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回结肠袋在近端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黄建明 高林 蒋小青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带血管回结肠袋 胃癌 应用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人类结肠袋、结肠带出现的年龄及其成因的探讨
2
作者 陈瑞华 林耀晨 +1 位作者 林敏 邹宁生 《解剖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101-105,128,共6页
本文调查了62个胎龄为第10~38周的胚胎,确定结肠袋和结肠带出现的年龄,并讨论了结肠袋的成因。结肠袋出现在胚胎第10周末,坐高56mm的阶段。系膜带较网膜带和独立带为早。我们发现结肠系膜带出现于胚胎第10周末,而其他两结肠带在坐高68m... 本文调查了62个胎龄为第10~38周的胚胎,确定结肠袋和结肠带出现的年龄,并讨论了结肠袋的成因。结肠袋出现在胚胎第10周末,坐高56mm的阶段。系膜带较网膜带和独立带为早。我们发现结肠系膜带出现于胚胎第10周末,而其他两结肠带在坐高68mm阶段出现,即较前者迟一周。结肠袋缝隙中的环走肌和结肠带中的纵走肌随胎龄的增长而增厚。结肠袋缝隙的数目和深度亦与胎龄的增长相应。结肠袋的环走肌层分布不均匀,尤其在结肠袋缝隙处环走肌层增厚,由此提出它们在结肠袋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内层的纵走肌纤维与环走肌相交错是结肠袋持续固定出现的形态学基础。人类结肠袋和结肠带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对结肠袋的形成是由于纵走肌和结肠长度发育速度不相称的这一传统说法表示怀疑。而认为结肠袋的形成与摄食种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结肠袋
下载PDF
结肠袋超低位留置肛外缝合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永川 江国清 +3 位作者 汪飚 郑捍东 辜天慧 黄雄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440-440,共1页
关键词 结肠袋 超低位留置 直肠癌
下载PDF
直肠癌切除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机能评价
4
作者 肖小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85-587,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学特征。方法 将 4 6例中段直肠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行直接吻合术 ,B组行结肠袋状吻合术 ,对两组病例的新直肠的生理机能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实验室研究。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学特征。方法 将 4 6例中段直肠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行直接吻合术 ,B组行结肠袋状吻合术 ,对两组病例的新直肠的生理机能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实验室研究。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其括约肌压力相似 ,B组病例术后直肠的顺应性得以恢复 ,其顺应性为 0 .2 96 (0 .2 2 4~ 0 .347)L/kPa ,而A组病例术后顺应性下降 ,顺应性为 0 .194 (0 .112~0 .2 35 )L/kPa ,两组比较顺应性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新直肠的顺应性与有利的临床机能有关 ,而肛管运动与不利的临床机能有关。结论 结肠袋状肛管吻合能恢复新直肠的顺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术 结肠肛管吻合术 结肠袋 新直肠的生理学
下载PDF
J型结肠袋在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功能评价
5
作者 费伯健 《淮海医药》 2003年第3期254-257,共4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前切除术 J型结肠袋 安全性 排便功能
下载PDF
家兔结肠袋状收缩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自仙 陈继红 +2 位作者 谭诗云 罗和生 Jan D Huizinga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53-1256,共4页
本文系统性回顾分析家兔结肠袋状收缩的研究历程,包括家兔结肠袋解剖、组织学特点及其功能相关性;结肠袋状收缩特征及其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支配特点;与人类结肠的相似之处及对人结肠动力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家兔 结肠袋 状收缩 肠神经系统
下载PDF
血吸虫病直肠癌切除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机能评价(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小炜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为探讨血吸虫病直肠癌切除术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学特征。将 46例中段血吸虫病直肠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 ,A组行直接吻合术 ,B组行结肠袋状吻合术 ,对两组病例的新直肠的生理机能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 为探讨血吸虫病直肠癌切除术后结肠袋状吻合的生理学特征。将 46例中段血吸虫病直肠癌切除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 ,A组行直接吻合术 ,B组行结肠袋状吻合术 ,对两组病例的新直肠的生理机能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例术后其括约肌压力相似 ,B组病例术后直肠的顺应性得以恢复 ,其顺应性为 0 .2 96 (0 .2 2 4~ 0 .347) L / k Pa,然而 ,A组病例术后顺应性下降 ,顺应性为 0 .194(0 .112~ 0 .2 35 ) L / k Pa,两组比较顺应性差异非常显著 (P<0 .0 0 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新直肠的顺应性与有利的临床机能有关 ,而肛管运动与不利的临床机能有关。结肠袋状肛管吻合能恢复新直肠的顺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肛门吻合 结肠袋 生理学 直肠癌 血吸虫病
下载PDF
直肠癌低位经腹前切除术后结肠袋和端侧吻合术的功能和生理评估:一项两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Machado M. Nygren J. +2 位作者 Goldman S. Ljungqvist O. 郝筱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13-14,共2页
PURPOSE: Functional disturbances are common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functional and physiologic outcome aft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an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PURPOSE: Functional disturbances are common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ompare functional and physiologic outcome aft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an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a colonic J-pouch or a sideto-end anastomosis. METHODS: Functional and physiologic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in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 J-pouch (n = 36) or side-to-end anastomosis (n = 35).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s. Anorectal manometry was performed preoperatively and at six months, one year, and two year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functional outcome between groups at two years. Maximum neorectal volume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but was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greater at two years in pouches compared with the side-to-end anastomosis. Anal sphincter pressures volumes were halved postoperatively and did not recover during follow-up of two years. Male gender, low anastomotic level, pelvic sepsis, and the postoperative decrease of sphincter pressures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for more incontinence symptoms. CONCLUSIONS: Colonic J-pouch and side-to-end anastomosis gives comparable functional results two years aft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Neorectal volume had no detectable influence on function. There was a pronounced and sustained postoperative decrease in sphincter pres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切除术 端侧吻合术 结肠袋 随访研究 直肠系膜全切除 肛管直肠 吻合口 肛门括约肌压力 大便失禁 脓毒症
下载PDF
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结肠袋与侧端吻合的结果相同
9
作者 辛国明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结肠袋 乙状结肠直肠侧端吻合 功能重建
下载PDF
直肠系膜全切除后横结肠袋成形术:排泄功能评估
10
作者 Kninger J.S. Butters M. +2 位作者 Redecke J.D. Z’graggen K. 李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5-15,共1页
PURPOSE: Colon pouch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s functionally superior to straight colorectal/anal anastomosis. In the long-term, stool evacuation difficulties could jeopardize the functional ben... PURPOSE: Colon pouch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s functionally superior to straight colorectal/anal anastomosis. In the long-term, stool evacuation difficulties could jeopardize the functional benefit. The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J-pouch.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nalyze functional outcome and defecography findings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i rty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ancer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third of the rectum underwent a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were examined in a prospective study. In all patients, reconstruc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Pouch and anastomosis were checked by Gastrografinenema postoperatively.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in eight months by means of defecography, manometry, pouch volumetry, and a standardized 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anastomosis wa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in all patients. Symptomatic anastomotic leakage was observed in 2 of 30 patients and the radiologic leak rate was 4 of 30. All patients evacuated the pouch completely; none needed enemas or suppositories to facilitate defecation. Twenty five of 27 patients had a maximum of three bowel movements per day, and all patients were continent for solid stools. Patients with abnormal findings on defecography proved more likely to have anal dysfunction. CONCLUSIONS: Transverse coloplasty pouch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leads to good functional results and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tool evacuation problems. Urgency and incontinence correlate rather with impaired pelvic floor movement than with pouch size or anal sphincter to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系膜全切除 结肠袋 排泄功能 术后肠功能 排便造影 吻合口瘘 灌肠法 肠蠕动 影像学
下载PDF
间置回结肠袋代胃重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擎天 王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42-743,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袋代胃重建术 胃切除 返流性食管炎 预防
原文传递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易在散养户猪场发生的原因分析
12
作者 张贻传 汤小辉 《今日养猪业》 2023年第5期77-79,共3页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猪场常见寄生原虫。对屠宰猪结肠黏膜调查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近乎100%。本文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体内的致病过程结合不同规模猪场的特点来分析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以期对广大散养户正确防控结肠小袋...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猪场常见寄生原虫。对屠宰猪结肠黏膜调查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群中的感染率近乎100%。本文将结肠小袋纤毛虫在猪体内的致病过程结合不同规模猪场的特点来分析其发病率不同的原因,以期对广大散养户正确防控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纤毛虫 寄生原虫 致病过程 散养户 屠宰猪 猪场 感染率 结肠黏膜
下载PDF
结肠袋炎患者结肠袋中微生物组的研究
13
作者 李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16-516,共1页
结肠袋炎的发生率在做过回肠袋肛门吻合术(IPAA)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高达50%,但其很少发生在做过IPAA的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的身上。Zella等研究者们通过比较伴有结肠袋炎的UC(UCP)患者、不伴UC(HUC)患者及FAP患... 结肠袋炎的发生率在做过回肠袋肛门吻合术(IPAA)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高达50%,但其很少发生在做过IPAA的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患者的身上。Zella等研究者们通过比较伴有结肠袋炎的UC(UCP)患者、不伴UC(HUC)患者及FAP患者的结肠袋黏膜和管腔中的菌群来解释这种现象。他们选取了19例患者,其中UCP 9例,HUC 3例,FAP 7例,采用终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的方法分析肠梗阻的结肠袋黏膜的活组织切片和粪便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袋 患者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微生物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溃疡性结肠 肛门吻合术 活组织切片
原文传递
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蒋斌 张建新 唐燕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 目的探讨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的价值。方法1994年9月至2004年9月对18例全结肠切除患者应用三环形回肠贮袋加选择性截流术,其中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14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结果18例获12月~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16.7%),贮袋阴道瘘、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各1例,均治愈。术后平均排便频率:术后2周内4.9次/d,1个月3.8次/d,6个月3.1次/d,1年1.8次/d。至6个月时都能控制干便,其中控制正常者15例(83.3%),控制欠佳者3例(16.7%),无大便失禁。但稀便控制能力较差,至1年时仍有1例(5.6%)患者稀便失禁。无一例须插管排空。结论全结肠切除后三环形回肠贮袋肛管吻合加选择性截流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排便功能好,是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和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息肉病 结肠 结肠 溃疡性 结肠袋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结肠小袋虫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天奇 宋宏晓 +3 位作者 闫文朝 钱伟锋 袁林 姜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结肠小袋虫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性寄生虫感染病原,可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是感染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最大的原生动物。猪是主要的带虫宿主,人与猪直接或间接接触可造成感染。感染猪的粪便污染水源后可能造成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 结肠小袋虫是一种全球性的机会性寄生虫感染病原,可感染包括猪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是感染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最大的原生动物。猪是主要的带虫宿主,人与猪直接或间接接触可造成感染。感染猪的粪便污染水源后可能造成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病原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结肠和盲肠,可能表现无症状感染,也可能呈现出血性和黏液性腹泻,特殊情况下转移至肺、尿生殖道、盆腔等肠外组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水源的污染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论文就结肠小袋虫的分类、形态特征、基因分型、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滋养体 包囊
下载PDF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培养、分子鉴定和显微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团员 付媛 +5 位作者 鲍国连 索勋 郝力力 王一成 李军星 周永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0×104和2.31×104个·m L-1。显微镜下滋养体胞口、胞肛和食物泡结构明显,DAPI染色后大核明显呈哑铃型,且滋养体有大小差别明显的2种类型。18S r RNA基因PCR扩增、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分离株存在2条明显不同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序列间趋异性为0.6%,且该分离株序列与国外分离株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进化树上形成一独立的亚枝。在高倍显微镜下,滋养体内常见有许多生物活动,种类不明,16S r RNA基因PCR扩增到3条未知细菌序列,未知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结肠小袋纤毛虫内微生物间的确切关系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纤毛虫 体外培养 18S r RNA基因
下载PDF
广东集约化猪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5
17
作者 翁亚彪 胡毅军 +2 位作者 李岩 林瑞庆 朱兴全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827-829,共3页
为了解广东省集约化猪场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采用粪便检查法抽检了广东省20个代表性集约化猪场的种猪和肉猪共1906头的粪样。结果发现,场阳性率为100%,各场的感染率为14.2%~72.2%。其中种母猪的... 为了解广东省集约化猪场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采用粪便检查法抽检了广东省20个代表性集约化猪场的种猪和肉猪共1906头的粪样。结果发现,场阳性率为100%,各场的感染率为14.2%~72.2%。其中种母猪的感染率为46.8%,种公猪的感染率为50.5%,育肥猪的感染率为49.8%,生长猪的感染率为34.8%,保育猪的感染率为20.1%。本文的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集约化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情况均很严重,调查结果为猪场制定防制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猪场 结肠纤毛虫 感染率
下载PDF
RPMI 1640培养基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天奇 闫文朝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韩利方 王新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6,共4页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 试验旨在建立结肠小袋纤毛虫RPMI 1640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不同淀粉含量、不同血清含量、不同初始pH及不同接种量下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的培养效果。结果发现,用RPMI 1640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最适宜的淀粉含量为30 mg/安瓿,血清含量为20%,pH为7.0;种群自然增长率和种群所达到的最高种群密度随接种量的不同而明显改变。RPMI 1640培养基可用于结肠小袋纤毛虫的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纤毛虫 RPMI 1640培养基 种群自然增长率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猪结肠小袋虫病的诊断和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天奇 董发明 +2 位作者 龙塔 杨自军 董淑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结肠虫病 仔猪 控制 诊断 临床病例 洛阳地区 原虫病 养猪场 肠道
下载PDF
人体泌尿系统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1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艳红 牛安欧 +1 位作者 方正明 余从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结肠纤毛虫 滋养体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