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显性施加义给予构式“给X来(一)个Y”探析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谢晓明
邓勇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汉语语气词的句法语用互动研究”(17BYY0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HUST:2021XXJS068)。
-
文摘
文章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里表显性施加义的给予构式"给X来个Y"。这一构式的构式义可概括为:与事X被动获得某种事物、或遭受某种处置、或被施加某种行为。文章分析了可变项X、Y的构成情况和两者之间的语义关联,指出X与Y之间存在获得、感受、遭受三种语义关系。固定构件中,介词"给"和泛义动词"来"是赋予构式显性施加义的主要因素。介词"给"是个介引标记,主要作用是引出与事成分X,动词"来"的语义泛化,主要表示[+施加]义,一般不能用动作义动词替换。构件"(一)个"的主要作用是对可变项Y进行有界化和指称化,使Y具有可让渡性。文章指出:核心构件的语义泛化对构式的语义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构式研究必须重视构件(尤其是固定构件)的语义表达以及构件之间的语义关系。
-
关键词
给X来个Y
显性施加义
给予构式
强主观性
-
Keywords
Gei X Lai(Yi)Ge Y(给X来(一)个Y)
Explicit-imposed meaning
Giving-construction
Strong subjectivity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胡月月
杨玲
-
机构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0-86,共7页
-
基金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2015年度教科研培育项目(2015PYXM03)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状态变化动词事件结构比较研究"(14YJA740052)的部分成果
-
文摘
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中"本身具有给予义类"和"信息交际类"双及物动词在语料库中使用频率最高,其中"give"和"给"居首;英汉语中,使用频率最低的双及物动词类不尽相同;汉语句法的多样性导致其使用"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频率较低;语料库在"施事"和"受事"论元的分布方面差异明显,而在"与事"论元分布上无明显差异。
-
关键词
构式语法
“给予类”双及物构式
英汉对比
语料库
-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句的典型性对比探究
- 3
-
-
作者
胡月月
梁端俊
-
机构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6-99,共4页
-
基金
滁州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2011jy2013)
-
文摘
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NP1+give/给+NP2+NP3"的三个论元为典型或非典型形式时构成的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句在实际语料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典型句式序列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典型句式序列为"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而汉语则为"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分析比较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句式分布及其典型序列的异同旨在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认识。
-
关键词
“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句
英汉对比
语料库
-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的引申对比探究
- 4
-
-
作者
胡月月
-
机构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
基金
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科研培育项目(2015PYXM03)
-
文摘
在Goldberg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在"施事、受事引申"和"给予物引申"这两个方面的引申是否对称,并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对称或不对称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英汉语"给予类"双及物构式都可以通过隐、转喻机制引申出多种含义,但词汇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其在两种语言中引申的不对称。分析、比较二者在语料库中引申的异同,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
-
关键词
“给予类”双及物构式
引申
可比语料库
英汉对比
-
Keywords
"giving-typ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extensions comparable corpor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
分类号
H043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V以”类形式动词及其词汇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高逢亮
匡鹏飞(指导)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不详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6,共7页
-
基金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V以’类动词的词汇化研究”(项目编号:CSQ18034)资助.
-
文摘
"致以"和"施以"都形式动词。"致以"所支配的宾语动词倾向于表示情感态度,数量较少。后者与"加以"意义、用法接近,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它们都属于形式动词的非典型成员。"V以"类形式动词来源于"V+NP_1+以+NP_2"的词汇化,其中"V"都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V以"得以词汇化的关键在于宾语范围扩大至动词。
-
关键词
“V以”
形式动词
词汇化
“给予”构式
-
Keywords
"V yi(以)"
dummy verbs
lexicalization
"jiyu(给予)"construction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