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9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结肠息肉冷切除与EMR术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鹏 李斌 +1 位作者 方新鑫 韩怡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资料106例,根据手术治... 目的探究内镜下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结肠息肉患者出血量、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资料106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CSP组(57例)和EMR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治疗前后血清疼痛介质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CSP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息肉切除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EMR组,钛夹使用率低于E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P组患者术后24 h、7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EMR组(P<0.05);术后两组神经生长因子(NGF)、β内啡肽(β-EP)以及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术前升高,CSP组术后24 h、72 h NGF、CRP、SAA、IL-6均低于EMR组,β-EP水平高于EM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应用内镜下内圈套器息肉切除术相较黏膜切除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抑制疼痛因子及炎性因子表达,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冷圈套器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疼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陈文静 赖敏 +1 位作者 陈燕 徐泽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 分析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郫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患者337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未出血... 目的 分析Oakland评分系统联合凝血功能指标对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于成都郫都区人民医院接受结肠息肉内镜切除术的患者337例,依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未出血组(308例)、出血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Oakland评分,分析Oakland评分、凝血指标对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未出血组对比,出血组的Oakland评分、D-D水平上升[(5.29±1.42)分vs.(9.13±1.78)分、(0.33±0.11)mg/L vs.(0.38±0.12)mg/L],PT时间延长[(12.42±1.30)s vs. 13.29±2.15)s],FIB、PLT水平降低[(3.42±1.10)g/L vs.(2.39±0.70)g/L、(255.34±43.19)×10^(9)/L vs.(178.51±32.45)×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01、4.945、9.329、2.141、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息肉直径、息肉是否有蒂、医师技术、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为患者术后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P<0.05)。Oakland评分、FIB、PLT、PT、D-D与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0.618、-0.682、0.461、0.357。Oakland评分、FIB、PLT、PT、D-D五项联合预测患者术后下消化道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3。结论 凝血指标、Oakland评分与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出血密切相关,Oakland评分联合PLT、FIB、PT、D-D对预测息肉切除术后下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价值,对高出血风险患者,可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内镜切除 Oakland评分系统 功能指标 下消化道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3
作者 黄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8期31-3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8月抚州市临川区嘉德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情分为病例组(1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8月抚州市临川区嘉德第三医院收治的72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病情分为病例组(11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和对照组(61例,未发生迟发性出血),对引发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2例经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后的患者中,共发生迟发性出血11例(15.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年龄、息肉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81.82%患者合并高血压、72.73%为有蒂息肉、90.91%为位于右半结肠的多个息肉,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息肉直径>1.0 cm、有蒂型息肉、右半结肠息肉、息肉数量>1个是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高血压、息肉直径>1.0 cm、息肉表现为有蒂、息肉位置位于右半结肠、息肉数量>1个是经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临床应准确识别高风险患者,采取多种预防止血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迟发性
下载PDF
结肠息肉经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分析
4
作者 王淑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结肠息肉经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实施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患者6例作为出血组,另选择150例未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迟发性出血因素。结果 ... 分析结肠息肉经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实施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出血患者6例作为出血组,另选择150例未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迟发性出血因素。结果 出血组的临床资料中,合并症、疾病史与用药史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合并高血压与服用抗凝药物的比例为66.67%、5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0%、7.33%;在病灶情况中,出血组息肉大小≥1.5cm的比例为83.33%,息肉形态有蒂的比例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7%和28.67%;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息肉大小及形态是影响迟发出血的密切因素(P<0.05)。结论 在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中,主要存在合并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的问题,并且发生情况也受患者息肉大小和形态影响,需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 迟发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婷婷 吴天勤 朱晓轩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一〇〇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一〇〇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12例结肠息肉患者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9%。合并高血压、病理类型、结肠息肉直径>1.0 cm、息肉形态、息肉位置、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为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显著,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出血,其中合并高血压、病理类型、结肠息肉直径>1.0 cm、息肉形态、息肉位置、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后迟发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敏 韦雪连 +3 位作者 李常伟 周源 游欣 孙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特征及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04例行EMR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n=35)和非出血组(n=1569)。统计患者一般资料、EMR切除息肉的情况、EMR操作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经切除术后迟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给予评价。结果两组在吸烟史、淋巴细胞数、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钛夹缝合后稀疏、创面覆盖不全及倒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吸烟、淋巴细胞数≥3.65×10^(9)L^(-1)、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且上述因素预测术后迟发出血的AUC分别为0.652、0.649、0.759、0.687、0.705,而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799。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获得AUC为72.1%(95%CI:64.3%~81.6%)。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备较好的一致性。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分别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模型的P值为0.482;绘制DCA曲线显示,与单一因素相比,列线图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度。结论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具有息肉山田分型为Ⅲ型、息肉最大基底直径≥0.98 cm、钛夹倒伏的特征,以及有吸烟史、淋巴细胞数≥3.65×10^(9)L^(-1)的患者对于迟发性出血应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特征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后迟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结肠息肉切除术在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7
作者 穆晨 张晗 +4 位作者 刘颖 李雪 顾蕊 曹春燕 郭旭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在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息肉切除术不间断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患者,对抗血栓药物的种类、切除息肉的部位、长径...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在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消化内科行结肠息肉切除术不间断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患者,对抗血栓药物的种类、切除息肉的部位、长径、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切除的完整性,术后缺血性事件发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息肉103例,根据息肉直径是否>10 mm,分成两组(小息肉组87例vs大息肉组16例),两组中息肉部位、形态、服用抗血栓药物的种类、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缺血事件发生率中组间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大息肉组更多的选择EMR治疗(小息肉组vs大息肉组,4.6%vs 45.5%,P=0.004);术后的病理大息肉组更多腺瘤性息肉(77.0%vs 93.8%,P=0.027)。结论结肠息肉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应用于不间断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切除 结肠息肉 栓治疗 抗凝治疗 小板治疗
下载PDF
金属钛夹减少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斌 许建明 谢惠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8-869,共2页
关键词 结肠息肉 术后 金属钛夹
下载PDF
针对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各种内镜预防措施:随机对照研究的网状Meta分析
9
作者 张顺涛 陈琪 +3 位作者 张园梦 李巧玉 邱烈旺 曾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779-2794,共16页
背景:现有关于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研究存在局限性。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估各种内镜措施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我们在数据库中检索了有关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内镜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 背景:现有关于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研究存在局限性。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估各种内镜措施预防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我们在数据库中检索了有关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内镜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trials, RCTs),干预措施包括无预防、肾上腺素注射、器械套扎、金属夹封闭、血管热凝、不含器械联合法和含器械联合法。主要结局事件是息肉切除术后的出血。整个分析在频率学框架下进行。结果:共确定了24项研究(10,658名患者,18,454枚结直肠息肉)。肾上腺素注射、器械套扎和含器械联合法的术中出血(intraprocedural bleeding, IPB)和早期出血(early bleeding, EB)率比无预防低。含器械联合法和金属夹封闭的术后出血(postoperative bleeding, PPB)率比无预防低。所有内镜措施的晚期出血(late bleeding, LB)率与无预防相似。结论:对于结直肠息肉,肾上腺素注射,器械套扎和金属夹封闭可根据可行性被选择用于预防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对10 mm以上的结直肠息肉,器械套扎和金属夹封闭可能更有效。尚未发现内镜预防术后24小时至30天内出血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 内镜黏膜切除 治疗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晓武 梁彪 +2 位作者 王伟福 郭婉薇 许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4期382-383,共2页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3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以分...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3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以分析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在高血压、憩室病、息肉直径、盲肠及升结肠部位息肉、息肉形态等指标的比较上P均<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高龄、合并高血压等)、息肉因素(位置、形态、大小等)及外界因素(术中切除损伤、其他疾病影响等)三大类;根据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下息肉切除 迟发性 危险因素 处理措施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真 孙亚梅 +2 位作者 高峰 郎海波 张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EMR治疗的1863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并行EMR治疗的1863例结肠息肉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863例患者中,36例出现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93%。出血组中应用抗栓药物患者、息肉直径≥1 cm、有蒂息肉、直肠息肉占比高于非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抗栓药物[OR(95%CI)=2.248(1.054~4.793)]、息肉直径≥1 cm[OR(95%CI)=3.074(1.338~7.061)]和直肠息肉[OR(95%CI)=5.577(2.572~12.093)]是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用抗栓药物、息肉大小和息肉部位是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置,以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 迟发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金属钛夹夹闭方式预防结肠及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敬松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金属钛夹夹闭方式预防结肠及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及外科接受诊疗的结肠或直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金属钛夹的不同夹闭方... 目的:探究不同金属钛夹夹闭方式预防结肠及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及外科接受诊疗的结肠或直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金属钛夹的不同夹闭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横向夹闭组、B组为纵向夹闭组,各60例患者。两组均接受EMR术治疗,并在术后使用金属钛夹夹闭手术创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VAS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后迟发性出血情况(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VAS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A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为1.67%,B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为11.67%,A组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出血量为(24.22±5.10)mL,B组术后出血量为(34.80±6.04)mL,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98.33%,B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85.00%,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在结肠及直肠息肉EMR术治疗时使用金属钛夹横向夹闭方式可有效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降低出血量,提升患者对医者手术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钛夹 结肠及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术后迟发性
下载PDF
金属钛夹在降低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媛 庄坤 +4 位作者 左利平 张欣 韩坤 方雅丽 张宁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降低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n=502)采用EMR联合金...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降低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进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 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n=502)采用EMR联合金属钛夹治疗,B组(n=618)采用单纯EM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20%,明显低于B组的5.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进行钛夹切口夹闭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金属钛夹
下载PDF
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
14
作者 彭学铭 吴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枚息肉,采用计算机随... 目的:探究黏膜下注射血凝酶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中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收治的80例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枚息肉,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n=40,48枚息肉)和对照组(n=40,42枚息肉)。两组均采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观察组于黏膜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肾上腺素+血凝酶预防出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手术结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冷圈套器切除术采用黏膜下注射血凝酶止血效果显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结束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注射凝酶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黏膜冷切除 效果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波 曹金良 《系统医学》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高血压Ⅰ~Ⅱ级非老年患者(其中3例因术中肠道准备不充分而退出研究)为... 目的研究瑞马唑仑联合阿芬太尼在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80例高血压Ⅰ~Ⅱ级非老年患者(其中3例因术中肠道准备不充分而退出研究)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PA组(n=39)使用丙泊酚+阿芬太尼进行麻醉,RA组(n=38)使用瑞马唑仑+阿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以及不同时期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成功率均为100%。与PA组相比,RA组患者意识消失较慢,苏醒时间更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停留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比PA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术中和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26%低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8,P<0.05)。结论在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中采取瑞玛唑仑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可达到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并可为非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更高麻醉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阿芬太尼 结肠 结肠息肉切除
下载PDF
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吴素文 黄晨 蔡望荣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纳入2019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接受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日间手术的315例患者,均实施延续性护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后采用问卷调查患者的用药依...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纳入2019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接受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日间手术的315例患者,均实施延续性护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后采用问卷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采用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延续性护理需求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分析影响上述项目的因素。结果:315例结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12.95±4.61)分、延续性护理需求总评分为(47.21±7.4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63±8.8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患者MMAS-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家庭月收入、合并症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NSN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是用药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家庭月收入、合并症是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护理满意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肠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受教育程度可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产生影响,BMI、家庭月收入、合并症可影响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息肉切除 延续性护理 依从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巨大息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刘旭东 孙丽彬 周易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巨大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结肠巨大息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及研究组(行EMR),各55例。对比两组...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巨大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结肠巨大息肉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及研究组(行EMR),各55例。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应激反应[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E、NE、Cor均升高,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IL-6、IL-12、IL-1β均升高,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巨大息肉患者行EMR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高频电凝电切 结肠巨大息肉 安全性
下载PDF
18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内镜治疗
18
作者 郭立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448-1449,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切除治疗并发出血18例,通过急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内镜下止血处理.结果:18例均通过急诊结肠肠镜检查并成功进行内镜下止血并均...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内镜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行结肠息肉切除治疗并发出血18例,通过急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内镜下止血处理.结果:18例均通过急诊结肠肠镜检查并成功进行内镜下止血并均止血成功.结论:对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急诊结肠镜检查并进行止血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5
19
作者 李永超 郑德权 +3 位作者 胡晓霞 刘海珊 黄婷婷 罗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行结肠息肉EMR治疗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两组(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 目的探讨行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行结肠息肉EMR治疗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两组(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2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2例(6.71%)。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肝硬化、抗凝药服用史、体质指数(BMI)、息肉大小、息肉形态和息肉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抗凝药服用史、息肉大小、息肉形态与迟发性出血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结论结肠息肉患者合并高血压、长期服用抗凝药、息肉大小和息肉形态是发生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迟发性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再次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慧敏 解曼 孔心涓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5151-5158,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ost-polypectomy Bleeding, PPB)患者再次结肠镜检查的内镜下表现并初步评估再次结肠镜检查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20年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并再次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Post-polypectomy Bleeding, PPB)患者再次结肠镜检查的内镜下表现并初步评估再次结肠镜检查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20年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并再次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根据再次结肠镜下是否发现活动性出血将其分为活动性出血组和无活动性出血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首次内镜下特征、再次内镜检查的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内镜结直肠PPB发生时间为4.6 &#177;3.5天(中位3.0天;范围1.0~13.0天),息肉的平均直径为13.23 &#177;7.95 mm。48例患者中结肠镜下存在活动性出血31例次,息肉位置(P值 = 0.763)、息肉大小(P值 = 0.498)与内镜下是否发现活动性出血无相关性,Hb下降超过15.5 g/L与内镜下存在活动性出血相关(OR 11.143;95%CI 2.743~45.262, P = 0.001)。31例PPB患者均内镜止血成功,采用单独金属夹、金属夹联合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金属夹联合电凝、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金属夹联合组织胶进行止血治疗的比例分别为64.52%、12.90%、9.68%、9.68%、3.23%。结论: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多发生于术后3天,Hb下降超过15.5 g/L可能是再次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指标,内镜下止血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息肉切除术后 再次结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