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的一致性和敏感性检验及其优越性体现(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海波 曾湘豫 +4 位作者 张文记 秦斌 郑剑晖 李淑华 王新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62-763,共2页
目的:对反映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分量表——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motordysfunctionratingscaleforParkinson'sdiseaese,MDR-SPD)的一致性和敏感性的评定,体现其优越性。方法:对5个评定者之间用MDRSPD评价20例帕金森病... 目的:对反映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分量表——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motordysfunctionratingscaleforParkinson'sdiseaese,MDR-SPD)的一致性和敏感性的评定,体现其优越性。方法:对5个评定者之间用MDRSPD评价2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的评分结果做Kappa检验;对另2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该量表15个项目的Kappa检验,最低K=0.66,最高K=0.97;2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分别为(19.68±7.94),(16.03±7.19)分,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13,P<0.001)。结论:MDRSPD评定者之间一致性良好,且能敏感地反映出病情变化,可用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功能 分量 敏感性检验 治疗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症状进展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晓 刘卫国 +6 位作者 华平 于翠玉 杨华 赵燕燕 刘佳佳 李二凤 孙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进展特点。方法 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912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与病程〈1年的患者比较,除病程1-2年的患者外,其他病程患者的UPDRSⅢ评分、强直分、姿势或步态异常分、轴性症状总分、...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进展特点。方法 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对912例PD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与病程〈1年的患者比较,除病程1-2年的患者外,其他病程患者的UPDRSⅢ评分、强直分、姿势或步态异常分、轴性症状总分、言语分、步态分显著升高(均P〈0.05),病程5-6年及〉14年患者的震颤分,病程5-6年、7-8年、9-13年、〉14年患者的运动迟缓分、姿势分显著升高(P〈0.05-0.01)。轴性症状进展速度高于UPDRSⅢ评分。结论 PD患者病程早期UPDRSⅢ评分进展快,震颤症状进展独立于其他症状,轴性症状评分较UPDRSⅢ更敏感地反映疾病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统一分量 运动症状 震颤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沛珊 郭纪锋 +2 位作者 夏欢 谭智慧 杨新玲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伴发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D患者96例,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伴发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22年10月至2024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D患者96例,根据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评分将PD患者分为非嗜睡组(ESS≤7分)和嗜睡组(ESS>7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量表评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PD伴E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96例PD患者中并发EDS者为53例(55.2%);(2)嗜睡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UPDRSⅢ、帕金森疲劳量表(Parkinson fatigue scale,PFS)、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39项(39-item 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L-39)评分均高于非嗜睡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低于非嗜睡组,Hoehn-Yahr(HY)分期Ⅱ期和Ⅲ期患者比例大于非嗜睡组(均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PF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以及HY分期中的Ⅱ期和Ⅲ期是影响PD患者发生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伴EDS的发生率较高,PFS、HAMD评分以及HY分期对于评估PD发生EDS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日间过度嗜睡 帕金森疲劳量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鉴别诊断价值
4
作者 汤丹丹 张勋 +6 位作者 符益纲 陈松洁 孙鼎明 周笑 朱明明 徐杭 何国军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帕金森病(PD)与特发性震颤(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5例早期PD患者(PD组)、14例ET患者(ET组)及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帕金森病(PD)与特发性震颤(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15例早期PD患者(PD组)、14例ET患者(ET组)及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行1H-MRS检查,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苍白球(GP)、丘脑(Th)、黑质(SN)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酸(Cr)、Cho/Cr比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PD和ET患者1H-MRS比值与性别、年龄、病程、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之间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D组和ET组症状重侧和对侧及对照组左侧和右侧GP、Th、SN的NAA/Cho、NAA/Cr、Cho/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组GP、Th和SN的NAA/Cho、NAA/Cr比值均低于对照组,ET组GP和Th的NAA/Cho、NAA/Cr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和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与对照组SN的NAA/Cho、NAA/Cr、Cho/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GP、Th、SN的Cho/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组和ET组NAA/Cho、NAA/C、Cho/Cr与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相关性;PD组GP、Th、SN的NAA/Cho、NAA/Cr与UPDRS-Ⅲ呈负相关(r<0,P<0.05),Th的Cho/Cr与UPDRS-Ⅲ无明显相关性,GP和SN部位的Cho/Cr与UPDRS-Ⅲ呈正相关(r>0,P<0.05)。PD组和对照组中SN的NAA/Cr及PD组和ET组中GP的NAA/Cr鉴别诊断效能最高,AUC分别为0.884和0.888。结论1H-MRS对PD和ET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史靖 胡军 +5 位作者 罗开亮 贾绍环 沈鹤 胡泽凯 刘欣昊 刘婷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3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ApoA-1水平,采用UPDR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精神行为、情绪、日常活动及运动功能,采用MMSE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认知障碍水平,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两组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情况,使用Person相关性分析ApoA-1水平与UPDRS评分、MMSE评分及脑白质区域部分FA值的关系。结果PD患者ApoA-1水平、MMSE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UPDR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脑白质不同区域FA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ApoA-1水平与UPDRS、MMSE量表评分、脑白质不同区域FA值相关(P<0.05)。结论PD表现为ApoA-1水平下降,该水平与患者认知功能及脑白质微结构改变密切相关,临床检测ApoA-1水平对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认知障碍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载脂蛋白A-1 统一帕金森氏病分量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 脑白质微结构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波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华 杨晓凯 +1 位作者 王耀光 金哲如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添加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剂末现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伴剂末现象的PD患者(Hoehn&Yahr分级2~4级),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2周,观察12周。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添加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剂末现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伴剂末现象的PD患者(Hoehn&Yahr分级2~4级),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2周,观察12周。根据患者日记记录的"开"、"关"期时间、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和研究者总体评估变化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依达拉奉治疗虽然未能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但在开始第2~12周能显著延长"开"期时间、缩短"关"期时间,研究者主观感觉66.7%的患者病情好转,治疗过程中主要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下降(2例,4.7%)、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2例,4.7%)等不良反应。结论添加依达拉奉治疗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依达拉奉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Hoehn&Yahr分级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原发性帕金森病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丹丹 张勋 +6 位作者 符益纲 陈松洁 孙鼎明 周笑 朱明明 常永和 何国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734-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原发性帕金森病(PD)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症状的原发性PD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4周(0.125 g,每日3次)。分别...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在原发性帕金森病(PD)药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症状的原发性PD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4周(0.125 g,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并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来评估患者运动症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豆状核、苍白球、丘脑、黑质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酐(Cr)、Cho/Cr比值的变化及UPDRS-Ⅲ评分变化,使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患者UPDRS-Ⅲ评分与1H-MRS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左右两侧豆状核、苍白球、丘脑及黑质中的NAA/Cho、NAA/Cr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Cho/Cr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NAA/Cho、NAA/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和病程等因素后,治疗前后的NAA/Cho、NAA/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仍呈显著负相关(P<0.05);Cho/Cr比值变化值与UPDRS-Ⅲ评分变化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1H-MRS可用于PD的病情评估及药物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自动量化研究
8
作者 孙奕 荣哲 +2 位作者 汪丰 徐畅 郑慧芬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0期27-32,共6页
目的 采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采集的运动数据进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自动评分系统的研究,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作为研... 目的 采用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采集的运动数据进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自动评分系统的研究,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需求设计传感器采集数据的范式动作,并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运动评分项目建立对应关系。基于SQLite数据库,开发自动导出、自动管理的患者信息、评分与运动信号管理工具,获取平稳动作和重复性动作的特征性运动参数,探索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自动评分模型,最终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超参数优化的SVM自动评分模型。结果 使用分段参数序列组合作为输入,震颤最优准确度为0.90,平衡性最优准确度为0.87,上肢灵活性、下肢灵活性准确度分别可以达到0.83和0.81。直接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降维方法,步态最优准确度为0.78。结论 基于可穿戴式惯性传感器的PD运动功能自动量化系统与临床运动症状评估量表有较好的相关性,为临床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精准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式 惯性传感器 帕金森病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赵虹 李文伟 +9 位作者 高俊鹏 周子懿 吕磊 汪涛 顾喜喜 范越 陆振宇 唐宇平 周洋 蔡定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0-784,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养肝方药... 目的观察补肾养肝方药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根据"国际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用药原则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肾养肝方药,连续服用12个月,试验终点时间为第12个月。在治疗前、入组后每间隔3个月及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医主要与次要症状的评分,治疗前与试验终点时间分别进行左旋多巴平均每日用量和Hoehn&Yahr评级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治疗组较对照组UPDRS评分上升明显减慢,在治疗后第9、12个月时,两组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终点时治疗组患者平均每日左旋多巴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Hoehn&Yahr评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养肝方药可以减慢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的上升速度,改善肝肾阴虚症状,同时减少每日左旋多巴用量,有效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补肾养肝方药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Hoehn&Yahr 左旋多巴剂量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冼文彪 裴中 +1 位作者 周旭毓 陈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2009年4月前已发表的关于双侧ST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7项临床研究(纳入900例患者)。对随访1年病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单纯STNDBS治疗与术前单纯服药治疗两种方案对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TN-DBS治疗对UP-DRSⅡ、步态、运动迟缓改善不如术前服药(P<0.01);术后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对UPDRSⅡ、UPDRSⅢ以及震颤、强直、姿势稳定性的改善比术前服药治疗好(P<0.05),对运动迟缓、步态,联合治疗与术前药物治疗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STN-DBS副作用方面,手术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率(3.7%)及死亡率(0.7%)等风险较低;较常见的为刺激导致的短暂的副作用:体重增加(18.8%)、构音障碍(14.9%)、睁眼困难(5.7%)、抑郁(8.2%)及智能减退(4.0%),大部分可经调节刺激参数后改善。结论STN-DBS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并减少治疗药物的剂量以及药物所致的副作用;STN-DBS副作用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META分析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锦辉 陈玲 +4 位作者 裴中 刘焯霖 黎锦如 周鸿雁 钱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 目的观察恩他卡朋辅助复方多巴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均服用复方多巴制剂并在出现症状加重或运动波动时加用恩他卡朋。服药前、后定期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Ⅱ与Ⅲ评分,观察其副作用,记录每剂复方多巴制剂的起效时间及药效维持时间。结果UPDRSⅡ与Ⅲ评分在服药前分别为15.1±5.1、22.2±8.1,服药1个月后(10.9±2.8;16.4±4.5)、服药3个月后(12.2±3.5;18.8±5.2)均降低(P<0.01)。服药后每剂药物起效时间不变,药效维持时间延长(1.3±0.6)h(P<0.05)。结论恩他卡朋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副作用少,服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恩他卡朋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UPDRS) 运动波动 副作用
下载PDF
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12
作者 葛晶 何建成 袁灿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70-3072,共3页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以及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中第一至四部分的评定,对比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UPDRS的积分变化,并通过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记分法计算减分率。结果 30例PD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总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PD患者治疗3个月之后,进步4例,稍有进步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结论滋补肝肾为主的方法治疗帕金森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对P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以及治疗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临床疗效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下载PDF
国内脑深部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柳 贺曦 +1 位作者 张敏 王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049-1051,1054,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关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PD的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26例,其中"...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关于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PD的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26例,其中"药物关"状态下对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进行评分者226例,对UPDRSⅡ进行评分者159例。"药物开"状态下对UPDRSⅢ进行评分者156例,对UPDRSⅡ进行评分者102例。4种情况下STN-DBS前后合并指标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CI分别为25.85(16.82~34.88)、17.28(12.37~22.18)、4.29(2.56~6.02)、3.03(0.57~5.48)。meta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药物开"和"药物关"状态下,STN-DBS手术后UPDRSⅢ评分和UPDRSⅡ评分均比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N-DBS用于治疗PD,能有效改善运动不能、肌肉僵直、步态不稳、姿势平衡性和肌张力障碍、异动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统一分量 META分析
下载PDF
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皮质可改善运动功能并调节皮质兴奋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Lefaucheur J. P. Drouot X. +1 位作者 Von Raison F. 陈云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focal 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on motor pe rformance and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Method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focal motor cortex stimulation on motor pe rformance and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Method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was performed on th e left motor cortical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right hand in 12 offdrugpati ents with PD. The effects of subthreshold rTMS applied at 0.5 Hz (600 pulses) or at 10 Hz (2000 pulses) using a realor a shamcoil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by a single dose of l dopa. The assessment included a clinical evalua tion by th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and timed motor tasks, and a neuro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of cortical excitability by single and paired pulse TMS techniques. Results:RealrTMS at 10 or0.5 Hz, but notshamstim ulation, improved motor performance. High frequency rTMS decreased rigidity and bradykinesia in the upper limb contralateral to the stimulation, while low fre quency rTMS reduced upper limb rigidity bilaterally and improved walking. Concom itantly, 10 HzrTMS increased 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 while 0.5 HzrTMS restor ed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 Conclusions: Low and highfrequency rTMS of the pri mary motor cortex lead to significant but differenti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PD both on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grounds. The effect s on cortical excitability were opposite to previous observations made in health y subjects, suggesting a reversed balance of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patients w ith PD compared to normals.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se changes remain to determine,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response to l dopa therapy. Significance: The present study gives some clues to appraise the role of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in PD. Clinical improvement induc ed by rTMS was too short lasting to consider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but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mary motor cortex as a possible targe t for neuromodulation in 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皮质 经颅磁刺激 左旋多巴 分量 运动 临床 药物治疗 神经生理学 电生理特征
下载PDF
男性帕金森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晓 刘卫国 闫福岭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 目的:观察男性帕金森病(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nhn-Yahr分期(H&Y stag-in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性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对140例男性PD患者进行评估,所有PD患者完成了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的换算。结果:140例PD患者中,58例存在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1.43%。PD患者性功能障碍组和无性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间年龄、受教育程度、起病时间、病程、UPDRSⅢ、H&Y分期和LED没有差异;性功能障碍组HAMD得分(14.95±9.12)分,无性功能障碍组为(10.96±9.8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和PD患者HAMD得分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功能障碍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PD患者抑郁程度和PD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性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HoenhnYahr分期 汉密尔顿抑郁量
下载PDF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妍梅 冼文彪 +6 位作者 周鸿雁 张健 陈玲 裴中 黎锦如 刘焯霖 曾进胜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25-426,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好发于中老年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为PD早期可单药治疗的药物,以及随着疾病的进展和药物治疗时间增长,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运动波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闫卫红 程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853-855,共3页
目的观察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病人行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8例新发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者即予吡贝地尔治疗,其余病人在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吡贝地尔。用药12周后,再次行UPDRS量表评分,... 目的观察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病人行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8例新发病人未服用任何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者即予吡贝地尔治疗,其余病人在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吡贝地尔。用药12周后,再次行UPDRS量表评分,比较吡贝地尔治疗前后UPDRS量表分值的差异。结果50例病人经吡贝地尔治疗后,有效35例,有效率为72.9%。治疗前后UPDRS总评分、Ⅱ分量表、Ⅲ分量表评分和震颤、肌强直症状改善评分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贝地尔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贝地尔 帕金森病 统一分量 震颤 肌强直
下载PDF
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翁秋燕 张昀赟 +3 位作者 胡巧霞 王美华 陈季志 查芹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司来吉林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对50例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10例患者直接给予司来吉兰治疗,40例患者在原药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疗程均为12周... 目的观察司来吉林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研究。对50例PD患者进行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10例患者直接给予司来吉兰治疗,40例患者在原药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予治疗后2、4、8、12周进行UPDR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评价安全性。安全性指标为实验室值、不良反应、心电图及血压。结果50例患者经过司来吉兰治疗,44例有效,有效率为88%(44/50)。50例患者用药后在UPDRS总评分,UPDRSⅠ精神、行为、情绪评分,UPDRSⅡ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Ⅲ运动检查评分、震颤评分及肌强直评分,较用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司来吉兰有效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PD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来吉兰 帕金森病 统一帕金森病分量
下载PDF
电针刺激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杨秀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3期103-104,10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联合左旋多巴(L-dopar)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患者在口服L-dopar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电针刺激风府穴、脑户穴、百会穴、印堂穴、水沟五穴,1次/d;对照组20例,患者按照...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联合左旋多巴(L-dopar)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患者在口服L-dopar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电针刺激风府穴、脑户穴、百会穴、印堂穴、水沟五穴,1次/d;对照组20例,患者按照常规剂量口服L-dopar,2组连续治疗30d,试验终点时间第30天。第30天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和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在改善震颤、强直、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效果明显(P<0.01);改良Webster量表评分显示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改良Webster量表总分减分率方面,治疗组在改善便秘、多汗、肌强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UPDRS评分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L-dopar治疗PD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PD安全有效的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帕金森病 改良Webster量 帕金森统一分量(UPDRS)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准备及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颜梅 李中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准备及术中配合措施。方法2003年5月至2011年11月对30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DBS手术。电极植入靶点均为丘脑底核,共植入电极35根,其中行双侧靶点植入5例,左侧19根,右侧16根。术前详细准...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准备及术中配合措施。方法2003年5月至2011年11月对30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了DBS手术。电极植入靶点均为丘脑底核,共植入电极35根,其中行双侧靶点植入5例,左侧19根,右侧16根。术前详细准备手术材料,术中要特别提醒和复核关键操作步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获得立即改善,肌张力降低,震颤消失,协调运动改善。术后在开机的情况下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运动评分:药物“关”状态17~24分,平均(22±8.3)分。药物“开”状态15~24分,平均(19±4.6)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小组需要严格遵守手术程序和手术操作,可以避免或弥补手术中的误差,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手术准备 帕金森病 手术并发症 电极植入 协调运动 分量 术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