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1999~2017年) 被引量:17
1
作者 庄孔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共9页
从20世纪末至今的20余年间,中国人类学家和油画画家师生一直在联合探索绘画人类学的一些重要研究路径(这也是多年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平行探索实践)。这支艺术研究团队的实践活动,从通常的人类学参与观察与文化诠释,发展到人际的、跨文化... 从20世纪末至今的20余年间,中国人类学家和油画画家师生一直在联合探索绘画人类学的一些重要研究路径(这也是多年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平行探索实践)。这支艺术研究团队的实践活动,从通常的人类学参与观察与文化诠释,发展到人际的、跨文化的、跨学科的与技法的深度理解与互动。其中,对绘画的人类学创意和人类学的绘画解读,以及文化、思维与哲学的绘画展示包含着何种概念活动,是他们探索与研究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主体性 艺术生成 人类学创意与解读 行动实验 跨文化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绘画人类学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薛其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当前绘画人类学研究渐显头角。绘画从人类学研究的"一颗棋子"到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再到绘画人类学的学理探索,它与人类学粘连、融合,分化了艺术人类学学科,形成了绘画人类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画家、人类学... 当前绘画人类学研究渐显头角。绘画从人类学研究的"一颗棋子"到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再到绘画人类学的学理探索,它与人类学粘连、融合,分化了艺术人类学学科,形成了绘画人类学研究方向。国内外画家、人类学者及艺术人类学者已旁敲侧击地论及绘画人类学研究,但仍需反思绘画与人类学的关系,其建构和发展可在绘画图像、创作思维、实践方法、技术与审美、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所突破,进而解决绘画研究中的问题,走向绘画与人类学的融合,最终显现其未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绘画 艺术人类学
下载PDF
中国绘画人类学的研究路径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曹秀利 蒲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0期79-81,共3页
绘画人类学是艺术人类学的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却已有着丰富研究实绩与可见的研究路径。中国绘画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可分为考古人类学路径、文化人类学路径、美术学路径、民俗学路径、图像人类学路径与历史人类学路径等六大类。这些不同... 绘画人类学是艺术人类学的一个崭新的学科方向,却已有着丰富研究实绩与可见的研究路径。中国绘画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可分为考古人类学路径、文化人类学路径、美术学路径、民俗学路径、图像人类学路径与历史人类学路径等六大类。这些不同的研究路径汇集成为当前中国绘画人类学研究的学科背景,也为中国绘画人类学的发展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人类学 研究路径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我的绘画人类学情感创作观——以作品《囍临门》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建寿 《艺术家》 2019年第9期22-23,共2页
笔者多年来与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合作研究绘画人类学学科,研究成果在人类学界和美术界备受关注。本文以油画创作作品为例,阐述如何把人类学思想跨学科转化为油画创作的社会意涵表达及情感呈现。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社会意涵 跨学科 情感 实践
下载PDF
从自发到自觉:中国绘画人类学研究评述
5
作者 曹秀利 蒲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9期16-17,共2页
中国的绘画人类学在老一代人类学家和画家研究的基础上,并在新一代学者的研究实践下初步建构起来。中国绘画人类学走过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已然颇丰,初步形成了绘画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与人类学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两种立场。... 中国的绘画人类学在老一代人类学家和画家研究的基础上,并在新一代学者的研究实践下初步建构起来。中国绘画人类学走过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已然颇丰,初步形成了绘画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与人类学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两种立场。通过分析中国绘画人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为绘画人类学寻找一个合适的学科定位,推进绘画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人类学 学科定位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跨界合作人类学的实验——“绘画人类学国际研讨会暨人类学绘画展”在昆明举行
6
作者 和柳 耿艺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人类学是以自身的学科理念和研究方法研究社会文化的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无可避免地带来人类学学者在研究相关领域时视角的单一化和知识技能的不足。为了推进人类学的知识创新和学科创新,国际学界近年来提出“... 人类学是以自身的学科理念和研究方法研究社会文化的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无可避免地带来人类学学者在研究相关领域时视角的单一化和知识技能的不足。为了推进人类学的知识创新和学科创新,国际学界近年来提出“合作人类学”的理念,但鲜有实质性的学术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学者 绘画人类学 知识创新 学术实践 学科理念 跨界合作 学科创新 国际研讨会
下载PDF
艺术家的人类学:绘画人类学的具身式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薛其龙 张方 《民族艺林》 2022年第1期44-50,共7页
艺术家的人类学探索与实践扩展了人类学生产和艺术创作的维度。绘画人类学的跨学科实践与绘画创作转向让人类学有了图本呈现的方式和研究活力,经历从合作实验到独立创作的发展,通过创作与作品释读两条路径,形成图本与文本的双重表征形态... 艺术家的人类学探索与实践扩展了人类学生产和艺术创作的维度。绘画人类学的跨学科实践与绘画创作转向让人类学有了图本呈现的方式和研究活力,经历从合作实验到独立创作的发展,通过创作与作品释读两条路径,形成图本与文本的双重表征形态,催生更为紧密的“不浪费性”知识共同体。不同于写手离身式的对话他者,艺术家的具身性优势突出,让身体在创作行为中的作用凸显,表现出整体性、交互性、动态性、参与性的“笔-意-语境”动力学特点。绘画与人类学的双向流动及互涉、互嵌、互融的间性状态,为未来人类学或艺术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可借鉴案例,为跨学科之新生找到可能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跨学科 具身性
下载PDF
理论与方法的跨学科实验引申——绘画人类学二十年心得笔谈
8
作者 庄孔韶 朝戈 +8 位作者 林建寿 刘冬梅 范华 宋雷鸣 胡继宁 王莎莎 王齐云 杨中伟 蔡立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6,52,共14页
绘画人类学的兴起导源于学科并置的关联性实验与发现,特别是在长时段的田野工作中,驻在研究体验既是通向深度理解的,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这涉及内外互动认知的品质,其不仅包括可实证的认知,也不会忽略不可言说的部分,它们都明示或隐藏... 绘画人类学的兴起导源于学科并置的关联性实验与发现,特别是在长时段的田野工作中,驻在研究体验既是通向深度理解的,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这涉及内外互动认知的品质,其不仅包括可实证的认知,也不会忽略不可言说的部分,它们都明示或隐藏在互动的表达过程中。这篇笔谈包含了团队参与交叉学科实践学者的新理论探索与特征归纳,先前是把诗歌和电影纳入民族志范畴,现在团队成员尝试把绘画手段带入人类学视野,讨论“作为民族志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民族志”的魅力与意义何以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不浪费的人类学 民族志 文化隐喻 文化直觉
原文传递
本土理论如何进入绘画人类学——互趣和隐秀的向往 被引量:2
9
作者 庄孔韶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从中国古典批判性文论中汲取田野互趣和隐秀的术语,提出当代人类学的田野认识论批判线路,即改变明述性实证结论的缺失,提倡在田野工作中进一步追寻不可言说的文化的直觉与隐喻发现。因此,田野的互动极致——互趣,无疑是新认识论改造的... 从中国古典批判性文论中汲取田野互趣和隐秀的术语,提出当代人类学的田野认识论批判线路,即改变明述性实证结论的缺失,提倡在田野工作中进一步追寻不可言说的文化的直觉与隐喻发现。因此,田野的互动极致——互趣,无疑是新认识论改造的认知极致——隐秀佳作的必要基础和连续体,从而使人类学的书写工夫转向非文字系统的多种文化表征领域。绘画人类学的兴起就是推动寻获言外之意的新知识、新方法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趣 隐秀 非文字系统 交叉学科 绘画人类学
原文传递
论绘画构成形式与色彩的人类学意涵呈现——兼及象征与隐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建寿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47,共9页
在绘画色彩及关系理论的框架下,如果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和美术史论家的观点来审视中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囍临门》画作,探究这些画作的构成形式细部,及其在象征和隐喻之下人的生活、情感、精神与文化表达,能够使作品中的... 在绘画色彩及关系理论的框架下,如果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和美术史论家的观点来审视中西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及《囍临门》画作,探究这些画作的构成形式细部,及其在象征和隐喻之下人的生活、情感、精神与文化表达,能够使作品中的人类学意涵得以较完整呈现。这样的探究,必然激发横向学科之间进一步的跨学科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象征 隐喻 绘画人类学 跨学科
下载PDF
多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图像表征——《松下踏歌图》的绘画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其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41,共8页
《松下踏歌图》绘制于道教圣地巍宝山,被视为18世纪中期彝族打歌之景的图像表达。但从图中40个人物的形态、服饰、叙事上分析,其实为一幅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歌舞"知识图谱"。该图的产生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境... 《松下踏歌图》绘制于道教圣地巍宝山,被视为18世纪中期彝族打歌之景的图像表达。但从图中40个人物的形态、服饰、叙事上分析,其实为一幅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歌舞"知识图谱"。该图的产生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情境相关,与道教圣地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联。《松下踏歌图》表征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交融与认同,呈现合作、共享的艺术样式,确立为多民族文化对话和多元一体的艺术符号。《松下踏歌图》复制品遍布于各个村寨,应用于乡村面貌的改造与社区文化的塑造之中,作为公共艺术呈现多样的形式与内涵,在实现民族记忆的社会性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下踏歌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性艺术作品,有四点价值:社会凝聚的视觉动力,族际关系的维系方式,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图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路径。《松下踏歌图》的绘画人类学考察揭示了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状及普遍性表征价值,映现了当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下踏歌图》 彝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绘画人类学
原文传递
伦勃朗《浪子回头》的绘画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建寿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绘画作品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绘画的妙处是拥有一种用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对于著名绘画作品,艺术界与人类学界各自表述,它们之间往往缺少学科间的交叉理解。伦勃朗的作品《浪子回头》在绘画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现... 绘画作品是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绘画的妙处是拥有一种用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对于著名绘画作品,艺术界与人类学界各自表述,它们之间往往缺少学科间的交叉理解。伦勃朗的作品《浪子回头》在绘画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现有研究并未对其进行绘画与人类学双学科并置的方式解读。从绘画人类学的角度看,伦勃朗通过作品隐喻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不堪,呈现了精神的自由、宽容、爱和接纳才是人间情感真谛的深邃社会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子回头》 绘画人类学 宗教伦理 隐喻 家庭继承
原文传递
“跨人类学时代”的艺术实践——围绕绘画人类学诗性实验的讨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其龙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3-90,共8页
当下人类学跨学科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谓迈入“跨人类学时代”。绘画人类学的实验与实践呈现出了绘画的创新活力与人类学的多维跨度。从“写文化”到“作为实验系统的艺术”,再到“画文化”,跨学科合作得以拓展,诗性思维得以阐扬,“跨”... 当下人类学跨学科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谓迈入“跨人类学时代”。绘画人类学的实验与实践呈现出了绘画的创新活力与人类学的多维跨度。从“写文化”到“作为实验系统的艺术”,再到“画文化”,跨学科合作得以拓展,诗性思维得以阐扬,“跨”之意义在于:跨越艺术与人类学的学科边界;建构诗性审美与田野实证的文本写/画法;提供跨人类学新型学科的经验。于此,有效地处理“画家-被画他者-学者”的三角关系成了绘画人类学“跨”的关键,这为艺术行为研究开拓了可能性视域。通过关于彝族、傣族及金翼汉人的艺术实践,可见绘画人类学“跨”之成功是绘画诗性表达与人类学诗性传统的契合:“画文化”的绘画实践贴近人类学诗学;人类学的民族志书写借用绘画的诗性表达。绘画人类学实验为诸学科深度地交流与交叉、交融与交泰提供一种颇具启发性的跨学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跨学科 诗性 人类学时代
原文传递
论人类学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
14
作者 蔡志鸿 《艺术生活》 2022年第6期19-25,共7页
人类学的思想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为绘画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新的切入点,也使得绘画作品除了艺术的本体语言之外具有更深层的涵义。本文从人类学学科和绘画学科的横向交叉及跨学科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人类学绘画作品的四个主要特征。... 人类学的思想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为绘画的创作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新的切入点,也使得绘画作品除了艺术的本体语言之外具有更深层的涵义。本文从人类学学科和绘画学科的横向交叉及跨学科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人类学绘画作品的四个主要特征。作者通过画面中的艺术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社会性这四个方面对人类学绘画作品的特征进行实例分析,以期待为跨学科的合作与探索提供更多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人类学 艺术特征 跨学科
下载PDF
人类学意涵的艺术探索——评胡继宁的苗族题材创作
15
作者 张峰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绘画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介入文化的直接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就注意到了绘画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他与画家合作,将人类学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绘画进行结合,人类学家为绘画创作注入观念和创意,画家则对... 绘画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介入文化的直接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就注意到了绘画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他与画家合作,将人类学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绘画进行结合,人类学家为绘画创作注入观念和创意,画家则对人类学家视野的民俗、仪式等现象和象征符号进行艺术重构。在这种跨学科的合作过程中,绘画与人类学的融合,在人类学领域形成了绘画人类学的研究分支,画家在人类学的视野下艺术性地再现民族文化的本原精神,则在美术领域开启了人类学绘画的创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领域 人类学研究 庄孔韶 绘画人类学 著名人类学 象征符号 美术领域 艺术探索
原文传递
绘画作品的社会意涵表达——以我的“虎日”主题肖像油画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志鸿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期62-63,共2页
文章通过探寻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地域、文化背景及绘画人类学的基本要义,重点阐述如何将人类学的社会意涵隐藏在绘画作品之中,以此探索更多的绘画与人类学之间的跨学科合作研究之路径。
关键词 人类学绘画 绘画人类学 肖像画 社会意涵
下载PDF
文化的隐喻:人类学绘画新作评论
17
作者 薛其龙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人类学绘画是“写文化”后诸种跨学科实验中的“画文化”,不仅有画家跨入人类学的探索,还有人类学家跨进绘画的实践,交互协作以创新跨学科之域。隐喻作为人类学绘画的研究论点和实践聚点,始于“把人类学画成画”与“把画画成人类学”的... 人类学绘画是“写文化”后诸种跨学科实验中的“画文化”,不仅有画家跨入人类学的探索,还有人类学家跨进绘画的实践,交互协作以创新跨学科之域。隐喻作为人类学绘画的研究论点和实践聚点,始于“把人类学画成画”与“把画画成人类学”的实验,基于“间性的眼光”的使用,对于图像叙事和文化叙事的双重语调及文化隐入细节的创作探索,于是体现在:用文化题材作为隐喻内容;用文化元素组合隐喻符号;用画面构图建构隐喻关系;用色彩符号表达隐喻知识;用艺术整体表征隐喻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绘画 跨学科 文化 隐喻
原文传递
作为视觉民族志文本的人类学绘画--以“人类学绘画的多学科表达”展参展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和文臻 范晓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5,143,共8页
人类学家庄孔韶策划的画展“人类学绘画的多学科表达”展出了多幅近年国内外人类学绘画作品,从文化阐释、田野记录、研究互动等多维度展现了人类学绘画作为视觉民族志文本在文化表达、文化制作等方面相较于传统民族志文本所具有的优势... 人类学家庄孔韶策划的画展“人类学绘画的多学科表达”展出了多幅近年国内外人类学绘画作品,从文化阐释、田野记录、研究互动等多维度展现了人类学绘画作为视觉民族志文本在文化表达、文化制作等方面相较于传统民族志文本所具有的优势。人类学绘画将民族志合作生产的过程并置,是与文字的民族志文本并行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人类学学科由知识生产进一步转为文化生产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绘画 视觉民族志 绘画人类学 文化制作
原文传递
从生态、电影到绘画:人类学跨学科研究和适时中转 被引量:5
19
作者 庄孔韶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2,共8页
这是两次专题发言的综合整理稿,以笔者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四十余年人类学田野调研与创作历程为例,解说社会文化与思想表征的多元方法,讨论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学术兴趣和田野机缘等适时作跨学科中转。本文介绍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态... 这是两次专题发言的综合整理稿,以笔者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四十余年人类学田野调研与创作历程为例,解说社会文化与思想表征的多元方法,讨论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学术兴趣和田野机缘等适时作跨学科中转。本文介绍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态人类学、影视人类学等,到近二十年实验的绘画人类学的新选择,以及后学科时代人类学跨学科与交叉研究适时转换的动因、方法与实践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影视人类学 绘画人类学 跨学科
原文传递
仪式的意图:绘画中仪式符号的象征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继宁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是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绘画人类学作为新的课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人类学绘画将人类学关注的因素进行语义的重构并形成艺术审美的再度转译,仪式主题及其象征符号是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艺术家... 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方法是当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绘画人类学作为新的课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人类学绘画将人类学关注的因素进行语义的重构并形成艺术审美的再度转译,仪式主题及其象征符号是艺术家关注的焦点。艺术家进入人类学视域探索仪式与象征的本意,超越传统文字书写,直观当地社会精神气质的综合的艺术体验,形成有别于常规美术创作的人类学绘画创作实践。本文以文化与艺术的双重视角,运用人类学、符号学、民俗学、美术学研究方法,结合人类学绘画创作实践的具体案例,阐释仪式中符号象征在人类学绘画创作中的图式转换和价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 符号象征 绘画人类学 规约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