险组停用华法林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结果停华法林前、内镜治疗前和恢复华法林治疗3天后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中位数分别为2.25和2.12、1.06和1.10、1.14和1.28。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天和14.0天,结肠息肉最大直径中位数分别为12.0mm和20.0mm。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比例分别为28.6%(2/7)和44.4%(4/9),6例患者均再次行肠镜检查,予钛夹夹闭出血创面后出血停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卡瓣及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心脏换瓣术后患者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需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停抗凝药物高栓塞风险者可采取桥接治疗,同时要考虑息肉大小、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停药时间及重新恢复抗凝治疗时间等,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换瓣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肝素桥接治疗 息肉切除后出血
下载PDF
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乐红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54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肠道准备开始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手术当日肠道准备,7...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开始肠道准备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54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肠道准备开始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手术当日肠道准备,77例)和对照组(手术前日肠道准备,77例)。对比观察两组术中肠道清洁度,统计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优良率(96.1%)与对照组(9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恶心13.0%、腹痛2.6%、呕吐1.3%、饱胀感9.1%,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当日早晨一次性肠道准备可获得与手术前日起分次肠道准备相当的肠道清洁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干扰患者前日生活及睡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肠道准备 时间
下载PDF
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阮细萍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接受传统结肠息肉切... 目的探究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在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接受传统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心理放松语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胃肠动力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的患者采用体表胃肠电起搏+中频电穴位刺激干预联合心理放松语言护理能够有效缩短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术后康复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胃肠电起搏 中频电穴位刺激 心理放松语言护理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
下载PDF
中药热熨治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周金明 凌静 +4 位作者 张吉善 李琳 许振 周颖 陈兰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治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治疗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组行中药热熨方案,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效果、干预前后腹胀程度、腹围和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腹胀程度和腹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腹胀程度和腹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腹胀腹痛患者中药热熨方案,效果明显,可缓解腹痛腹胀,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鸣音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熨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腹痛 腹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结肠10 mm以下息肉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代玉平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结肠10 mm以下息肉采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10 m m以下息肉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内镜... 目的:分析结肠10 mm以下息肉采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10 m m以下息肉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治疗,参照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参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10 m m以下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结肠息肉切除 结肠息肉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预防性放置钛夹对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叶依霞 司徒树标 倪东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5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预防性放置钛夹对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方法196例结直肠息肉直径≥10 mm且无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EMR术,治疗组予钛夹夹闭创面,对照组则不使... 目的研究预防性放置钛夹对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方法196例结直肠息肉直径≥10 mm且无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EMR术,治疗组予钛夹夹闭创面,对照组则不使用钛夹。比较两组迟发性出血发生、再次行肠镜检查镜下有活动出血、输注红细胞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肠镜检查过程均顺利,治疗组患者术后有2例发生迟发性出血(2.06%),对照组术后有9例发生迟发性出血(9.09%),治疗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11例患者入院后,均再次行肠镜检查,对照组有7例患者镜下有活动出血,予钛夹夹闭止血,另外4例患者无镜下活动出血,未予镜下止血处理,禁食2~3 d后观察无活动出血后予出院。对照组需内镜下止血占比7.07%高于治疗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0 d无再出血。所有出血的患者中,均不需要外科进行处理,其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出血量较多,予输注红细胞治疗,两组术后需输注红细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半年后复查肠镜,均无复发和病变残留。结论对直径≥10 m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EMR术后预防性放置钛夹有利于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 预防性放置钛夹 迟发性出血
下载PDF
Efficacy, risk factors and complications of endoscopic polypectomy: Ten year experience at a single center 被引量:34
16
作者 Pierluigi Consolo Carmelo Luigiano +5 位作者 Giuseppe Strangio Maria Grazia Scaffidi Giuseppa Giacobbe Giovanna Di Giuseppe Agata Zirilli Luigi Familiar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5期2364-2369,共6页
AIM: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colonoscop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oid lesion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354 polypectomies performed on 1038 patients over a ten- year period. One ... AIM: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of colonoscop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oid lesion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354 polypectomies performed on 1038 patients over a ten- year period. One hundred and sixty of these were performed for large polyps, those measuring ≥ 20 mm. Size, shape, location, histology, the technique of polypectomy used, complications, drugs assumption and associated intestinal or extra intestinal diseases were analyz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earson χ2 test, NPC test and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RESULTS: The mean patient age was 65.9 ± 12.4 years, with 671 men and 367 women. The mean size of polyps removed was 9.45 ± 9.56 mm while the size of large polyps was 31.5 ± 10.8 mm. There were 388 pedunculated and 966 sessile polyps and the most common location was the sigmoid colon (41.3%). The most frequent histology was tubular adenoma (55.9%) while for the large polyps was villous (92/160 -57.5%). Coexistent malignancy was observed in 28 polyps (2.1%) and of these, 20 were large polyps. There were 17 procedural bleeding (1.3%) and one perforati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ancer is correlated to polyp size (P < 0.0001); sessile shape (P < 0.0001) and bleeding are correlated to cardiac disease (P = 0.034), tubular adenoma (P = 0.016) and polyp size.CONCLUSION: The endoscopic resection is a simple and safe procedure for removing colon rectal neoplastic lesion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large colorectal polyps. The polyp size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malignancy and for bl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OSCOPY POLYPECTOMY Large polyps Colorectal neoplastic lesions Endoscopic resection
下载PDF
Successful endoscopic repair of an unusual colonic perforation following polypectomy using an endoclip device 被引量:1
17
作者 Francesco Barbagallo Giorgio Castello +4 位作者 Saverio Latteri Emanuele Grasso Salvatrice Gagliardo Gaetano La Greca Michele Di Blas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2889-2891,共3页
Colonic perforation during endoscopic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procedures,represents an uncommon occurrence even if,together with haemorrhage,it is still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colonoscopy,with an incidence ... Colonic perforation during endoscopic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procedures,represents an uncommon occurrence even if,together with haemorrhage,it is still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of colonoscopy,with an incidence ranging between 0.1% and 2% of all colonoscopic procedures. The ideal treatment in these cases remains elusive as the endoscopist and the surgeon have to make a choice case by case,depending on many factors such as how promptly the rupture is identified,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the degree of contamination and the evidence of peritoneal irritation. Surgical interventions both laparotomic and laparoscopic,and other medical non-operative solutions are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Only three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which the endoscopic apposition of endoclips was used to repair a colonic perforation during colonoscopy. Ours is the first case that the perforation itself was caused by the improper functioning of a therapeutic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ECTOMY Colonic perforation Endoscopic device PNEUMOPERITONEUM
下载PDF
Inflammatory myoglandular polyp causing hematochezia
18
作者 Shoji Hirasaki Masato Okuda +2 位作者 Kenichiro Kudo Seiyuu Suzuki Atsuko Shirak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4期5353-5355,共3页
A case of inflammatory myoglandular polyp (IMGP) causing hematochezia is reported. The patient was a 33-year-old man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hematochezia. Colonoscopy revealed a red, hard, s... A case of inflammatory myoglandular polyp (IMGP) causing hematochezia is reported. The patient was a 33-year-old man who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hematochezia. Colonoscopy revealed a red, hard, spherical peduncular polyp with erosion and mucous exudation, about 20 mm in diameter, in the descending colon. Excluding the polyp, there was no lesion in the colorectum. Endoscopic polypectomy was performe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revealed inflammatory granulation tissue in the lamina propria, proliferation of smooth muscle, and hyperplastic glands with variable cystic changes. This polyp was diagnosed as an IMGP. The symptom of hematochezia was resolved after endoscopic resection. Our case shows that treatment is necessary for IMGP if intestinal bleeding occurs and endoscopist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end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IMG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myoglandular polyp COLONOSCOPY Endoscopic polypectom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