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山楂酸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李智 陈莉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8,29,共5页
目的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山楂酸(MA)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T26细胞,设置空白组、10、20、30、35、40μmoL·L^(-1)MA组。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山楂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IL-6... 目的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山楂酸(MA)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T26细胞,设置空白组、10、20、30、35、40μmoL·L^(-1)MA组。干预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山楂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IL-6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设置空白组、IL-6(20 ng·μL^(-1))刺激组、不同浓度MA与IL-6共刺激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设置空白组、MA组、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组和MA+正钒酸钠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CK-8结果显示20、30、35、40、45、50μmoL·L^(-1)浓度的山楂酸均能降低CT26细胞活力(P<0.05),IC50=37.32μmoL·L^(-1);RT-PCR结果显示30、35、40μmoL·L^(-1)给药组细胞中IL-6 mRNA水平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30、35、40μmoL·L^(-1)给药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35、40μmoL·L^(-1)给药组细胞中STAT3通路相关蛋白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MA+正钒酸钠组能恢复MA单独给药组中被降低的p-STAT3蛋白水平(P<0.05)。结论MA可能通过降低IL-6的表达水平,抑制STAT3的磷酸化,从而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酸 结肠癌ct26细胞 凋亡 IL-6/STAT3信号通路
下载PDF
NaCl对结肠癌CT26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邱炜 黄瑾 +1 位作者 杨颖颖 曾柱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研究NaCl对结肠癌CT26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CT26分为0、10、20和40 mmol/L NaCl处理组,分别用相应浓度NaCl条件培养基处理24 h,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以0及20 mmol/L NaCl处理24 h的CT26分别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NaCl对结肠癌CT26细胞迁移能力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CT26分为0、10、20和40 mmol/L NaCl处理组,分别用相应浓度NaCl条件培养基处理24 h,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以0及20 mmol/L NaCl处理24 h的CT26分别作为对照组和NaCl处理组,划痕实验观察CT26的迁移能力、荧光偏振法检测细胞膜流动性、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细胞膜负电荷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蛋白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结构。结果:20 mmol/L NaCl处理CT26细胞24 h对其活力无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L NaCl处理能显著抑制CT26的迁移能力(P<0.05)、细胞膜流动性(P<0.05)、膜负电荷量(P<0.05)和F-actin的表达(P<0.05)。结论:20 mmol/L NaCl能显著影响结肠癌CT26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膜流动性、膜负电荷量和F-actin表达等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结肠癌ct26细胞 迁移 膜流动性 膜负电荷量 丝状肌动蛋白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剑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孔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建立弓形虫与ct26复合感染度(moi)分别为1∶1、2∶1、4∶1、8∶1、16∶1的共培养试验模型,台盼兰排斥试验连续7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8∶1共培养模型组6h、12h、24h、48h细胞周期改变;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ct26细胞cyclinB1、cdc2基因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台盼兰排斥试验发现各比例组弓形虫均能有效抑制小鼠ct26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呈现前4d缓慢抑制,4d后细胞大量死亡的现象,以8∶1模型组的增殖抑制作用最明显,感染7d后细胞抑制率达80.77%(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8∶1模型组弓形虫可在各作用时间明显改变ct26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G2/M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24h达到作用高峰,使G2/M期百分比升高12.77%,48h则细胞G2/M期百分比下降;弓形虫感染ct26细胞3~24h,细胞cdc2转录水平在各个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细胞cyclinB1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呈现为感染3h时表达增强,随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的现象,cyclinB1基因转录水平在感染后24h只达到对照组的16.55%。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明显抑制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体外增殖,感染前期以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为主要机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活性下降在G2/M期阻滞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 周期阻滞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协同VP-16体外杀伤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剑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孔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协同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依托泊甙(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不同比例的共培养模型(虫/细胞比例分别为2:1、4:1、8:... 目的探讨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协同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依托泊甙(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建立弓形虫RH株速殖子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不同比例的共培养模型(虫/细胞比例分别为2:1、4:1、8:1、16:1),流式细胞仪检测24h细胞周期改变;以虫细胞比例2:1预先感染ct26细胞24h,CCK-8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VP-16对细胞增殖抑制的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VP-16(40μg/mL)对感染虫体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台盼蓝染色观察不同浓度VP-16分别作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悬液(1×106/mL)2h、4h、12h、24h的虫体存活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VP-16(20μg/mL)对虫体DNA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各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均可明显改变ct26细胞24h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G2/M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2×106个速殖子感染细胞24h可使S期和G2期细胞百分比共同增长14.92%。CCK-8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虫细胞比例2:1预先感染ct26细胞24h可有效增强各浓度VP-16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Hochest33258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虫体胞质寄生形态及VP-16诱导感染细胞凋亡典型形态;10μg/mL及更高浓度VP-16作用弓形虫4h以上均可使虫体全部死亡;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VP-16(20μg/mL)可使弓形虫速殖子DNA呈现典型的云梯状条带。结论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使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发生G2/M期,可有效增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癌药VP-16的抗癌作用,且弓形虫增殖亦明显受抑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 依托泊甙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白术多糖通过TLR4信号通路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冯子芳 杨瑞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调节的影响及与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香菇多糖组和白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对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免疫调节的影响及与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关系。方法采用BALB/c小鼠建立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香菇多糖组和白术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另设置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观察肿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检测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及肿瘤组织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比例,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IL-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中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外,其他给药组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缓慢,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TNF-α和IL-2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均提高,而CD8^(+)T细胞亚群比例以及MDSCs细胞水平均降低。此外,中、高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TLR4、MyD88、TRAF6以及NF-κB p65等蛋白表达升高,而香菇多糖组无显著影响。结论白术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以及增强CT26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LR4信号通路转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结肠癌ct26细胞 免疫调节 TLR4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