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内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明 谢兴亮 +2 位作者 马鸿雁 邱雪兰 许润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pH-dependen t Y uchangn ing T ab let forco lon-spec ific de livery,PYTCSD),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采用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拟订了PYTCSD的制备方法:将药物制备得片芯后,以质量浓度3.70%(g/mL)丙烯酸树脂Ⅲ(Eudrag itⅢ)、0.37%(g/m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0.93%(g/mL)滑石粉的乙醇混悬溶液为包衣液,包衣使片芯增重8%,即得;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时溶出液中未检测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人工小肠液4 h时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而在人工结肠液1 h时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累积溶出86.5%和86.8%;体内释放度试验结果表明,PYTCSD在8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出药物。结论制备得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能达到较好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依赖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 制备方法 体内外释放度评价
下载PDF
pH-时滞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兴亮 杨明 +2 位作者 邱雪兰 马鸿雁 许润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以中药复方愈肠宁为研究药物,制备得pH-时滞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及药片吸水率为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及致孔剂种类、成膜剂与致孔剂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 目的:以中药复方愈肠宁为研究药物,制备得pH-时滞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体外释放度及药片吸水率为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及致孔剂种类、成膜剂与致孔剂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增重进行筛选。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为:取药物制备得素片,按7∶3取乙基纤维素(EC)∶丙烯酸树脂Ⅱ(Eudragit)混合,加乙醇溶解,加入包衣量10%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混匀,调整含量为4%,包衣增重3%,即得;该制剂在人工胃液2 h后中未见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溶出,在人工小肠液4h后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10%,在人工结肠液2 h后分别溶出75.7%,76.8%。结论:该制剂在体外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时滞型愈肠宁结肠靶向片 制备方法 体外释放度评价
下载PDF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白头翁皂苷B_4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果 刘文 +2 位作者 汤瑾 杜清 宋信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白头翁、关黄柏、黄连、秦皮)和非结肠靶向片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区别。方法 6只家兔随机分成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组(结肠靶向)和复方白头翁汤组(非结肠靶向)。采用HPLC测定兔血浆中白头翁皂苷B4,并用DAS ...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白头翁、关黄柏、黄连、秦皮)和非结肠靶向片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区别。方法 6只家兔随机分成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组(结肠靶向)和复方白头翁汤组(非结肠靶向)。采用HPLC测定兔血浆中白头翁皂苷B4,并用DAS 2.1.1版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组中白头翁皂苷B4的血药浓度出现时间晚于复方白头翁汤组,其达峰时间延迟了6 h,最大血药浓度仅为复方白头翁汤组的17.59%。结论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与非结肠靶向片相比,具有结肠靶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 白头翁皂苷B4 药物动力学 家兔
下载PDF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燕 唐晓霞 +3 位作者 余跃 田港 贾艳丽 宋霄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研究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对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抑制红细胞溶血、抑制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OH... 目的:研究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对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抑制红细胞溶血、抑制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OH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对红细胞溶血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肝匀浆自发性过氧化;并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以及·OH;对铁离子均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结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及组成药味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组成药味 体外抗氧化 DPPH 自由基
下载PDF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 汤瑾 +2 位作者 冯果 宋信莉 杜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给予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给予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后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结肠靶向包衣片的血药浓度出现时间晚于未包衣片,其达峰时间延迟了6 h。结论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具有结肠靶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 盐酸小檗碱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pH-酶依赖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小芳 曹小勇 +2 位作者 熊婷婷 王娇 何倩灵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以中药复方肠康宁为研究药物,通过对其包衣工艺的研究,制备得pH-酶依赖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方法:采用多层包衣法,以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等为考察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及致孔剂种类、成膜剂与致孔剂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 目的:以中药复方肠康宁为研究药物,通过对其包衣工艺的研究,制备得pH-酶依赖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方法:采用多层包衣法,以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等为考察指标,对包衣处方中成膜剂及致孔剂种类、成膜剂与致孔剂比例、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增重进行筛选。结果:该制剂包衣工艺为:取药物制备得素片,取3%果胶溶液,包衣增重4%,得多糖衣;取Eudragit E100、加入12%TEC、1.5%PVPK-30、30%滑石粉配置成聚合物浓度为10%的包衣液,包衣增重5%,得酸溶衣;取HPMC,加1%PEG400为增塑剂,加50%乙醇溶解,包衣增重1.5%,得隔离衣;按1∶2比例取Eudragit L100和Eudragit S100混合,加入10%TEC和60%滑石粉,加乙醇溶解,包衣增重5%,得肠溶衣。该制剂在人工胃液2h后未见盐酸小檗碱溶出,在人工小肠液4h后累积溶出率均<10%,在含酶肠液2 h后溶出90%左右。结论:该制剂在体外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酶依赖型 肠康宁结肠靶向片 包衣工艺
下载PDF
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评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芳 熊婷婷 +2 位作者 王娇 曹小勇 李子羚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79-81,88,共4页
目的:对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和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的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 目的:对pH依赖-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和硫酸钡造影技术对该制剂的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小糪碱在人工胃液2 h后未见释放,在人工小肠液4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小于14%,在人工结肠液4h后大于90%;体内试验表明,在4名志愿者体内均能完整到达回盲部或升结肠,并在上述部位崩解释放药物。结论:该制剂能在结肠定位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时滞型肠康宁结肠靶向片 体内外释放评价 硫酸钡造影技术
下载PDF
pH依赖型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冯果 刘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拟制备用于治疗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等疾病的中药新制剂pH依赖型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白头翁汤中的有效成分白头翁皂苷B4和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 目的:拟制备用于治疗痢疾、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等疾病的中药新制剂pH依赖型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并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考察,探讨制备中药结肠靶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以白头翁汤中的有效成分白头翁皂苷B4和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法考察该制剂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拟定了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并进行了体外释放度评价,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H溶出液中未检测到白头翁皂苷B4和盐酸小檗碱,在人工小肠液4H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小于5%,而在人工结肠液1H两指标累积溶出率均达90%以上。结论:制备得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该制剂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依赖型 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 制备方法 体外释放度评价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单春燕 陈文 +1 位作者 王园姬 徐建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评价以穿心莲内酯制备的pH依赖型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衣液处方。通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f2因子法评价不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 目的评价以穿心莲内酯制备的pH依赖型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评价指标,对制剂的包衣处方进行筛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包衣液处方。通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f2因子法评价不同释放曲线的相似性,采用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考察制剂的体外释药性能。结果以Eudragit S100为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增塑剂,增塑剂用量占聚合物30%的包衣液,使片芯包衣增重达6%。体外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胃液2 h、人工小肠液3 h未检测到穿心莲内酯,而在人工结肠液2 h指标累积溶出率达80%以上。结论制备的穿心莲内酯结肠靶向片能达到结肠定位释药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结肠靶向片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大炜 余巧 江涛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二硝基苯磺酸(DNBS)-乙醇法建立UC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模,模型建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半夏泻心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二硝基苯磺酸(DNBS)-乙醇法建立UC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模,模型建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半夏泻心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并测量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除模型组大鼠大便松散有隐血外,其余各组恢复较好。美沙拉嗪组和半夏泻心高剂量组大鼠第15天DAI评分、结肠CMDI评分和血清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IL-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半夏泻心高剂量组大鼠以上指标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各给药组大鼠结肠组织仍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浸润,半夏泻心高剂量组大鼠症状最轻。结论:高剂量的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能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修复及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趋近美沙拉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 溃疡性结肠 炎性细胞因子 大鼠 DAI CMDI
下载PDF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巧 冯白茹 +3 位作者 申茹 李大炜 徐英辉 祁银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0-2295,共6页
目的制备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粉碎度、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制备包衣片后,小杯法测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 目的制备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粉碎度、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有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制备包衣片后,小杯法测定黄芩苷、盐酸小檗碱体外释放度,筛选包衣处方。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度粗粉,乙醇体积分数70%,乙醇用量10倍,渗漉速度2~3 mL/(min·kg),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有量分别为14.687 4%、6.993 0%;最佳包衣处方为4.4%Eudragit S100,0.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1%滑石粉,包衣增重8%。结肠靶向片在0.1 mol/L HCl(2 h)、磷酸盐缓冲液(pH 6.8,4 h)中累积释放度小于5%,而在磷酸盐缓冲液(pH 7.8~8.0,1 h)中达到85%以上。结论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可实现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 制备 体外释放行为 正交试验 小杯法
下载PDF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考察
12
作者 余巧 李大炜 +3 位作者 冯白茹 申茹 徐英辉 祁银德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0期42-45,共4页
目的:考察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初步确定其贮存条件和有效期限。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以多成分为指标,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制剂的有效期;采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试验考察制剂的稳... 目的:考察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初步确定其贮存条件和有效期限。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以多成分为指标,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制剂的有效期;采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试验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在25℃时的分解速度常数K分别为:4.6539×10-6、3.5140×10-6,以有效期时间最短的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制剂有效期为2.50年。制剂经高温、高湿、强光照射,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有所下降,制剂性状和释药行为有一定变化。结论: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在室温(25℃)条件下,有效期为2.50年,为该制剂的包装、贮存条件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结肠靶向片 稳定性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经典恒温法
下载PDF
吲哚美辛酶解型结肠靶向片的初步研究
13
《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料》 2004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吲哚美辛 非甾体消炎药物 解型结肠靶向片 结肠给药剂型
下载PDF
干法压制包衣制备黄芩苷结肠靶向片及其处方工艺研究
14
作者 王荣杰 杨晓燚 +1 位作者 周良良 陈振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黄芩苷结肠靶向片。方法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以结肠靶向片的释药时滞和8 h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进行优化。通过体外释放研究,优选包衣处方并评价其结肠靶向性。通... 目的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黄芩苷结肠靶向片。方法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以结肠靶向片的释药时滞和8 h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进行优化。通过体外释放研究,优选包衣处方并评价其结肠靶向性。通过DDSolver软件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确定最佳的包衣处方为包衣增重110 mg,微晶纤维素和乳糖比例1∶2,瓜尔胶和填充剂比例1∶1,制备的包衣片释药时滞约6.5 h,在人工胃液和小肠液中均无释放,8 h累积释放度可达90%。黄芩苷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度拟合度顺序为Logistic模型>Korsmeyer-Peppas模型>Higuch模型,Logistic模型的拟优合度(Rsqr_adj)为0.9999,拟合度(AIC)为10.9742,因此该结肠靶向片的释药机制为S型的溶蚀过程。结论按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处方制备的黄芩苷压制包衣结肠靶向片,符合结肠靶向制剂的释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结肠靶向片 BOX-BEHNKEN设计 干法压制包衣 累积释放度
原文传递
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包衣处方筛选及其释放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亚超 叶莉 +8 位作者 罗敏 冯雅倩 葛芯慈 蒋蕾 于辉 申志英 辛萍 李明慧 彭海生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13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筛选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并考察其释放机制。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以明胶-壳聚糖包衣(GC)层和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包衣(E)层的包衣增质量为自变量,以靶向片在人工胃... 目的:筛选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并考察其释放机制。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包衣处方。以明胶-壳聚糖包衣(GC)层和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100包衣(E)层的包衣增质量为自变量,以靶向片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及人工结肠液的累积释放度(Q2 h、Q4 h、Q24 h)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根据绘制效应面选取最佳处方,并通过数学原理和相关模型探讨其释放机制。结果:GC层及E层包衣增质量最佳值分别为4%和20%;制备的3批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平均Q2 h、Q4 h、Q24 h分别为0.16%、4.7%、93.35%;其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0.984 5)。结论:根据筛选的包衣处方制备的氢化可的松结肠靶向片的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可的松 结肠靶向片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释放机制
原文传递
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瑾 刘文 +1 位作者 冯果 杜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方法考察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的外观性状、脆碎度、释放度、质量差异;采用经典恒温试验计算制剂的有效期。结果:样品经高温、... 目的:考察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方法考察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的外观性状、脆碎度、释放度、质量差异;采用经典恒温试验计算制剂的有效期。结果:样品经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加速试验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在室温(25℃)条件下,有效期为2.6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头翁结肠靶向片 稳定性 白头翁皂苷B4
原文传递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对CT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7
作者 单琪媛 贾燕丽 +2 位作者 田港 唐晓霞 宋霄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对CT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T26结肠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25mg/kg 5-氟尿嘧啶(5-FU)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22g/kg、8.8g/kg组... 目的:探讨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对CT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CT26结肠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25mg/kg 5-氟尿嘧啶(5-FU)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22g/kg、8.8g/kg组。5-FU组腹腔注射给药,隔日1次;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共18天。末次给药24h后剖取瘤体,计算抑瘤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22g/kg、8.8g/kg组对CT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具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3.90%、26.72%。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坏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各组均能提高Bax蛋白IOD值,降低Bcl-2、VEGF、HIF-1α蛋白IOD值,其中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22g/kg组VEGF蛋白IOD值低于5-FU组。结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中有效组分对CT26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具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下调VEGF、HIF-1α蛋白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结肠 移植瘤 凋亡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宋霄宏 黄玉叶 +1 位作者 余跃 田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8-93,共6页
目的:建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芪、干蟾皮、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PLC和HPLC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苦参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 目的:建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黄芪、干蟾皮、苦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PLC和HPLC法对制剂中黄芪甲苷、酯蟾毒配基和华蟾酥毒基、苦参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0.233 6~0.817 6μg(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 1.14%);酯蟾毒配基线性范围为0.001 75~0.010 5μg,(r=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100.44%(RSD 1.94%);华蟾酥毒基线性范围为0.003 51~0.021 06μg,(r=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 2.73%);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336 8~1.178 8μg,(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 1.11%)。结论: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薄层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提取工艺研究
19
作者 冯果 刘文 +1 位作者 陈登科 冯勇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方中的有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相结合,优选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70%乙醇回流... 目的:优选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方中的有药效成分盐酸小檗碱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法相结合,优选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经工艺验证实验表明,优选出的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香连结肠靶向片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联合促吸收剂的体外评价及其结肠靶向片在胃肠道的吸收与分布
20
作者 那馨竹 于永 +1 位作者 黄园 尹宗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027-2030,共4页
目的:考察加入卡波姆934P和丙磺舒后雷替曲塞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抑制增强作用,以及雷替曲塞结肠靶向片的胃肠道分布靶向性和促吸收特性。方法:采用MTT法考察雷替曲塞及其联合卡波姆934P与丙磺舒对HT-29细胞的体外抑制效果;并对比... 目的:考察加入卡波姆934P和丙磺舒后雷替曲塞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抑制增强作用,以及雷替曲塞结肠靶向片的胃肠道分布靶向性和促吸收特性。方法:采用MTT法考察雷替曲塞及其联合卡波姆934P与丙磺舒对HT-29细胞的体外抑制效果;并对比考察雷替曲塞的4种口服制剂即溶液、普通片、普通包衣片与结肠靶向片经口服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胃肠道内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显示,雷替曲塞及其与卡波姆934P和丙磺舒联合使用均能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而后者对HT-29细胞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大鼠体内胃肠道吸收与分布实验结果显示,供试的结肠靶向片能在大肠部位有效的释放药物并显著地促进药物的吸收摄取,与溶液剂、普通片和普通包衣片相比,药物在大肠内的累计分布量(AUC0-15 h)分别提高了6.54倍、7.30倍和5.49倍(P<0.05),雷替曲塞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 h)也有相应的增加。结论:卡波姆934P和丙磺舒的加入能增加雷替曲塞对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且制备的雷替曲塞结肠靶向片靶向性强,药物在结肠处的吸收与摄取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 卡波姆934P 丙磺舒 结肠靶向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