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造瘘口狭窄1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费建东 雷杰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 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 ,对端吻合 ,造瘘口关闭 ;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 目的 :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 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 ,对端吻合 ,造瘘口关闭 ;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除 ,回肠右下腹重新造瘘外 ,余 16例患者均行狭窄切除 ,原位造瘘术 ,术后 3个月均内排便通畅 ,无一例复发。结论 :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多见于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周围网膜或肠管疝、造瘘口周围出血或异物反应、原发造瘘口过小等因素。此外 ,造瘘管过短、造瘘肠管血运障碍、肿瘤复发等诸因素亦占一定比率。行造瘘口狭窄矫正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狭窄 临床资料 肠管损伤 血运障碍
下载PDF
放射状切开治疗结肠造瘘口狭窄14例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炳豪 赵景平 张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期64-64,共1页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日趋规范化、术前准备充分及抗生素的应用,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目前仍居造瘘口狭窄的病因之首。造瘘口狭窄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原位切除,重新再造。但这种处理方法不但创伤大,而且容易引起再狭窄。我...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日趋规范化、术前准备充分及抗生素的应用,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目前仍居造瘘口狭窄的病因之首。造瘘口狭窄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原位切除,重新再造。但这种处理方法不但创伤大,而且容易引起再狭窄。我们从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结肠造瘘口狭窄患者14例,采用放射状切开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狭窄 放射状 切开治疗 手术方式 术前准备 周围 抗生素 发病率
原文传递
1例自主设计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扩张引流术的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彩凤 蔡雪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9期143-145,共3页
通过自行设计的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进行灌肠后并保留肛管引流粪便的方法 ,解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患者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问题。本院收治1例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患者,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造瘘口,铺上无菌巾... 通过自行设计的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进行灌肠后并保留肛管引流粪便的方法 ,解决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患者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问题。本院收治1例因造瘘口狭窄引起的肠梗阻患者,患者取仰卧位,暴露造瘘口,铺上无菌巾,护理人员戴无菌手套并以石蜡油湿润,以示指深入造瘘口进行扩张,扩张完毕后,缓慢将肛管置入造瘘口,置入深度为20 cm,灌肠袋距造瘘口高度约为45~50 cm,灌肠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灌肠完毕后,将暴露在造瘘口2 cm处位置的肛管剪断,即约20 cm的肛管经由造瘘口置入患者肠道内,2 cm的肛管暴露在造瘘口外,形成一道人工肛管引流通道。再用清洁细韧麻绳绕肛管3圈后,分别沿腹部固定在患者左右裤袢,固定完毕后造瘘口再衔接造口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患者灌肠完毕后,可见气体排出,造瘘口留置肛管通畅,糊状粪便从留置的肛管通道引流至造口袋。患者排便困难解决,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好转。经结肠造瘘口置入肛管扩张造瘘口灌肠后并保留肛管引流粪便的方法 ,为结肠造瘘口患者进行有效的灌肠,达到解除患者肠道梗阻的目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好的改善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益,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满意度和信任感,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人文性及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设计 乙状结肠造瘘口狭窄 肛管置入 扩张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