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平洪 赵海剑 左洪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在行低位保肛术后采用人工结肠瓣技术,并观察其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成功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 目的探讨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对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例低位保肛直肠癌患者在行低位保肛术后采用人工结肠瓣技术,并观察其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成功行低位保肛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紧迫感较轻,有较强的排便控制能力。结论人工结肠瓣的应用,可以延缓粪便通过时间,改善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 肛门功能 人工结肠瓣
下载PDF
Miles手术乙状结肠瓣式造口
2
作者 洪德高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2-632,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外科手术 MILES手术 乙状结肠瓣式造口 手术方法
下载PDF
12例人工结肠瓣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7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究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人工结肠瓣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系膜切除(TME)的方法行低位保肛术,并应用人工结肠瓣技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感觉等指标以评价肛门功能。结果... 目的探究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人工结肠瓣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系膜切除(TME)的方法行低位保肛术,并应用人工结肠瓣技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感觉等指标以评价肛门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行低位保肛术并应用人工结肠瓣,手术过程无异常状况发生;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排便次数均减少,大便控制力增强,窘迫感缓解,肛肠功能均有所提升。结论人工结肠瓣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肛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结肠瓣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肛门功能 低位保肛术
下载PDF
结肠拖出环瓣式原位肛门成形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
4
作者 张丽芳 孙军 +2 位作者 支立才 韩淑惠 张丽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外科手术 结肠拖出环 原位肛门成形
下载PDF
间置回肠、带皮瓣结肠造口在恢复会阴排便中的应用(附4例报告)
5
作者 张一亥 陈进才 +2 位作者 王康 王荣 盛薇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09-109,共1页
例1,男,22岁,因息肉误诊恶变,于5年前在外院行miles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年因婚姻问题要求还复会阴排恒,经各项检查及妥善准备后手术处理;于距腹壁遣瘘口约1.5cm处,将瘘口周围皮肤与造瘘肠管一并切下。解剖分离盆腔与盆底,... 例1,男,22岁,因息肉误诊恶变,于5年前在外院行miles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年因婚姻问题要求还复会阴排恒,经各项检查及妥善准备后手术处理;于距腹壁遣瘘口约1.5cm处,将瘘口周围皮肤与造瘘肠管一并切下。解剖分离盆腔与盆底,于原肛门处会阴穿洞,然后将造瘘口皮肤与会阴部皮肤相吻合,术后一年因稀便难以控制,二期行臀大肌瓣会阴括约肌再造,术后随诊3年,大便基本可控制,稀便控制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置回肠 带皮结肠造口 会阴排便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成形结肠半环瓣治疗低位直肠癌
6
作者 曾思务 张军喜 《山西临床医药》 1997年第5期292-293,共2页
手术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c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粪似直肠对类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单、... 手术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c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粪似直肠对类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单、安全、效果好.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的创新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结肠半环成形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切除、结肠套叠加瓣、原位肛门成形术112例
7
作者 郑江涛 王军 《吉林医学信息》 1999年第1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切除 结肠套叠加 原位肛门成形术
下载PDF
保留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成形结肠半环瓣治疗低位直肠癌 被引量:1
8
作者 明立纲 孙河山 +4 位作者 宋炳娟 付亚磊 毛世友 鞠卫东 郭培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共2页
木手术的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0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类似直肠对粪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 木手术的特点是将内括约肌及直肠全部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广泛,远端切除可达30m以上,且能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制作半环瓣、加强肛直角,可起到类似直肠对粪便的托储作用。术中注意保护植物神经丛,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简单、安全、效果好,是治治疗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的创新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肛门外括约肌 结肠半环成形 保留术
下载PDF
乙状结肠肌瓣膀胱重建术的手术配合
9
作者 张荣香 张明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乙状结肠膀胱重建术 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
下载PDF
直肠癌切除结肠套叠加瓣原位肛门成型术
10
作者 李焕臣 贺桂琴 《吉林医学信息》 1994年第8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癌 切除 结肠套叠加 肛门成型术
下载PDF
原位乙状结肠肌瓣代膀胱术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谢寅库 孙显颖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膀胱癌 外科手术 并发症 防治 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保留回盲瓣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肠慢运输型便秘1例报告
12
作者 苏鸿晨 崔长山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保留回盲结肠次全切除术 治疗 结肠慢运输型便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乙状结肠肌瓣在神经性膀胱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赵兴华 魏高义 陈世林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8年第4期251-251,共1页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多由神经原性膀胱所致[1]。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是其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笔者自1994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的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1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多由神经原性膀胱所致[1]。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是其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笔者自1994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的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治疗逼尿肌收缩无力1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膀胱 膀胱障碍 乙状结肠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保留回盲瓣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护理
14
作者 韦丽峰 葛雪燕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5期437-438,共2页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属于功能性便秘的一种,与肠壁肌间神经丛的变化、神经节细胞的减少、缺如或神经变性萎缩等损害密切相关,也有报道和内分泌失调有关系。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无便意。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腹腔镜保留回盲结肠次全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膀胱全切乙状结肠肌瓣膀胱重建术后护理166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克霞 祝慧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膀胱全切 乙状结肠 膀胱重建 术后护理 功能训练 引流管
原文传递
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附八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金传 王凯 +5 位作者 李鹏翔 孙福禄 铁富增 翟松锋 刘俊岭 薛景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新术式———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 方法 根据乙状结肠的解剖生理学特性 ,采用游离的乙状结肠肌瓣包裹膀胱治疗膀胱通尿肌收缩无力症 8例。通过临床观察、B超、尿动力学、血液生化及膀胱尿...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的新术式———乙状结肠肌瓣包膀胱术。 方法 根据乙状结肠的解剖生理学特性 ,采用游离的乙状结肠肌瓣包裹膀胱治疗膀胱通尿肌收缩无力症 8例。通过临床观察、B超、尿动力学、血液生化及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8例病人术后随访 1~ 8年 ,手术效果良好 5例 ,剩余尿由术前 80 0~ 110 0ml减少至术后的 5~5 0ml,症状改善 1例 ,2例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症 乙状结肠包膀胱术 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治疗早产儿肠瘘(文摘)
17
作者 孙兆祥 赵时敏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1年第6期257-257,共1页
作者介绍一例未成熟儿于日龄8天患严重的坏死性廻肠结肠炎手术后发生肠瘘,并用 Somatostation(SM),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治疗。患儿,37孕周,出生体重1038 g。生后8天患坏死性廻肠结肠炎。生后10天作迴肠结肠瓣切除共20cm,并作迴肠造口术... 作者介绍一例未成熟儿于日龄8天患严重的坏死性廻肠结肠炎手术后发生肠瘘,并用 Somatostation(SM),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治疗。患儿,37孕周,出生体重1038 g。生后8天患坏死性廻肠结肠炎。生后10天作迴肠结肠瓣切除共20cm,并作迴肠造口术.生后50天作廻肠横结肠残端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 结肠瓣 肠瘘 肠造口术 未成熟儿 第三天 胰腺外伤 孙化祥 生化代谢 正常蠕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