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其昌绘画鉴定中的真品标准探析——以其对王维绘画图式的建构为例
1
作者 赵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1期70-71,共2页
对于后世鉴定家而言,董其昌的鉴定评语被大多数人奉为圭皋,尤其是其南北分宗而论的鉴定方法,成为后世品评绘画的模式之一。因此,系统考察董其昌的绘画鉴藏过程,探究其书画鉴藏标准、方法、背后的动机,研究其鉴藏趣味与鉴定方法的影响与... 对于后世鉴定家而言,董其昌的鉴定评语被大多数人奉为圭皋,尤其是其南北分宗而论的鉴定方法,成为后世品评绘画的模式之一。因此,系统考察董其昌的绘画鉴藏过程,探究其书画鉴藏标准、方法、背后的动机,研究其鉴藏趣味与鉴定方法的影响与传播,对于中国书画鉴藏知识生成、中国古代绘画史论构建的研究背景,无疑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其昌 绘画鉴定 真品标准 王维绘画图式 鉴定方法
下载PDF
中国古代绘画鉴定学的成因
2
作者 李万康 谭丹莉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绘画鉴定史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绘画鉴定学产生的社会原因的考察,更是美术史界疏于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魏晋至唐代凸现的绘画供需矛盾,不仅是导致替代性消费品即临摹画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绘画鉴定学产生的根本原... 绘画鉴定史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绘画鉴定学产生的社会原因的考察,更是美术史界疏于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魏晋至唐代凸现的绘画供需矛盾,不仅是导致替代性消费品即临摹画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绘画鉴定学产生的根本原因。认识这一矛盾对探讨中国绘画鉴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绘画鉴定 美术史研究 绘画鉴定 供需矛盾 审美价值 绘画消费
原文传递
古气候学在绘画鉴定中的具体表现——《闸口盘车图》个案研究
3
作者 任柏桦 《西泠艺丛》 2021年第4期67-77,共11页
机械复制时代^([1])之前,图像与文字共同承担记录的功能,虽然现今人们更愿意用"艺术品"来称呼古代书画,但根据其创作时的功能性,我们不能否认图像中存在着可以解读历史语境的信息。古代书画在创作之初,尤其在明清之前那些不... 机械复制时代^([1])之前,图像与文字共同承担记录的功能,虽然现今人们更愿意用"艺术品"来称呼古代书画,但根据其创作时的功能性,我们不能否认图像中存在着可以解读历史语境的信息。古代书画在创作之初,尤其在明清之前那些不以表现艺术性为第一要义的写实绘画中,蕴含了更多作者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因此,通过图像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判断作品年代及作者的证据。虽然这种做法常被诟病为过度解读,但对于特定年代的某些特定画种却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复制时代 古气候学 古代书画 图像分析 写实绘画 绘画鉴定 过度解读 历史语境
原文传递
论美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习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风格学是西方美术史研究中以"作品为本位"的视角衍生的研究方法,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到沃尔夫林美术史的五对概念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西方风格学方法引入中国,尤其是书画鉴定领域,开拓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 风格学是西方美术史研究中以"作品为本位"的视角衍生的研究方法,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到沃尔夫林美术史的五对概念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西方风格学方法引入中国,尤其是书画鉴定领域,开拓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界。但中外美术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话语体系,西方的风格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中国美术史的问题,追溯风格学方法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如何借鉴和吸收西方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风格学 绘画鉴定
下载PDF
论美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习文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0-54,共5页
风格学是西方美术史研究中以"作品为本位"的视角衍生的研究方法,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到沃尔夫林美术史的五对概念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西方风格学方法引入中国,尤其是书画鉴定领域,开拓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 风格学是西方美术史研究中以"作品为本位"的视角衍生的研究方法,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到沃尔夫林美术史的五对概念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西方风格学方法引入中国,尤其是书画鉴定领域,开拓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界。但中外美术史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话语体系,西方的风格学研究方法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中国美术史的问题,追溯风格学方法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对于如何借鉴和吸收西方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风格学 绘画鉴定
下载PDF
Incidents and Accidents in Plein Air Painting: One Path Towards Post-impressionism
6
作者 Lloyd Bennett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0期1290-1298,共9页
A method for placing oil paint in metal tubes occurred in the early 1840s, which facilitated artists taking their materials out of doors to paint nature directly. In France in the 1860s, we know of painters like Claud... A method for placing oil paint in metal tubes occurred in the early 1840s, which facilitated artists taking their materials out of doors to paint nature directly. In France in the 1860s, we know of painters like Claude Monet were working on beaches and port cities to capture the effect of scenes under natural light. By 1874 the Anonymous Society of Painters, Sculptors, Engravers, etc. (Impressionists) offered their first public exhibition to much criticism. A common complaint of the new work was that it lacked finish to be considered as a completed work for sale. It is the view of this paper that outdoor, or plein air painting, developed because of the circumstances this type of work developed in the artist naturally. I focus on two areas that outdoor painting forced the artist to consider: incidents and accidents. The incidents refer to the varied weather the painter had to deal with and the accidents identify the intuitive methods the plein air painters fell practice to when confronted by difficult passages or situations in nature. These experiences would shift the focus of the Impressionists from recording nature in a naturalistic way to self-expression, which would become a key idea in early modem painting. The finish the detractors of Impressionism called for would be replaced by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personal in painting as exacting images of landscape became predictable and lacked the vitality of the intuitive picture that could offer something new to 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in air impressionists PAINTING GESTURES accidents
下载PDF
陈之佛工笔花鸟画的鉴定
7
作者 欧阳摩一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6-61,共6页
陈之佛(1895—1963年)的工笔花鸟画,多藏于博物馆及收藏家手中,市面和拍卖会上较少见到。香港佳士得公司1987年1月拍卖过陈之佛的《冬花寒雀图》,设色纸本,67.2×35.5厘米,成交价1.7万港币;1988年1月,香港佳士得公司拍卖... 陈之佛(1895—1963年)的工笔花鸟画,多藏于博物馆及收藏家手中,市面和拍卖会上较少见到。香港佳士得公司1987年1月拍卖过陈之佛的《冬花寒雀图》,设色纸本,67.2×35.5厘米,成交价1.7万港币;1988年1月,香港佳士得公司拍卖了陈之佛的《果熟来禽图》,设色纸本,42.5×32厘米,成交价7400港币;1989年5月,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陈之佛的“双鸽》,85×44.1厘米,成交价4万港币;1990年11月,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陈氏的《雪梅白鹰图》,设色纸本,立轴,1946年作,成交价11万港币;北京的荣宝艺术品56拍卖公司’98秋季拍卖会上,有一件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为陈氏1947年绘的精品,设色纸本,立轴,长83、宽32厘米,款题“延荔女史雅鉴三十六年岁首于白下雪翁”,钤白文印“雪翁”,估价为1.8—2.8万元。尽管19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字画市场低迷,陈氏画价有所回落,但总体看,仍呈不断攀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之佛 工笔花鸟画 绘画技巧 绘画鉴定 博物馆 收藏家
原文传递
论美术史研究中的“风格学”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超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期136-136,共1页
在西方美术史中,艺术家们以作品本身为原型,衍生出诸多创作的独特视角,形成了'风格学',经过历代美术史学者长期的不懈研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西方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引入中国后,在书画鉴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开启了中国美... 在西方美术史中,艺术家们以作品本身为原型,衍生出诸多创作的独特视角,形成了'风格学',经过历代美术史学者长期的不懈研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西方的这种研究方法被引入中国后,在书画鉴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开启了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新篇章。但是基于中西方美术史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在美术史研究上的许多问题通过西方的这种研究方法来解决,并不能起到根本作用,针对风格学的应用方法,对于如何正确使用西方的研究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风格学 绘画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