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1
作者
田爱景
李宗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36期20-22,共3页
理论信息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证明,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强调行为的"结果"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伦理学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物质科学),不是像物理、化学、生物那样,可以实现"数量化"研究的学科。如果我们承认"...
理论信息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证明,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强调行为的"结果"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伦理学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物质科学),不是像物理、化学、生物那样,可以实现"数量化"研究的学科。如果我们承认"一切人类活动都由道德原则所支配",那么伦理学就可以接受信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而发展出"道德信息学"或"伦理信息学",构成整个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分支学科。康德的义务论将逐步地发展成为伦理学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当然,康德在与自然法则相提并论的语境下,提出道德原则的"绝对必然性",些许夸张了。与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概念类似,自由法则、道德法则仅仅在"理想状态"中,或者只是对于符合康德标准的"理性存在者"而言,才有绝对必然性。所以,在总体上、本质上,道德法则的必然性不是绝对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一种"趋势必然性"。这样地解释康德,可能更加有利于解释者的概念自恰,也有利于康德理论的宣传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律
必然性
绝对必然性
趋势
必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谓“实在”?何以“必然”?——康德的“存在神论”批判及其形而上学要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裕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27,共10页
“存在神论”是康德用来刻画传统形而上学中一种思想机制的术语,这个机制从根本上说是由“实在性”这一存在论概念与“绝对必然存在者”这一神学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并不能仅凭自身而直接构成对这个...
“存在神论”是康德用来刻画传统形而上学中一种思想机制的术语,这个机制从根本上说是由“实在性”这一存在论概念与“绝对必然存在者”这一神学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并不能仅凭自身而直接构成对这个机制真正的批判,因为它对“绝对必然存在者”的适用性并不是自明的。我们从康德1770年代的笔记中可以看到,他逐渐与存在神论分道而行的关键点在于,用“感性的实在性”取代了“设定的实在性”。本文尝试以历史性的和体系性的分析表明:唯当康德通过对“设定的实在性”和“绝对必然存在者”两个概念的反思而完成了对存在神论机制的整体批判时,“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在反驳存在论证明上的效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姆嘉登
存在论证明
设定
绝对必然性
综合之思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1
作者
田爱景
李宗荣
机构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计算信息学研究所
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理论信息学研究所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36期20-22,共3页
文摘
理论信息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证明,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强调行为的"结果"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伦理学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物质科学),不是像物理、化学、生物那样,可以实现"数量化"研究的学科。如果我们承认"一切人类活动都由道德原则所支配",那么伦理学就可以接受信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而发展出"道德信息学"或"伦理信息学",构成整个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分支学科。康德的义务论将逐步地发展成为伦理学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当然,康德在与自然法则相提并论的语境下,提出道德原则的"绝对必然性",些许夸张了。与物理学中"理想气体"的概念类似,自由法则、道德法则仅仅在"理想状态"中,或者只是对于符合康德标准的"理性存在者"而言,才有绝对必然性。所以,在总体上、本质上,道德法则的必然性不是绝对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是一种"趋势必然性"。这样地解释康德,可能更加有利于解释者的概念自恰,也有利于康德理论的宣传普及。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律
必然性
绝对必然性
趋势
必然性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谓“实在”?何以“必然”?——康德的“存在神论”批判及其形而上学要义
被引量:
2
2
作者
谢裕伟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8-127,共10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康德理论哲学与沃尔夫主义存在论的关系研究”(编号2021M693692)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桐山基金项目“康德的先验哲学与沃尔夫主义存在论的关系研究”(2021年度)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存在神论”是康德用来刻画传统形而上学中一种思想机制的术语,这个机制从根本上说是由“实在性”这一存在论概念与“绝对必然存在者”这一神学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并不能仅凭自身而直接构成对这个机制真正的批判,因为它对“绝对必然存在者”的适用性并不是自明的。我们从康德1770年代的笔记中可以看到,他逐渐与存在神论分道而行的关键点在于,用“感性的实在性”取代了“设定的实在性”。本文尝试以历史性的和体系性的分析表明:唯当康德通过对“设定的实在性”和“绝对必然存在者”两个概念的反思而完成了对存在神论机制的整体批判时,“存在不是实在谓词”的论题在反驳存在论证明上的效力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
鲍姆嘉登
存在论证明
设定
绝对必然性
综合之思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康德道德律的趋势必然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读书报告
田爱景
李宗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何谓“实在”?何以“必然”?——康德的“存在神论”批判及其形而上学要义
谢裕伟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