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闪烁扫描法确定替硝唑结肠释放片人体内释药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齐美玲 王鹏 吴德政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确定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释药部位。方法 以氧化钐为标记物 ,利用γ 闪烁扫描技术对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的释药部位进行跟踪监测。结果 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 2名志愿者胃肠道内的崩解部位均为升结肠 ,药片崩解时间为 7... 目的 确定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释药部位。方法 以氧化钐为标记物 ,利用γ 闪烁扫描技术对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的释药部位进行跟踪监测。结果 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 2名志愿者胃肠道内的崩解部位均为升结肠 ,药片崩解时间为 7~ 8h。结论 替硝唑结肠释放片在人体胃肠道内具有结肠定位释药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闪烁扫描法 替硝唑 结肠释放片 释药部位
下载PDF
胸腺肽α1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γ-闪烁扫描示踪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洁 张纯 +1 位作者 高申 孔令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考察胸腺肽α1(Tα1)结肠释放片的体内过程。方法:以99m锝为标记物制备Tα1结肠释放片,经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后,利用γ-闪烁扫描示踪技术对Tα1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的胃肠道转运过程和释药部位进行跟踪监测。结果:5名肠蠕动正常... 目的:考察胸腺肽α1(Tα1)结肠释放片的体内过程。方法:以99m锝为标记物制备Tα1结肠释放片,经6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后,利用γ-闪烁扫描示踪技术对Tα1结肠释放片在人体内的胃肠道转运过程和释药部位进行跟踪监测。结果:5名肠蠕动正常的志愿者服药6.5 h后,均可观察到药片已到达结肠部位,而1名肠蠕动亢进的志愿者服药4.5 h后即可观察到药片已到达结肠部位,所有志愿者随时间延长可观察到释药所致的结肠显影。结论:Tα1结肠释放片在人体胃肠道内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结肠释放片 γ-闪烁扫描示踪 胃肠道转运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苦豆子总碱结肠定位释放片中生物碱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振龙 张丽 +2 位作者 魏蕾初 郑堰心 邓虹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建立苦豆子总碱结肠定位释放片中生物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调pH值大于6.45),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05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野靛碱、苦豆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 目的建立苦豆子总碱结肠定位释放片中生物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三乙胺调pH值大于6.45),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05 nm,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野靛碱、苦豆碱、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果碱、苦参碱、莱曼碱8种生物碱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044 8~0.896 0μg、0.113 0~2.260 0μg、1.536 6~30.732 0μg、0.322 2~6.444 0μg、0.108 4~2.168 0μg、0.404 8~8.096 0μg、0.033 2~0.664 0μg、0.036 2~0.724 0μg,加样回收率大于96%,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8种生物碱总量的转移率大于90%。结论该方法简便,检出率高,可以作为苦豆子总碱结肠定位释放片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总碱 结肠定位释放 野靛碱 苦豆碱 槐定碱 氧化苦参碱 氧化槐果碱 槐果碱 苦参碱 莱曼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