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小梅 侯西凤 +1 位作者 陈子生 孙文基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24-926,共3页
目的:建立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长梗绞股蓝皂苷 B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国产 YWGODS C_(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80∶10∶1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2nm。... 目的:建立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长梗绞股蓝皂苷 B 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国产 YWGODS C_(18)(250mm×4.6mm,10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80∶10∶1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2nm。结果:长梗绞股蓝皂苷 B 在0.89~8.9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2.7%。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长梗绞股蓝总皂苷质量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 长梗绞股蓝皂苷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方法 长梗 b HPLC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平均回收率
下载PDF
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分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瑞雪 王树华 +1 位作者 王建辉 耿菲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40-341,共2页
①目的探讨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分离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方法。②方法用柱层析法以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为原料,从中分离出长梗绞股蓝皂苷B。先用硅胶柱对长梗绞股蓝皂苷进行初步的粗分,然后再用硅胶柱和反相柱对粗分产物进行细分而得到皂苷... ①目的探讨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分离长梗绞股蓝皂苷B的方法。②方法用柱层析法以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为原料,从中分离出长梗绞股蓝皂苷B。先用硅胶柱对长梗绞股蓝皂苷进行初步的粗分,然后再用硅胶柱和反相柱对粗分产物进行细分而得到皂苷单体。③结果从长梗绞股蓝总皂苷中初步分离得到了长梗绞股蓝皂苷B,并且用硅胶柱和反相柱等分离得到了另一种长梗绞股蓝皂苷X,结构待定。④结论本法可为药材及其制剂质量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梗 长梗 长梗绞股蓝皂苷b 分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绞股蓝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春祥 张群 +1 位作者 谢二磊 周国平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乙腈-0.5%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绞股蓝皂苷B进样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乙腈-0.5%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绞股蓝皂苷B进样量在0.040 2~2.0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为1.6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绞股蓝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b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绞股蓝总苷胶囊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春祥 覃玉梅 +3 位作者 张群 官启嘉 谢二磊 周国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11-1613,1616,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总苷胶囊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绞股蓝皂...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总苷胶囊中绞股蓝皂苷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38∶6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绞股蓝皂苷B进样量在0.04~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102.1%,RSD为1.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绞股蓝总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七叶胆) 达玛烷型类成分 绞股蓝皂苷b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批次含量差异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