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特异性抗原-3、结肠癌特异性抗原-4在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成辉 张铁民 +4 位作者 蔡亲平 王丹 郑华山 王绥群 王石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75-977,981,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特异性抗原(CCSA)-3、CCSA-4在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结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良恶性及分期,将患者分为A组(良性肿瘤;n=50... 目的探讨结肠癌特异性抗原(CCSA)-3、CCSA-4在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结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良恶性及分期,将患者分为A组(良性肿瘤;n=50)、B组(恶性肿瘤Dukes-A、B期;n=50)和C组(恶性肿瘤Dukes-C、D期;n=5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液、组织中CCSA-3、CCSA-4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SA-3、CCSA-4对结肠恶性肿瘤及结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患者血液、组织中CCSA-3、CCSA-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血液CCSA-3、CCSA-4均降低,且A组、B组低于C组,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织中CCSA-3、CCSA-4水平均高于血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SA-3和CCSA-4联合诊断结肠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20%。CCSA-3和CCSA-4联合诊断结肠癌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77.80%。结论结肠恶性肿瘤患者组织和血液中CCSA-3和CCSA-4高表达,血液中这两种蛋白的检测具有高敏感度,CCSA-3和CCSA-4有可能成为结肠癌诊断、分级和评估的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特异性抗原-3 肠癌异性抗原-4 肠癌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结肠癌特异性抗原-3和结肠癌特异性抗原-4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平 曾筱倩 +3 位作者 高云 王利民 刘善凤 贺艳丽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癌症,在癌症病死率中排名第4位。我国结直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仅次于胃癌,位居第2位。结直肠癌多由腺瘤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至10年或更长时间,癌前病变伴有获得性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致癌基因和其... 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癌症,在癌症病死率中排名第4位。我国结直肠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仅次于胃癌,位居第2位。结直肠癌多由腺瘤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至10年或更长时间,癌前病变伴有获得性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致癌基因和其他基因突变可以进展到浸润性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抗原 肠癌患者 肠癌 血清 检测 肠癌 抑癌基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粪便microRNA-296-3p联合癌胚抗原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周龙妹 李思锦 +5 位作者 尹春英 刘洋 赵红靓 崔倩倩 李金鹏 何培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粪便microRNA-296-3p(miR-296-3p)联合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0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1例健康... 目的探讨粪便microRNA-296-3p(miR-296-3p)联合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0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1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人群粪便中miR-296-3p表达情况;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296-3p、CEA单独及联合对结直肠癌的预测价值。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粪便中miR-296-3p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miR-296-3p、CE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296-3p表达[OR=0.70(95%CI:0.55,0.90)]和CEA表达[OR=1.78(95%CI:1.32,2.40)]为影响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个体预测概率方程为=1/e^(-(-0.399-0.351X_(1)+0.577X_(2)))。miR-296-3p预测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和42.6%,曲线下面积(AUC)为0.687,CEA预测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和59.6%,AUC为0.800,miR-296-3p联合CEA预测模型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3%和63.5%,AUC为0.847。结论miR-296-3p联合CEA的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microRNA-296-3p 癌胚抗原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检测在结直肠癌随访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刚 周均 +3 位作者 曹永宽 王晓娟 蒋金恒 杨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评估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olon cancer-specific antigen-2, CCSA-2)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术后随访监测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49例CRC住院患者(含结肠癌14例、直肠癌35例)术前3天、术后7... 目的:评估血清结肠癌特异性抗原-2(colon cancer-specific antigen-2, CCSA-2)检测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术后随访监测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49例CRC住院患者(含结肠癌14例、直肠癌35例)术前3天、术后7天的血液样本各3ml,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CCSA-2的含量。术后每3~6月检测血清CCSA-2含量1次,观察其含量变化与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 结果:术后第7天CRC患者血清中CCSA-2的含量明显较术前降低(t=26.53, P〈0.001)。肿瘤复发转移后其血清CCSA-2的含量再次升高,高于术后第7天水平(P〈0.01)。发生了复发转移者的术前血清CCSA-2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复发转移者的术前含量(t=4.94, P〈0.001)。 结论:血清CCSA-2有望成为CRC患者术后随访的一个有用的监测指标,同时也有望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异性抗原-2 肠癌 监测 预后 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与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岩 李润浦 +3 位作者 徐洋涛 王艳丽 田志刚 马胜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50例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50例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CA19-9、ESM-1及CRP/ALB;随访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情况;分析CA19-9、ESM-1、CRP/ALB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时间的关系;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A19-9、ESM-1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CRP/ALB高于良性病变组,且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ESM-1及CRP/ALB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敏感度为94.18%,特异度为85.75%。CA19-9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P<0.05);ESM-1与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CRP/ALB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CA19-9、ESM-1、CRP/ALB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短于CA19-9、ESM-1、CRP/ALB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CA19-9、ESM-1、CRP/ALB为结直肠癌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A19-9、ESM-1及CRP/ALB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糖类抗原19-9 内皮细胞异性分子1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
下载PDF
LINC01915介导miR-92a影响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韩炜 李程 +2 位作者 李文翰 霍斌亮 师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57-165,共9页
目的探讨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01915(LINC01915)过表达靶向抑制微小核糖核酸-92a(miR-92a)控制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取100只5周龄裸鼠经皮下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建立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建模... 目的探讨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01915(LINC01915)过表达靶向抑制微小核糖核酸-92a(miR-92a)控制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方法取100只5周龄裸鼠经皮下接种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建立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LINC01915上调组(转染pcDNA-LINC01915)、LINC01915下调组(转染si-LINC01915)、LINC01915上调对照组(转染pcDNA)、LINC01915下调对照组(转染si-NC)、miR-92a上调组(转染miR-92a mimic)、miR-92a下调组(转染miR-92a inhibitor)、miR-92a上调对照组(转染miR-92a mimic NC)、miR-92a下调对照组(转染miR-92a inhibitor NC)以及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记录裸鼠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裸鼠肿瘤组织Kruppel样因子4(KLF4)、生存素(Survivin)、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信使核糖核酸(mRNA)或蛋白表达;通过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LINC01915和miR-92a的靶向关系。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体积变化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染第9、12、15天时:与空白对照组和LINC01915上调对照组相比,LINC01915上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体积缩小(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LINC01915下调对照组相比,LINC01915下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体积均增大(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miR-92a上调对照组相比,miR-92a上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体积均增大(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miR-92a下调对照组相比,miR-92a下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体积均缩小(P<0.05)。各对照组裸鼠肿瘤组织腺体排列紊乱并伴随炎症细胞浸润,有少量杯状细胞;LINC01915上调组和miR-92a下调组裸鼠肿瘤组织腺体排列整齐,结构更加完整,可见少量杯状细胞及炎症细胞浸润;LINC01915下调组和miR-92a上调组裸鼠肿瘤组织腺体排列更加紊乱,杯状细胞几乎消失,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空白对照组和LINC01915上调对照组相比,LINC01915上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组织KLF4、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iR-92a表达和Survivin、Ki-67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LINC01915下调对照组相比,LINC01915下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组织KLF4、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miR-92a表达和Survivin、Ki-67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miR-92a上调对照组相比,miR-92a上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组织KLF4、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miR-92a表达和Survivin、Ki-67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miR-92a下调对照组相比,miR-92a下调组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组织KLF4、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iR-92a表达和Survivin、Ki-67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LINC01915可直接靶向调控miR-92a。结论上调LINC01915可抑制结直肠癌裸鼠肿瘤生长,可能是通过靶向下调miR-92a的表达,促进KLF4、Caspase-3表达,抑制Survivin、Ki-67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肠癌 miR-92a Kruppel样因子4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异性蛋白酶-3
下载PDF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邹永妮 杨健 马运峰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1期2189-2191,22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78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关系。方法检测78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CYFRA21-1、NSE的表达水平,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血清CYFRA21-1、NSE表达水平,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后血清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术后随访1年,有复发转移25例(32.05%),无复发转移53例(67.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CYFRA21-1水平、NSE水平均可能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肿瘤部位、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均可能不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术后CYFRA21-1高表达及NSE高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清CYFRA21-1、NSE水平在结肠癌患者中呈高表达,术后血清CYFRA21-1、NSE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且血清CYFRA21-1、NSE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密切,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神经元异性烯醇化酶 肠癌 复发转移 高表达
下载PDF
上皮特异性抗原和CD44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迪 苏琪 +2 位作者 殷红专 尹剑桥 闫兆鹏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1期4332-4334,4338,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测定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上皮特异性抗原(ESA)和CD_(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查并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2...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测定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上皮特异性抗原(ESA)和CD_(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查并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52例(结直肠癌组),选择同期来院检查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患者20例(正常黏膜组)及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20例(不典型增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对三组ESA和CD_(4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年龄>50岁、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至浆膜及Dukes分期C+D期的ESA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肿瘤直径≤3 cm、浸润深度累及肌层、Dukes分期A+B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D期CD_(44)蛋白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A+B者(P<0.05)。结论 ESA、CD_(44)蛋白表达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结直肠癌组织检测中同步检测ESA、CD_(44)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病理判断,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 上皮异性抗原 CD44
下载PDF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的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 李晓珍 +2 位作者 张家明 李伟征 黄明珠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究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58例结肠癌患者、58例结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同期58名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均实施TSGF与... 目的探究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癌胚抗原(CEA)的检测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58例结肠癌患者、58例结肠良性病变患者及同期58名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均实施TSGF与CEA检测,研究对比上述观察对象的TSGF与CEA检测结果。结果 (1)结肠癌组TSGF与CEA检测结果相比结肠良性病变组、体检组明显更高(P<0.05);(2)结肠癌组TSGF与CEA阳性率检测结果相比结肠良性病变组、体检组明显更高(P<0.05),且结肠癌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较单一检测更高;(3)低分化结肠癌组TSGF与CEA检测结果均高于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且中分化结肠癌组TSGF与CEA检测结果均高于高分化组(P<0.05);(4)低分化结肠癌组TSGF与CEA阳性率检测结果均高于中分化及高分化组,且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较单一检测更高,但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检测十分可行,可为临床医师诊断病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血清肿瘤异性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的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茗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2期3064-3065,共2页
目的讨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的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对照分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患者血清检查中的区别。结果结... 目的讨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的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对照分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患者血清检查中的区别。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为(85.7±25.9)KU/L,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t=4.545,P=0.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的CEA阳性为25人,阳性率为59.52%。结论 TSGF对结肠癌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检测具有重要价值,结合CEA辅助诊断,有助于结肠癌的治疗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肿瘤异性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体外诱导结肠癌特异性CTLs
11
作者 王毅 宿晓云 +5 位作者 石毅 王阳 周余来 原田守 山田亮 伊东恭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65-668,共4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SA作为结肠癌主动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系中PSA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中PSA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PAP表位肽对结... 目的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PSA作为结肠癌主动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系中PSA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细胞中PSA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PAP表位肽对结肠癌患者的PBMCs进行体外诱导,ELISA法检测PSA特异性IFN-γ分泌水平;51Cr释放法检测PSA多肽特异性CTLs对结肠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4种结肠癌细胞(colo201,colo205,SW480和SW620)表达PSA mRNA和PSA蛋白。HLA-A+24结肠癌患者的PBMCs经体外诱导产生的CTLs可特异性杀伤HLA-A24+/PSA+的结肠癌细胞,CTLs的细胞毒活性依赖于CD8+的T淋巴细胞。结论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存在PSA特异性CTLs前体细胞,PSA有可能成为结肠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异性抗原 肠癌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杨戈 林昭春 杨建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尖锐湿疣(CA)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CA患者(CA组)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在尖锐湿疣(CA)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与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6例初发性CA患者(CA组)和10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组)角质形成细胞PCNA、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A组标本角质形成细胞PCNA及Caspa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者在尖锐湿疣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CNA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CA的发病,但两者的表达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增殖细胞核抗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异性蛋白酶-3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90例结直肠癌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又文 马永琛 +5 位作者 陈善稳 朱静 于妍斐 王鹏远 杨兴 陈国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水平,并对PSMA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SMA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在CRC组织中有较高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但染色阳性部位不在肿瘤细胞,而是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总染色率为76.7%。PSMA染色评分在不同年龄及组织学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60岁)及普通型腺癌组的PSMA染色评分更高(P<0.05)。结论:PSMA在90例CRC患者中高比例表达,表达部位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可能成为CRC诊断及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前列腺异性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和CA19-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黎胤谋 童仕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和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1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和糖类抗原19-9(CA19-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1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中miR-193a-3p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CA19-9表达水平。分析miR-193a-3p、CA19-9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miR-193a-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A19-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miR-193a-3p呈低表达、CA19-9阳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低、TNM分期较晚,且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P<0.05)。miR-193a-3p低表达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miR-193a-3p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iR-193a-3p高表达组;CA19-9阳性组患者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CA19-9阴性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A19-9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前血清miR-193a-3p呈低表达,CA19-9呈高表达;miR-193a-3p和CA19-9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对患者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miR-193a-3p CA19-9抗原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前列腺癌病人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3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大乐 肖克峰 +2 位作者 刘岩峰 刘增钦 黄建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前列腺癌病人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病人104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前列腺癌病人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前列腺癌病人104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组与开放性组,每组各52例。开放性组予以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则予以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生存率及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30天的TGF-β1、TGF-β3及PSA水平。结果腹腔镜组12个月的生存率为96.15%(50/52),开放性组为的84.62%(4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TGF-β1、TGF-β3、T-PSA、F-PS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显著,可改善TGF-β1、TGF-β3及PSA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3 前列腺异性抗原
下载PDF
癌胚抗原mRNA、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陆屸 陈颢 +3 位作者 符炜 张林 陆晓 邵利坚 《交通医学》 2013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7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良性疾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Nested RT-PCR法检测CEAmRNA,ELISA...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癌7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良性疾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Nested RT-PCR法检测CEAmRNA,ELISA法检测HNP1-3,观察两组患者CEAmRNA及HNP1-3的表达。结果:CEAmRN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敏感度为52.86%,特异度为98.57%;HNP1-3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98.57%。两者联合检测时至少1项阳性敏感度为77.14%,特异度为97.14%,2项均阳性敏感度为42.85%,特异度为100%。CEAmRNA、HNP1-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结论: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外周血CEAmRNA和HNP1-3二者平行相关检测具有更高价值和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 巢式逆转录实时PCR 酶联免疫测试法
下载PDF
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及特异性肿瘤生长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文锦丽 戴建宜 +1 位作者 梁晓萍 李彩银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8期1117-1118,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特异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的浓度以评估其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结肠癌患者行手术切除的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721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TSGF的浓度。结果:在结肠炎性息肉... 目的:探讨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特异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的浓度以评估其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价值。方法:结肠癌患者行手术切除的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CEA;721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TSGF的浓度。结果:在结肠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中TSGF的浓度为(69.8±25.6)KU/L,与正常人血清中TSGF的浓度(58.3±14.2)K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结肠癌患者CEA检测的敏感性为47.2%,血清中TSGF的浓度为(82.7±33.5)KU/L;在中分化结肠癌患者CEA的敏感性为59.5%,血清中TSGF的浓度为(110.4±57.1)KU/L;在低分化组结肠癌(结肠黏液癌)患者CEA的敏感性为73.3%,血清中TSGF的浓度为(162.9±66.3)KU/L。TSGF、CEA与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CEA的敏感性、TSGF的浓度与结肠癌细胞分化度呈负相关(P=0.01,P=0.03)。结论:检测血清中CEA和TSGF有较高特异性,可作为结肠癌的筛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异性肿瘤生长因子 肠癌
下载PDF
人肿瘤特异抗原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倪兵 李燕秋 +3 位作者 王莉 唐艳 周伟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 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 3基因 ,制备基于α 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 用RT 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 73中制备mage 3基因 ,以含α 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 ,构建重组DNA... 目的 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 3基因 ,制备基于α 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 用RT 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 73中制备mage 3基因 ,以含α 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 ,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子用载体中的T7和T3启动子序列为测序引物进行自动测序。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化 2 93细胞 ,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 3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确构建了mage 3 pSMART2a重组质粒 ,并且在转化此质粒的 2 93细胞中检测出了mage 3蛋白的表达。结论 此重组mage 3 pSMART2a质粒可以作为肿瘤特异的DNA疫苗 ,可进行下一步的肿瘤动物模型的疫苗接种及相关免疫学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MAGE-3基因 基因克隆 α-病毒复制酶 高效黑色素瘤异性基因疫苗 基因治疗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重组DNA疫苗
下载PDF
南京地区老年男性25-羟维生素D_3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杨瑞霞 宋为娟 +1 位作者 蒋理 唐未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4期3612-36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于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检测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25(OH)D_3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于该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5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检测其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25(OH)D_3水平。结果血清25(OH)D_3<50nmol/L组患者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血清25(OH)D_3≥50n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25(OH)D_3呈下降趋势,t-PSA、fPSA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25(OH)D_3水平与t-PSA水平呈负相关(r=-0.605,P<0.05),与fPSA水平亦呈负相关(r=-0.464,P<0.05)。结论 25(OH)D_3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的PSA水平呈负相关,低水平的25(OH)D_3是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前列腺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对血Caspase-3、Survivin、CD44v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申炜 翟振丽 马维红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对外周血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mRNA及黏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TNM分期Ⅱ期结肠癌患者60例,按术后是否进行辅助...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对外周血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存活素(Survivin)mRNA及黏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TNM分期Ⅱ期结肠癌患者60例,按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分为未化疗组30例,化疗组30例。化疗组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共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个月外周血Caspase-3、Survivin、CD44v6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检测Caspase-3和Survivin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v6表达。结果术前两组外周血Survivin、Caspase-3、CD44v6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外周血Survivin、CD44v6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化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6个月,两组外周血Caspase-3表达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化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可能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抗肿瘤复发,且术后辅助化疗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化疗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异性蛋白酶3 存活素 黏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