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望抗争的悲歌——解读《铸剑》
1
作者 宋琼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51-53,共3页
《铸剑》并非一般论者所说的是侠义精神的现代张扬,而是作者在艺术地解读历史时,在理性与感性、价值判断与艺术创造、主体意志与现实实存所形成的悖谬性处境中抒写的"与黑暗捣乱式的"绝望抗争的悲歌。
关键词 价值理性 主体实存 绝望抗争
下载PDF
荒诞与虚无中的“绝望抗争”——《围城》存在主义的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欧阳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作为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危机的产物,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有"新《儒林外史》"之称并蜚声中外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则以寓言漫画的方式,表现了现代文明的... 作为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危机的产物,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有"新《儒林外史》"之称并蜚声中外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则以寓言漫画的方式,表现了现代文明的缺失及其人生的虚无与荒诞。在此基础上,钱钟书进一步强调了一种不畏终极的虚无与荒诞而进行自我肯定的存在勇气,这与鲁迅所倡导的"绝望的抗争"的人生态度,与冯至所倡导的"正当的死生""正当的为人"的人生态度,可谓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虚无 绝望抗争 《围城》 存在主义
原文传递
在绝望中抗争——论阎连科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樊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论文通过对阎连科小说中"在绝望中抗争"主题的分析,阐述了这种精神品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其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当代文化语境中,讴歌这样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阎连科也以对于民魂的这... 论文通过对阎连科小说中"在绝望中抗争"主题的分析,阐述了这种精神品格的文化意义在于:它其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当代文化语境中,讴歌这样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阎连科也以对于民魂的这样刻画表达了他对河南民风的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连科小说 “在绝望抗争 民魂
下载PDF
彷徨着的“孤独者”与野草丛中的“过客”--兼论鲁迅“绝望的抗争”意识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寒冰 杨东霞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鲁迅同时期不同体裁作品中塑造的"孤独者"和"过客"形象之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虽然也有相异的地方,"过客"作为一个用象征主义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多地被寄予了作者的主观愿望,"孤独者"形象则... 鲁迅同时期不同体裁作品中塑造的"孤独者"和"过客"形象之间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虽然也有相异的地方,"过客"作为一个用象征主义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多地被寄予了作者的主观愿望,"孤独者"形象则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结果,他们的身上都体现出了"绝望的抗争"精神,反映出创作主体的深层意识,体现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执着于现世的斗争精神及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者 过客 绝望抗争
下载PDF
绝望中的抗争与迷惘中的沉沦——谈话剧《潘金莲》和川剧《潘金莲》的审美品格异同
5
作者 王露霞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4,共8页
本文通过对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和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的比较,说明同样产生于20世纪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戏剧作品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话剧版秉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精神,而川剧... 本文通过对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和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的比较,说明同样产生于20世纪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的戏剧作品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话剧版秉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精神,而川剧版则是在国家意识形态下对女性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绝望抗争 革命文学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当代作家鬼子的本土化“存在体验”写作
6
作者 王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仫佬族作家鬼子的小说体现出中国本土化"存在体验"的现代叙事特征:充满自由与挑战,试图追问苦难存在的根源,并进行着绝望抗争,竭力展现一种来自民间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品质与存在本相;虽把人物命运推向一种极致的想象,却充分... 仫佬族作家鬼子的小说体现出中国本土化"存在体验"的现代叙事特征:充满自由与挑战,试图追问苦难存在的根源,并进行着绝望抗争,竭力展现一种来自民间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品质与存在本相;虽把人物命运推向一种极致的想象,却充分体现出生活的逼真感受与现实逻辑,发现人性弱点的集体无意识存在,从而获得一种必然的自我反省与批判认同;既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又保持了叙事的多元探索与个性特征,能在现实与想象、真实与虚构中深刻体验生命的荒诞存在,并保持了一种世俗的但却永恒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子小说 存在体验 绝望抗争 人性批判 荒诞体验
下载PDF
论鲁迅《野草》的现实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玉明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76,共6页
《野草》是鲁迅解剖自我的产物,在其中鲁迅对许多人生和生命问题进行了盘诘和拷问,所展现的是鲁迅心灵世界巨大的矛盾和冲突,是鲁迅精神危机的象征性揭示。所有这一切,均源自于鲁迅对现实的重新考察,是在一种强烈的现实性精神的驱动之... 《野草》是鲁迅解剖自我的产物,在其中鲁迅对许多人生和生命问题进行了盘诘和拷问,所展现的是鲁迅心灵世界巨大的矛盾和冲突,是鲁迅精神危机的象征性揭示。所有这一切,均源自于鲁迅对现实的重新考察,是在一种强烈的现实性精神的驱动之下进行的。揭示这一现实性精神的具体面貌和内涵,对于把握《野草》的基本趋向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野草》的现实性却存在着诸多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现实性 精神结构 绝望抗争
下载PDF
论《呐喊》、《彷徨》中的回溯性小说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呐喊》、《彷徨》中的回溯性小说在所呈现回忆的风格上有所差异:《呐喊》中的回忆偏重抒情,《彷徨》中的回忆理性色彩则要浓厚得多。而无论哪一种风格的回忆呈现,其意义往往在小说文本提供的当下语境中被搁置或消解。从《呐喊》中痛... 《呐喊》、《彷徨》中的回溯性小说在所呈现回忆的风格上有所差异:《呐喊》中的回忆偏重抒情,《彷徨》中的回忆理性色彩则要浓厚得多。而无论哪一种风格的回忆呈现,其意义往往在小说文本提供的当下语境中被搁置或消解。从《呐喊》中痛苦到要去忘却的回忆,到《彷徨》更加决绝地契入回忆,这个过程体现了鲁迅抗争宿命的艰苦卓绝与生命主体意识的强大,而伴随着这一切的却是作家心灵的另外一面:无奈与绝望。鲁迅正是在这生命的两极状态的激烈对撞中执着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呐喊》 《彷徨》 回溯性小说 抒情与理性 绝望抗争
下载PDF
穆旦的存在主义诗思及与鲁迅诗歌精神之比较
9
作者 唐诗诗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8-41,共4页
穆旦被评论家认为是如鲁迅般反抗绝望的"搏求者",是鲁迅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继承者,他的诗歌凝结的是痛苦的智慧。作为一名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很好地践行了"现实、象征、玄学"的诗... 穆旦被评论家认为是如鲁迅般反抗绝望的"搏求者",是鲁迅精神最具代表性的继承者,他的诗歌凝结的是痛苦的智慧。作为一名20世纪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领军人物,他不仅很好地践行了"现实、象征、玄学"的诗歌章领,将深邃的哲思贯入诗句,而且与现实紧密结合,唱出了时代之歌,具有现代主义的挣扎与抗争。细读其诗,还能发现存在主义哲学的智慧在诗中弥漫和张扬,而这正是解读深奥的穆旦诗歌的钥匙和途径。这与鲁迅的"野草"精神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异化 本真 绝望抗争 鲁迅
下载PDF
解析智者鲁迅
10
作者 陈静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40-141,共2页
从鲁迅对历史的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女性问题的深层反思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等角度分析鲁迅,并试图从多方位、多角度走进这位被中国人民称为"民族魂"的伟大人物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 鲁迅 民族魂 批判性 女性解放 绝望抗争
下载PDF
文学,在沉思中呼唤现代意识
11
作者 李建东 《殷都学刊》 1993年第4X期67-70,共4页
现代意识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浸润,无疑给传统的“反映论”“寓教于乐说”以极大的震撼,使文学的本原再次被提了出来。30年代的鲁迅处在新旧时代嬗递的交叉口,接受了西方、诸如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人的新异思想。在旧时代未尽、新时... 现代意识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浸润,无疑给传统的“反映论”“寓教于乐说”以极大的震撼,使文学的本原再次被提了出来。30年代的鲁迅处在新旧时代嬗递的交叉口,接受了西方、诸如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等人的新异思想。在旧时代未尽、新时代乍起的大动荡期,他又决绝又彷徨、又清醒又茫然。他的根本矛盾在于: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又苦于无法给予确然的证明。这种紧紧缠绕着他的思想,源于太黑暗的社会和对历史上多次无结果的变革的沉重失望,使他得不到片刻安宁。然而他又不甘妥协,继续去寻觅那若有若无的光明和希望,不惮沉重的社会黑暗和思想负担,“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争”。可是内心的矛盾,既无从隐蔽,它们必然会在抗争中发生许多“偏激的声音。” 鲁迅的现代意识,在于他以一位受中国传统影响极深,而又极力急切地欲求在西方寻找解药而不能得时,理想境界和现实人生激烈碰撞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意识 新古典主义 “伤痕文学” 鲁迅 个体价值 解符码化 新现实主义 绝望抗争 黑暗与虚无 理性主义
下载PDF
试论鲁迅笔下的“逆转型”孤独者──兼谈创作主体的深层意识
12
作者 杨东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24-28,34,共6页
本文认为,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存在一类逆转型孤独者形象,他们在社会现实中处于先觉者和被压迫者的尴尬位置,有着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和悲凉心态。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绝望的抗争”精神。“绝望”体现的是鲁迅思想的深刻和清理,... 本文认为,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存在一类逆转型孤独者形象,他们在社会现实中处于先觉者和被压迫者的尴尬位置,有着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和悲凉心态。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绝望的抗争”精神。“绝望”体现的是鲁迅思想的深刻和清理,“抗争”显示了鲁迅执着于现世和勇于自我牺牲的伟大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逆转型孤独者 绝望抗争 创作主体
下载PDF
漫议杂文的“杂”
13
作者 米博华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杂文作者 杂文创作 漫议 绝望抗争 文化建设 杂文家 文体 徐志摩 文化背景 梁启超
原文传递
审视自己的精神肖像
14
作者 王培元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8年第3期139-141,共3页
在我看来,邵燕祥无疑是二十年来文坛上一位最有胆识、最出色的杂文作家。读着他的那些遒劲、凝重、犀利的篇什,有时竟会想到:邵燕祥何以从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成了冷峻深刻的杂文家?当年,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诗人,他一夜之间便成... 在我看来,邵燕祥无疑是二十年来文坛上一位最有胆识、最出色的杂文作家。读着他的那些遒劲、凝重、犀利的篇什,有时竟会想到:邵燕祥何以从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成了冷峻深刻的杂文家?当年,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诗人,他一夜之间便成为“右派分子”。其“罪状”之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燕祥 中国知识分子 文化大革命 右派分子 绝望抗争 文化心理 反右派运动 大字报 传统文化 灵魂拷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